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选择题1(经典高考题)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 C、 D、解析图中显示,处是断层,处是岩浆侵入,均为内力作用所致。答案D(2014天津文综,7)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2题。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2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解析由文字材料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由图可知三地均位于河口附近,流水沉积作用明显;故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泥沙沉积量的影响。答案B(2013江苏地理,78)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34题。3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4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 C D解析第3题,甲地处于河流弯曲处的凸岸,流速较慢,流水沉积作用显著。第4题,金刚石堆积物是由流水搬运而来的,故金刚石矿一定位于甲地上游,排除A、D两项;含金刚石堆积物多为砾石等大颗粒沉积物,而地为砂粘土堆积物,颗粒较小,地为岩浆岩,且周围多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故在地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答案3.B4.B5(2013天津文综,7)读图,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解析组成沙滩的物质是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的结果,但沙滩是波浪在向海回流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将大量的珊瑚碎屑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的,故选D。答案D6(2012浙江文综,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下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解析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是丹霞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答案C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78题。7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解析第7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近现代以来,丙海岸一直向海洋推进,说明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第8题,乙处海岸线从公元4世纪以前至12世纪向海洋推进,以堆积作用为主;12世纪到现代,海岸线后退,以侵蚀作用为主。答案7.C8.C(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测试)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甲 B乙 C丙 D丁10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 B C D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第10题,该地貌是花岗岩经地壳抬升后,出露地表,经外力风化所致,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图b中表示风化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冷却凝结作用。答案9.B10.A11(2015天津文综,3)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2北京文综,10)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解析景区峡谷落差大,水流急,显然就是河流向下侵蚀而成;本区地处温带地势较低最高的只有2 038米,不可能有大量的冰雪融水;瀑布的落差取决于地势的起伏,是由地壳的运动、岩层构造等地质条件决定的;湖泊面积大,位于河流中游,并不在山顶,不可能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答案A(经典高考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14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解析第13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抬升形成陆地;地下石灰岩层遭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地下暗河被抬升到地表形成溶洞;在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下,溶洞内部形成石钟乳、石笋等。故D正确。第14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浅层石灰岩层,湿热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岩层破碎,地表水贫乏。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13.D14.C(经典高考题)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和 B和 C和 D和16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第15题,山脊是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山脊高于两侧;山谷是指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山脊,为山谷。第16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侵蚀掉以后才出露。答案15.D16.C(2017开封一模)读我国某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该瀑布大约以每年一米的速度后退。回答1718题。17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作用18该瀑布可能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A含沙量 B流量 C汛期 D结冰期解析第17题,该瀑布形成过程中,先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层,然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图中的砂岩。再经过地壳的抬升,隆起成为高地,水流下泻时,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瀑布。D对。第18题,该瀑布每年因侵蚀后退,砂岩被侵蚀成细沙,导致河水的含沙量增加,可能会影响其下游河流的含沙量,A对。瀑布不会影响流量、汛期、结冰期,B、C、D错。答案17.D18.A(2015海南高考压轴卷)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