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doc_第1页
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doc_第2页
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doc_第3页
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doc_第4页
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立学院工科男女生就业意向比较分析 周波祝红吴莉王磊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飞速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加剧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意向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和心理。本文对独立学院工科男、女大学生毕业出路选择、就业单位意向、就业区域意向及就业考虑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国家、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出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调整良好的就业心理,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独立学院;男女大学生;就业意向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截止至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由xx年的114万增长到749万,就业形势不断加剧1。作为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尤其是工科中的女生就业情况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2。通过对独立学院工科生中不同性别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就业意向现状,为完善对独立学院学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帮扶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纸质问卷,在四个年级工科专业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12人进行了毕业意向、就业关注与准备、就业区域意向、就业单位意向及就业考虑因素等方面的调查采样,共回收调查有效问卷388份,问卷回收率为94.17%,其中男生201分,女生187份。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男女大学生毕业出路选择的比较 对回收的388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1)388份调查问卷中,男生、女生分别占调查问卷的51.80%和48.20%;(2)从表1可以看出,49.75%的男生选择毕业直接就业,59.89%的女生选择毕业直接就业;在创业、考研、出guo培训、报考公务员和基层项目中,男女大学生因性别不同所选择的毕业出路也不一样。 由此可见,毕业后直接就业和考研,女生的选择高出了男生10个百分点左右,在创业和基层项目方面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和帮扶学生创业和参加基层项目,但不论是男生、女生,选择创业和基层项目作为毕业出路所占比例均较低,这说明学校需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和对基层就业宣传力度的同时,国家和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投入。 2.2男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意向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表2):男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企业就业的比例相近,分别为42.29%和41.71%;在政府机构中就业男生的选择高于女生,而在科研机构、学校及其他事业单位的选择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选择创业方面,男生比女生高出了11个百分点,但仍然有较高比例的男女生没有想过毕业的就业单位意向。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差异性较为明显,男生更偏向创业和政府机构,女生偏向于较为稳定的就业单位就业。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就业人数不论男生、女生所占比例均最高,由此可以说明企业是解决学生就业的重中之重。同时,仍有6%左右的学生没有就业单位意向,更应该引起教育与就业工作者的关注。 2.3就业区域意向 对男女大学生就业区域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表3):大部分男、女生愿意以家乡附近为主要就业区域,但女生更偏向于在家乡附近就业;在选择挑战和机遇较多的沿海城市或不在乎工作区域方面,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内地城市、西部地区作为工作区域的选择中男女生相差不大,但选择西部地区作为就业意向的比例在男女生中均最低,分别为1.99%和1.67%;仍有3.98%男生和3.16%的女生没有明确的就业区域选择目标。 进一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大部分同学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和沿海或内地发达城市就业,而就业机会较为充分的西部地区,学生的选择意向普遍较低。由此说明,促进毕业生就业一方面要加强沿海和内地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市场维护与开拓,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学生生源特点加强学生生源地区就业实习基地的维护和建设,同时大力宣西部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到西部就业。 2.4就业考虑因素 对男女大学生就业考虑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男女大学生就业考虑的六个调查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薪资待遇(30.73%和29.78%)和发展机会(29.11%和21.31%),两个因素占比男女生均超过50%;男女大学生考虑因素排在最后均为专业成绩和专业匹配;工作环境和工作稳定性女生占比男生略高。 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就业考虑因素看重薪资待遇只是其中一面,另一方面也比较关注自身的发展机会、工作环境及工作的稳定性。这说明在校大学生能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考虑就业问题,关注自身的发展因素逐渐增加,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薪。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得到正视,即就业中专业匹配所占比例在男女大学生考虑就业因素所占比例均较低,这无疑会导致学生轻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造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较为薄弱。 3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当下男、女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差异的同时,逐步趋于理性和现实,同时也反映出了高校教育在专业指导、就业引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部分学生没有考虑过就业单位性质与就业区域,不把专业匹配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势必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目标,盲目的度过四年,同时淡化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把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跳板”,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形式。对此,应当引起政府、高校及社会相关管理与职能部门的重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调整良好的就业心理,促进大学生就业。 (1)政府、高校加强联合,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帮扶体系。应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政府将社会人力资源中心、科创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与高校职业规划、创业引导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高校学生职业规划、创业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构建科学有效的全程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知识教育、过程的帮扶与指导、心理咨询等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3-4。 (2)企业、高校密切联系,强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要不断要践行“以人为本,实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追踪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紧跟企业人才需求实际,实行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与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实现校企“零距离”办学,强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建立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3)政府逐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指导,促进就业公平2。各类用人单位应主动或在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下自觉摒弃或弱化以“学校知名度”、“性别”等作为人才选用的标准,逐步杜绝就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公平5-6;同时,用人单位应适当提高“专业匹配”、“专业成绩”、“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发挥社会责任意识调动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杜绝“性别歧视”,为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尤其是工科中的女大学生,逐步缩小在校男、女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差。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就业快讯OL.career.eol./kuai_xun_4343/xx1205/txx1205_1209695.shtml. 2林虹,毛薇薇,陈豪.民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J.教育科学,xx(1):254. 3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渤海大学,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