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第10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课件.ppt_第1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第10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课件.ppt_第2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第10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课件.ppt_第3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第10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课件.ppt_第4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第10讲 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专题突破,第一部分,专题五个体的调节,第10讲人体稳态与免疫调节,1.稳态的生理意义()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栏,目,导,航,组织液、血浆、淋巴,神经体液免疫,下丘脑,体液,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抗利尿激素,免疫活性物质,防卫,(1)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胰岛B细胞只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胰岛素。()(4)下丘脑调节肾脏分泌抗利尿激素,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5)某同学发烧温度达到了39,此时产热量散热量。()(6)吞噬细胞吞噬吸入人体的雾霾,属于第一道防线。()(7)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8)T细胞能够识别B细胞传递的抗原从而增殖分化。()(9)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10)T细胞是HIV攻击的唯一细胞。(),1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提示: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2说出突然转移至低温环境中的动物血糖升高的原因。提示:低温刺激下,下丘脑的相关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3说出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的原因。提示:对异体组织的排斥反应主要由效应T细胞起作用,而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无胸腺个体不能产生T细胞。,1真题重组判正误(1)(2018全国,T5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2018全国,T5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2(2014全国,T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3(2016全国,T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最终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A正确;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重吸收水分,B错误;摄盐过多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相关神经调节,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正确;饮水增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D正确。,4(2013全国,T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A,解析: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5(2015全国,T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D,解析:抗体在内环境中起作用,A错误;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形成沉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溶菌酶杀灭细菌是利用酶将细菌细胞结构破坏而实现杀灭细菌,B错误;致癌因子的种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与人体细胞癌变有关,C错误。,6(2014全国,T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尿量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呼吸,下降,降低,增加,会,解析:本题以血糖调节为背景,考查了水平衡调节和渗透压知识。(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pH下降。(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发生变化。,7(2017全国,T30)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舒张,增加,增加,排除41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引起的,增加,增强,解析:(1)炎热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会舒张,汗液分泌增加。(2)焦虑不安行为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3)对照试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目的是排除41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引起的,更好的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4)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8(2016全国,T31节选)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免疫功能下降,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解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据此并结合题意“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可知,动物乙感染病毒甲后,免疫功能下降,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的甲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1依据箭头方向确认体液的成分,(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2)内环境达到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3)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上升。(4)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内环境)和血细胞。,题型1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1(2014全国,T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A,解析: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可发生物质交换,氧气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D正确。,2(2018湖北宜昌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C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都参与了人体体温调节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错误;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B正确;参与人体体温调节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题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调节3(2018河南郑州调研)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血浆蛋白、过氧化氢酶、纤维蛋白原、胰岛素等物质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浮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可以相互交换C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HPO维持D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血浆,B,解析: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可以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相互交换,B正确;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H2CO3/NaHCO3维持,C错误;心肌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于组织液,D错误。,4(2017全国,T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血浆,增加,降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解析:(1)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晶体渗透压不变,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出形成组织液,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的组织水肿。(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而血浆渗透压不变,水以自由扩散或渗透形式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和胶体的渗透压均下降。(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给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将细胞代谢终产物运走。,考点二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把握血糖平衡调节的三个答题要点要点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地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同理,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要点2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含量升高、有关神经兴奋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等。要点3作答有关升血糖的问题时,应明确肌糖原只是为骨骼肌提供能量的物质,不补充血糖。即答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的错误表述。,2关注有关水盐、体温平衡调节的三个核心(1)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调节途径为: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2)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不是体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3)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则是神经调节模式。炎热环境下主要是神经调节。,3理解下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1)图示:,(2)分析: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a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b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明辨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中的四大误区误区1误以为寒冷环境中产热大于散热,或炎热环境中散热大于产热,其实,无论是在寒冷还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产热与散热都保持平衡,如果两者没有保持平衡,体温就会升高或降低。误区2误以为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其实,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但温觉感受器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误区3误以为抗利尿激素的来源是垂体,其实,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经垂体释放的。误区4误以为渴觉在下丘脑的水盐调节中枢中产生,其实,渴觉和其他感觉一样,都在大脑皮层中产生。,题型1涉及血糖调节的考查1(2018安徽池州期末)正常人体摄入一定量的淀粉后,通过消化吸收使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据此分析以下哪一过程不涉及能量消耗()A淀粉在消化道水解成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C胰岛B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D组织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受体,A,解析:淀粉在消化道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是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完成的,不涉及能量消耗,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胰岛B细胞合成并加工胰岛素,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涉及能量的消耗,D错误。,2(2018安徽安庆二模)下图为甲、乙两人饭后测定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B甲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C乙在进食1h内可检测到尿糖D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B,解析:根据正常人血糖含量0.81.2g/L,分析图中两条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可知,甲明显属于高血糖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乙属于正常人;由此可知,A错误;甲可能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常有多饮多尿症状,B正确;乙属于正常人,在进食1h内可不会检测到尿糖,C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口服会在消化道内被水解而失去药效,D错误。,答案:(1)高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内环境pH下降,解析:(1)正常人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会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刚进食后正好相反,所以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升高。(2)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降低,在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为保证机体代谢中所需能量的供应,脂肪代谢会增强,导致血浆中酮体的浓度显著升高,且酮体的酸性较强,所以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降低血浆中酮体的浓度,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内环境pH下降。,4(2018河南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图1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图解,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葡萄糖的载体蛋白(GLUT,包括GLUT1、GLUT2、GLUT3、GLUT4,其中GLUT4受胰岛素影响)的协助,小囊泡能与细胞膜融合。图2为正常成人在空腹时和空腹口服葡萄糖后所测的血糖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成人在空腹口服葡萄糖后0.51h,图1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发生的相应变化趋势是_。(2)由图2可知,3h以后此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此过程中调节血糖浓度趋于稳定的激素,最主要的有_。若利用物理模型对该过程简化和模式化处理,则至少需要_种“卡片”来表示相应的物质。,增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3,(3)为了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求,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都分布着另外的GLUT1、GLUT2、GLUT3,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填字母)。A促使血糖浓度升高B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C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4)结合图1分析,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机制是_。,D,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M)结合,导致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增加,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解析:(1)据图2分析可知,正常成人在空腹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浓度降低,其原因是胰岛素和蛋白M结合后,通过促进囊泡的转运,使得GLUT4数量增加,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2)由图2可知,3h以后此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在此过程中调节血糖浓度趋于稳定的激素,最主要的有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若利用物理模型对该过程简化和模式化处理,则需要“胰岛素卡”、“胰高血糖素卡”和“糖卡”三种卡片来表示相应的物质。,(3)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均需要能量,依题意可知,这时由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分布着的不受胰岛素影响的GLUT1、GLUT2、GLUT3等葡萄糖转运载体来负责葡萄糖的转运,以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浓度时,除了其他几种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2、GLUT3)继续转运葡萄糖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使受胰岛素浓度影响的GLUT4数量增多,加速对葡萄糖的转运,以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都分布着另外的GLUT1、GLUT2、GLUT3,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却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不管血糖浓度的高低,始终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D。(4)结合图1分析,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机制是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M)结合,导致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增加,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题型2下丘脑参与下的体温及水盐调节5(2018河南郑州调研)机体内外环境变动时,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调节体热的放散和产生,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B,A产热装置依靠的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B温度感受装置实质上是由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传出神经两部分构成C从此装置起的作用看,体温调节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D机体消灭病原体并恢复正常体温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解析:人体安静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A正确;温度感受装置实质上是由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构成,B错误;从此装置起的作用看,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工作的效果(人体的体温)可以反过来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说明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C正确;机体消灭病原体并恢复正常体温的过程属于人体稳态的调节,其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正确。,6如图所示,正常人一次饮用1000ml清水和0.9%NaCl等渗溶液的尿量变化。,(1)曲线_(填“A”或“B”)代表的是喝清水的尿量变化。(2)大量喝清水后血浆渗透压_,_激素分泌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_,尿量增加。(3)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刺激了容量感受器,产生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尿量增加。综合以上情况说明尿量的调节属于_调节。(4)如曲线图所示,人体能维持排尿率的基本稳定,说明它的调节机制为_。,A,下降,抗利尿,下降,神经体液,负反馈调节,解析:(1)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为了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机体排尿量会增加,分析图形应是曲线A所代表的。(2)大量喝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加。(3)由题意可知迷走神经传入中枢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最终使尿量增加,这说明了尿量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所以是神经体液调节。(4)由图可知排尿量增加时会通过机体的调节使其下降,这是因为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的感受器,然后通过调节最终使渗透压恢复到正常,排尿量也恢复到正常,所以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考点三免疫调节,1理清常考的两大免疫过程,2“三看法”确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3.“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1)看产生抗体的浓度: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多。(2)看产生抗体的时间:初次免疫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缓慢,二次免疫时机体反应迅速,产生抗体的速度快。(3)看患病程度:初次免疫往往比二次免疫时的机体患病程度重。,5巧判“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1)免疫预防重在“预防”,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性却具“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胞”,以防备真正病原体感染(防患于未然)。(2)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1)关注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2)关注两类特殊细胞吞噬细胞既作为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题型1涉及免疫调节的过程与特点的考查1(2018陕西咸阳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B,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而B细胞成熟于骨髓,A错误;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正确;浆细胞对抗原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2目前对埃博拉病毒(EBOV,一种RNA病毒)的诊断主要是检测其病毒核酸或对应的特异性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BOV的主要组成成分为RNA和蛋白质B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对抗EBOV的第二道防线C浆细胞可识别EBOV,并产生对应的特异性抗体D当EBOV侵染到细胞内时,先经细胞免疫再经体液免疫,才能将病毒清除,C,解析:病毒的组成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EBOV的遗传物质是RNA;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当EBOV侵染到细胞内时,先经细胞免疫将病原体释放出来,再经过体液免疫,才能将病原体清除。,3人体内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B当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a消化D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c增殖、分化,B,解析:图中a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功能;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e)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但是浆细胞(d)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增殖、分化;抗原与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吞噬细胞(a)吞噬并消化;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B细胞(c)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题型2涉及免疫异常的考查4(2017全国,T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C,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C正确;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5(2018广东茂名大联考)下图表示人体某种病的致病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能不断增殖B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c物质是淋巴因子D该病是自身免疫病,D,解析:a细胞能产生抗体,表示的是浆细胞,不能增殖,A错误;b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c物质是抗体,C错误;图中抗体与红细胞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可推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D正确。,6(2018山西太原一模)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不正确的是()A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毁灭HIV病毒的新型药物B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将来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C通过药物有效抑制HIV的复制D科学家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也无法治疗艾滋病,D,解析:研制一种直接杀灭HIV的新型药物,这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思路,A正确;如果将HIV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而不扩散,这也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B正确;用药物有效抑制HIV的复制,使其不大量增殖,同样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C正确;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同样可以使HIV不大量增殖,同样是一种治疗思路,D错误。,B,解析:图中纵坐标为抑制率,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T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正确;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主要攻击T细胞,青蒿素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不能用于治疗艾滋病,B错误;据图可知,达到200molL1时,Art的免疫抑制效果强于Dex,C正确;低于3.13molL1时,Art和Dex的抑制率相差不大,D正确。,8(2018河南郑州调研)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刺激机体产生_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_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_。(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抗原,特异,甲,和,B(或A),A(或B),无关抗体(或无关抗体),A(或B),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_(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毒提供两种思路。_。,B,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解析:(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据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3)据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4)为检测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设计实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表格中使用的抗体iiv依次为B、A、无关抗体、A或A、B、无关抗体、B。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5)一个抗原的表面不只有一个抗体结合位点,可能有多种,目的就是让抗原最终和抗体结合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这样就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有三种思路,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典例(2014全国,T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借助免疫调节强化科学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收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淋巴,B,抗体,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3)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生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把握对照性原则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对照实验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