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doc_第1页
反思与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doc_第2页
反思与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思与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摘要:新的教学理念将教和学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提上了一个高度,在反思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要实践从“常规型”向“自主型”去驾驭教材,从“学究气”向“生活化”打造课堂生活化,从“教师导”向“学生学”促进教与学的和谐,还要从“被动型”向“创造型”完成人格塑造,从“单线性”教学实现到“立体化”教学转移,以及从“单一型”到“综合型”实现信息整合等。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新的教学理念将教和学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提上了一个高度。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生活,重学科分类轻学科综合,重视教师的体验而忽略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笔者经验认为,教与学不是对立的,无论从新课程要求还是教学反思来看,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教师既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教师“学会教学”,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每位教师需要这样的反复实践,完成理念更新并实现教学行为的飞跃。在探索两者关系中,笔者有如下几点感悟,与大家商榷。1驾驭教材从“常规型”向“自主型”过渡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一般拘泥于书本固有的知识逻辑,围绕着课本、教参,按部就班地处理教材。机械的模式若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会阻碍我们的教学创新,所以一旦教学趋向成熟,就应当朝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方向发展。如何驾驭课堂呢?笔者认为:其一要改造教材。政治教材由于存在滞后性与通用性的特点,教师完全可以在时效性、地域性上主动参与对教材的改造。例如,可利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以及“乡土风情”、“校史”等。其二,主动构建新的课文逻辑。在知识结构体系中,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进入学习的知识环节,例如以某个情境事例作为切入点,进行倒叙或插叙;还可以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把散落在各个框节中的知识统筹起来。例如,围绕高三的“国家职能”,可以从国家职能的分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关系,以及党和政府如何落实国家职能等方面展开分析。其三,从宏观体系至微观结构,再从微观知识到宏观世界。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从宏观上统筹教材,结合每一节每一框中微观结构,对知识进行优化设计;教师还应当把微观知识运用于宏观世界。比如,采用“热点点击”的办法把“国家职能”理论知识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等社会现实联结起来,等等。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越能体现主动性、个性化,也越能提高驾驭教材的水平。从“常规型”向“自主型”过渡,实际上是从教学模仿到教学自主创新的过程,一种形式并不否定另一种形式,但“自主型”是更为高级的教学形式,也是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途径。从教与学关系看,这种教的自主型也必然会导致学的自主型,因为心理定势也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套路,对知识体系进行自主构筑,形成自行的学习方法,表现出自我的独创意识等能力。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探索的自主性、独立性,包括探索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能轻易否定,不强迫“从众”,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探索、发现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融入生活从“学究气”向“生活化”课堂转移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而实际上我们在深入挖掘知识内涵时,不少课堂被营造得越来越具有“学究气”,知识越讲越深奥,理论性越讲越强,层出不穷的“难、偏、怪”形式让学生望而生怯,当老师津津乐道时,孰不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殆失。新课程理念呈现了课堂教学向“生活化”回归的趋势,提出教学应当从“精英式”人才培养向“大众化”转化。何况课堂教学过于讲究“学究气”,知识的深度又非大多数学生所能达及,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课堂偏向“灌输型”或“注入式”。教学要始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设计要从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尽可能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打造课堂“生活化”既会把教师的注意力从学术研究型向生活应用型转移,也会从对教的研究向学生的学的研究转移。在教的方面要积累情境、案例教学让不同层次学生感受生活,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学会从生活中生成知识,发展知识。在学的方面要向学生灌输“学以致用”思想,提高知识的实用性,以增进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课堂“生活化”为教学注入了活水。事实上深入挖掘知识内涵与课堂生活化两者又不是对立的,对生活的思考也可以使知识内涵更加深入。例如在讲解GDP中,从生活数据对比中让学生领悟绿色GDP的重要性,从GDP与GNP越来越大的差距中,让学生领悟到“科技自主创新”以及推进经济从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迫切性。又例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从生活事例再联系联合国对我们医疗制度的评价,让学生体悟到制度建设对职业道德的意义。新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详尽地占有生活材料,作“精加工”处理;要重视挖掘生活的内涵升华理论而不是一味只强调理论的内涵;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常生活,并借助生活深化知识内涵。总之,知识不是靠课堂灌输的,从建构主义来说是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自主构建、发展的过程。3和谐理念从“教师导”向“学生学”发展在课堂设计中,教师一般从自我角度来建构知识,很少能站在学生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从教学心态看,主要是生怕注重了学生的学而影响的教师的导,从而影响教学的进程,影响了课堂效率。同时教师思维中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教师的导”是通过自己来发展的。孰不知是学法促进教法教从学来,学从生活来,教学还需要逆向思维,怎么学有效果就怎么教。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提到:“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包括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认同:只有研究“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教师的导”,也只有通过促进“学生的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从系统论来看,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也只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而且在“学”和“导”两种活动的交替进行中,学生与教师才能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实现知、情、意、行的全域发展。可见,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学应当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笔者的经验是:在教学上学生能够建构的就由学生建构,学生达不到的,通过生活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引导。这样放手做的结果把学生越来越推上了教学的主动地位,课堂也渐渐朝着“自主探究”方向转型。同时,教师驾驭课堂的“导”的能力不知不觉发生了质的变化。总之, “学”促进了“导”,“导” 也促进了“学”,两者的和谐结合既促进了教法的进步,而且也促进学法的发展。4人格塑造从“被动型”向“创造型”人格转变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意味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强调学习者既要接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知识重在于教师建构,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结果学生会呈现这样态度:迷信权威,不敢向书本、教师提出质疑;思维定势化,对事物看法墨守成规;从众心理强,不敢做出头鸟等。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型”人格,不仅有赖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更要脚踏实地在教学的细微之处。教师要从教材处理、协作学习、思维培养、心理因素等要素上形成合力,促进这个发展过程。笔者经验是:其一,教材处理上重情境设计,再现生活真实情形带动学生思维的流动。其二,倡导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即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其三,从思维培养来讲,教师应当多设计些开放式问题,多从“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思维。其四,从心理因素上讲,教师要营造积极课堂环境,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从而使学生有勇气迎对学习的挑战,等等。学生其实并不缺乏创新精神,例如,在笔者政治课的“五分钟”时政演讲中,有的学生把读新闻变成了“点评新闻”,有的还利用多媒体“读讲看评”同步进行,有的还用上了个人博客。当然创新需要相互支持,当然这种相互支持也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例如讲“劳动合同制度”时,安排“智囊团”为人才招聘会提供招术,在讲解“订立合同原则”时设计案例让学生组成“陪审团”进行审案。哲学课则演绎成“命题作文”课,让学生从多学科及生活经验中围绕某个哲学道理进行探讨分析,把教学从预先设计向现场生成性教学、非预设性教学进行尝试和创新。5立体教学从“单线性”到“立体化”教学把课本视为唯一的、以一贯之的发展线索的“单线性”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从“单线性”向着既重课堂又重课外的“双线性”教学模式发展,但笔者认为现行倡导的“立体化”教学更有深远的涵义,因为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旨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走向立体化,也是当前新的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在笔者的学科探索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其一,教学结构上体现多维性:既要体现知识结构宏观上的整体性,又要体现微观上的层次性;既要促进知识的发展,又要培养能力促进思维;既要促进情境体验,又要加强实践应用。其二,从理论基础、意义、模式、设计、实施及评价形成系列的立体探究体系。其三,知识生成既要体现学科内的综合,又体现各学科综合。也就是说教学需要突破学科壁垒,使原理与各学科教学之间能融会贯通。例如,哲学课可以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情境联系中感悟到哲学的统领性。其四,教学还应走上“多科学综合”。也就是说可以借鉴和移植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科学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理解和解释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使“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6信息整合从“单一型”到“综合型”资源 课堂教学的改变既需要观念的更新,还需要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以往的教学由于技术的局陷只能过分依赖于课本、黑板,现代网络技术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当前的教学手段改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进信息的整合。其一,利用多媒体手段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多媒体以文字、图表和影视形式扩大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也优化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其二,从师生互动中增加信息来源:由静态变为动态,增设师生面对面、专题讨论。例如,把哲学观点当作“命题作文”时,师生各自拿出网络、图片、影视资源等材料,最后共同加工完成知识的构建,笔者课堂中的不少情境材料还是由学生带入的。其三,通过网络与实地考察把课堂教学向户外延伸。尤其是网络,不但能节省了传统的调查研究、参观与访问的时间,而且还能增进了师生间信息的交互,扩大了实践的平台。其四,优化组内信息整合。例如,通过“备课组”、“课题组”加强团队的合作。其五,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等媒体拓展教学的信息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