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_第1页
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_第2页
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_第3页
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_第4页
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标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MACRO/ 服装针织项目投资规划方案第一章 概况一、承办单位概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413.77万元,同比增长21.49%(2726.4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服装针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3437.9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7.18%。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3236.894315.864007.583853.4415413.772主营业务收入2821.973762.633493.873359.4913437.962.1服装针织(A)931.251241.671152.981108.634434.532.2服装针织(B)649.05865.40803.59772.683090.732.3服装针织(C)479.74639.65593.96571.112284.452.4服装针织(D)338.64451.52419.26403.141612.562.5服装针织(E)225.76301.01279.51268.761075.042.6服装针织(F)141.10188.13174.69167.97671.902.7服装针织(.)56.4475.2569.8867.19268.763其他业务收入414.92553.23513.71493.951975.81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579.0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1.76万元,增长率11.24%;实现净利润2684.2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6.97万元,增长率11.97%。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15413.77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3437.96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7.18%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1.49%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2726.40利润总额万元3579.04利润总额增长率11.24%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361.76净利润万元2684.28净利润增长率11.97%净利润增长量万元286.97投资利润率53.92%投资回报率40.44%财务内部收益率27.67%企业总资产万元19753.82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5.66%流动资产总额万元5068.49资产负债率37.76%二、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转型与变革”将赋能2019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词。在此影响下,我市工业发展将推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制高点和主攻方向,促进全市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抓紧启动一批需求迫切、前期基础条件好、既利当前又促长远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支持重大装备“走出去”和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推动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面向未来全球竞争的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设网络强国以及“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紧密扣合、协同发展。聚焦研发、市场、企业、人才四大产业基础,打造支撑产业中高端迈进的完整政策体系,为企业减负、为制造松绑、为创造护航,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是一项复杂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型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制造企业凝心聚力、锲而不舍、协同推动。这就需要从系统、全局、综合和长期的视角看待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建立起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国家层面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产业层面的产业基础能力,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有效解决各个层面基础能力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政府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协同推进社会文化环境改善与经济激励机制完善,协同推进质量法制体系完善和市场体系建设,同时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的兴衰印证着国家的兴衰。历史上中国曾是制造业第一大国,1850年前后旁落他国。经历了150年后,2010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无疑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发展新动力将是“十三五”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题。未来五年,我市必须确立产业发展新思维,把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逻辑,突破当前要素资源瓶颈约束,积极稳妥地完成速度、结构、动力等方面的多重转变。要善于利用国家层面的重大部署对市场和体制环境的积极影响,抢抓拓展国内发展空间的机遇,注重结构优化,注重要素提升,注重环境改善,充分激活我市产业的发展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3、“十三五”时期应对产业政策方向进行重大调整:推进产业政策从选择性主导转为功能性主导,产业政策的重心从扶持企业、选择产业转为激励创新、培育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投资审批、目录指导、直接补贴企业等手段直接广泛干预微观经济,以挑选赢家、扭曲价格等途径主导资源配置,这虽然发挥了经济赶超的重要作用,但也扭曲了市场机制。进入“十三五”以后,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寻求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此时政府部门难以正确选择“应当”扶持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实施产业政策了,而是产业政策方向需要转型,从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向功能型产业政策。功能型产业政策是“市场友好型”的,它以“完善市场制度、补充市场不足”为特征,政府的作用是增进市场机能、扩展市场作用范围并在公共领域补充市场的不足。这种调整意味着,今后产业政策手段要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行为为主转向通过培育市场机制间接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虽然也存在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性企业政策,但扶持对象一般是前沿技术和公共基础技术,并强调研发、技术标准和市场培育的协同推进,多采用事前补贴、而不是事后奖励的方式,补贴规模不大、更多是发挥“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制造业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制造业加快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把新兴产业壮大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2018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涉及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方面,在先进制造业短板补充建设、传统产业去产能升级、制造业信息化、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设立组织形式项目承办单位为xxx科技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二、项目投资规模该服装针织项目主要从事服装针织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1324.2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25.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99%;流动资金3398.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01%。三、产品规划项目主要产品为服装针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23427.00万元。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产品的美誉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请有营销经验的营销专家领衔组织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创新机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xx省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四、建设规模(一)用地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27920.62平方米(折合约41.86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7920.62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1.86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1829.5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1110.41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1829.51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2261.86万元。(二)产能规模项目计划总投资11324.28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23427.00万元。五、工艺说明(一)工艺技术方案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效率专用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原辅材料,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项目承办单位市场竞争能力。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项目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二)项目技术优势分析投资项目采用的技术与国内资源条件适应,具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该技术工艺路线可以适应国内主要原材料特性,技术工艺路线简洁,有利于流程控制和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已经被国内生产实践检验,证明技术成熟,技术支援条件良好,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技术设备投资和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经济合理性;投资项目采用本技术方案建设其主要设备多数可按通用标准在国内采购。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承办单位在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努力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项目承办单位在选择设备时,要着眼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努力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检测成本。七、厂房土地(一)建设有利条件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二)控制指标投资项目绿化覆盖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绿化覆盖率2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绿化覆盖率20.00%”的具体要求。(三)用地总体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51.03%,建筑容积率1.1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1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9.34万元/亩。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占地面积()基底面积()建筑面积()计容面积()投资(万元)1主体生产工程10073.2610073.2621110.4121110.411650.161.1主要生产车间6043.966043.9612666.2512666.251023.101.2辅助生产车间3223.443223.446755.336755.33528.051.3其他生产车间805.86805.861224.401224.4099.012仓储工程2137.182137.186967.416967.41396.092.1成品贮存534.29534.291741.851741.8599.022.2原料仓储1111.331111.333623.053623.05205.972.3辅助材料仓库491.55491.551602.501602.5091.103供配电工程113.98113.98113.98113.987.293.1供配电室113.98113.98113.98113.987.294给排水工程131.08131.08131.08131.086.524.1给排水131.08131.08131.08131.086.525服务性工程1353.551353.551353.551353.5576.955.1办公用房784.83784.83784.83784.8336.135.2生活服务568.72568.72568.72568.7233.966消防及环保工程381.84381.84381.84381.8424.426.1消防环保工程381.84381.84381.84381.8424.427项目总图工程56.9956.9956.9956.9946.647.1场地及道路硬化3827.70582.12582.127.2场区围墙582.123827.703827.707.3安全保卫室56.9956.9956.9956.998绿化工程1536.9853.79合计14247.8931829.5131829.512261.86八、人力资源配置项目招聘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八小时,达产年劳动定员434人。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一线产业工人工资1.1平均人数人2951.2人均年工资万元5.281.3年工资额万元1457.882工程技术人员工资2.1平均人数人652.2人均年工资万元5.572.3年工资额万元365.433企业管理人员工资3.1平均人数人173.2人均年工资万元6.043.3年工资额万元123.304品质管理人员工资4.1平均人数人354.2人均年工资万元5.544.3年工资额万元175.365其他人员工资5.1平均人数人225.2人均年工资万元6.385.3年工资额万元125.006职工工资总额万元2246.97九、产品市场分析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服装针织企业541家,规模以上企业26家,从业人员2705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服装针织产值102178.09万元,较2016年88588.60万元增长15.34%。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46446.30万元,较去年41256.26万元同比增长12.58%。区域内服装针织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行业产值万元102178.09同期产值万元88588.60同比增长15.34%从业企业数量家541规上企业家26从业人数人2705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46446.30去年同期41256.26万元。1、xxx集团(AAA)万元11379.342、xxx科技公司万元10218.193、xxx有限公司万元6038.024、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5109.095、xxx集团万元3251.246、xxx公司万元3019.017、xxx有限公司万元232.238、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1904.309、xxx集团万元1811.4110、xxx公司万元1393.39区域内服装针织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AAA为例,2017年产值11379.34万元,较上年度9771.03万元增长16.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1032.81万元。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3948.88万元,同比增长28.87%;实现净利润1390.31万元,同比增长16.16%;纳税总额74.08万元,同比增长12.84%。2017年底,AAA资产总额21236.62万元,资产负债率39.83%。2017年区域内服装针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118.77万元,同比2016年42511.50万元增长13.19%;行业净利润9864.52万元,同比2016年8905.41万元增长10.77%;行业纳税总额24181.60万元,同比2016年20201.84万元增长19.70%;服装针织行业完成投资33218.13万元,同比2016年27832.53万元增长19.35%。区域内服装针织行业营业能力分析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48118.771.1同期增加值万元42511.501.2增长率13.19%2行业净利润万元9864.522.12016年净利润万元8905.412.2增长率10.77%3行业纳税总额万元24181.603.12016纳税总额万元20201.843.2增长率19.70%42017完成投资万元33218.134.12016行业投资万元19.35%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0亿元,年均增长8.45%。预计区域内服装针织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153362.41万元,利润总额46815.26万元,净利润20372.02万元,纳税10040.72万元,工业增加值48076.91万元,产业贡献率14.79%。区域内服装针织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118763.85134958.92153362.412利润总额36253.7441197.4346815.263净利润15776.0917927.3820372.024纳税总额7775.538835.8310040.725工业增加值37230.7642307.6848076.916产业贡献率9.00%13.00%14.79%7企业数量6497921014十、项目选址分析(一)选址原则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和现行标准的允许范围,不会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二)纺织方案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利税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63%。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龙头和现代化的新城区,正上着新的目标奋进。通过几年发展,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步增多、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乘用车、重型汽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汽车制造,以煤炭综采设备为主的煤矿及矿用设备制造,以风机整机组装及叶片、塔筒等零部件制造为主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以压力容器为主的化工设备制造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三)建设条件分析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项目承办单位是以相关行业为主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科研开发、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其项目产品制造技术和销售市场已较为成熟,在生产制造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具有管理优势;在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上的有力保障。第三章 生产原料及能源供应一、主要原料原材料仓库按品种分类存储;库内原辅材料的保管应按批号分存,建立严格的入库、分发制度,坚决杜绝分发差错,坚决杜绝因混批错号、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在项目产品制造过程中,根据客户需要直接或间接将产品的生产、检验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制造质量的稳定。项目承办单位“倡导预防、健康安全、遵纪守法、持续和谐”的质量方针,实现持续改进。项目承办单位从项目产品的研发阶段就特别关注质量控制,引入了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QC质量检验、SPC统计过程方法、GRR检验测量的再现性、TQM全面质量管理等控制方法。项目产品流程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引入CAE分析,避免过多的“设计分析循环”,明显减少设计总费用和设计周期。产品的流程化设计包括从三维的几何造型设计、ANSYS分析到产品实验,通过CAD和CAE的平滑过度双向互动,进而避免CAD与CAE的重复工作,提高设计效率,通过流程化控制提高设计制造质量的稳定性。二、主要能源消耗(一)项目用电量测算全年用电量806499.79千瓦时,折合99.12标准煤。(二)项目用水量测算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19292.03立方米/年,折合1.65吨标准煤。(三)节能分析项目位于某某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100.77吨,节能量折合标煤30.10吨,节能率27.81%。节能分析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能耗吨标准煤100.771.1年用电量千瓦时806499.791.2年用电量吨标准煤99.121.3年用水量立方米19292.031.4年用水量吨标准煤1.652年节能量吨标准煤30.103节能率27.81%(四)节能措施根据实际经营负荷,对项目用电进行功率因数补偿,大功率电机采用末端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变配电室尽量考虑合理组合,使变压器在经济状态下运行,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在生产工艺的节电技术和设备的生产效率、采用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加强管理、认真操作的基础上,实现投资项目的低能消耗;电器设备选用新型节能产品,例如:自带补偿装置的变频节能电机、LED节能灯具等。做好生产设备的综合保养提高其利用率,杜绝各类能源浪费现象,节约能源和物料资源,提高材料综合利用率,废旧材料集中回收利用。项目承办单位照明灯具按主体工程对照明的实际照度要求,根据使用场所和周围环境要求及不同电光源的发光特点,优化照明设计,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光效高、显示性好的光源及配光合理、安全、高效的节能型灯具。供电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机电设备减少能源消费;电气线路采用静电容器补偿无功负荷,配电室内安装低压电容器补偿屏,使生产装置在最大负荷时补偿后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减少无功损耗。undefined要根据使用水质的不同要求,做到“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根据不同工序、不同冷却水温循环使用冷却水;生产及生活系统排出的污水,通过废水净化装置处理后回收再利用,采用废水作次要的用途:清洗楼梯、地板、仓库及装卸场地等,从而做到节约新鲜水的目的。undefined合理选用供配电线路,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供配电系统要配置谐波、滤波及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的消耗。选用热效率高的冷却器,减少循环水的使用量;同时,积极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液,充分回收热量;凡是表面温度大于50.00的设备和管道,均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对加热设备和管道进行保温,减少热能的损失。三、主要设备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1台(套),设备购置费3746.35万元。第四章 生产安全保护一、消防安全(一)消防设计原则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应该全部采用阻燃性建筑材料,对于企业的消防工作,坚持做到“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应严格按照上述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外,同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救,并在自救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社会及公安消防的力量,当地消防局接报后可在15.00分钟内赶到火灾现场。项目承办单位明确重点消防对象,采取适当的安全消防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做到及时扑灭,快速疏散有关人员,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总图布局分为行政办公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区、原料及产品储运区等),办公区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的有关规定布置。生产区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的安全距离和防火间距布置。有火灾爆炸危险介质的设备安全控制措施,异常情况的紧急控制措施有火灾爆炸危险介质的设备应采用定期检修和临时检修方案,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制定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场区道路与架空管道交叉处的净空高度,均保证不小于5.00米,确保消防车畅通无阻行驶。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场地排水采用暗管排放方式,进入项目建设地排水系统。(二)消防设计凡有腐蚀介质作用的建、构筑物都必须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要求作防腐蚀处理。有气相腐蚀的建、构筑物,其梁、柱及天棚顶面及墙面应刷防腐涂料。投资项目设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主要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管径DN350?L。项目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由项目承办单位场区消防给水管网两路直接供给,全场生产设备的消防采用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项目消防给水由场区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环状管网两路供水,消防管网供水能力280.00L/s,供水压力0.80MPa,主管网管径为DN350?L。投资项目建设消防水泵房。设稳压设备一套,稳压泵一用一备,使消防管网充满水,维持一定压力。控制方式采用专员值班电话联络方式、报警按钮、远程启动按钮、压力传感器自动启动方式。地上房间: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仓库设计自然排烟系统。可开启排烟窗面积大于该场所面积的2.00%,自然排烟口距离该防烟分区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00米。项目的生产车间、办公室、通道走道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喷水强度取6.00L/min?O,自动喷淋延续时间为1.00小时。(三)消防总体要求消防人员要求:项目承办单位根据各个车间消防情况,安排专人负责场区及车间的消防及消防器材的维护。应急疏散要求:厂房、库房等处应急疏散通道保证畅通,设置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灯,并保证疏散出口和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四)消防措施项目为级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主要设备包括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联动控制要求包括:火灾报警后,应停止相关部位的空调通风系统并返回信号,启动相应的防排烟风机并返回信号;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应能控制电梯全部停于层并返回信号;其他如消防水系统的控制、防火卷帘门的控制、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等,均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二、防火防爆总图布置措施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GB50058-2014的要求对全场的爆炸火灾危险区域进行划分,并按规定选用相应防爆型的电气设备。选择的电气设备应满足防爆等级的要求。场区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等级按第二类防雷设计,其它建构筑物按第类防雷等级考虑。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或避雷针或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可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或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并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设备相连,防直击雷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00欧姆,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外壳均需可靠接地。三、自然灾害防范措施防雷击、接地保护:本工程高于15.00米以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均要求设有避雷针或避雷带,其接地冲击电阻小于10.00欧姆;建筑防雷设计符合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程(GB50087)要求。四、安全色及安全标志使用要求五、电气安全保障措施项目承办单位重要场所如主控室、变压器室等,除正常设置220V照明灯外,同时还应装备事故照明灯,便携式照明灯具的电压不得超过36V;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环境的灯具电压不得超过12V;有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该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六、防尘防毒措施在可能散发有毒有害物的岗位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备,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对操作工造成危害。七、防静电、触电防护及防雷措施各生产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设计有可靠的防雷保护设备,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架空管道以及变配电设备和低压供电线路终端,均设计防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设备内设置必要的避雷针(线)。undefined八、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对容易发生坠落的危险岗位均设立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对于建筑物上的吊钩、吊梁等,在醒目处标出起吊重量。undefined九、劳动安全保障措施项目的劳动安全工作应纳入项目承办单位统一管理,劳动安全责任到人,并加强预防性检测;制定严格的劳动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在岗职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做到经常化。该项目设计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从根本上杜绝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对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在相应的岗位上设置急救用品,一旦发生中毒事故,能够保证中毒人员得到及时抢救。十、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及教育制度(一)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项目承办单位应引进安全设施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技术和相应的装置,如有与我国现行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不符,应及时采取补偿措施,使其达到我国车间生产的安全卫生要求,以便在上述装置投入生产后能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保证安全与员工的健康。十一、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该项目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投资项目在建成后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爆炸、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中毒、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项目承办单位依靠工程设计规划的安全防护设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能够及时控制事故,防止安全及消防事故的蔓延,有力保障职工人身及财产的安全。第五章 环境保护分析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确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显现。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更为迫切。到2020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的循环型工业体系框架,全区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大幅提升,能源资源消耗明显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工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进一步扩大,力争建成14个上规模、上档次、有竞争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实现能源化工、有色金属两大传统产业新型化;打造形成18个具有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3个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区。全面实施工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节能环保产业初具规模。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区域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各类指标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要求,水质现状较好。根据环境质量监测部门最近监测数据显示,项目建设地声环境功能区划为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类区标准:昼间60.00dB(A)、夜间50.00dB(A)。二、建设期环境保护(一)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防治对策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它们都是以柴油为燃料,因此,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均为不定时无组织排放,排放量随设备性能而异;由于产生量不大,且施工场地空旷,废气易扩散,废气经自然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对建设期烹饪油烟治理措施:项目建设期间建筑队伍生活炉灶排放的油烟,根据厨房灶头风量选择安装合适的油烟净化器,同时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燃料,以减轻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建设期烹饪油烟废气排放量较少,且为间歇排放,因此,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如果有条件,建议施工单位组织员工就餐由外购解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投资项目在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二)建设期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将会引起敏感点噪声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建设区域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同时,加强控制汽车鸣笛等措施。项目建设期噪声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投资项目噪声源来自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根据调查可知,项目建设期间其噪声主要来源于打桩机、吊车、装载机、电锯、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砸夯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和车辆运输的交通噪声;不同施工机械噪声强度相差很大,重型和中型载重车辆在加速下的噪声级范围分别可达88.00dB(A)-93.00dB(A)和82.00dB(A)-90.00dB(A),打桩机的噪声级范围可达95.00dB(A)-105.00dB(A),施工中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最大值约为110.00dB(A),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根据类比调查和现场资料分析,确定投资项目建设期主要施工设备产噪声级(源强)。(三)建设期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施工废水:建设期废水污染源主要有施工区域地面清洗和施工机械、建材冲洗产生的废水;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石料等建材的洗涤、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砂,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厕所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生活所产生的少量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SS等,生活废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级标准后排入附近的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四)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土壤暴露在雨、风和其他干扰之中,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中的临时堆放,都可能出现散落和水土流失;同时,施工中土壤结构会受到破坏,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在暴雨中由于降雨所发生的土壤侵蚀,将会造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五)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土流失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造成大面积的地表裸露,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从而对地表植被、水体、土壤结构等产生潜在危害;这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在夏季会变得更为突出;随着项目的建设,天然植被将有所破坏,因此,在建设后期应及时绿化,对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实现部分生态环境补偿。三、运营期环境保护(一)运营期废水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投资项目正常经营所产生的生活和办公废水主要有:食堂餐饮废水、工作人员和来往人员生活废水、卫生间污水等,主要污染因子CODcr、SS、氨氮、动植物油等;根据检测,项目实际运营中办公及生活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指标CODcr约620.00mg/L,SS约500.00mg/L,氨氮约35.00mg/L,BOD5约200.00mg/L。为了充分利用各种水质的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投资项目运营期的废水治理及利用以“清污分流”、“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将不同水质的水分开设置,而且,场区排水系统划分为生产排水、生活排水、清净下水和事故水等管道排放系统。生活和办公废水分别通过隔油池、化粪池及沉淀池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相关标准后,经场内管道汇集,进入级生化处理系统。(二)运营期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排风及通风系统装置内自备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可以彻底地净化工艺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