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doc_第1页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doc_第2页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常山县卫生局一、“十一五”及2010年主要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县医疗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强医战略,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五年来,先后获得 “全省群众满意基层卫生单位”、“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省血防工作先进集体”、“省无偿献血先进县”、“省卫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拥军拥属先进单位”、“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市效能建设创新创优先进单位”、“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县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县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全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76.6岁,婴儿死亡率从“十五”期间的9.7下降到7.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1.2下降到10.1;“十一五”期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零;孕产妇死亡率从“十五”期间的23.5/10万下降到6.4/10万,近3年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以乡镇为单位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对照全省卫生统计数据和全国卫生统计标准,我县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均达到中等水平以上。(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大力开展城乡卫生资源整合,2006年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各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布局进行调整,将原来的21家乡镇卫生院整合到14家,并在撤消的卫生院所在地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2007年开展了城区卫生资源整合,将县中医院、县卫生进修学校和县妇保院的医疗部分,全部并入县人民医院。2010年,进一步加大医改工作力度,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全县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每万服务人口14名和每床0.7名医务人员的标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定补工作。积极创新诊疗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并与浙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逐步建立了“省县乡村”四级双向互动网络,为患者及时接受专家诊治、减少医药费用支出创造了条件。(三)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络,五年来,共创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52家,初步实现了基层群众步行20分钟即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十一五”期间,全县卫生系统累计投入2.2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建设。其中总投资1.5亿元、占地120亩的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历时三年建设,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前实现整体搬迁;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对球川、招贤、芳村等11个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造;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购置和更新各类医疗设备,比“十五”期末上升了61.5%。全县卫生系统固定资产由“十五”期末的7521万元上升到10879万元,同比上升44.7%。(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筹资水平由“十五”期间40元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185元、参合率由80.1%提高到94.2%、群众受益面由3%上升到85%,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农民医药负担明显减轻。五年中累计筹集资金1.4亿元,报销1.14亿元。二是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截止2010年底,共为178964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建档率88.3%。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历年保持在90%以上,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从2005年的65%,提高到2010年度的91.5%,基本健康服务与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四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认真履行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大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整治力度。全县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管理率达到100%,“十一五”期间全县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五是创卫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十一五”期间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社区、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健康素养教育开展有序,2009年我县被省爱卫会列入省级“健康教育示范区”,并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市级“灭鼠先进城区”和“灭蟑先进城区”复查,被浙江省爱卫会重新确认为“浙江省卫生县城”。(五)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防治网络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天马、芳村、球川三个乡镇分别设置了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艾滋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成功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创新灭螺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灭螺承包责任制,全县螺点压缩率从承包前的78.2%提高到97.2%,资金使用率从54.4%提高到91.1%,全县有螺面积得到有效控制,血防无内源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人、无阳性钉螺、无新感染病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健全了卫生应急体系,医疗救治、卫生应急、卫生监督等工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二五”卫生发展基本思路围绕县委、县政府“苦干五年,再造常山”奋斗目标和“实干兴县、项目强县”总要求,从县情出发,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卫生发展模式,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实施全民健康推进工程,提升人群健康素质。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群众安全、经济和合理用药。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健康管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形成全民健康促进体系,全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二)实施公共卫生促进工程,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全面加强疾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和卫生综合执法等能力建设。保持传染病发病的相对稳定,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550/10万;继续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巩固工作,常住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9%以上;积极开展艾滋病控制项目,到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咨询服务;推广灭螺承包责任制,巩固血防“三无”成果;切实加强结核病人管理工作,力争所有结核病人规范管理率达98%以上。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全面完成卫生部门组织管理、健康教育、除“四害”、公共场所及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单位社区卫生等工作,巩固“省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县城,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三)实施县域卫生完善工程,促进城乡卫生资源统筹发展。以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年达到每千人口拥有4.1张病床,每千人口拥有5.0名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拥有2.1名执业(助理)医师,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实施县域医疗强化项目,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做好东案、大桥、辉埠、白石和天马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的迁建、改扩建工作;科学制定全县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加强中心村和偏远村卫生室的建设力度,逐步规范和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推进城乡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促进城乡卫生同步、和谐发展。(四)实施科教创强工程,增强卫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卫生创强工作机制,把创建省卫生强县与“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加大卫生创强工作力度,调整完善创建标准和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发展外部环境。优化卫生资源结构,积极推动卫生人才支撑平台、健康科技支撑平台和卫生信息支撑平台建设。采取团队加梯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加大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引进力度,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实施”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卫生促进健康项目,逐步建立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健全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十二五”期末,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五)实施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完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提高义务人员的积极性。以调结构、提能力、强管理、优服务、重绩效为核心,重点完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实施有保有控的规模调控政策,推进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和经济运行机制,优化医疗服务品质,建立城区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等。同时,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六)实施中医药提升工程,推进中西医并重发展。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医发展龙头,加强针灸推拿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等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开展中医名科、名院创建工作,做好“冬病夏治”、“中医外治”和中医滋补膏方等特色诊疗项目,努力造就一批在群众当中具有较好声誉的中医特色专科;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管理科,积极开展中医住院治疗,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能运用中医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三、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一)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规范处方行为,加强用药监管,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定”工作,在完成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工作的基础上,保障经费足额到位。科学制定卫生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效率和运行活力。积极开展调研,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二)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巩固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85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二是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改革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单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制度,努力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三是改进医疗保障服务。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一卡通”就诊结报。四是试点实施第三方管理服务模式。根据省市新农合工作相关改革政策,与太平洋寿险公司开展政保合作试点项目,积极利用社会专业资源,实行“征、管、监”分离的运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绩效。(三)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现有项目实施基础上,逐步将出生缺陷、精神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重点任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完善服务规范和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加快建立起主动干预、有效管理、连续服务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制。做好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配合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做好创国卫的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四)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工作。认真调研和制定搬迁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医疗设施、后勤管理等工作职责分工,细化新医院功能布局,实行搬迁工作倒排机制,切实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三级乙等医院”的标准,做好医疗设备配置工作。根据新医院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要求,通过综合评估,合理定岗定人,科学调配人力资源,进一步理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搬迁任务。(五)继续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步伐,续建并完成芳村中心卫生院、宋畈乡卫生院、新昌乡卫生院和同弓乡卫生院;启动并完成白石镇中心卫生院、辉埠镇卫生院改拆建项目和招贤中心卫生院维修改造项目。着手实施2012年度改扩建项目,完成天马、东案、大桥头等卫生院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创建47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对62个村卫生室进行规范化改造。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内涵建设,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健全和落实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巩固与省级医院的合作成果,利用浙一医院、省人民医院的资源优势,加快县人民医院内科和妇科培育步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善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做好卫生人才“引、培、送”工作。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确保引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取得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市级立项工作的科室和医务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充分发挥名医(专家)、学科带头的典型示范作用;继续开展 “师带徒”工作,加大城乡医务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综合素质。选派县、乡、村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和省内外名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