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5依法治国教材梳理课件.ppt_第1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5依法治国教材梳理课件.ppt_第2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5依法治国教材梳理课件.ppt_第3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5依法治国教材梳理课件.ppt_第4页
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二单元法律与秩序考点15依法治国教材梳理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15依法治国,目标解读预测,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一)内容梳理,考点15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据是宪法和法律。,2.依法治国的主体、核心及依据分别是什么?,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2)不实施宪法,就无法有效地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也就很难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3为什么说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显著标志。(4)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障,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4.依法治国有何重要性(重要意义)?,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1)国家机关: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2)政府: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3)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6.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政府及公民的要求分别是什么?,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1)目标:要求全体公民以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能运用法律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管法律公平公正地实施。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2)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7法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分别是什么?,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2)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弥补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并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8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怎样结合?,考点15依法治国,【点拨】观点错误。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对于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易错一:职位越高的人受法律的制裁越严厉,这才是执法必严。,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二)易错点拨,考点15依法治国,【点拨】观点错误。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与执法人员必须做的。作为公民,要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易错二:公民必须严格执法。,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点拨】观点错误。有法律只是实现了有法可依,实现依法治国,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共同参与。,易错三:只要有了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能实现。,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例1【2016江西12多选】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化时代。这()A使我国的慈善事业有法可依B有利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C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D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考点15依法治国,AB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江西考题在线,考点15依法治国,【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不仅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也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D正确;“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化时代”表明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也有利于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A、B正确。【答案】AB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例2【2017江西18】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草案先后3次网络公开征求意见,15000多位社会公众提出了69000多条意见;今年“两会”召开期间,700多位人大代表对草案提出了近2000条意见建议实现了民智、民意、民声与立法的交响。材料二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民法的保护。民法总则的施行,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开启了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的新时代,彰显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材料三道德价值的坚守离不开法律的支撑。民法总则将得到老百姓广泛认同、较为成熟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如对见义勇为的鼓励,对英雄烈士权利的保护增强了民法的道德底蕴,体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作答要求(1)拟题:自拟一个能概括材料内容、体现学科特点的题目。(2)评论: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以上三则材料逐一进行分析评论。(3)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字数在200字左右。,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联系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本题考查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律的特征,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答案】(1)拟题。所拟题目应能够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且体现学科特点。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立法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综合拟题。题目如:民法总则暖人心法制中国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民法总则彰显当代法治精神等。(2)评论。材料体现的主要观点(引用的具体材料略):,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我国保障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材料二: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我国法律具有规范、制裁和保护功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材料三:公平需要正义制度的支持。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3)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字数在200字左右。,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例3【2015江西19节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崭新起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筑执政之基】“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有权不可任性”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民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反腐决心。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时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为什么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解析】由材料中“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有权不可任性”这些关键信息并联系社会热点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反腐决心,目的是使经济发展持续健康。此题是将反腐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考查。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要坚持持续健康“反腐”,即运用制度或法律来约束或制裁腐败现象。联系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意义”,再将“依法治国的意义”与经济健康发展结合起来作答。【答案】反腐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反腐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反腐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反腐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例4【2014江西17节选】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方月平同学查看相关新闻后,得出了两个结论。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化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首次写入生态保护红线、设计按日计罚制度、增加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等,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由此得出结论: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请你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其结论进行辨析。,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解析】解答辨析题,第一步:对观点进行辨别。结论:只要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雾霾等环境问题就都解决了的观点是错误的;第二步: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改正。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第三步:分析原因。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在依法治国方面只是实现了有法可依,要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答案】此结论错误。因为: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但据此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只是实现了有法可依,要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增强人们的环保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解题指导】分析说明题的解题规律:第一步:认真审题。首先,要审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漫画等。通过审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重要观点。其次,要审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回答什么。第二步:联系教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及问题要求,联系教材知识,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点。但要注意,应从不同角度联系教材知识使问题回答得更完整。第三步:组织答案。在找到知识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中考真题演练,1【2017鄂州单选】从2016年7月开始,为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城市”,鄂州市在全市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依法治国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是()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A,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2【2017泰安多选】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AC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解析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使得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善,A、D符合题意;题文材料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形式,C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错误,故选ACD。,考点15依法治国,3【2017黔东南多选】当代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当下官场腐败、风气败坏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很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引发观众共鸣。面对“当下官场腐败、风气败坏的社会现实”,国家应()A坚持依法反腐的坚定决心B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D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彻底消除腐败,ABC,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大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要加强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健全监督和举报机制,切实保障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所以A、B、C是正确的选项;D太绝对,排除。故选ABC。,考点15依法治国,4【2017随州多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震撼演绎了荧屏“打虎拍蝇”,其中很多内容源自真实题材。该剧自2017年3月底开播以来,屡创收视率新高,掀起了追剧大潮。“打虎拍蝇”体现了()A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B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人民的名义这部优秀剧集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D我国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BD,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解析“打虎拍蝇”表明在我国,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体现了我国司法公正,违法必究,也体现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A、B、D是正确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BD。,考点15依法治国,5【2017宿迁】微信求助、爱心接力、众筹善款网络募捐“微公益”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火热的爱心也时常遭遇现实的尴尬,骗捐、诈捐时有发生。2016年,我国第一部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慈善法明确界定了慈善活动及其主体,规定了捐助人和受助人的权利义务,规范了慈善募捐行为。(1)慈善法的出台实施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2)有人认为:“慈善法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考点15依法治国,考点梳理整合,目标解读预测,江西考题在线,中考真题演练,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实施可知,体现了维护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此作答即可。第(2)问首先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行,使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