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doc_第1页
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doc_第2页
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doc_第3页
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doc_第4页
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地方纸媒反腐倡廉新闻的改进创新 王弘毅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走向深入,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反腐倡廉。然而,一些地方报纸却在报道本地反腐倡廉新闻中存在内容单一、创新不足现象。本文从业务实践的角度,结合传播学理论,阐述了地方纸媒做好反腐倡廉报道的重要意义、误区、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地方纸媒反腐倡廉问政节目媒体融合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腐败现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呈现了“打虎拍蝇”不间断的紧密节奏。从主流媒体,到网络舆论、街巷坊间,“反腐倡廉”已成为全国上下最热词汇之一。 党委高度重视、群众热切关注,催热了反腐倡廉的新闻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纷纷跟进,传递权威主流声音;在互联网领域,澎湃新闻、“侠客岛”公众号以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紧密关注时政,提供优质信息,深受网民欢迎。以主流媒体为主的“舆论场”和互联网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形成了共识、达成了一致,而反腐倡廉成了这“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而本地的反腐倡廉新闻就成为地方纸媒最“接地气”的“自选动作”。 一、地方纸媒加强和改进本地反腐倡廉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1、关注反腐倡廉工作,是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热点的必然要求 腐败是社会毒瘤,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致命风险,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上了新高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打老虎、拍苍蝇,让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充分宣传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强力举措和显著成效,充分营造廉荣贪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充分报道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做法,各级新闻媒体有着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 2、改进反腐倡廉报道,是破解“信息饥渴”,积极回应受众重大关切问题的现实要求 当今的受众早已不是“魔弹论”中在大众媒体“攻势”下应声倒下的靶子,而是有着强烈的自主选择性,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尊重受众需求的传播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 央媒、网媒甚至自媒体几乎垄断信息,地方媒体还剩什么?本地新闻是地方媒体自身的“独有蛋糕”,反腐倡廉新闻是一座“新闻富矿”。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由于地域的接近性,在报道这一领域新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第一时间揭露真相,缓和受众信息焦虑,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3、创新反腐倡廉新闻,是传统纸媒应对媒体竞争新格局,实现“内容为王”和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如今,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传统媒体亟待转型,另一方面新媒体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正抢占市场。要应对这样的新形势,身为传统媒体的报纸,理应回归“内容为王”,打响媒体品牌。 反腐新闻是当前最“热”的话题之一,传统纸媒不可将阵地拱手让人,唯有紧跟时代脉搏和受众需求,创新新闻报道方式,以优质的新闻资源开展竞争;同时搭建“报网融合”的新平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地方纸媒报道反腐倡廉新闻的误区和问题 本地反腐倡廉新闻为何不出彩?症结在哪?笔者在与省内多家地市级报纸采编负责人和记者沟通中发现,地方新闻媒体对反腐倡廉新闻报道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 1、误区:反腐倡廉报道等同于查大案要案 狭义的反腐倡廉指的是查处腐败违纪案件,而广义的反腐倡廉则涉及范围广,按照地方纪委的职能划分,它涵盖作风建设、纠风治乱、廉政文化建设等多方面。 2、问题:在反腐倡廉报道面前望而却步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反腐新闻突然变得“炙手可热”,地方纪委也不再是媒体记者口中的“新闻冷衙门”,这成为反腐倡廉新闻报道的“新形势”。与“新形势”截然不同的是,一些地方报纸在本地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上仍存在“等通稿、等指示”、“宁不出彩求不出错”等旧思路,媒体与纪检监察机关缺乏有效沟通,彼此不知对方所需,新闻报道停留在单一化的工作宣传,可读性、新闻性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与纪委沟通不足,纪委对媒体尤其是都市媒体“保持警惕”,从而三缄其口,久而久之“热资源”成了“冷口子”。 三、挖掘反腐倡廉“新闻富矿”的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发散思维 克服“不敢做、不愿做、不会做”和“等、靠、怕、躲”等思维,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大胆创新本地反腐倡廉新闻。从聚焦于狭义的“查办案件”,到延伸新闻报道的主题,摆脱观念束缚、绕开敏感区域,尤其多关注当前的“八项规定”执行、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工作,寻求一条“党委满意、群众爱看、方式创新、内容充实”的反腐报道新路子。 2、挖掘“首创”“率先”,创新新闻报道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地方报纸可灵活运用消息、通讯及深度报道等方式,关注本地纪检监察机关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着力展现制度执行中规范权力运行的成效。其中,重点关注首创和率先开展的制度,宣传本地经验,传递权威声音。 3、借力“问政”平台,打响新闻品牌 近年来,“电视问政”等节目在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等地陆续开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职能部门“一把手”在镜头前面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和群众的诉求公开回答表态,接受群众监督。其中,武汉市的电视问政做得较为成功,获得了广泛关注。当地官员们被曝光的各类问题和尖锐的追问弄得满头大汗,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电视问政,已成为一种媒体与纪委互动合作的创新平台和载体,实现了政府提效能,媒体获关注,群众解问题的“三赢”格局。 问题是,报纸如何参与?笔者认为,单纯的“报纸问政”竞争力不强,缺乏视觉直观性,问政节目须依托于可视化平台。然而,报纸可以依托于电视却又不须拘泥于电视形式,而是通过媒体跨界融合,打造全媒体互动的新闻节目。当前,合肥电视台播出的问政合肥政风行风面对面栏目已开办两年多,几十家市直部门参与节目。栏目采取的是纪委牵头、全媒体参与的形式,笔者与同城多家报纸、网络媒体记者作为媒体观察员身份参与节目录制,报纸、网络的报道在节目播出的同一天刊播。 以问政为平台,电视、报纸、网络三类媒体可围绕领导干部的“效能大考”,做跨界式融合性报道。报纸可以报业集团为单位,在纪委的指导下,联合旗下的系列报、网站积极参与,和同城电视媒体一起,共同搭起“问政之台”,各大媒体前期一同采访,后期同时刊播,各取所需。 除了电视、报纸和网络,问政节目中还须发挥自媒体的作用。现场观众、政风行风监督员和媒体代表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布现场情况进行“节目预告”,职能部门的“官微”参与互动,最终形成“报纸、电视、网络+自媒体”“3+1”式的融合性报道,共同打造地方新闻节目新品牌。 4、紧跟督查步伐,敢于舆论监督 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对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愈发频繁,“督查”成为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新途径和平台。地方纸媒可和纪委开展长期合作,跟随纪委人员暗访督查八项规定执行不力、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工作效能低下等作风问题,这些一线的新闻资源往往可成为地方媒体的重磅新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的一篇题为暗访组下乡,严查基层“乱象”的报道,就是记者跟随广东省纪委暗访基层问题写出的一篇曝光稿件,其中提到的村主任贪占集体资产,镇领导亲戚吃空饷,农村小学乱收费等问题指名道姓、猛料频出,这样的报道读者十分爱看;笔者曾于xx年在合肥日报发表的一篇不搞一罚了事约谈指导整改的报道,是笔者跟随市纪委工作人员暗访合肥部分公立医院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问题而采写的稿件。报道既有现场曝光,又有整改举措和评论,刊出后,多家门户网站给予转载,社会反响强烈。 这种“督查式”的跟踪报道,避免了舆论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类阻力,报道权威可信,防止了舆论监督中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5、开辟系列专栏,拉近读者距离 地方纸媒可通过开辟专栏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纪委及其相关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图文并茂地解析纪委各机构职责,或是开辟“纪委书记访谈”、“廉政大家谈”栏目,以“报网互动”的方式定期邀请纪委负责人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专家学者做客,以专访、论坛等方式,接受群众提问,畅谈反腐倡廉。 6、严守宣传纪律,谨慎公布案件 纪委查办的案件,是反腐新闻中关注度最高的内容,同时敏感度也最高。在案件报道中,地方纸媒要严守新闻宣传纪律,选择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公布,报道由纪委主要领导签字把关,切不可抢发新闻。同时,遵守保密原则,不发案件办案点和办案的技术细节。 7、加强定期沟通,常态发布信息 是否能做好本地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做好沟通至关重要。地方纸媒负责人及跑口记者要与纪委相关人员保持沟通联系,主动沟通想法,提出改进报道的意见建议。 在合作中,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信息发布的长效机制,比如在报纸上定期公布各职能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得分、群众诉求平台处理情况和效能工作得分排名,在传递权威信息的同时提升媒体关注度。 参考文献 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xx(3) 钟纪岩,反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