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浅谈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为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文章依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作了探讨。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培养;途径强化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课题。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教育应注重能力本位”的思想,并在具体实践上将学生的学习解构为知识学习、操作学习、案例学习、模拟学习四个方面。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反思无疑是一种进步。这种理念尤其切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以之为指导进行教学调整和创新,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职业成长为依托,在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底蕴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职业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一、知识学习加强基础知识底蕴的培养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知识底蕴的培养,要做好“三个积极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之具备较好的法制和道德观念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身心素质,深扎其生存和立业之根。第二,要积极引导学生锻炼并具备较强烈的自学意识、创新意识、积极向上勇于争先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茁壮其生存、立业和发展之本。其三,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构建起扎实的“山脊型”结构的文化理论知识体系,使他们的重点专业理论要有广度和深度,相关专业理论要有幅度和差度,基础理论要有实际操作度,其他文化知识有宽度但不强求其深度,夯实其生存、立业和发展之基。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学生提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加强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力度,做到“厚基”。只有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面宽、有深度,才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开展和创造,才能加强他们换岗转业的应变能力,才能使之进一步自学深造和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强化“厚基”,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把握住一个“界”和一个“度”,不要突破重点专业课和一般专业课的“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知识要以够用为“度”,否则将可能导致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教育的失衡。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是由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校转型而来,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没有摆脱“重理论、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的束缚,已经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厚基”,则会对高职教育的入轨产生有力的冲击。所以,“厚基”应着眼于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基础课,要以“综合课程理论”为指导,打破学科系统和学科界限,精选内容,设置综合课程;对专业课,要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加大重点专业课讲授和实训课的学时,将一般专业课设置为精选内容课,相关专业课可定为选修或讲座课。此外,从高职教育的要求看,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一般为1:1,后者最少不能低于30,前者除去一些硬性要求的公共课外,所剩理论教学课时只能占总课时的40一50。这些课时对于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的任务而言是相当紧缺的,不允许过多突出基础课和专业理论的教学。二、操作学习突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能够直接从事专业工作的有用人才。这里所说的职业能力主要是狭义上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和把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转换岗位或职业的能力。职业能力是高职学校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得以走向社会并成功立足、求得生存条件的基石和看家本领。这就要求高职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更要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能将成熟的设计方案或科研成果转变为合格的产品或完备的运转程序,从容、圆满地完成岗位所赋予的各项任务。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各种体制和结构的持续调整和完善,使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职业转换或岗位调整的问题,这就要求毕业生还要具备相近于所学专业和对口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推广操作学习、培养职业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相当于高职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立了“双元制”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和“学院同企业相联系”的培养模式始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法国的STS(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就体现出职业化,基础理论课(含基础专业课和专业课)仅占总学时的13,职业技术课占到了23,在第一学期就开设职业技术课,二年级学生就必须到企业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8到12周的专业操作实习。在我国,像天津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等一批比较著名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也都探索和总结出了产学研结合、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师生到社会上兼职、吸引社会专家和能工巧匠从教、与国外联合办学、加强在职培训等比较成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办学机制和培养职业能力的操作学习教学方式。上述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并取得成功的操作教学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1指导理念明确:以能力本位思想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理念并且始终坚持贯穿于教学过程中。2培养目标清晰:以向社会一线岗位输出中高级操作型、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实用人才为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3基础教学灵活:以职业的岗位能力为核心设置专业和各类课程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要点,而不拘泥于学科体系。4突出技能训练:以突出技能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动手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5注重联系实际:以加强实习、实训手段,注重校企结合与互动,紧贴社会实际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应用社会教育资源。三、案例学习注重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创新,就是在科学上提出新知识、新概念;在技术上设计出新产品、新工艺;在生产上进行工序革新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在管理上进行流程、环节的各种改革。作为与社会生产直接对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毕业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建设中的创造、生产服务中的创新和生产一线管理中的革新等方面,要求他们在将成熟的研究成果、设计方案或管理模式转化为社会生产或具体运行程序时,要技艺精湛、力求新意;在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时,要立足现状、不拘陈规、善于思考、锐意创新,敢于提出新问题,勇于探索新事物。而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通常会借助于启发学生对具体案例“举一反三”的学习来完成。案例教学自20世纪20年代起逐渐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常规教学形式,到了20世纪60一70年代,案例教学在其他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启发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本身具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通过案例教学来加强高职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时,我们要强调真实性、提倡趣味性、讲究典型性、坚持启发性、加强针对性,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落实以人为本的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思想创新。高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决策者要从思想上创新,要以人为本,大力践行能力本位教学思想。要在实现一般教学目标外,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是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搞好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动力。其次,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充分考虑到案例教学在开拓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设置一定量的调研课、选修课、讲座课,增加可操作性的案例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利于他们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潜能、锻造特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舍弃“填鸭式”的教学,多采用启发式、问题设置式、情景模拟式、讨论归纳式、现场教练式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力。最后,突出考试考核方法的创新。可以考虑推行弹性学习制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允许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程的同时,根据各自精力、爱好和兴趣选择选修课程,经考核合格后,给予一定的学分。还可以允许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特定时间(如假期等)到相关岗位进行实践,结束后从能力的再提高、理论的再认识和对该岗位的革新建议等方面拿出自身的实践案例报告,经考核后,按实践课给其确定学分。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具体考试考核时,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并注意体现理论的应用性、多元性和综合分析性。培养四、模拟学习强化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共同生活和生存方面的能力,其范围涵盖了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调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处理政治、经济、法律、公德之间的关系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能力等。高职学生一旦参加工作,就意味着他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和起跑线。同时,由于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机构的重组、结构的调整、人员的变动等原因,在以后的工作生活道路上也会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应对和处理都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年龄、习惯和知识、能力发展上仍处于养成阶段的中后期。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社会场景的预设和模拟,以引导、规范、锤炼、全方位的教育为原则,贯穿于从人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始终。在引导学生模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重视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可以经常利用课堂或社会实际,采用讲授、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也可以围绕领导科学、组织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