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研究述评.doc_第1页
市民社会研究述评.doc_第2页
市民社会研究述评.doc_第3页
市民社会研究述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2014-06-23 14:45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阎凤桥赵 静字号:【摘要】自从市民社会理论被提出以来,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学者们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近20年来,这个在西方语境下出现的概念逐渐被汉语学界所关注,研究者试图用来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并构建未来社会的发展图景。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该理论的长处与不足。【关键词】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背景理论背景。市民社会概念首先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在亚里士多德的理念中,市民社会即城邦国家,是经济、政治、文化整合在一起的一元体系。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后,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指人类共同体的深化方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及其体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既是指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时期,又是指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私人活动领域,其中主要是私人的物质交往关系。从市民社会概念提出以来,理论界对人们生活的世界形成了三种不同范畴有代表性的理解,即“城邦国家”一元体系、“国家社会”的二元结构和“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结构。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内在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在自给自足的古代社会,人们的政治参与渗透在整个世俗生活之中,造成了对市民社会一元化的认知;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当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时,愈加细化的社会分工导致了政治与经济的分离,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社会和以生产为代表的市民社会分立于人们视线的两端,表现为二元结构;但是生产力并没有止步于马克思所处的大工业生产时期,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开始批判偏面追求生产效率、将人工具化的倾向,对人的尊严与权利进行反思,对人本身的尊重带来了人本主义的社会潮流,社会的文化特质凸显,形成了政治、经济、社会三足鼎立之势。笔者认为,对于社会理论而言,不存在对错之分,只有适切程度的不同。在研究中国社会时,必须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出发,选择合适的划分方式。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现实背景。国际背景。1989年,一场波及全球的社会主义危机爆发,很多西方学者聚焦于“社会国家”二元结构的对抗互动局面,他们认为东欧政权的崩毁速率首先取决于市民社会的孕育成型,直至它足以达成与国家权威相抗衡的社会力量。由此,诸多学者试图运用市民社会的理论对近代中国社会进行分析和研究。国内背景。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以致马克斯韦伯宣称,中国城市自宋朝以后,处于绝对休眠状态;晚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及新式学堂的创办、特别是科举制本身的衰败及最后的废除,士绅地主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并产生分化;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的框架将人民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与政治生活高度结合在一起;直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计划经济体制解体即国家放弃用行政手段组织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市民社会慢慢地承担起培育市场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任务,并在这一进程中造就了一大批独立自主地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通观中国社会的变迁,1840年的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以及1978年社会主义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成为研究中国市民社会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时间节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现状对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肇始于西方学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也开始加入其中。韦伯在儒教与道教(1915)一书里,以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提供的资本主义的“理想型”为参照系,以政治与经济功能来界定中西方城市,强调中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分状态,他认为“西方中世纪城市中朝气蓬勃的市民阶级所发展出的那些风格独特的机构,要么是至今仍根本不存在于中国,要么就是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美国学者萧邦齐(R.Keith Schoppa)在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早期的浙江省一书中,在区域政治生态学的视角下,用“市民社会”理论审视知识分子群体的流动对晚清政治变迁的影响。他根据人口密度、区域位置、邮递繁荣程度与财产制度标准,把浙江划分为有“内核外缘”之别的四大区域。内部核心是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以下逐次递减类推,由此构成了所谓“等级制式的渐增特性,”他发现,在中心地区,最初由私人负责的事务逐渐转向扩大的公共制度领域,自治组织和利益团体能够在新的语境中阐明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目标及其意义,这使“公共领域”的产生成为可能。另一些西方学者偏好使用“政治词汇”类比的方法。比如,他们研究现实后发现,“公论”、“公务”等新词汇频繁出现,他们认为,中国政治词汇中包含的术语“公”,其含义与英语的“public”相近,昭示着进化了的地方自治传统实际上在侵蚀着国家权力,而“国有”、“公共”、“私有”等观念的出现和转换,在司法诉讼领域内会为各自的支配地位展开竞争,官方与非官方的精英都在寻求政治合法性,这些在新生活中被确立了合法意义的词汇成为回答社会和政治问题新的参量。例如,兰金(Mary Backus Rankin)把晚清政治语汇划分为三重概念,即“官”、“公”和“私”。他研究发现,“公共”处于“国家”和“私人”之间的位置上。“公共”空间拓展的程度取决于如下一些标准:私人团体和财产权的发达、自由表达公共意见的场所、法律对这些权利制度和行为的保障、以及对国家权力的结构性制约等等。与此标准相对照,兰金认为,在明朝东林党人活跃的16世纪晚期和17世纪早期,中国已经显示出“公共领域”的迹象。罗威廉(William T. Rowe)则通过描述国家向社会的权利让渡来标示出“公共区域”的范围。他在分析了近代汉口的城市结构后发现,由于长途贸易的大幅度增加,大规模的商行、财政体制和组织化的商业网络相继出现,汉口在19世纪的城市服务系统和社会福利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汉口城市社会组织人员构成的流动性、外地人和本地人杂居的状态构成了社会自治的基础。他认为,完全可以用“公共领域”这个社会学范畴来概述这种现象。针对罗威廉的研究,魏斐德持不同见解。他认为正因为汉口城市行会常由外来人控制,比如汉口的两个主要行会之一实际上是由外地旅居者在上海买办的监督下建立起来的组织,所以汉口作为中国内生型城市自治和社区认同的断言是不能成立的。再如,对盐业利润的控制并不取决于社区自治的程序和商人的独立经济地位,而是与国家政权建设的进程密切相关。按照他的说法,所谓“汉口自治商人”,实际上不过是国家垄断权的产物,是一种官商经纪人。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曾经对晚清至民国期间的中国社会进行了研究,他描述了“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主义”对村治组织的影响,并以凝聚传统社区的百泉闸会的祭祀活动为例阐述,尽管国家依赖“基层权力文化网络”的作用,但是,各种组织网络构成的象征价值却有可能是传统的。黄宗智在研究清朝社会时,将其司法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即以官方法庭为代表的正规法律系统和依靠血缘和社区调解争端的方式为代表的非正式的司法系统,以及以县以下管理机构为代表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领域”。他试图通过构建这个价值中立的“第三领域”,来破解用“国家社会”二分法解释中国社会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黄宗智发现,“第三领域”一部分趋向完全的官僚化,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另一部分则趋向完全的社会化。许纪霖从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历史演变研究入手,分析了19世纪末的上海社会,发现由于受到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的江南风士的影响,江南的士大夫在宋明以后就逐渐眼光向下,注重在民间创办书院、开拓风气、形成舆论,以期在朝廷之外建立强大的道统。这些区域化的历史传统和民间氛围对清末上海的改革道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得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中心。王绍光、何建宇通过对政府注册的社会团体和准政府组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勾勒了一幅当代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指出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市民社会组织不能与市民社会运动高涨的全球背景相脱离。孙立平考察了中国自秦统一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结构演变的脉络。他认为,清朝以前的中国社会是由“国家民间统治精英民众”三层结构组成的,晚清时期,随着科举制的衰败,民间统治精英随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结构一直由“国家民众”两个层次组成,直至改革开放后,“民间统治精英”阶层再次出现,中国社会正在形成“国家民间统治精英民众”的三层结构。与孙立平类似,王铭铭也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乡镇级政府的演进过程。他不否认国家权威性资源积累与现代性的密切关系,但同时也看到了由于乡镇政府在中国科层体制下处于最底层,对本地经济社会团体资源的依赖,以及乡镇官员“与传统社会的士绅阶层一样介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两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述评在预设上,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存在性有争议。也许是为了破除所谓“韦伯神话”,即韦伯关于中国缺乏市民社会出现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的论断,罗威廉等学者从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力想证明中国是存在象征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的。而由于中国社会构成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矛盾的多面性,一种分析逻辑在对自身结论自圆其说的同时,并不能证明另一种逻辑的失当。从理论的使用过程看,用“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现象时要先实现理论的“本土化”。罗威廉和魏斐德对汉口是否存在“社区自治”的“公共领域”的争议,其实质是如何区别官方体制内的商务局系统与基层商人精英的自治体制的问题,即“市民社会”中“市民”的界定问题。而黄宗智更是明确指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是早期的西方经历中抽象出来的理想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马德森指出,中国及亚洲国家应该在“公共领域”方面寻求一种“亚洲文化模式”,而不是仅作历史现象的简单比附。在研究对象上,多数研究选取的时空主题相对单一。无论是20世纪早期的浙江省,还是东林党人活跃的16世纪晚期的中国,多数学者研究的时间跨度最多几十年的光景,社会矛盾和社会阶级构成比较稳定,社会形态相对单一。偶见如孙立平所做的纵观中国历史的社会研究,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却是以整个中国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其分析和描述是“写意”式的,对市民社会的发生和发展的解释流于宏观。另有一些研究选取的对象是某一具体的社会领域,如乡村教育领域,透过研究作品亦可以隐约看到各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情况,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然在“教育”而不在“社会”,故不能清楚展现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张力。在结论上,建构中国市民社会要符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特点。邓正来、景跃进提示,建构中国市民社会要消除几种观念上的误识:一种看法认为,市民社会在性质上是资产阶级的,因此倡导市民社会就是主张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甚至被认为是鼓吹资本主义;另一种看法认为,强调市民社会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就是不要国家,主张无政府主义;还有一种错误观念,是认为市民社会是对抗国家甚至是反抗国家的这些误识都会影响我国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对此需要必要的警戒。杨念群认为,中国市民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以重建新权威为必须手段,也并非以暴力对抗的极端形式拓展“公域”的运行空间,而是在国家维权与社会组织之间寻求协调共存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注重探寻“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比较吻合于中国近代发展结构中“国家”与“社会”时常处于同构互融状态的历史情况。讨论与展望从上述学者的诸多研究中不难发现,中国市民社会本身正在形成中,其典型特征和作用还未充分展露。同样地,对中国市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一些重要范畴和概念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同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俗差异较大,加之近代社会矛盾复杂、运动频仍,增加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故研究方法也难以统一。概念和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同,在尊重研究者劳动的同时,也要仔细分析,尽量摒弃其中的偏见。如韦伯过分地强调西方城市发展的规范性,甚至将西方社会作为参照的标准,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没有尊重研究对象的主体地位,似乎很难得出客观的结论。再如秦晖所说,西方汉学家“有一个不言自明的角色,就是发现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地方,而不是中西方的相同之处”,“他们求异的职能使他们势必要向西方描绘一个奇异的东方。”在后续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进一步厘清中国市民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不能照搬西方的概念;其次,要注意研究对象的时空特性,研究者应置身于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氛围之中,以“赤裸的眼睛”对中国市民社会产生或未能产生的社会状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文“反思”之三,如果能对某一具体地区的社会发展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发现在社会转型中微观的市民社会孕育萌发的动态过程,或许能得出更加丰富的结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注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编译局,2009年。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孙立平:“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2期。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1期。William T. Rowe,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6, No.3, July 1990.Mary Backus Rankin, 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William T. Rowe, HA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