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8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8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8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8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信息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_与信号等。,数据,物理,温度,2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概念:通过_过程传递的信息。实例:生态系统中的_、声、_、湿度、磁力等。,光,(2)化学信息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_。,化学物质,生物碱,实例:植物的_和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信息素等。(3)行为信息概念: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_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同种或异种,实例:蜜蜂的“舞蹈”、雄鸟的“求偶炫耀”等。,【探究与学习】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蜜蜂跳舞B花香引蝶C警犬嗅寻毒品D萤火虫通过闪光识别同伴【解析】A属于行为信息,B、C属于化学信息。【答案】D,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例如:蝙蝠的回声定位;种子的萌发等。(2)生物种群的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繁衍,例如: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昆虫交尾等。(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例如:草原返青时提供的采食信息等。,生命活动,稳定,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_。,产量,控制,(2)对有害动物进行_。【探究与学习】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时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请举例说明。提示:大多数情况下是双向的,如捕食者追赶被捕食者的过程。,信息的种类和传递过程,1信息的种类,2.信息传递的范围,图541,3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信息有从输出者向输入者的传递,,也有输入者的反馈。,4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使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例1】(2012年河南洛阳期末统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名师点拨】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环境和生物体;植物可通过化学物质、物理过程等传递信息;信息在低营养级和高营养级之间是双向传递的。【答案】D,【答案】D,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1)养鸡业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2)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类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获得增产。,(3)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可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2)黏虫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对蜡味特别敏感,生产上就利,用这一点,在杀菌剂中调以蜡类物质以诱杀之。,(3)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注:控制有害动物的技术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其中生物防治因无污染而多被采用。【例2】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名师点拨】虽然生长素类似物是化学物质,但不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不属于信息传递。【答案】D,【变式训练2】下列利用信息传递的作用治理害虫的实例是,(,)A用杀虫剂直接杀灭害虫B用火烧害虫C用电蚊拍击打蚊子D用灭蚊灯杀灭蚊子【答案】D,生态系统三个基本功能的区别与联系,1(2012年湖南湘西联考)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跳,舞,招引其他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解析】蜜蜂利用舞蹈动作这种特殊行为来传递信息,从而吸引其他蜜蜂采蜜,此属于行为信息。【答案】C,2(2012年河北承德期末联考)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