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词,理解诗词的内容。2.通过反复吟诵,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而体悟诗词的意境。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词中的描写抒情,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诗词。2.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而体悟诗词的意境。教学难点: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诗词中的描写抒情,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 行路难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2.品读重点语句,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诗歌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李杜”。2.写作背景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3.明确生字词的音、形。樽(zn) 箸(zh) 羞(xi) 直(zh) 塞(s) 济(j)三、朗读诗歌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2.自由放声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3.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朗读节奏划分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注意通假字:(1)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2)“直”同“值”,价值。5.请一位同学简述诗意。四、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面对行路难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各抒己见。2.(1)找出写“行路难”的句子,说说难在哪里?小组内合作交流。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合背景:“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想要步上仕途,实现自己辅佐帝王、成就伟业的理想)“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之路的艰难险阻。(2)诗人在这句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怎样的情感?明确:求仕之路迷惘、惆怅。指导学生读:读迷惘之情。“冰塞川” “雪满山”读得语调低沉,要慢。3.面对仕途的坎坷,诗人内心的情感还怎样呢?从哪看出来的?明确:苦闷。拔剑四顾心茫然。指导学生读:四个动词停顿。“心茫然”语速稍慢。五、细读诗歌,合作探究1.再次朗读诗歌,诗人到底想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能否在诗歌中找到答案?明确:“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希望像吕尚、伊尹一样得到赏识,委以重任。由吕尚和伊尹的典故引出写作手法用典,并体会表达效果。2.理想的愿望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人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强烈地抒发出诗人的痛苦心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啊”“进仕的道路这么宽广,唯独没有我的出路!”指导学生读:读出一种无奈、痛苦。3.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的妙处。小组内合作、交流学习。明确:可赏析“破”“会”“济”字的妙处,不畏人生的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对光明的前途充满坚定的信心,更表明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读:读出乐观、自信、坚定的信念。六、诵读全诗体味情感变化学生背诵全诗,体会情感的变化。七、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小结:这首诗中李白抒发出了自己仕途的艰难和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但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乐观进取、奋斗不息的李白,是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乐观自信是李白诗歌的魅力,更是李白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再读诗歌,读出李白的奋发、自信、乐观来。学生再读诗歌。2.拓展延伸面对人生的挫折,你学完这首诗后,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