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_第1页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_第2页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_第3页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_第4页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急诊室 金丽娜,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 液体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也是休克最常见类型。,创伤所致死亡中1/3是由急性失血性休克引起,我国每年发生创伤患者约350万2,创伤失血性休克定义,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有效循环不足,微循环灌注不足,使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1。,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扩容策略观点和意见尚未统一5,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如何选择不同性质液体扩容观点和意见尚未统一,一、液体复苏的两种观点,即刻复苏(正压液体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低血压性液体复苏),即刻复苏(正压液体复苏)定义8,以最快的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是休克液体复苏传统的方法及临床措施。,即刻复苏(正压液体复苏),杨锦平等9主张在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后1 h内,迅速补充1 000 mL2 000 mL平衡液,然后输血及补充胶体(血浆、羟乙基淀粉液)。,即刻复苏(正压液体复苏)缺点:,1.早期大量输液可以使凝血因子稀释,破坏已经形成的血栓,从而加重出血10 2.造成液体超负荷,面部、四肢、躯干、内脏器官水肿,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限制性液体复苏(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一较低水平的范围内,直至彻底止血11。,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的优点,减少出血量,避免过多、过快输液导致的内环境紊乱、心功能急性衰竭、各种形式的肺水肿、出凝血平衡失常等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郑伟华等两种液体复苏 效果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优于积极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到什么程度,方国美17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目标SBP、MAP分别为931 kPa和665 kpa。 血压回升到70 mmHg左右,以防大量输液使血压升高,反而加重出血10,11。,2009美国创伤患者院前液体复苏指南推荐12,应用小容量复苏,避免使用固定剂量或持续给液,活动性出血或渗血处置后给予液体复苏,二、复苏液体的选择,等渗 晶体溶液 ? 胶体溶液?,等渗晶体的优点,晶体液低廉 扩容有效(静脉输注后即达峰) 能更好保护肾功能 万一过量能很快在组织和血管之间重分布,只有一过性血流动力学稳定 组织水肿 75%-80%输注的液体迅速进入血管外的细胞间隙 增加血管外肺水肿 毛细血管灌注不良 降低组织氧合 扩容时,须输注4到5倍的液体才能满足血管内容量的扩充 大量输入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COP),胶体溶液,胶体溶液主要包括白蛋白和人工合成胶体(羟乙基淀粉溶液),高渗高胶溶液,小容量复苏:高渗高胶溶液(7.2%NaCl+ 6%HES 200/0.5,商品名:贺苏)同时兼容了高渗盐水溶液与等渗晶体溶液的优点,美国创伤患者院前液体复苏指南 (2009),没有足够数据支持哪一种液体复苏效果更好。,但推荐小容量复苏(250ml)7.5%高渗盐水,小容量复苏,双重作用机制: 7.2%NaCl高渗溶液提高晶体渗透压,通过内源性液体转移,促进组织间液及细胞液进入血管内 6%HES200/0.5通过维持胶体渗透压,可延长液体在血管内的维持时间。,对于现场救治时限制性复苏或充分复苏的选择,应综合判断。,颅脑损伤的失血性休克患者、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限制性复苏15,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可采用限制性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 mmHg,出血控制后进行积极容量复苏。,液体复苏的原则,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液体类型、用量及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晶、胶并用,各尽其能 因人而宜,灵活应用,急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简要流程,急性失血性休克,可控性出血,不可控性出血,SBP目标值为 90 mm hg,SBP目标值为 70-90 mm hg,小容量复苏: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250ml,小容量复苏: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静滴直到SBP70 mmHg),序贯,控制出血后序贯,充分容量复苏:晶体+等渗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参 考 文 献 1 史爱珍,姜梅,王芝刨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 口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302303 2杜晓冬,余海放,王玲ISS、补液量、BE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 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37838 3张英泽创伤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中华创伤杂志, 2004,20(12):705706 4 高劲谋创伤急救与治疗模式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 (12):707708 5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6朱兰英休克体位的护理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 7延凤梅,王江滨,张亚仙颈椎手术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26 8冯丽洁,沈洪创伤院前急救中的高级生命支持J中国危重 病急救医学,2003,15(4):254256 9宁勇,侯振才,刘晓冰,等34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低血压性液体 复苏应用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O):765766,10马威,张森煌多发伤的一体化急救模式分析J齐齐哈尔医 学院学报,2005,26(6):623624 11 刘玉仁,罗素琴,吕传柱,等严重多发伤急救一体化探讨J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7):413 12杨自力,吴恒义多发伤及其急救J创伤外科杂志,2004,6 (1):75 77 13何忠杰,张宪,文字,等链式流程急救复苏非手术严重创伤病 人的研究口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2,22(7):395396 14郑伟华,汪新良,徐华,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与积极液体复 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比较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血 杂志,2007,2(9):9 15田甜,蒯丽萍,陈盛新,等用于失血性休克的输液类药物的选 择研究药学实践杂志,2008,26(2):123125 14 吴耀建,曾岚,王文锋,等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 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2):135136 15 余如平创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静脉输液管理J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5,2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