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_第1页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_第2页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编制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2010 年 11 月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目录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I 中国农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概述 . 2 1.1.1 项目的名称 . 2 1.1.2 项目申报单位 . 2 1.1.3 项目实施和建设单位 . 2 1.1.4 项目开发意义 . 2 1.2 评价工作原则 . 2 1.3 编制依据 . 2 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文件 . 2 1.3.2 地方法律、法规等其它文件 . 2 1.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 . 2 1.3.4 项目技术和工作文件 . 3 1.4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 3 1.5 评价标准 . 4 1.5.1 环境质量标准 . 4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5 1.6 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 . 5 1.7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 标 . 6 1.7.1 项目环境敏感目标 . 6 1.7.2 确定其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 6 1.8 评价工作程序 . 6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7 2.1 项目区域分布 . 7 2.2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 8 2.2.1 建设内容 . 8 2.2.2 项目总投资 . 14 第三章 工程分析 . 15 3.1 工程组成 . 15 3.2 工程分析 . 16 3.2.1 建设期工程分析 . 16 3.2.2 生产期工程分析 . 18 3.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20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 23 4.1 项目所在省自然环境 . 23 4.2 项目区环境质量状况 . 23 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23 4.2.2 地下水水质状况 . 24 4.2.3 环境空气质量 . 24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7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目录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II 中国农业大学 5.1 水资源平衡分析与评价 . 27 5.2 项目对黄河干流影响分析 . 29 5.3 项目对地表水系的影响分析 . 29 5.4 项目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 29 5.5 项目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 30 5.6 项目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 31 5.7 化肥环境影响分析 . 31 5.8 农药环境影响分析 . 32 5.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32 5.10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33 第六章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 合理性分析 . 35 第七章 生态影响评价与分析 . 36 7.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6 7.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36 第八章 清洁生产分析 . 37 第九章 污染防治措施 . 38 9.1 节水措施 . 38 9.2 农药污染减缓措施 . 38 9.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39 9.4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39 第十章 经济损益分析 . 40 10.1 项目投资 . 40 10.1.1 项目总投资 . 40 10.1.2 环保投资 . 40 10.2 经济效益分析 . 40 10.2.2 经济效益分析 . 40 10.3 社会效益分析 . 40 10.4 环境效益分析 . 40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42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 43 12.1 总体结论 . 43 12.1.1 项目概况 . 43 12.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 43 12.1.3 项目建设合理性 . 43 12.1.4 项目环境影响 . 44 12.2 单项评价结论 . 45 12.2.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45 12.2.2 清洁生产 . 47 12.3 环保措施 . 47 12.4 项目环评综合结论 . 47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1 中国农业大学 第一章 总论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发办)组织推进的大 型利用外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其宗旨是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2009 年 5 月由财政部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上报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并于 2010 年 5 月 19 日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批复文号为发改农经 20101026 号。获批复后 项目 进入 了正式的国内程序。 本项目拟申请亚 洲开发银行贷款(以下简称亚行贷款) 20000 万美元,在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宁夏、云南 6 省区的 69 个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题,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及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等五个方面。主要建设内容:新、改建机电排灌站 59 座,新建防渗渠道 1666.14公里,平整土地 16768.83 公顷,深翻土地 24712.67 公顷,平衡施肥 28162.08 公顷,秸秆还田 30025.22 公顷,建设良种基地 1234 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 2122.41公顷,生态经济林 275 公顷,建设设施农业 2009947 平方米,购置设施农业配套设施及设备 16971 台套,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15087.93 公顷,发展有机农产品2344.5 公顷。建立农民合作社 117 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68 个,农民技术培训19366.8 人月。 项目总投资 213180 万元,其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2000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3600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61200 万元,农民自筹为 15980 万元。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费 136096 万元、设备与安装费 31083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701 万 元,不可预见费 23300 万元。 为了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过程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项目实施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合理开发,及环保主管部门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甲方)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乙方)承担编制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任务。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2 中国农业大学 其中,农民能力建设和机构发展建设等主要是农民技术培训、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和购置办公设 备等,因此,本报告重点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配套措施、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1.1 项目概 述 1.1.1 项目的名称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1.2 项目 申报单位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1.1.3 项目 实施和建设单位 实施单位: 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建设单位: 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云南、宁夏六省区 69 个县(市、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 1.1.4 项目开发 意义 略 1.2 评价工作原则 略 1.3 编制依 据 1.3.1 环境保护 法律、 法规等文件 略 1.3.2 地方法律、法规等其它文件 略 1.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亚洲开发银行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地面水环境), HJ/T2.1、 2.3 93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3 中国农业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131 200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2 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2.4 2009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HJ588 2010) 其它国家关于种植业、产业政策、行业环境管理和技术 规范 等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HJ555 2010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332 2006 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333 2006 商品有机肥料( NY 525 2002) 有机 -无机复混肥料 ( NY481 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标准 (GB18877 2002) 1.3.4 项目 技术和工作 文件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批复(发改农经 20101026号)(见附件)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省及下属项目县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各省及下属项目县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委托中国农业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编制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函(见附件) 各 省环保 厅“ 关于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批复(见附件) 各 项目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关于亚行贷款项目不占湿地、自然保护区 的 证明 ” (见附件) 1.4 评价重点和评价因子 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内容, 评价重点 确定为 选址合理性、水资源平衡 和水质量 、农药化肥 对环境影响、土壤侵蚀和盐渍化、 生物多样性 等。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4 中国农业大学 表 1-1 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 工程阶段 环境要素 环境影响要素 评价因子 运 营 期 水环境 水资源 水资源供 需平衡 农药、化肥 氮、磷 、农药( 农灌径流 ) 大气 农药喷 施 过程中 向大气遗散 气态农药遗散 固体废物 一般废物 化肥包装、 废弃农膜、秸秆 等 危险废物 废弃农药包装 生态 生物多样性 植物、动物、土壤、景观等 施工期 水环境 水土流失 侵蚀因子 废气 扬尘 飘尘 噪声 建设噪声、交通噪声 噪声 固体废物 施工废料 土石方 评价内容: 水资源平衡、水环境、水土流失、农药化肥 、 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选址合理性分析、生态 环境与 生物多样性等。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 水质标准 项目区 附近 地表水体环境质量分别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2、灌溉水水质标准 项目区灌溉绝大多数使用地表水,安徽、河南和吉林部分为井灌区,部分项目区建设抗旱井,在育苗期或干旱季节使用少量地下水,灌溉 水质执行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2005)标准 ,以及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HJ3322006) 。 3、 地下水 水质标准 项目地下水 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中的 类标准 。 4、 环境空气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5 中国农业大学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2000 修订版)中二级标准 。 项目种植农作物 (水稻、玉米、小麦) 环境 执行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9137-88。 5、 土壤生态环境 土壤质量执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二类标准。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区农田退水最终进入水质功能区划为 III 类、 IV 类和 V 类的河流,浓度分别执行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 1.6 评价级别及评价范围 根据项目区域的环境的特点:由项目工程特点和地区环境特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地面水环境), HJ/T2.1、 2.3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T2.2 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2.4 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 中评价级别判定方法,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级别及范围。见下表 。 表 1-2 环境影响评价 等级 及 范围 评价内容 评价 等级 现状评价范围 预测评价范围 社会环境 - 项目所在县、乡 项目所在县、乡 生态环境 3 级 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及厂界外 1km 处。 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及厂界外 1km 处。外延到敏感区( 项目县 自然保护区)。 地表水 3 级 项目区及附近主要 地表水体 。 项目区及附近主要 地表 水体 。 环境噪声 3 级 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及厂界外 1m 处。 项目所涉及用地范围内及厂界外 1m 处。 大气环境 3 级 项目区 使用农药界外500m 处。 项目区 使用农药界外 500m 处。 固体废物 - 项目 区 所涉范围。 项目 区 所涉范围。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一章 总论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6 中国农业大学 1.7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1.7.1 项目 环境敏感 目标 项目开发区所在地敏感目标 主要包括附近河流、地下水、项目所在县自然保护区 。 1.7.2 确定其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的相关指标。见表 1-3。 表 1-3 环境保护目标和相关评价指标 序号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指标 1 水资源 与 水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控制农灌地下水 开采, 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灌排退水 对敏感地表水 域 水质污染。 水资源供给平衡 , 敏感水 域面积及环境功能特征 水污染 物 氮磷 肥 和农药的遗散水质变化趋势 2 土 地 资 源 土地 利用 土地利用 方式不合理性, 最大限度减少项目 建设 对 耕地的 占用 。 开发方式, 占地类型 土壤 保护土壤质量和数量,减少占压、开挖 耕地。 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使用量) 水土流失量 3 生 态 环 境 生物 多样性 避免动、植 物 的 损害 ,保护生物多样性 , 避免外来物种侵入 。 生物多样性变化 受影响的动植物种类、分布 土壤 生态 土壤退化 、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地侵蚀 、 次生盐渍化 水体 生态 基本生态用水 确定合理的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定额 4 大气环境 控制 农药化肥的使用 ,满足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 控制 过量施用氮肥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 化肥农药使用量 5 固体废物 秸秆 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废农膜、化肥袋、农药瓶无害化处置。 秸秆 处置 ,农膜、化肥袋回收 利用 农药瓶回收处理 1.8 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组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项目文件,先后组织21 人次到 6 个项目省(区)的 20 余个县进行现场调查,进行了充分的公众参与,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编写本报告。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7 中国农业大学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项 目区域分布 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 综合开发 项目位于粮食主产区,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三江平原,共涉及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宁夏、云南 6 省(区)的 69个县、市、区,具体分布 表 2-1。 表 2-1 项目省、市、县分布表 省份 地(市) 个数 县(市、区) 所在灌区 吉 林 省 长春市 5 榆树市、九台市、德惠市、双 阳区、农安县 延青灌区、饮马河灌区、松沐灌区、 双阳 水库 灌区、 三岗 井灌区 吉林市 2 昌邑区、永吉县 土城子灌区、星星哨灌区 松原市 1 扶余县 伊家店灌区 四平市 1 梨树县 喇嘛店 井 灌区 辽源市 2 东丰县、东辽县 横道河灌区、 灯杆河 井灌区 通化市 3 梅河口市、柳河县、辉南县 海龙灌区、和平灌区、辉发河灌区 白城市 1 洮北区 洮儿河灌区 黑 龙 江 省 哈尔滨市 1 宾县 二龙山灌区 齐齐哈尔市 1 富裕县 井 灌区 牡丹江市 2 海林市、宁安市 新安灌区、渤海灌区 佳木斯市 3 桦川县、桦南县、富锦市 新河宫灌区、向阳灌区、幸福灌区 绥化市 2 庆安市、望奎县 兰河灌区、卫星 水库 灌区 大庆市 2 杜蒙县、萨尔图区 绰尔屯灌区 、井灌区 鹤岗市 2 萝北县、绥滨县 凤翔灌区、敖来灌区 双鸭山市 2 饶河县、宝清县 珍宝岛灌区、龙头桥灌区 鸡西市 1 虎林市 虎头灌区 黑河市 1 嫩江县 井灌区 安 徽 省 阜阳市 6 界首市、太和县、阜南县、临 泉县、颍泉区、颍州区 井灌区 亳州市 2 蒙城县、涡阳县 井灌区 河 南 省 郑州市 2 中牟市、新郑市 井灌区 开封市 3 兰考县、杞县、开封县 井灌区 新乡市 2 延津县、长垣县 井灌区 焦作市 2 沁阳市、孟州市 井灌区 +广利灌区 宁 夏 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3 贺兰县、 永宁县、灵武市 青铜峡灌区 吴忠市 2 青铜峡市、吴忠市 青铜峡灌区 中卫市 2 中卫市、中宁县 卫宁灌区 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 1 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 青铜峡灌区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8 中国农业大学 省份 地(市) 个数 县(市、区) 所在灌区 云 南 省 昆明市 2 宜良县、嵩明县 南盘江灌区、弥良河灌区 曲靖市 1 麒麟区 南盘江灌区 保山市 2 腾冲县、昌宁县 龙川江灌区 昭通市 1 昭阳区 渔洞灌区 丽江市 1 玉龙县 金沙江(香格里拉江东 丽江龙蟠)灌区 楚雄州 1 姚安县 蜻蛉河灌区 红河州 1 石屏县 异龙湖灌区、高冲 水库灌区 大理 州 2 鹤庆县、洱源县 金墩灌区、弥苴河灌区 德宏州 1 潞西市 遮放灌区 合计 69 2.2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2.2.1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 6 省(区)的 69 个县( 市、区 ) ,建设规模为:改造中低产田 98350.40hm2,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2628.60hm2,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 15087.93hm2,新增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 2344.50hm2。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现代农业示范、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 五个方面,具体见表 2-2。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9 表 2-2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单位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河南 宁夏 云南 合计 1、水利措施 ( 1)开挖疏浚沟渠 km 448.76 507 1058.38 513.65 1182.6 141.35 3851.74 支渠 km 104.88 196.60 270.85 21.36 147.10 30.00 770.79 斗农渠 km 116.39 91.60 180.53 0.00 641.10 109.26 1138.88 支排水沟 km 149.69 162.50 47.00 174.09 157.40 2.09 692.77 斗、农排水沟 km 77.80 56.30 560.00 318.20 237.00 0.00 1249.30 ( 2)渠系建筑物 座 1417.00 3436.00 5375.00 2478.00 10365.00 6304.00 29375.00 桥 座 159.00 66.00 2675.00 855.00 2861.00 2950.00 9566.00 涵洞 座 141.00 603.00 2639.00 1603.00 174.00 1678.00 6838.00 水闸 座 155.00 137.00 61.00 20.00 536.00 1675.00 2584.00 渡槽 座 26.00 15.00 0.00 0.00 357.00 1.00 399.00 跌水 座 4.00 16.00 0.00 0.00 78.00 0.00 98.00 倒虹吸 座 14.00 0.00 0.00 0.00 1.00 0.00 15.00 溢流堰 座 2.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 斗农门 座 916.00 2599.00 0.00 0.00 3646.00 0.00 7161.00 尾水 座 0.00 0.00 0.00 0.00 2486.00 0.00 2486.00 量水堰 座 0.00 0.00 0.00 0.00 226.00 0.00 226.00 ( 3)机电排灌站 新建 数量 座 1.00 1.00 4.00 0.00 0.00 3.00 9.00 土建 m2 32.00 455.00 3121.00 0.00 760.00 72.00 3680.00 改建 数量 座 16.00 1.00 3.00 0.00 26.00 4.00 53.00 土建 m2 2389.00 120.00 6600.00 0.00 760.00 134.00 10003.00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0 表 2-2 续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单位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河南 宁夏 云南 合计 ( 4)机电井 新建 打井 眼 302.00 249.00 3746.00 3215.00 0.00 0.00 7512.00 井房 m2 626.00 1343.00 925.00 5438.50 0.00 0.00 8332.50 设备 台套 302.00 244.00 3746.00 0.00 8294.00 0.00 12586.00 维修 打井 眼 0.00 0.00 0.00 788.00 11.00 0.00 799.00 井房 m2 0.00 375.00 0.00 1085.50 100.00 0.00 1560.50 设备 台套 0.00 50.00 0.00 0.00 1459.00 11.00 1520.00 ( 5)农电线路及配套 变压器 台套 0.00 16.00 59.00 823.00 29.00 6.00 933.00 农用电线、电缆及配件 km 0.00 35.50 16.50 1973.72 22.00 0.88 2048.60 农电线路安装 km 0.00 35.50 16.50 2188.34 22.00 1.47 2263.81 变压器房 座 0.00 0.00 5.00 167.00 0.00 0.00 172.00 ( 6)节水 工程 防渗渠道(不超过 1 个流量) 控制面积 hm2 9857.00 8974.10 200.00 0.00 11586.00 4410.00 35027.10 支渠 km 145.30 108.63 2.00 15.15 147.10 222.26 640.43 斗农渠 km 56.30 82.20 6.00 20.72 640.30 220.19 1025.71 低压管道 控制面积 hm2 0.00 0.00 633.33 7494.78 0.00 262.00 8390.11 管材 (含管件 ) km 0.00 0.00 102.65 1170.95 0.00 44.00 1317.60 安装 km 0.00 0.00 100.80 1120.95 0.00 44.00 1265.75 喷灌 控制面积 hm2 992.00 1150.00 0.00 0.00 366.00 0.00 2508.00 微灌 (含滴灌 ) 控制面积 hm2 0.80 0.00 0.00 3.30 0.00 0.00 4.10 移动式地面软管 km 0.00 0.00 32.00 222.27 0.00 0.00 254.27 ( 7)小型蓄水工程( 5 万 m3 以下)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1 表 2-2 续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单位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河南 宁夏 云南 合计 新建 座 0.00 0.00 0.00 0.00 0.00 11.00 11.00 改建 座 8.00 0.00 0.00 0.00 0.00 0.00 8.00 ( 8)暗管排水 土建 m2 0.00 0.00 0.00 0.00 1333332.00 0.00 1333332.00 设备 台套 0.00 0.00 0.00 0.00 2.00 0.00 2.00 2、农业措施 ( 1)农村道路 km 154.04 264.14 273.70 733.00 214.40 226.61 1865.89 田间主干道路 硬化路 km 37.00 18.70 202.70 182.05 9.20 8.20 457.85 砂石路 km 55.03 155.30 35.00 128.26 127.00 85.53 586.12 田间生产道路 硬化路 km 0.00 2.50 11.00 0.00 40.20 4.00 57.70 砂石路 km 62.01 58.90 25.00 67.85 38.00 128.88 380.64 土路 km 0.00 28.74 0.00 354.84 0.00 0.00 383.58 ( 2)农业措施 平整土地 hm2 4525.00 2558.00 1200.00 2826.15 5110.00 549.68 16768.83 深翻深耕土地 hm2 1400.00 3827.00 2620.00 5620.00 9828.00 1417.67 24712.67 平衡施肥和增施 有机肥 hm2 1785.50 5180.00 0.00 6836.97 7140.00 7219.61 28162.08 育苗设施 hm2 16.46 35.28 0.00 0.00 0.00 0.00 51.74 良种基地 良种仓库 m2 1700.00 3900.00 450.00 0.00 1260.00 200.00 7510.00 良种晒场 m2 11600.00 17600.00 1200.00 0.00 26000.00 0.00 56400.00 病虫害防治 仪器 台套 20.00 27.00 0.00 0.00 198.00 310.00 555.00 示范推广 公顷 0.00 1000.00 0.00 605.70 4909.00 3210.33 9725.03 农业机械 台套 208.00 137.00 0.00 286 0.00 114 745.00 实用技术示范和推广 项 No. 22.00 1.00 0.00 10.00 0.00 40.00 73.00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2 表 2-2 续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单位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河南 宁夏 云南 合计 课题研究 项 No. 8.00 0.00 10.00 45.00 1.00 5.00 69.00 3、生态措施 ( 1) 农田防护林 万株 143.20 77.47 379.76 248.28 221.60 58.76 1129.07 ( 2) 生态经济林 万株 22.00 2.00 0.00 0.00 20.80 0.00 44.80 ( 3) 秸秆处理 hm2 5693.00 1307.00 10970.00 12846.37 5100.00 2034.75 37951.12 4、现代农业示范 ( 1)设施农 业 设施农业配套设备 台套 337.00 36.00 0.00 78.00 1499.00 15021.00 16971.00 土方量 m2 56060.00 45090.00 187076.00 717855.00 848366.00 155500.00 2009947.00 ( 2)无公害农产品 病虫害综合防治 hm2 2988.93 2140.00 0.00 600.00 7617.00 1742.00 15087.93 ( 3)有机农产品 病虫 害综合防治 hm2 1574.50 0.00 0.00 0.00 0.00 770.00 2344.50 ( 4)农业综合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农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服务器设备 台套 0.00 0.00 0.00 0.00 3.00 0.00 3.00 软件设计 套 0.00 0.00 0.00 0.00 3.00 0.00 3.00 卫星遥感照片 幅 0.00 0.00 0.00 0.00 20.00 0.00 20.00 数据采集 项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1.00 环境监测 项 0.00 0.00 4.00 0.00 4.00 0.00 8.00 社会与贫困监测 项 0.00 0.00 4.00 0.00 5.00 0.00 9.00 5、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 ( 1)农民合作社培训 人月 804.00 100.00 13.00 177.00 265.00 175.00 1534.00 ( 2)农民培训 人月 1680.00 1805.00 1164.00 1579.40 471.00 3822.00 10521.40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二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3 表 2-2 续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 单位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河南 宁夏 云南 合计 ( 3)农民用水户协会 培训考察 人月 619.00 16.00 292.00 2.00 0.00 0.00 929.00 购置量水设备 台套 44.00 10.00 0.00 0.00 0.00 0.00 54.00 ( 4)太阳能井灌试点 个 0.00 0.00 0.00 0.00 9.00 0.00 9.00 ( 5)现代农业项目管理 培训 人月 274.00 79.00 1831.00 822.10 64.00 179.00 3249.10 考察 人月 265.00 108.00 285.80 794.50 240.00 223.00 1916.30 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 二 章 项目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42.2.2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213180 万元,其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 2000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13600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 61200 万元,农民自筹为 15980 万元 。主要 包括 土建工程 费 136096 万元 、 设备与安装费 31083 万元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701万元,不可预见费 23300 万元。 各省内容投资见表 2-3。 表 2-3 项目内容投资表 投 资 小计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安徽省 河南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云南省 一、基本费用 小计 189880 31773 31773 33891 34041 27234 31168 1、水利措施 102364 16913 16900 17308 17484 17091 16668 2、农业措施 46103 6644 7778 9758 8519 3889 9514 3、生态措施 8077 1270 909 2550 1883 1082 383 4、现代农业示范 9618 1618 2175 266 2247 2100 1212 5、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 23717 5328 4010 4008 3907 3072 3391 二、不可预见费 23300 3927 3927 4189 4039 3366 3852 三、总投资 213180 35700 35700 38080 38080 30600 35020 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5第三章 工程分析 3.1 工程组成 项目区涉及农田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缺水田、缺素型田。本项目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缺 水田改良方式主要为配套完善引蓄水工程和灌溉沟渠,减少输水损耗;缺素型田改良方式主要为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针对缺素合理施用微肥,推广良种良法。 项目主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生态措施、现代农业示范、农民能力建设五个方面。 水利措施 1、 开挖疏浚沟渠; 2、 建设渠系建筑物:桥、涵洞、水闸、渡槽、跌水、溢流堰; 3、 建设机电排灌站:新建和改建排灌站、配套设备; 4、 建设机电井:新建和维修机电井、配套设备; 5、 农电线路配套:配套农电线路、变压器等; 6、 节水工程:建设防渗渠道、低压管道、喷灌、微灌、移动式地面 软管灌溉工程; 7、 建设小型蓄水工程; 8、 农艺节水措施:平整土地、深翻深耕土地、平衡施肥、秸杆还田等。 9、管理节水措施 农业 措施 1、 农村道路:建设田间主干道和田间生产道路; 2、 农业措施:平整土地、深翻 /深耕土地、平衡施肥和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良种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购置等; 生态措施 建设农田防护林、生态经济林、秸秆处理。 现代农业示范 包括 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农民能力建设 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6包括农民合作社、农民技术以及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训、太阳能井灌试 点以及现代农业项目管理等 。 3.2 工程分析 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的主要环节包括农田水利工程、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建设期,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属于生产期。 3.2.1 建设期工程分析 1、开挖疏浚沟渠 目前项目区渠道淤积严重、杂草丛生、排水不畅,项目 主要 在现有沟渠基础上进行开挖、清淤、除杂草等 ,开挖的土方和淤泥全部就地回用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建设渠系建筑物 六省区共建设渠系建筑物 29375 座,渠系建筑物均为小型建筑,以河南省延津县桥梁建设为例:延津县将建设 6m2m 的拱桥,主要工程 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桥墩浇筑、浆砌石挡土墙堆砌、砼沿板预制安装 。项目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扬尘等,由于建设规模较小,不会占用周边农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3、建设机电井 六省区共建设机电井 8311 眼,新建机电井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各省水源均为浅层地下水。 打井 工程 一般在 10 月至次年 5 月进行, 主要包括 定位、挖井口、钻孔、换浆、安装井管、填滤料、洗井。 该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塔架、钻机等设备以及泥浆池占用农田、挖井口和钻孔工序会产生机械噪声。项目施工期比较短,周边无居民,施 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项目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泥浆池待自然晒干后用土壤进行覆盖,临时占地通过恢复后可进行耕作。 4、建设机电排灌站 六省区共建设机电排灌站 62 座,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安徽、云南。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建设设备房、安装水泵、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 5、建设防渗渠道 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7六省区共建设防渗渠道 1666.14km(包括混凝土和浆砌石防渗渠道),集中在吉林、黑龙江、宁夏、云南,设计规格均不超过 1 个流量,采用的断面形式包括梯形、 U 形、弧形底梯形、矩形。 吉林采用 U 形和梯形断面,上层使用 PP 纤维混 凝土,下铺两布一膜防渗膜,最下层铺反滤料;黑龙江采用弧形底梯形断面;宁夏采用 U 形断面;云南省采用矩形断面,渠道边墙及底板采用砂浆支砌和勾缝,压顶及渠底采用混凝土。根据相关资料,弧形底梯形和 U 形断面的底部有一定的反拱作用,受力条件好,对来自外部的冻胀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渠道建设均使用商品水泥预制板件,预制板件现场铺装,不在现场生产,主要工程过程为开挖、铺装预制板件、水泥勾缝。 6、建设小型蓄水工程 六省区建设小型蓄水工程共 19 座,其中新建 3 座、改建 8 座,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和云南省,均为 5 万 m3 以下 小型蓄水池,以 云南省昭阳区为例: 昭阳区拟建设小型蓄水池 11 座,设计容量为 235m3/座,断面设计为内径 10m,净深 3m。 7、农村道路 六省区建设 农村 道路 1865.89km,采用砂砾石路面 ,目前田间道路大部分为土路,凹凸不平,大型农用机械很难通过,给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不便。 田间道路 工程主要内容 为开挖、回填、铺砂砾石 ,均为原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不占用农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 8、 林网 建设 六省区拟建设农田防护林 8635.21hm2、防护林带 6722.65hm2、经济林13561.8hm2、苗圃 292.7hm2。 林 网 建设过程主要包括挖坑、定植等,建成后北方地区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 85%以上,南方地区达到 75%以上。 9、平整土地 六省区 共计平整土地 16768.83hm2,目前项目区均有一部分耕地因受地形、水文地质、气候条件的影响,存在低洼不平的情况,给灌溉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水不入田、水不到头或低洼积水等现象,造成水资源浪费,灌溉成本增加,土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8壤局部易渍涝等。要充分发挥田间地块的生产能力,必须进行土地平整。规划项目区在完善排灌体系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方田为平整单元的局部平整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整平方式 ,以机械平整为主。平整后的田块,要求达到畦面局部相对高差不超过 5cm,使地块适于自流灌溉的需要。 本项目在现有农田基础上对局部低洼不平地块进行整平,不进行大面积土地开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10、深翻深耕土地 六省区 共计深翻深耕土地 24712.67hm2,目前项目区还有部分采用传统的畜力耕翻,田块活土层浅,耕层深度一般在 10 15cm,并因多年不合理的耕作而形成了非常坚硬的犁底层,作物根系难以下扎,水分 利用率偏低。在山地丘陵区,由于长年不进行深耕改土,土层更浅,土壤颗粒粗,团粒结构差,土壤含水能力低,暴雨时极易被雨水淋溶和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干旱时,土壤极易失墒,形成旱灾。 深耕主要采用机械方式,深度要求达到 20 25cm,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同时,项目将对山地丘陵区采用机械和人工的方式结合深翻土地进行改造,全部建成高标准梯田,减少水土流失。 该工程实施后对土壤性质起到改良作用,主要环境影响为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机械噪声,总体来说主要为有利影响。 3.2.2 生产期工程分析 生产期工程分析主要 包括作物种植流程、种植过程水资源利用、化肥农药使用、秸秆处理、地膜残留等。 一、种植规模 项目区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菜、瓜菜、花生等。 利用亚行贷 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19 三、灌溉水源及排灌方式 项目区的灌溉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浅层地下水,采取的灌溉方式为井灌、渠灌以及井渠结合,项目 配套完善引蓄水工程和灌溉沟渠,开发后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具体节水措施以及节水潜力见表 3-1。 各项目区排水沟均连接附近沟渠或者河流,其中河南省项目区均为旱作种植,无农田退水,排水渠主要用于排涝。 表 3-1 农业节水潜力估 算 节水类型 节水措施 节水潜力估计值 对照条件与说明 灌溉节水技术 喷灌、微灌 30% 35% 地面灌溉 减少输水损失 渠道衬砌 30% 40% 无衬砌 低压软管 30% 注:节水潜力系数取自全国节水灌溉规划 四、项目用水量 本项目共计改造低中产农田 98350.4hm2,根据六省农业用水定额以及当地的复种指数,项目开发前用水总量为 141008.1 万 m3;开发后节水潜力按 30%计,用水总量为 103838.5 万 m3。 五、化肥使用 项目区开发前农民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进行管理,主要化肥为氮磷钾复 合肥,开发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作物施肥量参考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制定的 2010 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以及地方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项目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后,单位面积施肥量平均减少84.3kg/hm2,其中氮肥减少 75.5kg/hm2、磷肥减少 26.2kg/hm2、钾肥增加17.3kg/hm2。 六、农药使用情况 本项目鼓励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重点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病虫害防治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指导方针,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 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无害化处理原则,同时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工程约 64373hm2。 七、固体废物产生量 利用亚行贷 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0 项目种植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菜、花生、棉花、瓜菜等等,生产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秸秆、废农膜和废化肥包装材料,废农药包装材料等。 1、秸秆产生量 项目开发前秸秆产量为 106.66 万 t、开发后秸秆产量为 139.63 万 t,秸秆部分还田,部分作为饲料,还有部分作为烧柴。 2、农膜产生量 项目区作物农膜残留系数根据国务院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 册确定。根据手册,地膜处理方式包括回收和不回收两种:回收地膜为基于保护土壤质量、方便耕作、保护环境等目的而主动拾捡、收集、清理地膜的处置方式;不回收地膜为无主动清理地膜目的,只因风、水动力因素或因人工耕作被人、工具、牲畜被动带出农田的处置方式。 3、废化肥、农药包装材料 开发前项目 年 废化肥包装袋的产生量约为 344.8t;年废农药包装材料 249.5t。 项目开发后年废化肥包装袋的产生量约为 283.6t;年用农药 1744.7t,废农药包装材料 218.1t。 3.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 析 本项目为中低产田改造,施工期建设主要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本次评价针对水源工程、过水工程、田间灌溉工程的有利与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 1)水源工程 有利影响 保证灌溉用水稳定有效的供给。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项目区的灌溉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等)、浅层地下水,采取的灌溉方式为井灌、渠灌以及井渠结合。目前 项目区主干水利工程水库、水坝、主干渠和支渠已经具备, 农田水利 工程主要为田间水利工程, 水源工程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为改变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地下水抽取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过量抽取会造成地面下沉;施 工中产生噪声和扬尘。 利用亚行贷 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1 ( 2)过水工程 有利影响 使现有基础配套设施得以完善,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无效损失,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减缓水资源供求矛盾,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本项目疏浚的沟渠主要为斗、农级固定沟渠、及其所包围的田块内部的临时沟渠(毛渠、毛沟及输水垄沟等),建设的渡槽、涵洞、桥梁等均为小型建筑物。建设工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为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破坏局部地表的植被,并因不能及时恢复而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若施工方式不当,会引起 局部环境的扬尘污染。 ( 3)田间灌溉工程 有利影响 灌溉面积增加可以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土地利用率提高,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节水灌溉工程能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旱地变为水田,改变现有耕作方式,使农业生产力提高,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形成土壤盐渍化,土壤中有效养分淋失;灌溉退水和雨季退水含有肥料、农药和土壤盐分,带入水网致使水体水质变坏;开挖土石方,破坏局部地表植被;雨季开挖和回填土方会引起土壤和养 分流失;污水灌溉带入的重金属、病原体等污染物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2、生产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种植业农业生产包括整地、播种或育苗、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秸秆处理等环节。 ( 1)有利影响 为城乡人民提供粮食、蔬菜等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 ( 2)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利用亚行贷 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章 工程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2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农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附近河流,污染水体水质;农药在作物体内材料影响农作物品质,同时也会对人畜有不利影响;持久性农药进入土壤,污染土壤,生物富集作用又会使作物受到毒害,通过食物 链危害人体健康;肥料使用过量,使用时机不当,比例不当,致使养分下渗污染地下水,随农田退水和雨水流失,构成农业面源污染;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3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4.1 项目所在省 自然 环境 各项目省位置见图 4-1。 图 4-1 项目所在省地理位置图 其他内容 略 4.2 项目区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项目县(市、区)环境保护局提供的 2008 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各项目县(市、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别见表 4-10、 4-11、 4-12。 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 吉林省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14 个监测断面,其中现状水质为 类的 9 个, 类的 1 个、 类的 1 个、劣 类的 2 个。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饮马河苗家屯和刘珍屯断面、昭苏太河的六家子渡口断面、辉发河的朝阳镇桥断面不符合水质目标要求,其余 10 个监测断面均符合其水质功能。 黑龙江省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12 个监测断面,其中现状水质为 类的 3 个 、 类的 3 个, 类的 2 个、 类的 1 个、劣 类的 3 个。根据黑龙江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海浪河入牡丹江口、牡丹江西阁、松花江桦下中、挠力 河断面符合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4 水质目标要求,其余 8 个监测断面均不符合其水质功能。 安徽省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8 个监测断面,其中现状水质 类的 3 个、 类的1 个、劣 类的 4 个。根据安徽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泉河许庄段断面、涡河的上游新大桥和下游高炉桥断面符合水质目标要求,其余 5 个监测断面均不符合其水质功能。 河南省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11 个监测断面,其中涡河通许邸阁、黄河花园口监测断面水质为 类,其余监测断面均为劣 类。根据河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涡河通许邸阁、黄河花园口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其水质功能,其余均超出水质目标要求。 宁夏 回族自治 区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4 个监测断面,其中黄河金沙湾断面水质为 类,黄河叶盛公路桥和永宁县断面均为 类,黄河下河沿断面水质为劣 类。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表水功能区划,黄河下河沿断面不符合其水质功能,其余均符合水质目标要求。 云南省 项目区附近河流有 13 个监测断面,其中现状水质为 类的 5 个、 类的 3 个, 类的 1 个、劣 类的 4 个。根据云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河西水库昌宁县断面、漾弓江的南口桥和木家桥断面、洒渔河靖安桥断面、异龙湖断面不符合水质目标要求,其余 8 个监测断面均符合其水质功能。 4.2.2 地下水水质状况 六个省所涉及的项目县(市、区)地下水监测点位共有 29 个,其中吉林省6 个、黑龙江省 2 个、安徽省 4 个、河南省 7 个、宁夏 5 个、云南省 3 个,均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 类水质要求。根据监测结果, 黑龙江省、 河南省 和 安徽省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均符合水质目标;吉林省 长春市双阳区、 长春市榆树县、吉林市永吉县、松原市扶余县、通化市梅河口县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超出水质目标,超标物质为氨氮、亚硝酸盐;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超出水质要求,超标物质为 pH、氨氮、汞、氟化物;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地下水监 测点水质超出水质要求,超标物质为 pH。 4.2.3 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县(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5 ( 2000 修订版)进行评价。 吉林省 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285352 天,占全年天数78.196.4%。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12-0.053 mg/m3、 0.006-0.065 mg/m3、0.06-0.191 mg/m3。 SO2、 NO2 年均值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东丰县、梅河口市PM10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黑龙江省 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240359 天,占全年天数66.098.4%。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08-0.07 mg/m3、 0.016-0.05 mg/m3、0.008-0.225 mg/m3。 NO2 年均值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杜蒙县 SO2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宝清县、富锦县 、宾县、嫩江县 PM10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安徽省 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298361 天,占全年天数82.099.0%。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36-0.046mg/m3、 0.027-0.065 mg/m3、0.036-0.214mg/m3。 SO2、 NO2 年均值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颍泉区 PM10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河南省 各 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296335 天,占全年天数85.891.8%。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094-0.08mg/m3、 0.0015-0.07 mg/m3、0.08-0.104mg/m3。 NO2 年均值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中牟市 SO2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新郑市 PM10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314328 天,占全年天数 86.089.9%。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 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24-0.063mg/m3、 0.02-0.034 mg/m3、0.01-0.112mg/m3。 NO2 年均值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永宁县、灵武市 SO2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青铜峡市 PM10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四章 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6 年平均值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云南省 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二级天数为 323365 天,占全年天数88.5100%。根据各项目县(市、区) 2008 年大气监测结果,项目县(市、区)SO2、 NO2、 PM10 年均值范围分别为 0.004-0.15mg/m3、 0.014-0.12 mg/m3、0.035-0.3mg/m3。昌宁县 SO2、 NO2、 PM10 年平均值全部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其它项目县(市区)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7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第三章工程分析,本 项目建设期主要 实施 内容为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过水工程、田间灌溉工程;生产期 建设内容主要 为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 项目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包括:影响水资源平衡、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影响地下水位、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施工过程中施工噪声和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该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重点:分析 项目区灌溉对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吉林、黑龙江、安徽和河南地下水 开采影响 地下水位 问题, 吉林、黑龙江、河南、宁夏 地区灌溉可能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以及各项目区 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 5.1 水资源平衡分析与评价 1、水资源利用现状 ( 1)吉林省 除辽源市东辽县、通化市辉南县 、白城市洮 北区 外,其它项目 县水资源利用量均有盈余 。 ( 2)黑龙江省 除哈尔滨市宾县 、大庆萨尔图区 外,其它项目县 现状 可利用水资源量 均有盈余 。 ( 3)安徽省 项目县 现状 可利用水资源量 均有盈余 。 ( 4)河南省 除郑州市新郑市外,其它项目县 现状水资源利用量均有盈余 。 ( 5)宁夏回族自治区 除中卫市外, 其余 项目县 现状 水资源 利用 量 均有盈余 。 ( 6)云南省 除昆明市宜良县外, 其它 项目县 现状 可利用水资源量 均有盈余 。 2、水资源平衡分析 本项目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工程主要包括:建设防渗渠道1666.14km,控制面积 35027.10hm2;铺设低压管道 1317.60km,控制面积8390.11hm2; 喷灌工程共计 2508.00hm2; 微灌(含滴灌)工程 4.10hm2;建设移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8 动式地面软管灌溉工程,软管总长度 254.27km。根据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低压软管灌溉节水潜力达 30%、渠道砌衬节水潜力为 30%40%。本次评价开发后节水潜力按 30%计,六省项目区开发后用水总量为 103838.5 万 m3, 比开发前 节水 37169.6 万 m3。 随着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继续建设,项目区的水利工程状况将会得到较大改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灌溉水 利节水效益不断提高,使灌区水资源供需得到平衡,并略有节余,维护了灌溉区域的生态平衡。 3、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 1)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分析 作物灌溉制度是为了促使农作物获得高产和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包括农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本项目推行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尽可能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本项目采取的灌溉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水稻区推广 “薄、浅、湿、晒 ”灌溉制度;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采用节水灌溉制度;严 重缺水地区采用灌关键水等非充分灌溉制度。 ( 2)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以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投资回收期、灌水均匀度、灌水强度、灌溉水利用率、节水灌溉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地形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拟采用渠道防渗节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 5、减少对水资源影响的措施 ( 1)工程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指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工程性措施,如进行渠道防渗、采用管道输水、合理确定沟畦 规格等,也可将传统地面灌溉改为喷灌、微灌。 预计采取措施后较开发前节水 30%。 ( 2)农艺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是指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配套应用的、使农作物节水高效优质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29 的农业技术措施,如 平整土地、 选用抗旱或耐旱品种、合理施肥、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等。 ( 3)管理节水措施 管理节水措施通常仅指灌溉管理范畴内的节水措施,如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制定、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灌区配水技术、灌区量水技术、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等。 5.2 项目对 黄河干流影响分析 本项目共涉及六个省(区),其中宁夏项 目区全部利用黄河水灌溉,河南省沁阳市 项目区利用黄河水和地下水灌溉。 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的关于 2009 2010 年度黄河水量调度执行情况的通告 ,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干流合计耗水量为 205.0 亿 m3,较分配指标少 5.63 亿m3。 其中宁夏耗水 29.12 亿 m3,较分配指标少 4.88 亿 m3;河南耗水 26.24 亿 m3,较分配指标少 3.51 亿 m3。 项目实施后,通过节水措施,在未增加灌溉用水量的条件下扩大了可灌溉面积,节水措施在整个黄河流域范围内推广, 因此对黄河干流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5.3 项目对地表水系的影响分析 项目区目前水利骨干工程初具规模,已基本建立起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体系框架,形成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水利基础设施。 本项目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打井、开挖疏浚渠道、建设机电排灌站、修建小型蓄水工程和小型渠系建筑物,其中开挖疏浚渠道包括斗、农级固定沟渠、及其所包围的田块内部的临时沟渠(毛渠、毛沟及输水垄沟等)。从本项目建设内容来看,没有涉及大的引水工程建设内容,项目中的各项水利工程均是在现已经形成的骨干水利工程体系内进行的局 部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引发水系和水流状态的变化只能发生在局部农田系统内。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该地区现已经形成的水系分布和水流状态。 5.4 项目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分析 项目区地下水源为浅层地下水,均属于地下水未超采区。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0 吉林省 新 打机井 302 眼,分布在 辽源市东辽县、长春市德惠市和农安县、 四平市梨树县,主要满足春季坐水种及抗旱的需求,不会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 黑龙江省 新打机井 249 眼,主要分布佳木斯市桦川县、绥化市庆安市、大庆市萨尔图区、鹤岗市绥滨县、鸡西市虎林市、黑河市嫩江县。其中桦川县、绥滨县、虎林市项目 区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主要打育苗机电井,不会对地下水位造成影响;庆安市、萨尔图区、嫩江县项目区灌溉水源为地下水,黑龙江省近年地下水位以下降为主,本项目开发后积极采取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及管理节水等一系列节水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下水位下降。 安徽省 新建 机电井 3746 眼。由于淮北平原降水连续几年偏丰,浅层地下水得到了充分补给,安徽省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本项目开发后采取节水措施,较开发前减少 3513.8 万 m3,单位面积减少 971.5m3/hm2,不会对项目区地下水位造成影响。 河南省 项目区灌溉方式包括井灌、井渠结 合,水源为浅层地下水和黄河水,项目开发后建设机电井(含井房)共计 4003 眼,其中新建机井 3215 眼,维修机井 788 眼,井深 4560m。本项目开发后较开发前减少 3708.6 万 m3,单位面积减少 1122.2 m3/hm2,不会对项目区地下水位造成影响。 5.5 项目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1、项目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面源污染,污染物在降雨和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造成水体污染。本项目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灌溉方式、灌溉水质、农药化肥施用量等。 2、项目农田退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区农田退水均排入附近沟渠或者河流,其中河南省均为旱作,无农田退水,宁夏农田退水经排水沟渠排入黄河。 本次评价以宁夏中卫市农田退水为例分析农田退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卫市水务局取退水水质监测评价报告( 2010 年 1 月)。 ( 1)中卫第一排水沟农田退水水质分析 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中卫第一排水沟悬浮物平均含量 560mg/L,超标 7.0 倍,其它各项污染物含量未超出最高允许排放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1 浓度,基本符合排放标准。 ( 2)黄河水质分析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中卫出胜金关处黄河监测断面各项污染物含量均符合地表水质量标准。 因此,根据退水水质以及黄河水质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基本不会增加对该地区水环境污染物的贡献量。 5.6 项目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将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作为重要内容给以考虑,制定了具体的排水和降渍设计标准,加强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内容和设施布局,从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了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具体内容。在易盐渍化的区域发展灌溉的同时,特别注意了这些地区的排涝 、降渍措施,排灌分为两个系统,在某种意义上看,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项目,因此,项目的实施不会造成项目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已经发生盐渍化的区域将得到治理和改善。 5.7 化肥环境影响分析 1、化肥使用量分析 项目区开发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单位面积施肥量平均减少 84.3kg/hm2,其中氮肥减少 75.5kg/hm2、磷肥减少 26.2kg/hm2、钾肥增加 17.3kg/hm2, 化肥施用总量减少 9174.6t。 2、施用化肥环境影响分析 ( 1)地表径流 项目开发前化肥地表径流中总 氮、总磷的流失量分别为 185.40t、 18.00t;开发后总氮、总磷的流失总量为 128.68t、 13.26t,分别较开发前减少 56.72t、 4.74t,单位面积流失量减少 0.47kg/hm2、 0.04kg/hm2。 ( 2)地下淋溶 项目开发前化肥地下淋溶中总氮、总磷的流失量分别为 190.41t、 1.44t;开发后总氮、总磷的流失总量为 137.35t、 1.01t,分别较开发前减少 53.06t、 0.43t,单位面积流失量减少 0.68kg/hm2、 0.01 kg/hm2。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2 5.8 农药环境影响分析 1、农药使用量分 析 本项目开发后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按开发前的 80%计,经核算,项目开发前单 位 面积农药使用 农药施用总量为 1995.7t、开发后施用总量为 1744.7t。 2、农药环境影响 为了控制植物病害、有害昆虫、杂草和鼠害,使用了大量的农药。一般情况下农药在喷洒时,部分农药以微粒状飘浮大气,部分通过光解分解掉,部分农药最终落入土壤;而使用的农药大部分落入到土壤中,进入环境,会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人和畜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农药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经过生物浓缩和放大作用使农药残留超标。 本项目实施了病虫害综合防治计划, 广泛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推广抗病品种与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相结合,替代原来使用的剧毒农药,从而使项目区的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采取农药污染减缓措施和管理措施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1)秸秆 本项目为中低产田改造,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土壤的改良,项目区农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相应秸秆产生量也有所增加,开发后秸秆产生量为 139.63万 t,较开发前增加 30.9%。本项目区产生的秸秆主要由农户自行回收利用为肥料、饲料或薪柴 ,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 2)残留农膜 农膜残留于土壤中,土壤腐殖质分解受到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受到影响,导致土壤结构受到的破坏,营养元素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残留量越大这种破坏性就越强。由于残膜影响和土壤理化性状的破坏,必然造成农作物种子发芽困难,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制。同时,残膜隔离作用影响农作物正常吸收养分,影响肥料利用效率,致使产量下降。 本项目应加强对项目区农民的培训,使农民认识到残留农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能主动拾捡、收集、清理地膜,减少土壤中农膜残留量,特别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应该提高农膜 的质量,改进农艺技术,提高农膜回收率,保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3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利用。 ( 3)废化肥包装 项目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量较传统施肥量减少 9174.6t,相应废化肥包装产生量有所减少,开发后较开发前减少 61.2t。化肥包装袋由农户在使用后直接回收,不在田间地头等随意丢弃;回收后通过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定期回收。 ( 4) 废农药包装 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减少,开发前后废弃农药包装产生量由 249.5t 减少至218.1t, 应妥善收集、储存并及时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综上所述,在运行期间加强管理,将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 均进行回收或者合理的处置,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5.10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废水 项目涉及范围较多,但疏浚的沟渠以及建设的渠系建筑物均为小型工程,施工期较短,且不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设备清洗,无生产废水排放。项目施工人员多为当地农民,食宿依托附近村庄,无生活废水排放。故项目无废水排放,不会周边地表水造成影响。 2、施工扬尘 疏浚沟渠 、 平整土地、 材料运输 、 配套设施建设过程都会产生扬尘,建筑材料 运输、堆放也 会产生少量扬尘。 施工扬尘不仅会对施工区周围的植被造成短期影响,并且在一定范围 会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类比调查数据表明,在施工场地上风向 50m 范围内总悬浮颗粒物( TSP)浓度约 0.3 mg/m3,施工工地内 TSP 浓度约为 0.61.2 mg/ m3,下风向 50m 距离 TSP 浓度约为 0.450.50 mg/m3, 100m 距离 TSP 浓度约为 0.350.38 mg/ m3, 150m 距离 TSP 浓度约为 0.310.34 mg/m3。局部空气中 TSP 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另外,施工期运输车辆运行将产生道路扬尘,而道路扬尘属于等效线源,扬尘污染 在道路两边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离开路边的距离增加 TSP 浓度逐渐递减而趋于背景值,一般条件下影响范围在路边两侧 50m 以内。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4 因此,车辆运输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小范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3、施工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包括 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农业机械耕作产生的噪声 , 源强在 80 90dB(A),属于间断性排放,随着建设、耕作和运输工作结束而结束。由于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疏浚田间沟渠、建设小型渠系建筑物等,大部分工作可人工进行,不会涉及大型施工机械,并且 本项目的固定设施施工区距离周围村庄较 远,基本上不会造成扰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应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施工垃圾 项目施工人员为周围农民,食宿自理。因此项目施工现场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包括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废砖、土石方等。 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清淤所产生的土方如不及时清运处理,则会滋生蚊虫苍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从而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及时清运并进行处置。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区主要位于丘陵和平原,项目实施对水土流失有显著影 响的工程主要为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排水系统的扩建、改造和田间道路的新建和整修。但该项目水利工程均属于小型项目、动用的土石方量少,施工时间短且分散,因此只要加强施工管理,项目实施不会对项目区域的水土保持造成太大影响。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六章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5 第 六 章 项目 产业政策符合性及 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产业政策、国家各项规划的要求,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的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项目选址区域 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有一定时间的农业开发历史,有利于农业开发,并且,项目用地 保证不占 湿地、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天然林保护区等敏感区,不影响水源保护区 及其他国家和地方保护区域,说明项目区 选址合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6 第七章 生态影响评价与分析 7.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略 7.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是一项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地项目,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维持项目区整体生态安全具有非常深远的积极意义。 从整体上看,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改善项目区的灌排条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通过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对改善农田小气候和农村生态环境也将起到积极地作 用。由于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处理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平整、深耕土地,平衡施肥,环境污染将显著改善。同时加强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中的影响问题都可以避免。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八章 清洁生产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7 第八章 清洁生产分析 项目建设前,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渠道不畅,田间灌排设施不完善,易涝、易旱,串灌、漫灌、跑肥的现象十分严重;灌排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淤积严重,部分机电设备老化,能耗大,效率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多数项目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不健全,农技推广工作薄弱,对农民的培训不足,农业生产的科 技含量较低。多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项目主要进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及农民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等五个方面。项目实施后 将改善项目区现状,建立节水、节能、清洁的农业生产模式。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项目建设后,采取了多种清洁生产措施,相对项目建设前粗放型种植模式,项目的建设后,清洁生产水平将大大提高 。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九章 污染防治措施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8 第九章 污染防治措施 9.1 节水措施 1、 工程节水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指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工程性措施,如进行渠道防渗、采用管道输水、合理确定沟畦规格等,也可将传统地面灌溉改 为喷灌、微灌。 本项目将建设防渗渠道 1666.14km,控制面积 35027.10hm2;铺设低压管道1317.60km,控制面积 8390.11hm2; 喷灌工程共计 2508.00hm2; 微灌(含滴灌)工程 4.10hm2;建设移动式地面软管灌溉工程,软管总长度 254.27km。预计采取措施后较开发前节水 30%。 2、 农艺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是指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配套应用的、使农作物节水高效优质的农业技术措施,如 平整土地、 选用抗旱或耐旱品种、合理施肥、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等。 3、 管 理节水措施 管理节水措施通常仅指灌溉管理范畴内的节水措施,如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制定、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灌区配水技术、灌区量水技术、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等。 9.2 农药污染减缓措施 1、 选用抗病虫的作物,引种时对种子进行检疫,防止病虫草害传播,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植株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2、 播种前于炎夏或隆冬深翻耕地。 3、 向农户推荐使用矿物药剂、生物制剂以及低毒药剂,在上述药品无效的情况下使用中等毒性的药剂。 4、 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浓度、施用量、剂型、次数和施药方法。 5、 按农药使用规程施用农药,对农民进行 培训。 6、 农药科学管理措施 7、 要依据病虫测报科学用药 。 8、 在必须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规范,选择风和日丽时段喷药,防止农药扩散污染环境。 9、 加强农药环境管理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九章 污染防治措施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39 9.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 秸秆 减量化技术措施 资源化技术措施 污染控制管理措施 2、 农用薄膜 选用 具有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的 农膜 。 优化覆膜技术,推广侧膜栽培技术、适时揭膜技术,降低连续覆盖年限。 污染控制管理措施 9.4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 1)开挖土石方,大多数回填用于平整土地、修筑田 埂,只有少量弃石、弃渣,要及时清运。 (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及施工时间,实行分段施工,避开雨季,并在雨季来临前处理好田间排水设施,不在雨季施工。若在雨季施工,应尽量减少推土面坡度,并做到土石方随挖、随填、夯实,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 3)参照当地实际经验,选用合理排水系统,防止建成后的水土流失。 ( 4)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尽量减少对项目区植被的破坏,并努力保护施工区周边地表植被。临时场地,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实施生态恢复,土地复垦与植被复种。 ( 5)工程使用的粉状施工材料,如水泥、石灰、沙子等的堆放和储存应严格 管理,表面覆盖。工程施工分段分区作业,减少扬尘范围。必要时喷洒水减少扬尘。 2、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 2)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厂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 4)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 ( 5)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 6)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 3、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十章 经济损益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40 第十章 经济损益分析 10.1 项目投资 10.1.1 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213180 万元。其中,利用亚行贷款 2 亿美元( 外汇汇率按 1美元 =6.8 元人民币计算,折合人民币 136000 万元),项目区地方配套 61200 万元,农民自筹 15980 万元。 10.1.2 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包括 节水工程(渠道衬砌、喷灌、地面软管等)、固体废物处理(秸秆还田)、生态措施(建设农田防护林及生态经济林) ,环保投资为55754.79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26.15%。 10.2 经济效益分析 10.2.2 经济效益 分析 根据核算,项目建成后,年总收入 334881 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从 4218元增加到 4733 元,在经济和财务上是可行的。 10.3 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加强和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增强了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发挥了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0.4 环境 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防风固沙、净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可见,项目的建设 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及水环境 、 对 提高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有积极作用。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十章 经济损益分析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41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在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经济上可行,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帮助;并且,项目建设过程采取了种植防护林、减少有害原料用量、节约用水、废物利用等许多环境保护措施,对当地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42 第十 一 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略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 综合开发项目 第十 二 章 结论与建议 国环评证甲字第 1004 号 中国农业大学 43 第十 二 章 结论与建议 12.1 总体结论 12.1.1 项目概况 略 12.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宗旨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项目建设 紧紧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 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提高项目区优势农产品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产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切实加强对项目区农民培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努力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大力培育和规范农民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农民用水户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积极支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强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 可见,项目的建设有效提高项目区农田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