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3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3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3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3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3 第三讲 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特征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纲导学,考纲呈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思维导图,考点突破,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考点三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1.公转特征(1)中心:太阳。,(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4)速度,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示意,(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1.地球公转运动中的两个“注意点”(1)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不管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轴上端指向北,下端指向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2)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及影响(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下图:,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纬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影响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特别提醒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将永远直射赤道,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变化,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类型也会消失。,命题视角一地球公转特征及相关判断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此日,我国的节气是(D)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解析据图中海陆分布可判断图示半球是北半球,又因a为晨线,且与北极圈相切,所以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此日是我国的冬至日。,C,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A)A.兰州B.北京C.上海D.广州,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兰州位于晨线西侧且靠近晨线,所以此时兰州即将迎来日出;而北京、上海和广州位于昼半球,日出时间已过。,C,3.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D)A.B.C.D.,解析图中晨线与极圈切点的经度是180,即180经线时刻是正午12点。说明方向是太阳所在的方向,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故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箭头。,C,命题视角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下面两题。,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C)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解析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各地昼夜等长,也不会发生四季变化。,C,5.若黄赤交角变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B.温带范围变大C.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变大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增大,C,解析具体分析如下:,6.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形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角速度逐渐,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解析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向西南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2天,即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开始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减小,太阳直射点纬度逐渐靠近B点所在纬线(度),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2.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变化中的“看”与“定”(1)看“位置”,定状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2)看“移动”,定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日期上,越接近春秋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如下图所示:,规律总结(1)太阳直射点直射某地(除赤道外),该地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2.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对应关系(北半球),误区警示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日出正南,日落正南(0时日出,24时日落)。,命题视角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1.(2017课标,5,4分)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B)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寒潮等相关知识。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该时段内该测试场太阳基本上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故选B。,2.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A)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解析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点昼长在变短。北半球的华盛顿和孟买每年冬至(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夏至(6月22日前后)昼变长,而该时段内南半球的悉尼和好望角则昼变短。故选A。,命题视角二日出日落方位与极昼极夜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3.(2018课标,10,4分)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B)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和读图能力。从重庆到遵义是向南行驶,由遵义到毕节是向西偏南行驶;由图中各路段的里程和限速可以推知这一行程的总时间约为5小时,为免受阳光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应坐在背光一侧靠窗座位;上午8:00出发,在到遵义之前太阳位于偏东方向,背光一侧应是右侧座位,到遵义后太阳位于偏南方向,右侧座位同样是背光,B项正确;上午左侧靠窗是迎光一侧,A、C项错误;12:00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右侧迎光,D项错误。,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4.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D)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中山站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是当地时间正午十二点,即7622E的地方时为12:00,则可推算出天津(约120E)的地方时约为15:00,此时太阳应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5.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B)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月22日前后为中山站极夜的中心日期,从材料中可知极夜的结束日期为7月17日,则可算出中山站极夜的后半段有25天,故整个极夜持续时间为50天左右,故B项正确。,考点三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1)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1)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2)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同一日期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同一日期,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有关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的三个规律,(1)对称规律: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当地时间12时为中心对称。已知日出或日落时间,可据此推算出昼长。若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时间不以12时为中心对称,说明观测点不位于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以春分日为例,如果观测到的日出、日落的区时早于6时和18时,说明观测点在时区中央经线的东侧;反之,则在时区中央经线的西侧。,(2)反对称规律:纬度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在同一天,北半球一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另一地的夜长。例如,夏至日60N纬线上各地昼长为18小时29分,则当日60S纬线上各地夜长为18小时29分。(3)等值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会出现两次等值。,命题视角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断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1.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C)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从题中材料可知,从P地出发的日期大约为2月21日,距春分(3月21日前后)约一个月,昼长为11小时;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P地昼长为12小时,由此可见,出发日和春分时间相差1个月,昼长相差1小时;4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