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实验班)试题卷 2018.7本试卷共2页,1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对于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材料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 精耕细作 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C. 自给自足 D.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2.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 A. 钟表制造业发展 B. 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C. 与会各国的妥协 D. 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3. 表1 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吨),值(海关两)年代供给清政府用煤开平产煤出口总量供给清政府用煤量占其出口总量之量值189018911892189318949,61224,66729,96330,48538,55040,85199,144128,661140,330168,47756,85595,55285,58981,840104,25216902582350037253697据表1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B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C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 D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 4.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5.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谓(自来水)饮之有毒,相诫不用”。这表明近代上海 A战乱频仍民生多艰B城市设施完善C工业文明曾遇阻力D善于学习西方6. 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 A电报B电话C电灯D电影7. 罗斯福在1932年总统竞选演说中讲道:“政府责任之一,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这一职责是每个文明国家都公认的”这表明罗斯福的出发点是 A调整农业政策B整顿全国财政金融体系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8. 二战后,某国家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等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该国家是 A联邦德国B苏联C日本D中国9列宁说:“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A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B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0. 1932年底,苏联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市镇、中心区、新建筑工地、国营农场等地的工人,农村的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则拿不到身份证,而没有身份证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到,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据此推知,当时苏联 A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B实物配给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行政命令代替计划经济 D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奉献11. 据统计,二战前的1913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只增长07%,而到战后的1948197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7%。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B各国贸易壁垒被取消C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D国际贸易组织纷纷建立12. 2004 年,越南杂交稻所用稻种 80以上从中国进口,由于大面积、大幅度增产,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稻米出口国。同年,美国采用中国杂交稻技术种植的面积为 80 万亩,杂交稻比本国良种增产 20以上。这反映出 A中国主导了一些国家的粮食生产B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技术赶超发达国家C世界粮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中国努力为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6分)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曾经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西方问答中有一段对话,涉及到当时世界白银的流动状况。中国人问:“敝邦所用银钱,皆来自贵邦,不识何若是之多也?”艾儒略答:“西来诸商,与贵国(中国)交易,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所从来,有出于敝地之矿也,亦有海外亚墨利加(即美洲)所处而进者。盖其地之矿,广而且腴,计十分之土,金银且六七分也。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 摘编自火颖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大量外流的比照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的金融货币极为紊乱,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英磅、美元、日元相继贬值,金贱银贵,我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掠夺和日本货的倾销,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严重打击。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局势,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规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巳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中国货币银元、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世界白银的流向。你是如何理解“敝地(西欧)实受多银之害的?(10分)(2)依据材料一白银流入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积极和消极)。(10分)1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济。与此同时,长期的经济停滞和缓慢增长促使发达国家摆脱了凯恩斯主义的束缚,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力推行经济贸易自由化政策。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而且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 张书琛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便于投机;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从而给“国际游资”留下可乘之机。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发生在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充分说明这一点。 喻志军编著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结合所学,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12分)(3)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全球化的?(2分)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实验班)试题答案 2018. 7一.选择(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3456789101112CDCACBCCBD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6分)答案:(1)流向:白银先通过殖民掠夺由美洲流向欧洲,再通过商业贸易由欧洲流向亚洲(4分)理解:金银大最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或价格革命),加速了两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2)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6分)(3)评价:积极:法币政策实施之初,统一了全国货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5分)消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导致了法币的贬值和崩溃,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广大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5分)14. (26分)答案: (1) 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