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节ATP和酶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节ATP和酶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节ATP和酶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节ATP和酶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1节ATP和酶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酶与酶促反应1归纳酶和酶促反应的概念。(重点)2分析酶的特性及酶特性的实验探究。(重、难点)3说明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4尝试用坐标曲线图表示酶的特性和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难点)酶 与 酶 促 反 应1酶(1)产生场所:活细胞。(2)作用:催化化学反应。(3)化学本质: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4)催化机理: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酶的特性连线【答案】bca3酶促反应(1)概念: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2)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探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这类酶水解后最终产物是什么?这类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什么颜色?提示:氨基酸;紫色。探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把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部分除去,留下来的RNA部分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说明什么?提示:说明有的RNA也具有催化作用。探讨: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吗?【提示】不是。只要环境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1酶的解读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主要)来源一般活细胞中均能产生生理功能具有生物催化功能2.酶的作用机理酶和其他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分析如下:(1)图中ac和bc段分别表示无催化剂催化和有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2)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3酶的作用特性分析图1图2(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图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催化剂只会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图2)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说明酶A催化A反应物的反应。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说明酶B不催化A反应物的反应。(3)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破坏,使酶失去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变性。(4)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适宜pH条件下进行。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氨基酸或核苷酸D甘油和脂肪酸【解析】本题从理解层次考查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酶属于RNA。此题具有很大的区分度,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答案】C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D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解析】RNA酶含C、H、O、N、P五种元素。【答案】D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酶只是起催化作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BCD【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即酶大多数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为RNA,它只有催化功能,在个体发育中起调控作用的是激素。【答案】C影 响 酶 促 反 应 的 因 素1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都会使反应速率降低。2pH酶表现出最大活性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心等发挥作用的。3酶的浓度和底物的浓度(1)在酶促反应中,酶先要与底物形成中间复合物,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而温度和pH不变时,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例关系。(2)如果酶促反应的底物只有一种,当其他条件不变、酶的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在底物的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的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的浓度成正比例关系;当底物的浓度达到某一定值后,再增加底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探讨:若让你选择一种检测试剂验证酶的化学本质,你会选择哪种试剂?应如何界定检测结果及结论?【提示】酶一般是蛋白质,欲验证酶的化学本质可选择双缩脲试剂予以检测,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则可证明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探讨:在制备可溶性淀粉溶液时,要使用完全冷却的淀粉溶液,而不能用刚煮沸的淀粉溶液,原因是什么?【提示】若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会破坏淀粉酶的活性。探讨:根据pH对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还能发挥作用吗?为什么?【提示】不能。胃蛋白酶的最适pH大约是2.0,人体小肠内的pH约为7.8,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不能发挥作用。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1图示说明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2)反应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加入酶B时,一定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反应速率不再改变,原因是酶B饱和了。酶B会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而酶A不会,说明酶具有特异性。2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图a图b图c(1)图a说明:在最适pH时,酶的催化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的催化作用将减弱。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不同的酶最适pH不同。(2)图b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催化作用将减弱。低温只会抑制酶的活性,而高温会使酶失活。(3)图c说明:反应溶液中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1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溶液,加入2滴FeCl3,加入2滴蒸馏水),请分析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可知,反应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是B与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C与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D如果仅将实验温度改为80 ,重做上述实验,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反应速率为:;结合酶的特性和曲线的含义,很容易得出B、C两项的结论是错误的,二者的结论颠倒了;当实验温度改为80 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而失活,会失去催化作用,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答案】D2(2016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21210027】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CpHc时,e点为0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解析】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乙图中d点表示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pH由ba时或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移,A错误、B正确;pHc时,强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C错误;H2O2量增加时,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延长,同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即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答案】B3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变化特征【解析】题图可以反映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不仅包括温度和pH,还有酶浓度等。在反应底物充足的条件下,增大酶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所以A、C正确,B项错误。题图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2左右,因此这种酶可能是胃蛋白酶,而不会是唾液淀粉酶,D项正确。【答案】B认识酶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酶具有催化性:(1)实验原理:新鲜酵母菌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H2O2H2OO2(2)过程和现象:填图(3)结论: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性。2酶具有专一性:(1)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2)操作程序与结论:填表序号项目试管121注入可溶性淀粉2 mL2注入蔗糖溶液2 mL3注入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2 mL460 保温5 min5 min5滴加斐林试剂2 mL,振荡2 mL,振荡65065 水浴保温2 min2 min7观察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3.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将若干浸入酵母菌液中的小滤纸片(1 cm2)取出后晾干,制作成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2)在3只烧杯中盛入体积分数为2%、pH分别为5、7、9的过氧化氢溶液(温度相同),再将滤纸片一片片放入其中,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接触到滤纸片的H2O2被催化分解为H2O和O2,O2会附着在滤纸片上。随着O2的增多,滤纸片会向上运动直至浮出液面。(3)记录滤纸片从进入各烧杯液面到再浮出液面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t)。然后,以1/t为纵坐标(酶促反应速率)、pH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图,如图(4)pH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种酶只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有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永久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在某一pH时活性最大,此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探讨:在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中,滴加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时,为什么不能共用一支吸管?【提示】滴加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时,不能共用一支吸管,否则滴加的蒸馏水中会含有少量酵母菌液,而酵母菌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会使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差别不大,不易对比观察,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能否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提示:不能。因为酸碱能催化淀粉水解,实验中的变量不是单一的,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能否用H2O2溶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提示:不能。H2O2溶液在高温时会分解,实验中的变量不是单一的,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能否用斐林试剂来检测?提示:不能。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该实验需严格控制不同的温度。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设计思路(2)实验设计程序淀粉淀粉酶 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O2的产生速率1(2016连云港期末)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该图表示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所以剩余量越少,代表反应越快,该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5 。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也是先升高后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是8,保持不变。【答案】C2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问题。试管编号实验步骤12341%NaCl溶液(mL)11%CuSO4溶液(mL)11%Na2SO4溶液(mL)1蒸馏水(mL)1pH6.8缓冲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解析】该实验的大体思路是向1、2、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1%NaCl溶液、1%CuSO4溶液、1%Na2SO4溶液、蒸馏水来观测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情况,以此判断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的1%NaCl、1%CuSO4、1%Na2SO4溶液和蒸馏水;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加入1%NaCl溶液的1号试管中淀粉被淀粉酶完全水解,所以可能是Na或Cl促进酶活性,如果是Na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则3号试管中最后的结果应该也是无色,而3号试管中现象为浅蓝色,所以是Cl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同理通过2和3号试管的比较可知,Cu2能够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4号试管中加入的是蒸馏水,起对照作用;3号试管与1号试管对照,说明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3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说明SO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3)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增强,淀粉被水解成麦芽糖,所以加入斐林试剂后有深砖红色沉淀生成,2号试管中的Cu2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葡萄糖生成,加入斐林试剂后无砖红色生成。3号和4号试管中有少量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后都有浅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1)Cu2、ClCu2Cl(2)作对照排除Na、SO对酶活性的影响(3)深砖红色浅砖红色浅砖红色斐林试剂中有Cu2,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1下列叙述与如图实验不相符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加入Fe3和肝脏研磨液,前者的反应速率总是较快【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好,不同条件下,二者无法比较。【答案】D2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酶是生物催化剂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解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酶水解后最终得到氨基酸,可见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答案】C3(2016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 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解析】容器内的pH值为2.0适于胃蛋白酶;不适于唾液淀粉酶,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均是蛋白质,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导致容器内的剩余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和水。故选A。【答案】A4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导学号:21210028】A甲B乙C丙D丁【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能增大反应速率,使反应物浓度快速下降。【答案】D5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21210029】A图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图能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C与实线相比,图中的虚线能表示酶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解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物剩余量降低,A正确。由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知,B项错。酶量增加后,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C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答案】B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3.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4.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5.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6.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7.在一定的低温下,酶的活性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并未失活,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升高。学业分层测评(十二)酶与酶促反应(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解析】分析曲线可知:甲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酶活性不改变,说明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应是RNA;乙酶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酶活性降低,说明该种蛋白酶能改变其分子结构,所以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答案】B2下列试管中各注入 10 mL 2%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是()【解析】A 中含有丰富的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C 中加热后酶失去了活性。【答案】A3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解析】嫩肉粉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把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A、B和C项都有高温会导致蛋白酶失活,D项在室温下酶的活性较强,放置一段时间,让蛋白酶有足够的作用时间,这样的效果最佳。【答案】D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只能由内分泌细胞合成【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化学本质是RNA的酶的形成不需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能进行正常代谢的细胞都能合成酶。【答案】A5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解析】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t1属于此区间;超过适宜温度后,随温度升高而下降,t2属于此区间。在高温没有使酶失活的范围内,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答案】B6(2016漳州高一检测)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A被细胞质基质稀释使酶浓度降低B被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分解C在pH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D只能在溶酶体中发挥作用【解析】溶酶体内部的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的pH为7左右,因此溶酶体中的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其活性会降低,因此不会引起细胞损伤。【答案】C7(2016长春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如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解析】有气体产生,可知H2O2被分解,可推测土豆片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增加酶的量,酶促反应加快,B正确;土豆片中的过氧化氢酶能重复利用,只要有H2O2,反应就能进行。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H2O2已分解完,C错误;减少误差应控制无关变量,D正确。【答案】C8在生产中常用的普通淀粉酶最适温度在4060 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某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判断下列与该同学实验设计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设计实验时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应注意温度、pH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B极端耐热淀粉酶最适温度为100 C高温不会使极端耐热淀粉酶失去活性D,该实验的因变量可用碘液检测【解析】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题干中只指出:“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 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据此并不能确定极端耐热淀粉酶最适温度为100 。温度影响酶活性,同样会对极端耐热淀粉酶有影响。淀粉遇碘变蓝,而淀粉在该实验中作为反应底物,可用碘液检测底物的存在。【答案】D9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A1B2C3D4【解析】1和2斑块处的唾液淀粉酶失活,3处无唾液淀粉酶,因此淀粉不能被水解,加碘后变蓝色。【答案】C10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4)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装入甲、乙两试管并分别放入12 和75 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甲_,乙_。(5)图C表示了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解析】(1)图A中,当反应物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时,反应速率上升。当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这是因为虽然酶具有高效性,但它的催化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所有的酶都发挥了最高催化效率后,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不会再增加,其原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2)图B中,a点对应的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说明它对应的温度就是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3)从a点到b点,由于温度逐渐升高,酶的分子结构逐渐被破坏,从而使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4)由于甲试管的温度较低,所以酶的活性较低,反应速率很慢,当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后,其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加。乙试管在75 的高温下,酶的结构被破坏,酶丧失活性,即使再转入37 的水浴锅中保温,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不再具有催化作用。(5)图C中,酶的最适pH为弱碱性,唾液淀粉酶和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近于中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强酸性,只有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弱碱性。【答案】(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限制(2)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4)催化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5)C能力提升11图一、二、三是酶促反应的相关曲线,已知图一是H2O2酶催化H2O2实验,曲线1是在土豆片为4、温度为35 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图一中要获得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图一中要获得曲线2,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降低土豆片的数量图二中,底物浓度为B时,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是Cl、Cu2从图三可知,该酶作用的底物是麦芽糖,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ABCD【解析】图一中曲线2,气体产生量小,可以通过降低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得到曲线2,正确;降低土豆片的数量只是降低反应速率,最终曲线高度不会改变,错误;图二中,根据曲线变化可知,Cu2能抑制酶的活性,Cl能提高酶的活性,底物浓度为B时,影响酶活性的外界因素是Cl、Cu2,正确;从图三可知,该酶作用的底物是麦芽糖,对蔗糖不起作用,这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正确。【答案】D12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酶量C温度导致了曲线I和的反应速率不同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解析】图中有温度和底物浓度两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I在达到饱和点前(AB段)的限制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底物浓度;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温度、酶量等。曲线I和的反应速率不同是温度不同造成的。曲线I表示的温度仅比另外两个温度更适宜,但不一定是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答案】D13(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b表示二肽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C适当降低温度,图乙中的M值不变D图乙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解析】由图甲可知b分解成两个氨基酸,可知a是酶,b是二肽,故A正确;a是酶,酶与蛋白质结合过程中,酶会发生形变,但是最后又回到原来状态,故B正确;降低温度只能影响到达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平衡点,C正确;到达平衡点后影响因素主要是底物的量有限,不是酶的数量有限,D错误。【答案】D14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酶进行催化反应的反应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