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管理.doc_第1页
IE管理.doc_第2页
IE管理.doc_第3页
IE管理.doc_第4页
IE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E管理 IE的来源于industrial(工业) engineering(工程) 两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位字母。 工业工程是一项具有很强工程背景的管理技术,产生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发展成熟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 ,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于1955年为IE定义为:IE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科学,它从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吸取有关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运用工程设计与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以阐述、预测和评价上述系统所得到的成果。二战以来,由于运筹学、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使IE所适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内容与水平也不断发展与提高。 主要研究领域 工业工程基础(工作研究): 利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工作衡量)2大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减少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并制定各作业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法研究目的是减少工作量,建立更经济的作业方法;时间研究旨在制定相应的时间标准。 设施规划与设计:对系统(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面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方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生产要素和各子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门)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涉及SE、OR、 工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效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生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生产系统有效地运行。包括生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生产与作业计划、生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采用的方法: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EOQ)、经济生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生产 资源计划MRP-II和准时制JIT。 工程经济:IE必备的经济知识,既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整个生产系统的经济性研究、多种技术方案的成本与利润计算、投资风险评价与比较等,为选择技术先进、效益最高或费用最低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包括:工程经济原理、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项目可靠性研究、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IE管理的构成 IE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技术性极强,应用广泛的学科。随着QC、WF、MH、VA、VE、WS、OR、WD、SE等方法在企业中运用,产业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IE 也一直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美国,IE 工程师是工程类职业的第二大职业,有110 万IE 工程师在各行各业中服务。美国劳工部估计,今后十年工业工程师的需求将是每年12,000 人,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数的三倍多。相信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中国向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不断迈进,国内也会掀起一股IE方法应用的热潮。 今天,IE 与专业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各种新方法、新术语层出不穷。不过,对于一般的工厂管理/技术人员来说,如果能将基础的IE 方法熟练应用,就能产生很大效果。 传统的基础的IE 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简化、 2.工作衡量; 3.品质管制、 4.成本分析; 5. 生产管理、 6.厂房管理; 7.厂房布置 8.标准工時; 随着时间慢慢的进步,管理方式也慢慢吸收了众多元素,成就连当今的IE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当今今IE由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两大主体组成.详细涉及: 1.方法工程 2.人因工程 3.作业系统设计 4.企业再造设计; 5.工作安全管理 6.信息技术; 7.动作研究 8.自动化技术; 9.工程经济成本控制; 10.人力资源管理。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改善的目的或对象独立进行使用。不过,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倘能相互结合,纯熟应用,则效果更佳。 价值工程:寻求高效益、低成本方案,主要用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包括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进行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各项工作,核心是为了到达规定的质量标准,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预防不合格品产生。内容包括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代质量管理-保证,生产保证、全面质量控制TQC与全面质量控制TQM。可靠性技术是现有系统有效运行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可靠性概念、故障及诊断分析、使用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维护与保养策略等。 工效学:又称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或人因学(Human Factors)或人机工程 (Ergonomics),它综合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社会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研究生产系统中人、机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科学,是IE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专门知识。通过对作业中的人体机能、能量消耗、疲劳测定、环境与效率的关系等的研究,在系统设计中科学地进行工作职务设计、设施与工具设计、工作场地布置、确定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使作业人员获得安全、健康、舒适、可靠的作业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承诺感、对组织献身和忠诚、良好的沟通才能与能力、社会责任感、专业技术技能和感受变化敏感程度)。 管理信息系统:它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用户计算机综合系统,是现代IE应用的重要基础与手段。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MRP-II、ERP、PDM、CIMS) 现代制造系统: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包括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柔性制造单元FMC与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网络制造、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孤岛制造系统(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 基于智能体的制造系统(Agent-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自组织制造系统等。 IE效率管理 IE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通过 IE 提高内部运作的过程效率持续消除浪费,实现内部增值最终向客户提供完美的服务,应用 IE 方法实现精益 一个流 生产、平衡生产线、改善布局等,通过产能标准书控制成本,从而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生产效率管理,压缩库存和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日本、美国的生产技术总是处于高端水平! 推动对象: 通常一个企业由以下专门人员来推动开展此项活动: IE 推行专员、工程师; 生产 / 工程部经理 / 主管 / 工程师。 IE管理主要是针对以下问题展开工作: 降低中间库存和各种浪费! 实施动态管理! 维持产品市场价格并且不断降低产品生产! 找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突破点,改善生产现状! IE 推行者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制造程序分析与改善 SME 程序分析与 JIS 的程序分析;操作程序图、装配图法、流程程序图法分析;加工效率的改善;检查效率的改善;停滞与等待的分析与改善 2 、搬运及布置( Layout )的效率分析与改善 搬运及场地布置经济原则;物流原理与搬运合理化;生产线布置 3、生产线平衡 如何合理组织生产 实现有效产出最大;效率是如何丧失的 ;个人效率与整体效率 ;设备综合效率 OEE 管理;生产线排程;如何化解生产波动带来的损失 4 、动作效率分析与改善 动作分析的要领;动作活性指数介绍;运用动作分析提高动作效率;运用动作经济原理提高效率 5 、作业效率分析与改善 人机作业分析;作业者工作站分析;人机效率改善;工作抽样方法总结与问答 6 、动作分析与标准工时测定 动作分析;动作设计经济原则;标准工时的组成要素;标准工时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IE现场改善步骤: 1. 请资材部提供最近两个月的欲生产产品计划 ( Take the forecast schedule form PC (2 months) and compare with Production schedule) -确定量大的产品(Sort high models in the schedule) 2. 制定IE改善计划(Make IE improvement schedule ) -从生产排程中挑选量大、成本高的产品进行改善 (Select models to high order & cost from forecast schedule for improvement) -改善的五个步骤(5 steps for improvement) 1观测(Observation) 2分析,BF&AF表单填写(Analyze , Before & After sheet) 3改善(Implement) 4改善效果追踪(Follow up) 5标准工时与作业指导书的修订(update Std time) 3. 观测流水线作业时间(Observation time in production line) -每个工序测5个时间(Observe 5 times/Process) -包含损失的时间(Not include lost time in observe time (C/T)) 4.BF&AF表的制作( Before & After sheet) 这里分3个部分(There are 3 parts) 1.BF&AF表( Before & After) -比较改善前(IE工时、观测时间)和改善后(计划改善工时、实际改善工时)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IE,Observation)and After (Plan,Actual)) 2. 关键指标汇总表(Summary) -最大循环时间(C/T) -生产线平衡率(Line balance efficiency) -产出数量(Output) -标准工时(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