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医养生保健讲座.ppt_第1页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讲座.ppt_第2页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讲座.ppt_第3页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讲座.ppt_第4页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季中医 养生保健,贺嘉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即农历七八九月,期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分为三秋,即农历七月为初秋,农历八月为仲秋,农历九月为晚秋。,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秋的本质在“凉”和“燥”字。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燥”,常诱发中老年人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肺气肿、栓塞、中风等病症。 秋天凉冷的气候常使人精神和情绪上出现波动,对老年人常表现为乏力、不愉快、失眠、头晕、易忧愁等。,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肺为姣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秋天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秋季饮食原则:秋冬养阴、少辛增酸、宜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秋季养肺方法:多吃梨、萝卜、百合、莲子、银耳等白色食物;多饮汤水: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菠菜猪肝汤、萝卜排骨汤等。,老年人秋季养生运动五戒,1.戒负重练习: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2.戒屏气使劲: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老年人秋季养生运动五戒,3.戒激烈竞赛: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4.戒急于求成: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大。 5.戒头部位置变换: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一夏无病三分虚,三秋防病各不同,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一个夏季高温袭击,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以及体质较弱者,很容易发生各类疾病。秋天气候多变,三秋气候各有不同,防病也应有的放矢。,初秋,秋季腹泻 经炎夏消耗,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稍有不慎,易发生腹泻。秋季腹泻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由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一种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前者可见于各个年龄,后者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此,立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注意气候寒热变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发生腹泻后,及时就医。,初秋,蚊媒传染病 初秋季节,气候温热潮湿,为蚊子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因此,也成为了蚊媒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疟疾。乙脑主要侵犯儿童,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疟疾俗称“打摆子”,发作时有典型的发冷发热症状,发作无规律的恶性疟疾危害较大,可危及生命。预防蚊媒性传染病,关键在于彻底消灭蚊子,搞好室内外卫生,夜间在室内要充分利用灭蚊器灭蚊,同时,要保护好皮肤,严防蚊子叮咬。,仲秋,秋季过敏症 到了仲秋时节,往往秋高气爽,此时很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花粉症、支气管哮喘等,尽管发病率没有春天高,但也不少见。因此,患有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此时要注意自身防护,尽量避开过敏原,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保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避免接触粉尘、药物、螨虫、化学品等过敏原。 可根据情况服用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等中药。 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加水煮烂,加柿饼30克,再煮粥,食用。 生百合90克,加冰糖煮水,每日食用。 核桃仁300克,柿饼300克,核桃仁先蒸熟后加柿饼蒸至溶合,晾干,作为糕点食用。,仲秋,秋燥症 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也会出现“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此时可先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常吃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秋燥甚者还可用中医名方“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皮肤瘙痒的食疗方法,银耳30克,枸杞20克,加水煮烂,加蜂蜜适量。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涩。 百合30克,绿豆30克,薄荷10克,加水煮前二味,熟后加薄荷、蜂蜜。适用于皮肤潮红瘙痒者。 赤小豆60克,当归20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煮熟。适用于贫血、头晕、皮肤瘙痒者。 玉米须60克,西瓜皮60克(鲜品200克),香蕉2个(去皮),加水煮汤,适用于糖尿病尿频、皮肤瘙痒者。,晚秋,伤风感冒 晚秋时节,冷空气过境,常有寒潮侵袭,机体若防护不慎,极易伤风感冒,甚至向下呼吸道蔓延,引发肺炎。此时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并调整好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秋季天气变化异常,容易患感冒。下列“九饮”能增强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晚上睡觉前饮用,可以有效地预防感冒的发生。 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菜根饮:大白菜鲜根200克,切片煎汤,趁热饮。 4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5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6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7姜糖饮:鲜姜末3克、红糖(或白糖)30克,开水冲泡代 茶饮 8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9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晚秋,心脑血管病 过境的冷空气可引起心、脑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压增高、血流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各类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引起高度警惕,特别是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冷空气的刺激,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备好急救药品。,中医养生之秋食山药,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效。 山药含有大量粘蛋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山药适合糖尿病、腹胀、病后虚弱、慢性肾炎、长期腹泻等患者食用。,山药苹果沙拉,把山药和苹果去皮、切成丁。山药放在沸水中焯熟,放入冷水中侵泡,捞出沥干水分,与苹果丁一起放在盘中,加适量沙拉酱拌匀即可食用。,板栗烧山药,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滚刀块。板栗洗净,煮熟,取出板栗肉备用。炒锅放在火上,倒适量油烧热,放入山药煎至两面金黄后盛出。炒锅中倒适量油烧熟,放入板栗和山药,加入酱油、料酒、胡椒粉、鸡精、盐、糖,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炖至山药入味,收干汤汁,撒上香葱未即可。,山药炖鸡,把鸡洗净,剁成麻将大小的块备用。将山药削皮后切成菱形片,笋切片,菠菜切断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