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doc_第1页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doc_第2页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doc_第3页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doc_第4页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闫爱珍车伟军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康复科,广东中山528415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与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药物治疗组68例和单纯针刺治疗组68例。比较分析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与血流变指标。结果:治疗后,使用温针灸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血脂与血流变指标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检测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排除标准患者排除患有重度心绞痛、重度心率失常、冠心病心肌梗塞、重度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它类型的心脏类疾病;此外,还需排除左室肥厚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患有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 12治疗方法 121温针灸治疗组取穴:主要选取膻中穴、内关穴、心俞穴、厥阴俞穴。配穴:若患者伴有心血瘀阻症状,配血海穴、地机穴以及膈俞穴;若患者伴有痰浊雍塞症状,配丰隆穴与阴陵泉穴;若患者具有气阴两虚症状,配足三里穴、气海穴以及三阴交穴;若为心肾阴虚型患者,配关元穴、肾俞穴、太溪穴以及巨阙穴4。 针灸步骤:嘱患者以俯卧姿势卧于病床,然后两臂呈自然状态置于床上,随后对患者取穴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完毕后,使用030mm25mm规格的毫针以无痛针刺法在其厥阴俞穴、心俞穴进行针刺,针刺时需缓慢进针,进针至05至08寸时,行提插与捻转手法,至得气后留针。完成以上步骤后,取4条长度在2cm左右的艾条,并使用牙签在艾条中间部位扎一小孔,随后将艾段的小孔迎着毫针尾端插入并点燃艾条,以此法进行温针灸。此法共施3壮,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在起针后,嘱患者以仰卧位卧于病床,随后以斜刺法将毫针刺入患者的膻中穴,深度为03至05寸,以直刺法针刺患者内关穴,深度为03寸至05寸,在行针得气后,使用长度为1cm的艾条依照如上方法对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共施3壮;以常规毫针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同样留针30min,每天温针灸治疗一次,10d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需间隔两天,共治疗三个疗程5。 122单纯针刺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组的取穴与进针手法与温针灸治疗组一样,配穴操作亦如上。 123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患者口服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每天服药三次,每次10丸,同样服药治疗三个疗程6。 13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的血脂指标(检测内容为:HDL-C、Cho、LDL-C以及TG)与血流变指标(具体内容为:全血高切、血浆粘度、全血中切、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分别进行检验,并详细记录相关检测数据7。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组患者的Cho、TG、HDL-C、LDL-C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温针灸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血脂指标(P005)。说明温针灸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详见表1。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指标比较治疗后,温针灸治疗组的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温针灸组的血流变指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温针灸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指标。详见表2。 3讨论 温针灸治疗法是通过将中医穴位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相结合进行使用,利用艾灸使针灸疗法的通心脉与强心阳作用得到加强8。心俞、厥阴俞均属背俞穴,在中医灵枢卫气一书中曾言:“气在腹者,止之背命。”此外,张介宾也曾言:“十二俞接通脏气。”由此可见,背俞穴与人体脏腑器官之间有着重要联系。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背俞穴的分布位置与人体脊柱神经节段的分布特点较为吻合,此外,膻中穴与厥阴穴分属募穴与心包之俞穴,同时膻中穴还是人体八会穴之一;另外,内关穴属人体心包经络之穴,与膻中穴同属人体八会穴之一,均与人体阴维脉相通,所以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良性刺激,能够改善身体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同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恢复人体生理平衡。本研究显示,通过选取患者的上述主穴进行温针灸治疗可达到温通心脉、活血止痛以及振奋胸阳的作用9。其中灸法则是利用燃烧艾条所产生的温和热力通过毫针传达至患者治疗部位的毛细血管当中,从而起到调节血液微循环、扩张心脉血管的作用,进而加强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循环能力,起到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最终在温针灸的治疗下,达到减少与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温针灸疗法在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心肌细胞缺氧与缺血状态、降低血液粘稠度、血脂以及增加心肌供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长岩,贾乐红,吕志军.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血脂、血流变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xx,26(01):36-38. 2杨会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xx,44(9):73-76. 3老锦雄,潘清洁.温针灸对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xx,30(10):636-638. 4吴长岩,贾乐红,吕志军.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静息心电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xx,25(06):32-35. 5钟新林,匡肇,刘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6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xx,14(5):38-39. 6胡永学.温阳通络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J.中国中医急症,xx,20(5):783-784. 7吴玉虎.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xx,38(4):9-10. 8志泽,杨昆,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