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战略分析.doc_第1页
隆中对战略分析.doc_第2页
隆中对战略分析.doc_第3页
隆中对战略分析.doc_第4页
隆中对战略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中对战略分析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被誉为“一对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军事战略分析、决策的典范,其全文如下: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一、诸葛亮的战略分析可用swot分析法来表示: SWOT分析 内部环境/内因外部环境/外因优势-S1.刘备:将军既帝室之胄。2.刘备:信义著于四海。3.刘备:总揽英雄。4.刘备:思贤如渴。劣势-W1.刘备:当时相对与曹操和孙权军事和民间基础处于劣势。2.刘备:信义著于四海,反面就是儒家的忠义,好面子。SO-组合WO-组合机会-O1.刘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2.刘表:而其主不能守。3.刘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4.刘璋暗弱。5.刘璋:张鲁在北。6.刘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7.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8.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S1+S2+S3+S4组合O1+O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得荆州。2.S1+S2+S3+S4组合O3+O4+O5+O6: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取益州。3.S1+S2+S3+S4组合O7+O8: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光复汉室。1.W2组合O1+O2:将军岂有意乎?ST-组合WT-组合威胁-T1.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曹操:今操已拥百万之众。3.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4.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5.孙权:国险而民附。6.孙权:贤能为之用。1.W1组合T1+T2+T3:此诚不可与争锋。2. W1组合T1+T2+T3: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首先,提出当时总体的战略形势: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其次,诸葛亮着重分析了几个主要的敌人:(1)曹操在劣势的情况下打败袁绍,不在天时、地利,而关键在与曹操和曹操的团队非常具有谋略;曹操当时正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没有这些优势,敌人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针对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威胁。诸葛亮把曹操的威胁和刘备劣势组合成WT战略是克服劣势,回避威胁,告诫刘备此时不能和曹魏争锋,要避其锋芒。(2)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诸葛亮把孙权的威胁和刘备劣势组合成WT战略是认清劣势,回避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对孙吴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的企图。(3)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个战略要地。诸葛亮首先从荆州地利的优势,再到刘表不能守的劣势,让刘备利用起来就是机会了。所以诸葛亮运用SO战略,鼓动刘备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机会,尽快夺取荆州,并且作为近期战略目标。(4)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着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诸葛亮运用SO战略,鼓动刘备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机会,夺取荆州之后,再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和首都,并且作为中期期战略目标。(5)在假设的情况下夺取了荆州、益州之后,再守住险要的地方,与西边的各少数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内部革新政治;且在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时,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进军,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打出秦川,再依靠当地百姓,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诸葛亮运用SO战略,在假设的情况下夺取了荆州、益州之后的优势,再来进取中原来光复汉室,并且作为远期战略目标。最后诸葛亮给刘备得出战略结论:(1)近期战略目标:先取荆州为家;(2)中期战略目标:再取益州建立基业,然后成三国鼎足之势;(3)远期战略目标:最后连吴抗曹以图进取中原来光复汉室,一统天下。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诸葛亮运用了立体SWOT的战略分析思想,从外因的机会-威胁轴,再到优势-劣势轴,再加上时间轴,定出近期,中期,远期的战略目标,真是可贵的战略思想。它避强击虚,为古今战略家共识。诸葛亮主张实力弱小的刘备不要与北方强敌奸雄曹操争锋,也不可向江东地头蛇孙吴三代盘踞的老巢发展,体现了真知灼见。二、诸葛亮的战略实施预计有三个步骤 1、占荆州,夺英雄用武之地2、取益州,成霸业,与曹操划江而治,三分天下有其一3、待天下有变,成就帝业,复兴汉室三、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分析 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战略目标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1.从国土面积来看,蜀国的国土面积能占一席之地,虽然益州人烟稀少,但荆州广大人博足以弥补这缺失。2.诸葛亮的杰出贡献并不是出谋划策,而是为蜀国的内政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日后蜀国的北伐做好了充足的准备。3.没有了荆州,益州人烟稀少,人力材力、物质上都难以跟魏国进行持久战,唯一的方法就是跟魏国进行多次北伐以图发展。4.北伐不仅对魏国造成的危害大,对蜀国所造成的危害也很大。使蜀国经济衰落,使人口数减少,但也是唯一能让蜀国缓慢灭亡的唯一方法。但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了隆中对的扭曲,使诸葛亮“钳击曹魏”的北伐计划变为了泡影。可以设想,如果关羽据守荆州,不要擅自出兵北攻襄樊,孙权等人偷袭荆州的阴谋,将是很难实现的;也不会使刘备因失去右臂而痛心疾首,再铸大错。四、 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之间的关系1、战略分析并确定可行性目标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先决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预”,就是首先要确定事业的目标。没有目标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没有目标的决策是盲目的决策。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跨有荆益”“两路出兵”的“三分割据运筹策”。诸葛亮以恢宏的气度和思接千古的见识,指陈时势,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现实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蜀汉集团现实目标应该是“跨有荆益”,要将荆州和天府之国益州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和角逐天下的根本,从而实现三分天下的霸业。2、战略分析和制定是战略实施的依据战略分析就是对当时的情势做出判断,情势寓于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因此管理者对各种信息都要力求明了。诸葛亮做出隆中决策,正是因为他全面把握了当时的情势,十分清楚地掌握了曹操的情况、孙权的情况、荆益州情况以及刘备自身情况等信息,加之分析判断又正确,隆中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就存在了。3、 战略实施是战略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