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有关规定.doc_第1页
台背回填有关规定.doc_第2页
台背回填有关规定.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桥涵构造物台背、锥坡回填的有关规定为确保工程质量,统一全线台背、锥坡回填标准,对桥涵构造物台背、锥坡回填有关规定作以下要求,请严格遵照执行。一、施工准备台背、锥坡回填施工必须做到以下“五专”:1、专门的队伍。各施工单位应安排23支熟悉台背、锥坡回填要求的稳定施工队伍,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专门负责施工,并配备相应的机手、施工员和质检员。2、专门的设备。各施工单位应配置专用的成套压实机械(18t以上)和小型压实机具(严禁采用人工打夯或“蛤蜊夯”等轻型压实机具)。压实机具设备未落实的不得进行回填施工。3、专门的材料。用于回填的原材料必须进行筛分、CBR击实等一系列试验,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未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粒径、含水量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4、专门的现场监理。监理处应为台背、锥坡施工配备专门的现场监理及试验检测人员。现场监理要对回填实行全过程旁站,检测验收时,至少要有主管项目副经理和监理处分管领导签字。5、专门的资料。应建立台背回填档案和影像资料,档案填写要及时、详实、整洁、清晰、内容齐全,不得涂改、挖补撕毁或重新抄写。影像要清晰、全面。资料要及时整理存档。此外,台背回填前必须挖好台阶,做好基坑的排水清淤工作,确保施工现场不留积水。二、回填范围1、长度: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一般路段底部距基础边缘为3米;基底承载力较好的路段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2米;基底承载力较差的路段适当延长,但不得大于5米。填方路段仰斜面坡比为1:1,反开槽或切方路段仰斜面坡比为1:0.75。圆管涵台背回填每侧长度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2、高度:桥梁与明涵的路面以下全部高度为回填高度;暗涵涵顶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涵顶以下的全部高度为回填高度,填土高度不大于80cm时路面以下全部高度为回填高度。3、宽度:宽度为全路幅,包括锥坡。三、回填材料1、基础部分全部使用砂砾;对有地下水影响的地段,采用砂砾高出地下水位30cm填筑处理,方案报监理处签认。不另行计量。2、基础以上台背回填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砂砾、碎石、矿渣等),填料的CBR值必须大于8,最大粒径按层厚不超过2/3控制,其级配必须符合下列标准:筛孔尺寸(mm)5030201050.50.075通过百分率()100901006010040752545102007上述所列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其液限不应超过40,塑性指数不超过10。2、不得采用强度低、水稳性差的材料,特别是红砂岩不能进行回填。3、如无适宜透水性材料需采用非透水性材料时,应采用改良土。可用石灰改良,石灰掺配比例810,也可用水泥改良,水泥掺配比例46。改良土的方案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另行计量。4、台背回填采用天然砂砾土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在路基顶面以下2米范围的台背回填必须做好顶层封水工作,封水必须采用改良土,改良土厚度不小于20cm。四、施工要求1、开工准备:回填工作必须在桥涵混凝土强度、沉降缝和螺栓孔处理、涂刷沥青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监理处负责组织监理人员检查场地、机械设备、材料、施工组织计划、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确定回填范围后,签认开工申请报告,开工报告未批复的,承包人不得擅自施工。并对标准试验按100%的频率进行平行抽检。 2、填土顺序:通涵应在两侧对称、平衡地进行。特别是装配式通涵、钢波纹管涵,两侧回填的高差不得超过15cm,以防止墙身、盖板和钢波纹管滑移。盖板通涵应在盖板浇筑完成以后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才能两侧对称回填;拱桥台背填土宜在主拱圈安装或砌筑以前完成;梁式桥的U型桥台背填土,应在梁体安装完成以后,在两侧平衡地进行;柱式或肋式桥台台背填土,应在柱(肋)侧对称、平衡地进行,在台帽浇筑之前一定要回填至台帽底面,台帽底模直接座在用砂浆硬化的回填层顶面。锥坡填土应与桥背填土同时进行,一次填足并保证压实整修后达到设计宽度要求。通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0.51.0m时,方可允许机械通行。台背回填需加强动态观测,如填筑碾压不当造成构造物破坏、变形,责任概由承包人自负。3、开挖台阶:台背回填路基必须挖台阶,台阶宽度为1m,每级台阶高为0.61m,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在填筑前台阶要用夯机压实。台阶的尺寸需有监理签字认可。基坑为灰岩及弱风化粉砂岩,按规范开挖台阶有困难的地方,回填宽度小于30cm的应以C15素混凝土回填,回填宽度介于30cm75cm的应以M7.5砂浆浆砌片石回填,其费用另不计量,强风化粉砂岩仍需按技术规范要求开挖台阶。4、碾压密实:离台身50cm范围内用小型机械振动夯实,夯实不留缺口;离台身50cm范围外用18吨以上压路机压实,并确定最佳施工组织方案、压实厚度、压实遍数等,确保达到台背回填压实度要求。回填材料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2碾压。5、控制层厚:台背回填的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为防止填土超厚或漏检,必须在墙身背面从基础顶面起按15cm高度从下往上逐条画线并编号,以便施工时控制填土厚度和质检人员掌握被验层次和各项技术指标。填土高度超过8m的桥梁台背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安装沉降板。6、台背回填前,墙身模板对拉螺栓孔用7.5号水泥砂浆封住,沉降缝用沥青麻絮填充,并在沉降缝、盖板与墙身之间的临土缝面用三油二毡(油毛毡宽度为20cm)处理。通涵的临土面要涂刷沥青防水。7、台背回填每层必须有验收资料和压实层照片,每层填筑必须按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五、压实标准及检测1、压实度要求从基底至构造物顶部或路床顶面均为96%,台背回填每层每侧检测不少于3点,检测中线离台侧面约30cm,位中一个点,距墙身边线1m各一点。检测方法为灌砂法。对于填料面积较大部分,还应增加检测点数。锥坡填筑每层至少检测1处。2、所有台背范围内的回填压实度标准同路基顶面压实度标准(96%)。3、每层压实度评定采用点点合格进行评定,且应进行宽度、长度的测量,层层验收。六、回填完毕后,应进行弯沉检测。由承包人自检合格后,监理处组织专项验收。弯沉检测指标按路基96区顶面-20cm标准控制。七、质量追溯1、台背回填评定不合格、弯沉达不到要求、钻芯检测压实度不合格的,必须无条件返工处理。2、无台背回填档案的不得计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档案材料:每个台背回填的材料的筛分、掺配用量记录、拌和情况记录、压实机具记录或浆砌片石砌筑、混凝拌和以及振捣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