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古建筑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古建筑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林古建筑实习报告 本学期的古建筑测绘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建筑的机会,一个可以让我们亲身走进古代建筑,感受古代建筑文化的机会,同时让我们更好的领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时代在速度发展着,新一代的建筑也不断的创造着,但是去看懂读懂体会古人建造的古建筑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学子的必要课程。这次的古建测绘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对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实习目的 本次测绘实习通过对古建筑的测绘,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认识,深入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古建筑的结构与形式、中国古建筑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以深化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理论学习;同时掌握建筑测绘的技术和方法,培养我们调研、收集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大家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 地点:洛阳关林大殿三、测绘人员四、测绘对象关林拜殿和大殿:拜殿为5开间卷棚顶明代建筑,是举行祭祀礼时谒拜的场所。殿中间有乾隆、慈禧亲书的匾联,西端竖立着高35米关羽大刀。大殿于拜殿相连,面阔7间,进深3间,高约20米,总面积700平方米,是关林最大的建筑。庑殿顶上,琉璃瓦覆盖,屋脊横立,六兽扬武,飞檐斗拱,朱柱盈围;四檐角饰以庞涓、韩信、罗成、周瑜四神将,悬以铁马金铃。店内暖阁三间,透雕花龙。正门两侧木雕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13幅故事画。 刻工精细,构图美妙五、测量工具50m皮尺、激光测距仪、5m钢卷尺、指北针六、测绘内容1、建筑的总平面。一般只需皮卷尺、钢卷尺、卡尺或软尺就可以测出所有单体建筑的平面图。测绘平面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轴线尺寸,之后单体建筑的一切控制尺寸都应以此为根据。确定轴线尺寸后,再依次确定台明、台阶、室内外地面铺装、山墙、门窗等的位置,平面图就确定了。2、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对于法式测绘,因为没有搭架,无法上到建筑物上用皮卷尺测量高度,所以这一类立面图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测量。粗略测量时,我们可以仅借助竹竿和皮卷尺、铅垂球测出高度。但是要用做档案记录时,单层的建筑,如果有可利用的反射点就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高度,如果没有反射点可以通过全站仪测出两点之间的高差就是建筑的高度。3、建筑的纵剖面、横剖面。测量方法与测绘立面图的原理一样。不同的是剖面图要更清晰地表达出各层之间的构造关系4、大样图。包括了各种砖雕、脊饰、梁架的斗拱等部分的大样。因为这类装饰构件的线条、图案都非常复杂,甚至是一些人物、花鸟、虫鱼图案,而按照测绘的要求是要一一表现在大样图中的,这往往是古建筑测绘中最耗时、难度最大的。在法式测绘中,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数码相机拍下各个大样的正、侧、底面的照片,然后测出各个大样中重要的控制点的距离,通过比照数码照片绘出大样图。七、关林及大殿简介关羽被过去历代王朝尊为武圣,是民间信仰者忠、勇、仁、义之楷模。关林古庙会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前往关林朝圣之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风格: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关林的主要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舞楼、大门、仪门、平安殿、财神殿、春秋殿、关林(冢)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它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关林大门为三门道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始建于乾隆五十六年。走近它的时候,镶嵌在大门上的81颗金钉闪耀眼前,威仪立至。在古代,仪门上的铜钉数目是有等级划分的。皇帝为九五之尊,所以仪门上可用九排铜钉,其次是王侯将相,可用七排,余者依次递减,由此可知,关羽被后人所尊崇的地位已非同一般了。抬头间,你便可看到被奉为神笔的洛阳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关林”二字。远看这两个大字,笔力刚劲有力,其神韵透于匾外,让人叹止。穿过仪门,看到一条我国关庙中惟一的石狮甬道。在长约35米的古甬道上,共有大小石狮104尊安坐两侧甬柱顶上,大狮姿态安详,小狮活泼可爱,百狮百态,让人称奇走过石狮甬道,便是拜殿,拜殿:位于正殿之前,与之相连,是春秋大祭之时百官僚属谒拜之所。殿中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这里是春、秋、诞三祭之期的祭所。洛阳人很是尊崇关羽,在阴历正月十三进行“春祭”,在阴历五月十三即关羽的生日,进行“诞祭”,在阴历九月十三,进行“秋祭”。在这三祭之中,又以秋祭最为隆重,多年来,来自沿海及港、澳、台、东南亚的拜祭者越来越多,随着规模的发展壮大,如今的“秋祭”已经演绎成了“关林国际朝圣大典”。 仰面观之,有一块大匾高高悬在大门上,上书“声灵于铄”四个大字,寓意关公美好的声名象美好的音乐一样传扬四方。这块匾是清乾隆十五年乾隆帝所题,同时两侧并题有联曰:“翊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由此可以看出,不仅百姓敬仰关公,古代帝王对关公也同样尊崇。走过拜殿,就来到了关林大殿。它是关林最大、木刻最为集中的殿宇,同时,它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 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走进大殿,关羽金身端坐眼前,它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穿锦缎绣龙袍,手持一把标明身份的“七星”护板,庄严肃穆。该塑像是1986年仿塑的,原来的塑像在文革中被毁掉了。原像是金身帝王像,是在康熙四年加封关公为帝后以帝制塑造的。在关林大殿的门板上,你还会发现刻绘着桃园结义、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等12幅与关羽有关的故事。如此多幅反映关羽生平的木雕在国内其它关庙很少见的,不仅如此,徜徉在关林,在其它的大殿中,你还会发现斩颜良、诛文丑、挑锦袍、义释曹操等刻绘、壁画,因此上,关林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庙,这里还是一座融汇了多种文化的殿堂。当你穿越关林大殿,来到春秋殿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组极其漂亮的高浮雕式彩色悬塑“关公读春秋像。远观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走上前看,手法细腻,写意流畅,可谓雕塑之中的上乘之作。平安殿:又称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庙院的中心,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在平时的印象中,一般会记得关羽的“忠、义、仁、勇”,而通过这座塑像,看到了关羽灯下读春秋的神韵走过一座座殿宇,最后才是关冢。关冢之前,有两座石牌坊和一座碑亭。第一座石牌坊是明代万历年间立的,正坊额上题“汉寿亭候墓”五个大字。这是在关羽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向汉献帝给关羽奏请的封号,也是关羽的第一次受封。正坊柱正面有联一对,左右分云:“盖世英雄皈圣域,终天仇恨绕神丘”。再看左右,偏坊也有坊额,分曰:“义参天地”、“道衍春秋”,古朴悠长,令人深思。第二座石坊,在规模上要比第一座略小一些,它立于康熙五十五年。“中央宛在”,四个大字迎面正对。关于这四个字,有解释说,“中央”是指头颅的意思,“宛在”则是说仿佛存在的意思。碑亭位于两座石牌坊之后,因为碑亭台基为八角形,也叫它“八角亭”。该碑亭立于乾隆三十三年,为八卦歇山顶式建筑,其中五昂十一踩斗拱层层相叠,丝丝入扣,形成了一座密檐式阁楼。整座碑亭无一颗铁钉,均为木结构,虽历300年余载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民间匠师的高超技艺。碑亭内立有石碑一通,碑额上是九叠篆书“敕封碑记”,碑面上刻“忠义神武灵估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这是明清两朝对关羽的最高封号。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羽虽然早已远逝于历史中,但他的“忠、义、仁、勇”却得到了帝王们的褒奖,从侯到王,从王再到帝,从帝甚至发展到圣人,真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普天下的百姓们呢,他们敬重关老爷的同样是“忠、义、仁、勇”,但他们没有帝王们那般有心计,去利用关羽“忠、义、仁、勇”维持统治,他们很朴实,就是把关公当成了道德标杆和正义保护神,并且用他们不知疲倦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在各地兴建和重修关帝庙,以至于关羽的庙祀无垠。八、测绘实习内容 到达关林时,首先,我们对关林的总体布局进行大致的了解,接着我们集中对我们将要测绘的大殿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观察它的建筑的特色、平面形式、构架方式、屋顶形式、台基情况、彩画等。当我们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进行我们的测量工作,我们分好工后,一部分同学测量平面,一部分同学测量剖面,测量看似简单,但困难重重。由于建筑的高度较高,我们没法用平行投影的方法进行拍照,只能用激光测距仪把能够测量的全部测量一遍。利用传统手工测量手段,对一座单体建筑进行测绘,大体经历准备、勾画草图、测量、整理数据、制图校对、成图等阶段。整个流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场工作至少应完成仪器草图,并对照实物严格校核,以保证测绘质量;初次参加测绘尽量不用计算机记录,应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体验建筑、熟悉构造、掌握测量技巧和处理数据上,要求能够按投影法正确表达所测对象。九、心得尽管我们学过中国建筑史,知道斗拱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来,知道各个位置的柱子的名称,知道屋面分几层,但是当我们真正去了解它时,感觉又是那么陌生,通过测绘,我们对古建的感觉从陌生慢慢到熟悉,通过一笔一笔的描绘,我知道了柱径,知道了窗花格的大小,知道了飞椽的搭接和摆放,这让课本里的名词一个个鲜活起来。测绘是个认真的事,测一座细致的建筑,如同读一本好书,不知不觉把速度放慢,它会自动抹平读者的浮躁,测绘也是如此,古人建造这建筑的时候,该是多么细致,才会把窗花,雕刻得如此生动,我们从开始的粗心慢慢变得认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我们完成了转变。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次测绘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既要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又要协助队友测绘。 关林两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