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路专题.doc_第1页
写作思路专题.doc_第2页
写作思路专题.doc_第3页
写作思路专题.doc_第4页
写作思路专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思路专题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但由于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有的同学思路一时打不开。面对作文题,有些同学思路闭塞,无从下手,再看看别的同学奋笔疾书,越发紧张,思维迟滞,反而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怎样让自己在考场作文时思维流畅,思路开阔?除了平时加强拓展思路能力的训练外,如能掌握一些技巧,对迅速打开思路,顺利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一、确立观点中开拓思路1、探索因果展开思路同学们可以采用“思因想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比如,面对“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个作文题目,不会拓展的同学,只是在“触动”上徘徊,写来写去还是“触动”。会拓展的同学,善于探索“前因”和“后果”。先看对“前因”的探索。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触动我的客观原因是什么?我的心灵被触动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再看对“后果”的探索。心灵被触动的结果,使我奋发,还是有所感悟?我对触动我的人或事持怎样的态度?如此向前往后追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来了,“触动”我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触动”的过程就具体了,心灵被“触动”的“亮点”便一一闪烁起来。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进行认真写作,就可以把文章写得尽全尽美了。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要求,动笔前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明晰题目的含义。如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围墙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探索,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可见其象征义是丰富的。2、巧用联想铺展思路联想是思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思路就开阔通畅了。把日常生活琐屑与某种生活哲理联系起来,或抓相似点,或找相关处,或从反面,把感觉到的事、物、理,从相似、相关、相反处扩散开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描绘、论述,由此及彼,着重述说,既能强化文章的中心,又能峰回路转,别开生面写出新意,更能使文章流畅自然。比如,面对心中的歌这样的作文题,可以联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雄壮的声音,进而可以联想到学校不同寻常的升旗仪式;也可以运动员夺得金牌为国争光的神圣场面;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国难当头的岁月里,革命烈士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情景等。紧扣一点,就可以写成一篇歌颂伟大祖国的作文了。又如,诚信这一作文题,我们可以顺着题意进行正面联想:“诚信”的结果,“诚信”可以增进友谊,诚信可以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诚信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诚信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社会也可以从不“诚信”来进行反面联想。不“诚信”的结果,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冷漠、自私、恐惧、仇恨,甚至战争。考前,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联想训练。如果我们听见“流水声”,就联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恢宏气势;也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安逸的意境之中,从而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3.找准最佳角度立论.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训练学生思路的两个方面。多角度立论,思维是横向的,解决的是议论文写作思路的广度问题;选准最佳角度,思维是纵向的,解决的是议论文写作思路的深度问题。因此,指导学生对几个论点进行取舍,选筛出有新意、最切题的观点是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一环。有则材料说:地里长了一个大萝卜,老头去拔,拔不动;老太和老头一起拔,也拔不动;来了一个男孩,拉住了老太的衣服与老头、老太一起拔,仍旧拔不动。来了一个女孩,拉住了男孩一起拔,还是拔不动。小狗看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小猫看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但是大萝卜仍旧拔不动。这时,又来了一只小老鼠,它咬住了小猫的尾巴,也参加到拔萝卜的行列当中,大萝卜终于拔起来了!根据材料学生列出如下观点: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多力量大;面对困难,应当不分敌我,团结起来,共同战胜困难;团队精神是当今企业战无不胜的精神;不应忽视微小的力量。针对这些观点,我们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辨别,注意拔萝卜的人物的排列次序,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童话写的是六七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差不多;如果童话写最后来了一匹大象,结果是不是一样呢?如此,不难看出观点是落笔的最佳角度。也只有观点才独具慧眼,真正拨开层层迷雾抓到本质的真金子。如果我们经常这样训练,同时交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思路和方法,如透过现象看到实质;透过物质性的材料看到精神性的内容;从个别特殊现象推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事理;通过形象具体的事物抽象概括出某种生活道理;从局部推及整体;从历史推及现实;从自然现象推及社会现象;从故事推及生活等,这么一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就会大大提高。 4. 大胆创新,反弹琵琶出新意。有这样一则材料: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伍毛钱的酱油装满了碗,还剩了一些装不下,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妈妈说:孩子,伍毛钱就买了这么点酱油吗?孩子很得意地说:妈妈,这里还有呢!他把碗翻了过来,碗底的酱油于是也洒了。用求异思维考虑,有人这样立论:生活中,有些人恰如一个倒扣着的碗碗底浅浅地荡着一些虚名浮华,而本该拥有的充实人生却空空如碗;用逆反思维立论,有的同学赞扬这位孩子的聪明和肯动脑筋。而从独立思维的角度看,下列观点则更有新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捧住和守住碗里拥有的东西人生既有的美德、事业和成就,不管生活有多大的诱惑,也不要把碗翻过来,否则你将一无所有。这些正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从确立论点开始就能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当然防止出现不顾题意,一味放飞想象,追求新奇的错误倾向。 5. 以小见大伸展思路“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要做到“以小见大”,关键在于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风采,来展现一件平凡小事所蕴涵的哲理。比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还有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师等。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求同学们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新问题,提炼一种崭新的主题。选择的小事虽小,但小事中蕴涵着的生活哲理足以使文章主旨有深度,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时代特征。在行文中,要使笔下的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具体,也要以小见大。通过对动作到神情,由神情到人物心理,由视觉到嗅觉等,这样多个渠道地描绘、刻画,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由小见大了。6. 抑扬跌宕拓展思路“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要尽力避免平直,宜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在面对作文题时,不妨试着采用“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这两种方法来展开思路。“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某人、事、物、景,先压一压,就是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但是最后的目的是赞扬他的好的一种构思方法。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欲抑先扬”的构思方法是,是指作者把自己准备贬低的某人、事、物、景,则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欲抑先扬”的例子很多。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欲扬先抑,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欲抑先扬,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无论使用哪一种,所“先”都只是手段,是为了映衬所“欲”,从而突出和强化所“欲”的内容,所“欲”才是目的。运用这种方法拓展思路,可以使内容逐层深入。(注: 记叙文的思路在作文充值卡中有详细陈述,以下以议论文为点对作文思路做些点拨.)二、从文章的整体布局中构建思路 一篇文章的思路如何,往往反映在结构布局上,所以写作议论文应教会学生运用结构模式去强化其写作思路。议论文的总体结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有: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综合式等。 、层进式(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以弃学经商不可取为题让学生作文,先引导学生从社会现实入题,摆出由于价值观念的改变,不少莘莘学子弃学经商的现象;然后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钱迷心窍)及危害(国民素质低下,影响经济建设);再进一步阐述致富也需知识,否则必然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的道理;最后再论证科学文化知识是振兴国家的杠杆如此一层一层往深处想,学生的文章就会思路酣畅,一气贯之。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的,论据排列由浅到深,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共同为中心服务。这就好比登山,一步比一步高。但每登一步都是由前一步基础而来,而不能一步到顶。 、并列式和总分式(横向结构),即先提出论点,然后横向思维,并列地从几个方面论证。如以雷锋精神还应提倡为题作文,先引导学生针对雷锋精神已过时的论调,总提新世纪还应提倡雷锋精神的主张。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为什么还应提倡雷锋精神:掌握文化知识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兼驳读书无用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提倡雷锋艰苦创业的精神,兼驳盲目追求高消费的思想;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需要提倡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兼批见利忘义的坏风气。最后总结全文:现在还应继续提倡雷锋精神。掌握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可按事物的性质并列,也可按事物的特点并列,也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对照式结构(对比式),即先提出观点,然后反向思维,正反对比论证。如论证不能忽视微小力量这个论点,可先引导学生从正面举例入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浩瀚的江河湖海;一只老鼠钻进了发电机,可使发电系统产生故障短路,造成停电,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反面论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掌握这种结构的关键是,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鉴别中得到论证。 三、从局部行文中落实思路 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全文的结构思路之后,总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如果连一个局部都写不清楚,整篇文章就很难写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也是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因此,把握局部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增强,也是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路的重要一环。 、安排好段内层次。写文章时,手中的笔随着思路,一句一句地写下去。然而,这一句为什么要先写,那一句为什么要后写,这一层为什么要放在前面,而那一层为什么又必须放在后面,这并不是随意安排,而是有合理的顺序的。有的同学只重视全文结构的安排,却忽视了每一段段内层次的安排,信手而写,以致语意不连贯,表达不清楚。因此写作时一定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和段意来安排好段内的层次和句群的层次,做到合乎事理,合乎习惯,恰当得体。安排好段内的层次,包括安排好句子与句子、句子与句群、句群与句群的顺序。议论文段内层次关系,大致有并列、承接、转折、因果和总分等关系。可结合讲读课文选出典型的例子,也可选用学生优秀作文的句群、语段,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揣摸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合顺序。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单项句群、语段仿写训练,这样学生作文自然会思路畅通,文从字顺了。 、注重语感培养,加强语言训练。语言感受能力与思路的流畅有很大关系,可采用朗读、默读等方法加强语感,特别是课文中规定背诵的段落,一定要熟读成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