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计算书本 科 毕 业 设 计(2012届)题 目: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探索住宅4 学 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51.1 工程背景51.2 设计资料5第二章 结构截面设计和荷载计算72.1 结构截面尺寸初选72.1.1 框架梁72.1.2 柱截面72.1.3 楼板82.1.4 剪力墙82.2 荷载计算82.2.1 恒载标准值计算82.2.2 活载标准值计算13第三章 PKPM建模及初步设计143.1 PKPM结构建模中考虑的控制参数值143.1.1 周期比143.1.2 剪重比143.1.3 位移比143.1.4 刚度比153.1.5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153.1.6 刚重比(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153.1.7 轴压比163.1.8 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确定163.1.9 地震作用调整中0.2Qo的调整163.2 PKPM结构建模中参数输入163.3 结构模型最终方案213.4 SATWE对结构模型分析修改过程223.4.1 模型一223.4.1.1 周期比233.4.1.2 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233.4.2 模型二253.4.2.1 周期比263.4.2.2 倾覆弯矩比263.4.2.3 轴压比273.4.3 模型三283.4.3.1 周期比293.4.3.2 倾覆弯矩比293.4.3.3 轴压比303.4.3.4 剪重比和计算振型个数313.4.3.5 刚度比323.4.3.6 刚重比(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363.4.3.7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373.4.3.8 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373.4.3.9 构件配筋验算413.4.3.10 梁挠度图423.4.4 模型四433.4.4.1 梁挠度图443.4.4.2 周期比453.4.4.3 剪重比和计算振型个数453.4.4.4 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WDISP.OUT)463.4.4.5 各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布533.4.4.6 各楼层的刚度比543.4.4.7 刚重比(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583.4.4.8 层间受剪承载力583.4.4.9 轴压比593.4.4.10 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确定613.4.4.11 地震作用调整中0.2Qo的调整623.4.4.12 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各层平均侧移简图64第四章 探索性研究684.1 改变振型数684.1.1 选用振型组合数为15个684.1.2 选用振型组合数为12个724.1.3 选用振型组合数为9个734.1.4 选用振型组合数为6个754.1.5 选用振型组合数为3个764.1.6 其它数据列表分析784.2 是否假定全楼刚性楼板794.3 柱截面和砼强度等级对轴压比的影响794.3.1 柱子截面尺寸改变804.3.2 混凝土强度等级改变814.4 剪力墙的布置位置对结构参数的影响834.4.1 倾覆弯矩比844.4.2 周期比87第五章 楼梯设计895.1 几何参数和材料信息895.2 楼梯梯段板计算895.2.1 荷载计算895.2.2 内力计算905.2.3 配筋计算905.3 平台板计算(选用HRB235级钢筋)905.3.1 荷载计算905.3.2 内力计算915.3.3 配筋计算915.4 梯梁计算915.4.1 确定梯梁的计算跨度及截面高度915.4.2 荷载计算925.4.3 截面设计92第六章 基础设计946.1 地质资料946.2 桩的设计956.2.1 选择持力层并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956.2.2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956.2.3 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确定桩数n及其布置956.2.4 基桩承载力验算966.3 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966.3.1 配筋率和配筋长度966.3.2 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976.4 承台计算976.4.1 承台受弯计算976.4.2 承台冲切计算986.4.3 承台受剪计算99结 论101致 谢102参 考 文 献103第 104 页 共 103页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毕业设计主要内容为结构设计和体系优化探索,建筑部分设计只考虑初步的结构布置以进行下一步的结构设计,并未考虑地下室人防,楼梯消防等相关要求,同时图纸深度亦只需达到方案阶段要求。1.1 工程背景本工程为某高层住宅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位于温州市区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总建筑面积5012.43m2,基底面积412.15m2。建筑高度40.450m,主体12层,每层层高3000mm,室内外高差450mm。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合理使用年限:1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1.2 设计资料基本参数1 建筑物所在地:温州市区2 框架抗震等级:四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3 设防烈度: 6度4 场地土类别: III类5 基本风压: 0.60kN/m26 地基的地质资料如下(自然底面标高3.8,道路标高4.5):层序岩土名称层厚(m)压缩模量(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预制桩侧阻力特征值(kPa)预制桩端阻力特征值(kPa)(2粘土0.701.83.28010(3)-1淤泥1.65.41.3405(3)-2淤泥夹粉砂1.04.32.0506(3)-3粉砂夹淤泥3.415.34.58018(3)-4淤泥夹粉砂0.58.52.0558(3)-5淤泥7.411.91.6458(3)-6淤泥质粘土7.816.52.86010(3)-7淤泥质粘土夹粉砂0.910.93.57013(3)-8淤泥质粘土2.37.23.06511(4)-1卵石0.75.025030800(4)-2粉砂夹粉质粘土0.51.57.018025400(4)-3卵石1.120.7300351500(5)中风化5.28.320001504000注:本工程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0.61.67,高程2.563.13m,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3m,常年水位可取3.5m;本工程的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95m。1.2.2材料材料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14.3N/mm2, ft=1.43N/mm2受力钢筋HRB335,fy=300N/mm2柱受力钢筋HRB335,fy=300N/mm2其余钢筋HPB235,fy=210N/mm2第二章 结构截面设计和荷载计算2.1 结构截面尺寸初选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是安全,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结构设计应考虑功能要求与经济之间的均衡,在保证结构可靠的条件下,设计出经济的,施工方便的结构。结构布置图2.1.1 框架梁 高层建筑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1/101/18)确定,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边跨:h=()l=(383690) 取h=550mm b=()h=127345mm 取b=250mm中跨:一般取 250mm400mm,卫生间隔墙下梁取200mm350mm 纵向框架梁bh=250mm550mm2.1.2 柱截面高层建筑规范规定柱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2 柱剪跨比宜大于2;3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柱的截面采用进行初估,柱的轴力大约3000kN左右,采用C30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为。此结构的抗震等级为四级,不得大于1.05。考虑到安全储备,取为0.95,则柱的面积为。偏安全取柱的边长为。其中部分柱之间间距较小,取边长a=0.5m考虑到柱轴力会随着层数的上升而变小,所以此结构中的柱在PKPM计采用变截柱,两次变截面由550mm550mm变成500mm500mm,最终变成450mm450m。电梯机房处柱的截面取300mm300mm,这样可以节约建筑材料使材料的强度得到充分利用。并符合规范要求。2.1.3 楼板一般楼层楼板厚度在100140mm范围内,不宜小于80mm,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转换成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 初步估算,楼板取100mm,屋面板厚度取150mm,电梯机房顶板取150mm。符合规范要求。2.1.4 剪力墙高层建筑规范规定剪力墙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2 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3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160mm。本工程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因此取剪力墙厚度为250mm2.2 荷载计算2.2.1 恒载标准值计算楼屋面恒载(面荷载)的标准值荷载类型及使用范围材料做法及厚度分项计算结果合计荷载(KN/m2) 屋面现浇混凝土板0.1*25=2.5 6.39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15厚水泥砂浆0.015*20 =0.315厚水泥砂浆 0.015*20 =0.340厚水泥石灰焦渣找平0.04*14=0.56 80厚矿渣水泥0.08*14.5=1.16 10厚混合砂浆0.01*17=0.17楼面(除卫生间)c20细石混凝土0.04*25=1 3.7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水泥砂浆底面抹面0.01*20=0.2楼面(卫生间)彩色釉面砖(10厚)0.01*20=0.2 4.65C20细石混凝土(30厚)0.03*25=0.75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0.04*25=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水泥砂浆底面抹面0.01*20=0.2 楼梯梯板区域磨光花岗岩楼面(20厚)0.4270.0228/0.26=0.93 6.24三角形踏步(高167,宽260)0.50.16725=2.09钢筋混凝土斜板(100厚)0.125/0.84=2.9810厚1:3水泥砂浆抹灰0.0120/0.840.24 内外墙恒载: 本处内外墙均选择大孔页岩空心砖(容重为10kN/m);抹灰为双面抹灰(25厚,容重为20kN/m);窗选用塑钢玻璃窗(容重0.45kN/m);门选铝合金门(容重0.4kN/m),其中楼梯间为防火门(容重0.45kN/m)内隔墙恒载荷载类型及使用范围材料做法及厚度分项计算结果合计荷载(KN/m2) 内隔墙 大孔页岩空心砖0.24*10=2.4 3.4*2.45=8.33双面抹灰(25厚)0.025*2*20=1外墙恒载:北立面2-3轴线:窗的面积:1.8*1.5=2.7m2砖的面积:3.6*(3-0.55)-2.7=5.88m2窗自重: 2.7*0.45=1.22砖自重: 5.88*0.24*10=14.11外装饰面重:5.88*0.08*20=9.41合计 24.74线荷载(梁间荷载)24.74/3.6=6.87北立面3-4轴线:窗的面积:1.5*1.5=2.25m2砖的面积:3.1*(3-0.55)-2.25=5.35m2窗自重: 2.25*0.45=1.01砖自重: 5.35*0.24*10=12.84外装饰面重:5.35*0.08*20=8.56合计 22.41线荷载(梁间荷载)22.41/3.1=7.23北立面4-7轴线:窗的面积:3*2=6m2砖的面积:3*(3-0.55)-6=1.35m2窗自重: 6*0.45=2.7砖自重: 1.35*0.24*10=3.24外装饰面重:1.35*0.08*20=2.16合计 8.1线荷载(梁间荷载)8.1/3=2.7北立面7-10轴线:窗的面积:1.5*1.5=2.25m2砖的面积:3.3*(3-0.55)-2.25=5.84m2窗自重: 2.25*0.45=1.01砖自重: 5.84*0.24*10=14外装饰面重:5.84*0.08*20=9.34合计 24.35线荷载(梁间荷载)24.35/3.3=7.38北立面10-11轴线:窗的面积:1.5*1.5=2.25m2砖的面积:1.5*(3-0.55)-2.25=1.43m2窗自重: 2.25*0.45=1.01砖自重: 1.43*0.24*10=3.43外装饰面重:1.43*0.08*20=2.29合计 6.73线荷载(梁间荷载)6.73/1.5=4.48南立面2-3轴线:窗的面积:1.8*1.5=2.7m2砖的面积:3.6*(3-0.55)-2.7=5.88m2窗自重: 2.7*0.45=1.22砖自重: 5.88*0.24*10=14.11外装饰面重:5.88*0.08*20=9.41合计 24.74线荷载(梁间荷载)24.74/3.6=6.87南立面3-5轴线:窗的面积:3.2*2=6.4m2砖的面积:4.2*(3-0.55)-6.4=3.89m2窗自重: 6.4*0.45=2.88砖自重: 3.89*0.24*10=9.34外装饰面重:3.89*0.08*20=6.22合计 18.44线荷载(梁间荷载)18.44/4.2=4.4南立面5-6轴线:窗的面积:1*1.5=1.5m2砖的面积:1.6*(3-0.55)-1.5=2.42m2窗自重: 1.5*0.45=0.68砖自重: 2.42*0.24*10=5.81外装饰面重:2.42*0.08*20=3.87合计 10.36线荷载(梁间荷载)10.36/1.6=6.48南立面6-9轴线:窗的面积:1.5*1.5=2.25m2砖的面积:3.3*(3-0.55)-2.25=5.84m2窗自重: 2.25*0.45=1.01砖自重: 5.84*0.24*10=14外装饰面重:5.84*0.08*20=9.34合计 24.35线荷载(梁间荷载)24.35/3.3=7.38南立面9-12轴线:窗的面积:4.2*2=8.4m2砖的面积:4.2*(3-0.55)-8.4=1.89m2窗自重: 8.4*0.45=3.78砖自重: 1.89*0.24*10=4.54外装饰面重:1.89*0.08*20=3.02合计 11.25线荷载(梁间荷载)11.25/4.2=2.68西立面B-D轴线:窗的面积:1*1.5=1.5m2砖的面积:6.3*(3-0.55)-1.5=13.94m2窗自重: 1.5*0.45=0.68砖自重: 13.94*0.24*10=33.16外装饰面重:13.94*0.08*20=22.3合计 56.14线荷载(梁间荷载)56.14/6.3=8.9西立面D-E轴线:窗的面积:1.2*1.5=1.8m2砖的面积:2*(3-0.55)-1.5=3.4m2窗自重: 1.8*0.45=0.81砖自重: 3.4*0.24*10=8.16外装饰面重:3.4*0.08*20=5.44合计 14.41线荷载(梁间荷载)14.41/2=7.4西立面E-F轴线:窗的面积:0m2砖的面积:4*(3-0.55)=9.8m2窗自重: 0砖自重: 9.8*0.24*10=23.52外装饰面重:9.8*0.08*20=15.68合计 39.2线荷载(梁间荷载)39.2/4=9.8屋顶女儿墙恒载:屋顶女儿墙高0.85m,折算为厚100mm的混凝土板重加上保温层重。线荷载值=(25*0.1+0.5*2)*0.85=2.982.2.2 活载标准值计算楼屋面活载(面荷载)的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型标准值(KN/m2)序号荷载类型标准值(KN/m2)1上人屋面2.05卫生间2.02起居室,卧式2.06楼梯2.03厨房2.07阳台3.04餐厅2.58电梯机房7.0第三章 PKPM建模及初步设计 本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比较灵活,且为探索性设计,运用PKPM电算能力,通过参数设置,进行结构计算和优化。3.1 PKPM结构建模中考虑的控制参数值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地震作用调整中0.2Qo的调整、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轴压比等。3.1.1 周期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结构扭转效应过大。调整方法:结构调整: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高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周期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如果周期比不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该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设计人员需要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根据工程经验,一般的框剪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08-0.12)N。本工程总层数N =13,因此基本周期通常在1.04-1.56s范围内。本工程的基本周期再该范围内。3.1.2 剪重比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水平地震剪力过小;剪重比过分过大时,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对于6度抗震设计的结构,抗震规范没有规定其地震剪力系数最小值,混凝土高规中也不能自行加以规定。作为参考,设计中一般可考虑控制为0.8%-1%。正确计算剪重比,必须选取足够的振型个数使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3.1.3 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1)抗震规范3.4.3规定: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及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2)高规4.3.5条规定: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需要指出的是,新规范中规定的位移比限值是按刚性板假定作出的,如果在结构模型中设定了弹性板,则必须在软件参数设置时选择“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以便计算出正确的位移比。在位移比满足要求后,再去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选择,以弹性楼板设定进行后续配筋计算。此外,位移比的大小是判断结构是否规则的重要依据,对选择偶然偏心,单向地震,双向地震下的位移比,设计人员应正确选用。条件:宜1.2; 必须1.5。高层规范4.6.3规定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的限值为1/800.3.1.4 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调整方法:结构调整: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抗震规范第3.4.2条和高规4.4.2条高层规程,4.2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3.1.5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调整方法:结构调整: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配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高规4.4.3 : A级高度: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 ,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3.1.6 刚重比(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其中,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当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上限要求时,说明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较大,应予以考虑。规范下限主要是控制重力荷载在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当刚重比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当刚重比过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高规(5.4.1)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调整方法:结构调整:应调整并增大竖向构件的侧向刚度。3.1.7 轴压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当轴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结构的延性要求就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应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调整方法:结构调整:增加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墙、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规6.4.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轴压比限值0.953.1.8 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确定抗震规范6.1.3规定: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框架的倾覆力矩比:MF/M0.5,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及柱轴压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结构确定。3.1.9 地震作用调整中0.2Qo的调整抗规6.2.13-1条规定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剪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3.2 PKPM结构建模中参数输入 总信息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6.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Rad):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框架-剪力墙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1.00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是否保留板面外刚度 是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60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基本周期(秒): T1 = 1.17 是否考虑风振: 是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14 各段体形系数: USi = 1.30 地震信息 .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 6.00 场地类别: KD = 3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0.4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4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0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7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13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20 0.55 调整信息 .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 2.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7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1 = 1 0.2Qo 调整终止层号: KQ2 = 12 0.2Q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2.0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1.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CPCOEF91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IAUTO525 =1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0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LEV_JLQJQ =1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1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层号 WEAKNO =0 配筋信息 .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21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210 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21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 RWV = 0.25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是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5.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30.00 是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是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7-4: 是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否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 0.00 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W = 0.60 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_L = 0.503.3 结构模型最终方案 首先根据建筑的使用用途、高度、可靠度等要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梁、柱、板尺寸在第一章“基本参数和数据的计算”已给出,建筑总高度为40.450m,建筑层数13层。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最终方案各层布置情况以及立面图: 第一层第十一层结构平面图(-0.45033.000) (一五层柱截面550*550,六十层柱截面500*500,十一层柱截面450*450) 第十二层结构平面图(33.00036.000)(柱截面450*450) 第十三层结构平面图(36.00040.450)(柱截面300*300)(结构立面图)3.4 SATWE对结构模型分析修改过程3.4.1 模型一第一次模型建立采用纯框架结构,梁柱以及剪力墙的混凝土等级取C30,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25。运行SATWE部分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然后查看软件输出文件的各控制指标数值。 (结构标准层布置图)Satwe 分析结果如下:3.4.1.1 周期比 查看文本输出文件WZQ.OUT,结构前三阶周期的计算结果如下,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2.1729 89.98 1.00 ( 0.00+1.00 ) 0.00 2 1.9978 179.45 0.43 ( 0.43+0.00 ) 0.57 3 1.9434 0.36 0.57 ( 0.57+0.00 ) 0.43 结构的平动周期为T1=2.1729s,根据工程经验,一般的框剪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08-0.12)N。本工程总层数N =13,基本周期通常在1.04-1.56s范围内。本工程的三个周期均超过该范围。第二周期本是平动为主,但由于扭转系数过大,变成扭转为主,而第三周期扭转系数变小,Tt/T1=0.910.9。该结构的周期比也不符合要求,并且第二周期出现过大的扭转变形,因此结构需重新调整。应增加结构周边构件的刚度,降低结构中间构件的刚度,以增大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