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钢院附中高中课改三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北京钢院附中高中课改三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北京钢院附中高中课改三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钢院附中高中课改三年工作总结2010年是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年,也是课改第一轮的结束之年,同时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之年。为了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在这三年之中,我校不断地组织教师对课改的相关文件进行学习,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环节,不断领会高中课改的精神。在教育思想上,从开始时的困惑到现在的坚定;在教学行为上,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基本上寻找到了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理念上,从机械的应试教育到树立人人成才的素质教育。三年中,我校不断经历着摸索、反思、总结的过程,从现实出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抓好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科技为龙头,积极努力实施“琴棋书画”工程,逐步创办我校的办学特色,努力实现着我校“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美好愿望。下面我校就高中课改这三年的情况进行总结。一、 课程实施情况在高中课改的这三年中,我校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本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精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与此同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开设了部分地方课程,并且利用校外的有利资源、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的专业特长,不断地开发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一)研究性学习课程1课程定位: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北京高中课改后新增加的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强调了学生“学思知行”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教会学生探索方法。强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开设之初,我校对所有教师进行了培训和讲解。2三级管理: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下去,我校设置了三级管理制度:专门成立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由教学干部兼管负责-设置专人负责-直接参与的指导教师。三级管理层层负责,形成下级管理人员定期向上级管理人员回报工作制度。3培训内容:组织教师学习相关资料,明确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性学习课程定位、相关理论、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的案例探讨;要求教师加强自身学习研究,适应课改要求。同时对所有高一新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的意义、目的、要求)?如何开展研究(初步了解选题、规划、组织、论证、文献查阅、资料摘录、调查、实验设计、数据统计分析、论文撰写、成果展示等有关技术)。在整个高中阶段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时安排计划、选题要求及如何获得学分)。4基本程序: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程,达到课程标准,向学生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确定课题(包括教师选定和学生自行选定的课题)-指导教师进行开题论证-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收集资料研究总结成果交流和评价(课题答辩)-自我反思。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式的研究。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找到指导教师进行当面交流或通过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进行交流。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置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并记录每个组员的研究情况,定期汇总,并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指导教师根据组长汇报和研究性学习手册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记录并给出学分。结题时,专人负责组织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的答辩组进行答辩。三年中,学生的研究涉及到社会、科学、军事、生物、环境等诸多方面内容,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这也对学生学习文化课程起到了有利的帮助。(二)通用技术课程2007年起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北京市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依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我校已从2008年秋季起,开设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高中已经开设2个通用技术必修模块,3个选修模块;初中开设了1个选修模块。作为普通中学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好课程,并发挥它应有的育人功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学校实际,我们认为:学校近十年来一直是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和传统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SD可持续发展项目示范学校,有开展学生动手、动脑活动的良好基础;学校利用有限的经费,统一规划和建设了通用技术、科技项目专用教室,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学校现有两位区级科技骨干教师,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具有一定的理科背景,能熟练掌握现代技术,有一定的教学实力。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定的实力和充足的自信来迎接和把握这一挑战与机遇。为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1学科教师的整合与提高为了开好这门学科,学校选派多位有理科基础的教师参与通用技术的学科培训,考虑到提升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总结经验又增加了1名文科教师。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信心不足,担心课程的发展前景,内心不愿意多参与。其次,过多或过少的安排专职教师对此项课程的实施都是不利的。兼职教师过多,教学缺乏责任感和研究氛围;专职教师过多,人数相对要少,又出现单挑单干。为此我们的做法是:从课改理念的认识和提高入手。我们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就是教会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课程,也正是教人成才的课程,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时代意义。高飞要有领头雁,学校在人员并不缺乏的情况下,专门从外区县引进通用技术学科的骨干教师;调整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市区活动;设专款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为加强通用技术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将一名有北师大物理系毕业背景的教师充实到通用技术实验室工作。一系列的调整,使全体教师看到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任课教师自信和职业幸福感,也使学校通用技术课程有了明显的改善。2通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通过课程实施,我们体会到:作为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因素、丰富的道德因素、审美因素,它特别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学生通过学习通用技术课程,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合二为一,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为使通用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结合高中课改学科特点,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我们尝试将通用技术的设计与制作、汽车构建等方面知识交给物理教师承担;将机器人制作交给计算机教师承担。既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又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使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例:物理教师通过讲解通用技术中的电子控制,将物理中电子、电路技术进行应用;计算机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室讲解机器人的制作,将程序设计中的编程技术运用到课程之中。3通技课程与科技传统项目的整合我校是北京市首批科技示范学校,有十多年的科技活动经验和优异的成绩。为了继承传统,发挥优势,推进特色办学工程,学校以“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通技提升人”为立意,继承传统,发挥优势,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途径,逐步发展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我们将通用技术选修课与我校科技活动整合。学校原有的无线电测向、电子制作小组及单片机小组与通用技术的必修2和选修课中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相整合,在初中和高中同时开设这门课程。教师利用原有科技教室上课,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培训和活动。这样,学校原有教学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高中课改中的课程要求得以充分的挖掘,课程内容得到落实,学生活动引入了新的生命力。4通技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整合依据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要求及我校的现有设施,目前,我们开设了三个学生社团:服装设计与制作社团;简易机器人制作社团;汽车驾驶与保养社团。我们以“自己动手、享受过程、体验成功”为宗旨,每个社团有通用技术教师参与,学生自愿报名,学生人数因资源条件的限制而定。每周活动一次,每次大约1个小时。服装设计: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将自己用过的服装进行设计与再造(学生通过亲自设计,把旧的、过时的、破旧的衣服进行改造,变成一件新的的衣服);COSPLAY社团:动漫作品社团(一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中的角色。)学生自己亲手制作服饰以及道具,亲自表演。服装完成时学生所能感受的快感也是别人无法体及的。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喜欢上通用技术课程,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动脑和动手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学生设计的作品在区、市级的比赛中也多次获奖。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在教与学中,更强调“学”(学生和学习),这并不是削弱“教”的作用,而是对“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给了学生更多的亲身体验,交流表达的机会。(三)校本课程1指导思想和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定;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和研究中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校本课程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要从指导思想、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师生参与程度、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2校本课程的开发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学校校本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科技竞赛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和学校团队培训课程。科技竞赛课程:我校是北京科技示范校,学校以军事、科技教育为龙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无线电测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它是将现代无线电技术与传统游戏相结合的一项科技体育活动。参加无线电测向活动,可学到电子知识和制作技能,加上室外操作和奔跑找台,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能与智力的结合。是将科技、健身、娱乐融为一体,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快捷反应的应变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人交往、探索的能力。高一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周,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向主教练申请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班,经主教练考核,入选者可参加培训及比赛。主教练将根据学生情况,为竞赛班的学生拟定为期二-三年的培训计划,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竞赛培训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跨学科项目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SD)项目,旨在通过全世界各国的努力,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人口教育联系起来,动员广大青少年和全社会成员各级参与,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以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尊重所有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地球资源。这个价值观体现的是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和改革教育,因为教育是发展的关键。教育部把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作为课程的灵魂,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并体现“四个尊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所以,教材内容大多可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体健康等。 生物学科中涉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与生物环境和谐发展(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爱护植被、人体对环境的感知、环境问题、草原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稳定等);人体健康(青春期教育、空气质量与健康、细菌、遗传病等)、保护动物(动物及种量数量变化、食物链、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等)。语文阅读能力低下是我校高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阻碍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切体会到我们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不足。在考试中,学生最头疼最害怕的内容就是课外的阅读部分,失分率相当高。这是学生平时阅读低效、没有抓住语文阅读的规律所造成的。语文阅读能力差,也会导致其他学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对此,我校经研究讨论后提出开展高效阅读校本课程,进行高效阅读的训练不仅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是教给学生一种终生受益的阅读方法。数学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有关环境问题的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数学学科引用材料设计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最有效利用资源;利用数学图形设计环境优化方案;利用统计知识对环境人口的统计;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题;利用线性规划做环境规划等。外语校本课程针对中学生“哑巴”英语的问题,开设了英语听说课,使学生把语言学习用到实际,加强了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真正成为学生沟通的有效工具。学校团队培训课程:学校团队培训课程包括音乐团队培训课程、美术团队培训课程和体育团队培训课程。钢院附中学生体育团队现有男子篮球、田径、以及非冲撞腰旗橄榄球项目训练团队。各团队坚持长年训练,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人生态度,注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体育道德,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尖子和骨干,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团队培训课程暨艺术体育团队参加办法:高一学生在入学的第二周,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中模块要求的学习内容和对学分的要求,在遵循必修与选修的原则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而又十分感兴趣的体育、艺术课程。有兴趣、有热情、有志于提高某个专项技能且有足够的业余训练时间,能坚持参加团队训练的学生可以向团队教练、导师或队长提出申请,经考核合格后加入相应体育或艺术团队。3校本课程的管理校本课程为选修课程,并在修习结束后进行考核。选修课程的学分从学生修习过程记录和课程考核结果两方面来认定。二、 高中学生管理与评价1学生学分管理我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北京市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学分认定方案,从而科学、规范地对学分进行管理,确保学分的认定公正、公平、公开和学分认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1)文化课程学分认定认定的主体: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由教务部门负责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学分认定内容:学校对学生的每门学科每个模块的学习都必须经过认真的考核后方可认定学分。模块成绩根据教学组织及评价方式的差异,学校课程分为考试课程与考核课程(含特种考核科目)。考试课程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四个学习领域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考核课程为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三个学习领域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考试学科的模块综合分(100分)(学生档案记录此项成绩)= 模块学习过程分(40分)+ 模块考试分(100分)60模块学习过程分(40分)= 出勤分(10分)+ 学习表现分(10分)+ 作业分(20分)考核学科的模块综合分(100分)= 模块学习过程分(50分)+ 模块考核分(100分)50模块学习过程分(50分)= 出勤分(30分)+ 学习表现分(20分)出勤记录由任课教师完成,任课教师的记录具有学生出勤分确定权。学习表现评价每一学段进行三次,由学习小结并自评、学习小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并综合评定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则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作业安排及评分标准来评定。模块考试分记录正考或补考得分较高的那一次。考试作弊者,其作弊科目记零分,学校将不予提供补考机会。每次学段考试结束后,学校将利用校园网发布学生学业成绩报告单,报告单中的模块成绩以等级呈现,以学科为单位对所有参加该模块学习、考试者按模块综合分排序,对应排序位置给出模块综合等级,需要时可根据此位置转化为分数。学校利用学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学分是对学生课程修习完成状况的描述。学生模块综合成绩合格,则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一般而言,学生每修完36课时左右的课程,且模块综合成绩等级达到“及格”或以上,则可获得 2个学分,否则不能获得学分;每修完18课时左右的课程,模块成绩“及格”或以上,则可获得 1个学分,否则不能获得学分。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总数,方可毕业。学校同时采用同学段学分总量和学分积点量作为评价学生课程修习完成差异性的一个指标。学分由学校认定。根据不同学习领域及科目的特点,由教学管理主体依据相应的认定条件与程序来认定学生的学分。(2)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主要由课题指导教师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主要依据五个方面材料: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每学分不少于18学时);课题研究中采集的资料、参考文献目录;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课题结题成果。除结题成果外,其余四项内容主要反映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手册中。材料符合规定的,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社区服务学分认定:学生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的社区服务,可获得2学分。学分认定依据学生服务对象单位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过程的详实记录。参加社区服务少于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原则上社区服务必须以小组(不少于5人)为单位,有计划的进行,否则不予以学分认定。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军训是社会实践的必修内容,三年中其安排不少于一周。社会实践每学年2学分,三年合计6学分。学分认定依据社会实践单位(场所)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的详实记录。学分认定规则表必修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程领域/科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国家课程的前7个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分认定主体条件与依据由教学处根据本办法认定由教学处、学生处根据本办法认定由教学处根据钢院附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的规定认定。由学生处根据钢院附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认定。由教学处、学生处按课程类别组织考试或考核,并根据本办法认定。2学分与学籍管理(1)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重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重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重考仍不合格者,允许重修或改修其他模块(必修课程和有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课程不能放弃)。重修要在接到学分不被认定通知后1年内完成(高三年级要在本学年第学期内完成)。(2)严格学时、学分管理,不用学分奖励学生。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3)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含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的学科(含奥林匹克学科及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且获三等奖以上的学生,可向学校申请免修相应科目必修或选修模块的部分或全部学时及申请免予考试。3、综合素质评价自2007年9月起启动新一轮高中课改工作后,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由过去的单一班主任评语和以分数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变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针对这项崭新的工作,我校从认真研读文件、理顺思路、确定计划、细致入微地处理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六个方面进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并总结。(1)高度重视,研读文件。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伴随高中新课改而来的一项崭新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促进教师发展。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要为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或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参考。在理解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后,我校仔细研读所有文件,明确了学校的任务。(2)分工合作,梳理任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需要多部门协作完成的。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不断调整,我们理顺了各部门的任务。部门任务清晰后,我们又理顺了参与者的任务。把相关参与人要做的事情整理后印发给他们,让大家明确自己该完成的内容。(3)梳理程序,理顺章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使每个参与者明确自己的任务后,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检查所布置的任务是否都按时完成。我校高中学生很多,如何在一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查工作的。为此,我校制定了工作完成情况流程。具体如下:德育处给班主任和学生布置任务,给家长发通知,告之时间安排-班主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本班学生及家长的完成情况-年级组长在规定时间内检查班主任评语完成情况并抽查学生的填写情况-德育处在一定时间内检查所有学生和班主任的完成情况并做记录后向年级反馈检查情况-教导处布置任课教师在学期结束后完成相关内容填写,教研组长进行检查。通过这种层层分工,把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化难为易,促成了最后工作的顺利完成。(4)确定计划,严格落实。一些学校往往把学生要填写内容全部放在假期进行。这样布置使学生感觉任务量太大,于是会因情绪烦躁而不认真完成填写任务,而且将很多内容完成得很形式化,如新学期伊始的我。为使综素不只是一个应付差事的工作,我们把填写内容分成两个阶段。开学初:第二周,学生填写:刚开学时的我、我的发展目标;家长填写:期望。第三周,班主任完成学生填写的情况,年级组长抽查。第四周,德育处抽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总结、反馈。学期结束后两周内:学生完成:学期末的我、我的发展目标、思想道德评价、学业情感评价、合作与交流、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发展、特长与成果等;班主任完成:学生评语、社会实践分、检查本班学生完成情况;任课教师完成:课程评语及成绩。4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新课改以人为本,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逐步形成“终身教育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理念,它更强调德育工作地位的重要性,突出了德育与教学的一体、扩展和深化,要求实现德育工作全员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德育资源丰富化。新课改后,我校德育工作从整体上进行审视和整合,在继承以往优秀德育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我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特色:(1)搭建平台、提高素养。根据各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我们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学雷锋活动、感恩教育月、“青春未来”合唱比赛、艺术节、毕业典礼等活动;以及通过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军训,利用重要人物、 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系列宣传教育、纪念活动。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在活动中学生全员参与,综合素养得到提高,道德认知中得到深化,从而促进了能力与人格的健全发展。(2)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我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大有作为的阵地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我校德育工作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的组织实施。在各年级组的具体领导下,以班主任、科任老师、研究科指导老师协作体为指导小组,加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深入指导与管理;在德育处领导下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每年五一前,各年级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去拓展基地进行拓展训练,去鹫峰进行露营和野炊,去生存岛训练生存能力,去敬老院和打工子弟小学进行慰问活动和艺术表演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增强课程意识,将综合实践与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生物课、音乐课结合起来,整合课程、创建课程,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了落脚点,深化了德育的实效性,真正发挥了育人的作用。(3)培养健康心理与团队意识。在德育工作的统领下,心理咨询室实行全天开放式管理制度,引导同学们看心理书籍、欣赏心理电影、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成立心理兴趣小组,举办“吾爱吾心”心理健康文化周活动,出版心理校刊,每周播放心理广播。同时,向全校招募成员,成立沙盘治疗和心理剧的成长小组,不断探索针对不同层面学生的成长活动方案。心理老师密切与各班主任老师的联系,深入班级了解问题学生情况并与各班主任协商处理方式,探讨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系列心理辅导方案。及时为各年级的突发事件做心理疏导;以及为毕业年级组织户外拓展心理减压活动。以健康心理为宗旨,从各个角度增强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认识,拓展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从而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提升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4)开创特色教育。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所以我校依据具体情况,开创了“琴棋书画”特色教育和军班两块阵地。“琴棋书画”特色工程提倡教育对象普及化,面向授课年级的每位学生进行艺术普及教育,一方面依托美术、音乐和形体课等显性课程进行艺术教育;一方面加强了隐性课程的建设,譬如“名曲铃声”项目,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同时,在“琴棋书画”特色工程的引领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校资源,成立了科技社团、古筝艺术团、合唱团、油画社、魔术社、动漫社、文学社、心理社等多个社团,让学生在兴趣实践活动中充分应用知识、发掘潜力。我校以无线电测向军班为办学特色,初中各年级都设有军班,进行军制式的学习与训练每周一至周五进行文化课学习,周六上专业课,开设无线电工程、识图越野、测向野外训练,电台训练,通讯工程规则、莫尔斯电码报务训练等课程。每学期至少还组织一次20公里的拉练,到部队院校去组织一次10天的封闭式军事训练的体验。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吃苦教育,并有意识选择在最冷的三九天、最热的三伏天进行刻苦训练,学员赤脚进行队列训练和徒步行军军班学生在全国、市、区举办的各种科技竞赛中,先后有几十人次获奖,其中2人获北京市科技类银帆奖,2人获“国家健将”称号,44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3人代表国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21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56人次在市区比赛中获一等奖。(5)加强体质健康。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我校广泛开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极力重视课间操的质量和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习惯,现已逐步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活动氛围,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不断提高。德育处在倡导学生积极锻炼的同时,领导医务室全面做好传染病、流行病防治工作,时时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联防联控不松手;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各年级同学的体检工作和接种工作,同时检查、督促学生食堂的卫生状况,避免发生食物中毒现象。(6)培养自我管理。在德育管理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完善学生自主教育模式,健全实践操作体系。在德育处和团委协同领导下构建学生会自主管理体系,监督全校的纪律、课间操和卫生情况,加强学生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同时建立值周班管理制度,每周轮流由一个班负责校园的门岗值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课间操评比等,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7)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不断加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倡导建立民主学习型家庭。建立“家访”制度,密切与家庭的联系。推进家校合作,吸纳家长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我们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借助在校学生、校内教师、校友、专家、社会成功人士等的爱好、专长、独特经历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论坛、项目开发等各种活动增强教育力量的扩展。同时运用各种方式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激励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使学生从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愈加完善我们的制度和手段,把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在德育工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把德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教师、学校、社会更加受益。三、 课堂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课堂教学管理1以课堂为突破口,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夯实基础,促进发展。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我们常抓不懈的主要工作。教学活动和教学各环节设计都要首先考虑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要切实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确保学生基础知识到位、扎实。(2)认真备课,加强协作。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做到“三透”(吃透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三精”(精心设计教案、精心选择习题和练习题、精心选择教法),并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通过单元测验或课后练习,要有阶段性的教学评估,对所教学生学习的总体情况做出分析总结。学校经常邀请教研员下校听课,聘请专家亲临指导。2010年7月25日27日,学校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在河北怀来军训基地集中研讨,进行封闭式讨论交流,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基本完成了假期至期中考试期间的备课工作。老师普遍认为,这种集体备课方式,相互交流,彼此启发,共享智慧,效果显著,希望以后能够继续组织。我们也希望这种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辐射到其他年级,带动全校备课教研。()听课评课,共同提高。听评课活动是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做好此项工作也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加强教学常态课的检查力度,全校领导和老师们认真落实听、评课活动。2009年11月,为了解行政干部的听、评课情况,并针对课堂实际促进课堂常规管理,教导处设计调查问卷,在教科室的协助下对行政干部的第一阶段听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各位领导,对听课情况进行了总结,提出目前学校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肯定了部分教师的高效教学环节,对提高课堂实效提出合理性建议,老师们深有感触。2增强教学领导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纪世铭校长来到钢院附中以来,非常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尤其是针对毕业年级,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及措施。例如:建立并实行毕业年级工作组制度,每月一次分别召开初三、高三工作组例会,现场办公,尽可能地消除中间环节,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切实高效解决毕业年级工作中的问题,保证年级工作稳定有序开展;聘请专家对年轻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专业素质;行政干部与毕业年级学生大手拉小手,加强对边缘生的重点关注,聘请专家对部分学生进行培优辅导;发动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力量,开好质量分析会;对老师们从精神上到物质上无微不至关怀,全心全意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有效地加强了教学领导力,提高了教学管理效能。学校还成立教学工作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校课堂教学实效性,老师们共同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年级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确定阶段教学工作重点。学校聘请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教研组的建设、青年教师的成长、学生的进步进行针对性指导,等等。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有效参与学校管理,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学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学校积极吸纳学生代表参与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食堂管理等工作。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意识,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发展计划学生委员会”,成员来自各年级,他们为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甚至直接找到校领导,直抒己见,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完善独立的人格、强烈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2)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学校一直把德育工作作为立校之本。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德才共进。“微笑行动”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系列活动,旨在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细节中,从细节上规范学生行为,培养文明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开展了“老师您好”和“同学你排队了吗”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尊敬师长,礼貌迎客,互相尊重的良好行为;同时,形成了有序排队、互相谦让的好风气。为了迎接建国60周年、建团90周年,我校在“五四”前夕,举办了第一届“青春、未来”合唱节,历时2个月合唱节既表达同学们对祖国、对生活、对青春的热爱,也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这次活动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力和集体凝聚力。为学生搭建了才艺展示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野外拓展训练,将课堂学习延伸至校外,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生活,培养学生树立信心,坚强意志,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我校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全国无线电测向重点单位,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活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近百项。学校已经竣工的科技走廊,为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课改推动下,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技比赛成绩突出,捷报频传。2009年1月举行的北京市科技节年度总结大会上,我校被北京市教委授予科技类最高奖北京市金鹏科技奖,我校初三学生张晗获得北京市银帆奖,她是我校初中首位市级银帆奖获得者。同学积极踊跃参加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形成钢院附中一道亮丽的风景。4分析不足、改进提高(1)面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的自我发展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认真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更加凸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紧迫性。一年来,学校采用专家引领、教研组活动、公开课、基本功竞赛、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活力,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绝非一蹴而就。此次新课改革力度大、深度广、容量多,教师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还要经历一个实践推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免不了遇到困难,存有疑惑,迫切需求专家的引领,需求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资源共享,需求同伴的真诚合作,需求自身的深入学习和反思。如何进一步实现教师的紧迫需求,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2)面对教育教学质量,课堂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一年来,学校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引领下,采取多种措施,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新课程改革教材容量加大,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多,要求学生参与的增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的联系增多,等等,这些对课堂教学都提出严峻挑战。如何累积宝贵经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课堂实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3)校风建设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校风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方向、教育和管理水平,反映了师生员工整体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普遍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学校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一年来,学校风气有了很大改观,教师、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得以充分展示,校风建设得到上级领导、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学校多年发展累积的惯性使然,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发展规划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管理和落实过程中还是有些差距。校风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有效落实,是校风建设的必要条件。(二)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重视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深化校本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调动了全校老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教育教学。10多年以来,ESD课题是我校的重点课题,有效地提升了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立项通过了3个重大课题,分别是海淀区教委的“中英学校发展计划项目(简称中英项目)”、北京教育学院的“学与教的策略研究”、海淀区教科所的“人生规划”等三大课题,三大课题分别从管理、教学、德育三方面,以高中课改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展开校本研究,逐步形成了以重点课题为引领,校本研究覆盖全校的新格局。1立足学校实际,整合多种资源,深化特色课题研究。自1998年开始,我校就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研究,在这10年中,开展了形势多样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12月我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工作委员会授予“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和“节能减排示范校”,近几年,该课题研究的相关获奖案例50余篇。当前,我校以“利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社团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研究”课题为载体,以ESD社团活动为依托,整合节约型学校建设的硬件资源和课程资源,开拓社会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2010年5月18日,在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之际,北京教科院和海淀区教科所在我校五层报告厅联合举办了北京钢院附中ESD创新实践成果专场交流会。北京教科院党委唐亦琴书记、北京教科院张铁道副院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博士、海淀区教委王建忠副主任、海淀区教科所吴颖慧所长以及相关专家一行12人来我校参加此次活动,我校纪世铭校长全程指导整个活动。来自海淀、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丰台、昌平等区县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负责人和教师代表近百人参加此次活动。教科室配合北京市教科院编写了此次会议的“钢院附中ESD专题”会议资料,教科室撰写了学校ESD研究的结题报告和现场会交流报告,编辑制作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集ESD专刊和ESD展板,联系专家进行听评课,学校有6位老师进行市级公开课展示。总之,各位专家对我校的ESD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2以中英项目研究为契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学校领导力建设。中英项目是海淀区教委的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旨在通过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加强学校领导力建设,提高学校领导的执行力。因为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学校领导力的建设过程,因此,制定基于学校现状、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计划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按照“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的研究步骤,学校展开了对现状的全面自我评估,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以及德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领域小组,讨论并确定了学校发展计划涉及七大领域的负责人、每个领域的小组负责人和参与人员,成员来自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以及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保证了制定学校发展计划的工作过程高效、有序,同时为制定发展计划参与的广泛性、过程的民主性、决策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接着,教科室对各领域的含义和自评目标、自评等级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为了使参与自我评估的成员对评估内容把握准确、理解透彻,评估到位;教科室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对“自我评估表”中七大领域涉及19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细化,细化后的具体问题达62个,这使评估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评估内容更具体、更加贴近实际,为掌握与学校发展现状有关的可靠一手资料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后,各领域负责人,针对细化的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召集师生座谈,积极进行调查分析,认真组织自评工作,分别撰写了各自领域的评估报告,教科室对各领域报告进行汇总整理,总报告达41页之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信息。最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小组”和各领域针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分析数据,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排列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以此制定了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2009-2012学校发展规划,为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开了新局面。当前,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计划,立足“办人民满意钢院附中”的发展愿景,结合学校当年和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实际,责成各部门细化“学期学年”计划,以保证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确保计划的有效落实,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将各部门细化的计划张贴到学校专题宣传栏,一方面使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期各部门工作清楚明了,并能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做到上下一致,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对各行政部门也能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同时,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每隔一周,就会在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公布近阶段各部门工作落实的情况,期末,学校发展计划领导小组,会召集各个部门开会,了解本学期计划落实情况及后续还需解决的问题。这样,学校不再像以往管理模式中学校发展目标那样,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时间或不同活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而是从学校共同发展愿景出发,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将共同诊断得出的优先解决的发展问题转换成学校发展目标,将学校发展目标按时间顺序或部门职能进行分解、细化为具体任务。细化任务时既要注意全面安排,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考虑发展的阶段性,又要考虑发展的连续性。细化后的目标任务,相互之间具有很清晰的逻辑层次关系和递进关系,构成一个高效、有序、前后关联、左右配套、相互协作的目标运作系统,提升了各部门的领导执行能力。3通过 “学与教策略研究”,提升课堂实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以往有很大突破和变革,呈现出模块化、应用化、综合化的态势。新课程容量加大,课时不足,提高课堂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与教策略”研究已成为推动我校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的支撑点之一。北京教育学院的“学与教的策略研究”是北京市新课程改革项目的重点课题,也是我校引领我校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的重点课题。为使“教与学的策略研究”校本化,学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立足学校教学实际,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整合“课堂观察”研究,稳步推进课题研究校本化。一学年来,我校“教与学策略” 研究课题组,结合新课改理念,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决定在教育学生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用科学方法谋求学生的发展。因此,本学年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