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ppt_第1页
轮状病毒.ppt_第2页
轮状病毒.ppt_第3页
轮状病毒.ppt_第4页
轮状病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状病毒,走进轮状病毒,轮状病毒简介 轮状病毒(Rota 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婴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轮状病毒总共有七个种编号为A-G。A种最为常见,超过90%的案例也都是该种造成的。,走进轮状病毒,走进轮状病毒,走进轮状病毒,走进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发病机理,RV性腹泻的治疗,RV性腹泻的治疗,RV性腹泻症状,轮状病毒性腹泻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或黏液。症状可持续39天。 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RV性腹泻的治疗,RV性腹泻的治疗,RV性腹泻的机理 主要是通过机体免疫反应得到实现。 具体可以分为免疫和非免疫机理两个方面。,RV性腹泻的治疗,RV性腹泻的治疗,微生态制剂,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在婴儿的年龄未超过6个月时,可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免疫力,因此其对轮状病毒具有一定耐受力。此外,母乳中蕴含的保护因子和特异性抗体可促进腹泻得到恢复。小儿急性期是通过母乳喂养方式可有效缓解患儿腹泻症状,缩短腹泻时间,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与轮状病毒肠炎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检测患儿是否为继发乳糖不耐受症,然后在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进而加快患儿康复的速度。,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进而导致治疗目的。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药物分别为利巴韦林、法莫替丁、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制剂等。 利巴韦林: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病毒的复制起到阻滞作用,进而促进治疗效果得到实现。 干扰素: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给予方式主要为肌注。该种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法莫替丁及西咪替丁:也是临床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在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免疫球蛋白制剂:该种治疗方法经济成本较高,且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还尚未得到明确,较缺乏安全可靠性。,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且疗效得到认可的胃肠黏膜保护剂为双八面体蒙脱石。该种药物是专家推荐的应用于小儿V肠炎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该种药物为一种具有天然吸附性的土质,在临床治疗的应用过程中其药理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毒素、病原体进行吸附,进而促进屏障作用得到加强,从而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进行有效抵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当患上轮状病毒性腹泻后,通常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水丧失。临床上会出现低钙、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等情况。因此要及时给予患儿液体治疗,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同时还要进行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和酸碱平衡紊乱纠正。 对患儿实施液体治疗时,在治疗内容的选择上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调整:当患儿未存在脱水情况时,应选择口服补液的方式来预防脱水发生。当患儿存在中度或轻度脱水时,可应用补液盐对患儿进行脱水纠正。当患儿存在重度脱水时,需及时应用静脉补液方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状况。,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双歧杆菌具有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被动保护作用。 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进而加快肠道生物天然屏障的重建时间,促进屏障的保护作用得到充分发挥。,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应用中医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进行治疗时严格寻找辩证治疗的原则。 患儿为外感风邪且偏热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要目的,所用药物选为葛根芩连汤加味。 患儿为正虚型时,以健脾益气为主要目的,选用参苓白术散。 患儿为偏寒时,以消食和胃为主要目的,应用药物为保和丸。患儿为风寒泻时,应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进行治疗。 患儿为湿热泻时,可选用加减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 患儿为脾肾阳虚时,主要目的为温脾补肾,选用为干姜、保立苏汤加附子等。,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自然感染轮状病毒后,再次感染的几率会减低,病情程度也会降低,所以注射疫苗的方式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有效防治方式。该种防治方式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国外很早之前已经开始对轮状病毒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为了与天然感染作用途径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现阶段所研制出来的疫苗均为口服疫苗。疫苗的使用还需继续进行深入研究。,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经皮给药治疗方式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给药方式。该种给药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被评价为第3代给药方法。 该种给药方式需要应用到经皮给药治疗仪。该种治疗仪的应用可有效避免非肠道给药存在的困难和危险,且药效更加持久,药物可在血液中维持稳定的浓度,峰谷变化明显减少,药物起效更快,药效更强,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得了明显的效果。,RV性腹泻治疗的方法,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RV性腹泻预防方法,提倡母乳 添加辅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病人消毒隔离,疫苗防御,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该疫苗采用轮状病毒减株感染新生小牛肾细胞,经培育、收获病毒液后加入适宜的甜味保护剂制成。为橙红或粉红色澄清液体。 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疫苗接种者,隔两周后方可接种。 请勿用开水送服,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口服一般无不良反应。,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RV性腹泻的疫苗发展 1999年,一种高效的 轮状病毒疫苗RotaShield在美国上市,但不到一年就由于与肠套叠的发生有关联而 退出市场。 2006年,两种对抗轮状病毒A种感染的疫苗已经证明对儿童是安全而且有效的: 由葛兰素史克制造的“罗特律”(Rotarix)与由默克大药厂制造的“轮达停”(RotaTeq)。两种疫苗皆是用口服接种,并且都包含了无作用力的活病毒。,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罗特律 疫苗应在婴儿大约2月龄和4月龄时口服接种2次,第一次接种可以在6 周龄时进行,但不应晚于12周龄,两次接种间隔至少4周。接种程序要在16周龄前 完成,最晚不超过24周龄。 轮达停 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为口服接种3次,分别在2、4、6月龄接种。首次接种应在6-12周龄,其后每次接种要间隔4-10周。对大于12周龄的婴儿,不应再开始接种。所有3次接种要在32周龄前完成。 12周龄后进行首剂接种有可能会增加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因此目前的轮状病毒疫苗不应用于初始强化免疫活动,因为在开展初始强化免疫时很难确定儿童的实际年龄。,轮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轮状病毒疫苗计划(Rotavirus Vaccine Program) 是一个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合作计划。 该计划由全球疫苗与免疫联盟资助。目的是借由制造可以让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轮状病毒疫苗,降低儿童因为痢疾而产生的疾病与儿童死亡率。,参考文献 1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新进展 覃伟光(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贵港537000) 2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301900)刘凤荣 3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综合治疗 黄名震530500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 4蓬莱市小儿A组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状况调查及其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