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doc_第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doc_第2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第一卷(45分)一、选择题(共七题,每题三分,21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憎恨(zng) 一骑红尘(j) 霓裳(chng) 征帆去棹(zho) B、石扉(fi) 山居秋暝(mn) 暮蔼(i) 清道辟路(b) C、编纂(zun) 羽扇纶巾(gun) 上溯(sh) 门衰祚薄(bo) D、不肖(xio) 渌水荡漾(l) 执拗(o) 万姓胪欢(l)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全都规范的一项是 ( ) A、如愿以偿 司马青杉 寻常巷陌 金戈铁马 B、出师未捷 沧海月明 至善至美 名列前茅 C、天崖沦落 豆寇词工 朝三暮四 促膝而对 D、心悦诚服 春意阑姗 愤世嫉俗 芥蒂难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 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 的感触来。 生活正等待着我们每一个人去揭示它的奥秘,去展现它的 。 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A、殉情 萧索 真谛 以致 B、殉情 萧条 真理 以致 C、徇情 萧索 真理 以至 D、徇情 萧条 真谛 以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米卢还真有两下子,在这次十强赛中,中国足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 B、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C、赵老师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县城,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真是趋之若鹜。 D、一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的残骸,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B街头摆摊零售无包装主食和其他熟制品,明明违反了食品卫生法,可为什么这种现象至今未能禁绝呢?C对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行医疗保险的问题,文件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对于具体时间,现在还有不同意见,但都认为是在第三纪的某一个时期,可能是中新世或其前后,即在渐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早期,距今约三千万年到一千万年的时期之内。A、人类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呢B、人类为什么要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呢C、人类究竟是怎样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呢D、人类是在什么情况下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呢7、对下面四幅对联所描述的对象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外,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光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3)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A、文天祥 白居易 陆游 蒲松龄B、司马迁 柳宗元 陆游 吴承恩C、文天祥 柳宗元 辛弃疾 吴承恩D、司马迁 白居易 辛弃疾 蒲松龄二、阅读灯下漫笔的节选,完成文后811问题(12分) (1)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辟道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A (2)现在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B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C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D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 (3)但我们也就都象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4)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8、文中有A、B、C、D四处空格,你认为“然而我们究竟向着哪一条路走呢?”这句话放在何处最恰当? ( )9、关于所选语段的分析,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乱一治”:治,指的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乱,指的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现在进入了那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作者并非真的不了然,从“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热心提倡复古,“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以推出“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了。 C、第(3)节中的两问都是反问,旨在表明我们不应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而应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 D、所选语段讽刺了现实还是循环在“一乱一治”的怪圈中,但并不悲观,对青年的希望便是明证。10、文中多处使用了引号,其中“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的是 ;“臣民”“主子”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11、第(4)小节中作者提出了“第三样时代”,根据上文这个“第三样时代”的特征是 。(不超过20字)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题三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寥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謚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2、对下列句中“于”字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不能容于远近 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老于户牖之下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 B、/C、/ D、/13、与“人皆得以隶使之”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B、佯狂不知所之者C、斯固百世之遇也D、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1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去今之墓而葬焉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不耻相师 A、/ B、/C、/ D、/15、从疑问语气的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B、谁为哀者?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D、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第二卷(105分)四、翻译、名言名句及古诗词鉴赏(15分)16、翻译(5分)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7、(五选四 4分)指如削葱根, 。纤纤作细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此时无声胜有声。多情自古伤离别,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6分)西楼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1)1、2两句描绘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感觉?(2分) (2)“卧看”二字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全文景与情的交融你是如何体会的?(4分) 五、阅读短文人生三境界,完成下列2123题。(15分)人生三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19、开头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以人在不同阶段看山看水的不同感触来界定人生的不同境界。第三重境界中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与第一重境界中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的说明。(回答不超过40个字。)(5分) 20、文中说“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显然这里所说的是指处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那么,这里的“主观意志”具体指什么呢?(要求摘录原文语句作答。回答不超过30个字)(4分) 21、阅读文章第二小节,回答问题。(1)“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里的“红尘滚滚”和“清风朗月”分别指什么?(回答不超过30个字。)(3分) (2)按照本文的文意来概括“真正的做人与处世”应该是什么样的?(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概括不超过40个字。)(3分) 六、语言表述题(15分)22、为下面这则消息加上一个适当的导语。(3分)钱某是年初看了一份杂志上减肥节食的文章后开始节食的。9月份,人已经瘦得脱了形,走路发飘。11月2日,因突然昏厥住院。其母亲及朋友多次劝她停止不科学的“节食减肥法”,钱某一概不听。12月18日钱某死于“弥漫性血管凝血”。钱某今年17岁,身高1.62米,原体重55公斤,临终时仅剩30公斤。 23、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3分)原句: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重组:儒、道、佛_24、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时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仿句,5分) 25、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 + 否定 + 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4分) 七、作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材料: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中有一条道路,两旁景物极美,路旁插着一块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它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而留下遗憾。有一句格言这样说:“朋友,快快走,请不要为眼前美丽的风光而驻足。”的确,对这个话题,人们总有不同看法。你有类似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快快走还是慢慢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内容只要与两个材料引发的真实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题目自你,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答案1A 2B 3A 4A 5B 6A 7D 8C 9C10直接引用 讽刺11民主和自由的,人民成为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12A 13D 14B 15A16略 17略18风起云涌,浪卷雷鸣。雄浑开阔,壮美。超然物外,乐观豁达;通过风起云涌,浪卷雷鸣,急雨呼啸表现自己豁达开阔的胸怀。19前者指人生之初的纯洁无瑕、初识世界;后者则指人在经历沧桑历练后,心境已臻清明旷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