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一、 复习目标 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 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二、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 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三、知识点整理1、 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 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3、 对顶角相等。4、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记作ABCD,垂足为O。 OB BBAC BBD BB5 、 过一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7、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下图,PO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lPOA2A1A3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8、 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注意:“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以后我们会知道,在空间即使不相交,可能也不平行;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平行,就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9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符号语言:ba,ca bc.10、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11、平行线的判定:(1)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2)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内错相等. (3)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四、例题讲解例1直线a、b相交,1400,求2、3、4的度数。 1 BB23 BB4OB BBAC BBD BB 分析:1和2有什么关系?1和3有什么关系?2和4有什么关系?解:121800,21800118004001400.31400,421400.例2、 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为什么?(2)如果1=4,那么1与2相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31BD4ACE2解:(1)1与2是内错角,因为1与2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两旁;1与3是同旁内角,因为1与3在直线DE,BC之间,在截线AB的同旁;1与4是同位角,因为1与4在直线DE,BC的同方向,在截线AB的同方向。(2)如果1=4,又因为2=4,所以1=2;因为3+4=1800,又1=4,所以1+3=1800,即1与3互补。五、习题巩固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相交于P,若a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2、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1=5;1=7;2+3=180;4=7.其中能说明ab的条件序号为( ) A. B. C. D.3、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是 A、0个 B、1个 C、2个 D、3个4、已知,如图,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5、如图所示,已知AB、CD被EF所截,EG平分BEF,FG平分EFD,且1+2=900,试说明ABCD. 12BACDEFG实数一、方根1、 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正数叫做_的算术平方根。2、 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叫做_平方根开平方:_正数的平方根有_个,它们_0的平方根是_,负数_平方根3、 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即那么这个数叫做_的立方根开立方:_正数有个_立方根负数有_个立方根0立方根是_4、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为:_正数的平方根记为:_正数的立方根记为:_表示求_表示求_表示求_表示求_5、具有_性,即_6、7、8、方根小数点移动规律如果正数的小数点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一位如果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者向左移动一位二、实数1、无理数:_2、实数的分类按有理数、无理数分如下:按正、负分如下:3、_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_与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练习题】1、5的算术平方根是_; 81的算术平方根是_; 的算术平方根是_; 3是_的算术平方根 是_的算术平方根; 2、25的平方根是_;的平方根是_的平方根是_;的平方根是_3、有意义,的取值范围是_ 有意义,则、y应满足的条件是_有平方根,则若有意义,则= 、已知,则化简、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根是,则下一个数的平方根是_6、已知,那么,、已知,那么、已知,如果,则如果,则9、已知,且,那么10、最小的自然数是_;最大的负整数是_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_;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11、实数包括_和_。无理数是_小数,有理数是小数。无理数都可以用_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点既表示_,又可以表示_,数轴上的点和实数是_关系12、将,用“”号连接起来_13、的相反数是_,的相反数是_,绝对值是_,倒数是_14 有下列说法:(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15的平方根是( )A B C D16若,则的值是( )A B C D17若,则( )A8 B8 C2 D8或218、下列实数:0020020002中,无理数有( )个 (A)2 (B)3 (C)4 (D)519、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 2是4的平方根; (B) 2是(2)2的算术平方根;(C) (2)2的平方根是2; (D) 8的立方根是220、试估计的大小范围是( ) (A)75 80; (B)80 85; (C)85 90; (D)90 95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能利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 2、会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3、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糸中,由已知点的坐标确定这一点的位置,由已知点的位置确定这一点的坐标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难点:建立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由坐标变化探求图形之间的变化三、知识点整理 1、四个象限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 四个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二象限( , )第一象限( , )第二象限( , )第二象限( , )2、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二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第三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负数; 第四象限上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3、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区域内一些地点的位置的步骤是什么?(1)建立直角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坐标系中的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表示地点的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1)通常选择比较有名的地点,或者较居中的位置为坐标原点;(2)坐标轴的方向通常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正东为横轴的正方向;(3)要标明比例尺或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4、知识结构 确定平面内 点的位置建立平面直 角坐标糸画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点 坐标(有序数对)P (x,y)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四、例题讲解例1、写出表示学校里各个地点的有序数对. 10大门食堂宿舍楼宣传橱窗实验楼教学楼运动场办公楼(5,2)分析:从表示大门的有序数对你能知道前一个数的意义是什么?后一个数的意义是什么吗?答:宣传橱窗(2,2),办公楼(3,3),实验楼(3,7),运动场(6,8),教学楼(7,4),宿舍楼(8,5),食堂(9,6)。五、习题巩固1如果点M(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a,b)在第_象限;若a0,则M点在 . 2、已知长方形ABCD中,AB=5,BC=3,并且ABx轴,若点A的坐标为(2,4),求点C的坐标.3、已知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3,6),C(14,8),D(16,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4某村过去是一个缺水的村庄,由于兴修水利,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据村委会主任徐伯伯廛,以前全村400多户人家只有五口水井:第一中井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第二口井在村委会北偏东300的方向2000米处,第三口井在村委会正西方向1500米处,第四口井在村委会东南方向1000米处,第五口井在村委会正南方向900米处。请你根据徐伯伯的话,和同学一起讨论,画图表示这个村庄五口井的位置。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消元法,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的解法;3、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学会运用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复习重、难点: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相关概念,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以方程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三、知识点整理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整式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由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3.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组里各个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组 里各个方程的公共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组的解(注意:书写方程组的解时,必需用 把各个未知数的值连在一起,即写成 的形式;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但是方程组的解只能叫解,不能叫根) 5.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或确定方程组没有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6.同解方程组:如果第一个方程组的解都是第二个方程组的解,而第二个方程组的解也都是第 一个方程组的解,即两个方程组的解集相等,就把这两个方程组叫做同解方程组 7.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简称代入法和加减法) (1)代入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 未知数;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可 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式子中,可求得 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 (2)加减法解题步骤:把方程组里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 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把所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 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下步骤与代入法相 同) 8.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的情况 (1)当 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2)当 时,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3)当 时,方程组无解 9.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相同,即审设列解验答四、例题讲解 例1.分别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组 5x+6y=16 2x-3y=1 解:代入法 由方程得: 将方程代入方程得: 5x+2(2x-1)=16 5x+4x-2=16 9x=18 x=2 将x=2代入方程得: 4-3y=1 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加减法 方程2得:4x-6y=2 方程+方程得:9x=18 x=2 将x=2代入方程得: 4-3y=1 y=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例2.从少先队夏令营到学校,先下山再走平路,一少先队员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 下山,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通过平路,到学校共用了55分钟,回来时,通过平路速度不 变,但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上山,回到营地共花去了1小时10分钟,问夏令营到学校有 多少公里? 分析:路程分为两段,平路和坡路,来回路程不变,只是上山和下山的转变导致时间的不 同,所以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表示时间,利用两个不同的过程列 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 解:设平路长为x公里,坡路长为y公里 依题意列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x+y=9 答:夏令营到学校有9公里五、习题巩固1.工厂零到每米12元和每米10元的两种料子,总价值为3200元,做大衣用第一种料子25% 和第二种料子20%,总价为700元,问每种料子各领到多少米?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4、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三、知识点整理 1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像中分母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点与一元一次方程类似。2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如所有大于75的数组成不等式2/3x 50的解集,写作x 7 5,这个解集可以用数轴来表示。o753、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4、 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 如果ab,那么acbc.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即 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c0,那么acbc(或a/cb/c).四、例题讲解例1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1;(2)x-1;(3)x-1;(4)x-1解: (1)(2)(4)(3)注意:1.实心点表示包括这个点,空心点表示不包括这个点;2、步骤:画数轴,定界点,走方向。、例2 解不等式:1/2x-12/3(2x+1) 投影1分析:我们知道,解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而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类似,因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基本相同。解:去分母,得 3x-64(2x+1)去括号,得 3x-68x+4移项,得 3x-8x4+6合并,得-5x10系数化为1,得 x-2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糸数化为1。例3某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长5 cm,宽3 cm,高10 cm.容器内原有水的高度为3 cm,现准备继续向它注水用V(单位: cm3)表示新注入水的体积,写出V的取值范围。分析:新注入水的体积应满足什么条件?新注入水的体积与原有水的体积的和不能超过容器的体积。解:依题意,得 V+3533510 V105。思考:这是问题的答案吗?为什么?不是,因为新注入水的体积不能是负数,所以V0。 0V105在数轴上表示为: O105注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五、习题巩固1、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x=3-2a是不等式1/5(x-3)x-3/5的解,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3、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4x-1-2x+3; (2) 3(x+1) 2 (3)1/2 x-2/3 x-2 (4) 1/2x-71/6(9x-1)4、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是非正数,求的取值范围.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会画扇形统计图;2、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的概念和术语,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二、复习重、难点:重点: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难点:样本的抽取,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三、知识点整理 1、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2、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4、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就是抽样调查。5、这里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6、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7、 抽样调查适用于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的调查,还适用一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如关于灯泡寿命、火柴质量等。8、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9、 抽取样本的要求:(1)抽取的样本容量要适当;(2)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被抽取到的机会相等简单随机抽样。10、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没有全面调查准确,受样本选取的影响比较大。四、例题讲解例1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时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6.56.46.75.85.95.95.24.05.44.65.85.56.06.55.16.55.35.95.55.86.25.45.05.06.86.05.05.76.05.56.86.06.35.55.06.35.26.07.06.46.45.85.95.76.86.66.06.45.77.46.05.46.56.06.85.86.36.06.35.65.36.45.76.76.25.66.06.76.76.05.56.26.15.36.26.86.64.75.75.75.85.37.06.06.05.95.46.05.26.06.35.76.86.14.55.66.36.05.86.3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多少? 最大值最小值的差:7.44.03.4()2、决定组距和组数组距取多少时组数合适?取组距0.3,那么可分成12组,组数合适。3、列频数分布表分 组划 记频 数4.0x4.3一14.3x4.6一14.6x4.924.9x5.2正55.2x5.5正正一115. x5.8正正正155.8x6.1正正正正正286.1x6.4正正136.4x6.7正正一116.7x7.0正正107.0x7.327.3x7.6一1合 计100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穗长/0155102025304.65.25.86.47.04.04.34.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