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doc_第1页
西师版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doc_第2页
西师版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doc_第3页
西师版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doc_第4页
西师版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为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3、能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4、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1、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进位和连续进位,一位数乘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4、 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数学问题,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教学课时:十六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7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 5课时问题解决 2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第1课时 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例1、例2,课堂活动1、2、3题及练习二第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迁移能力。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4、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理解口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口算。5 9= 8 7= 6 5= 8 4= 3 7= 9 6= 4 6= 2 8=引入:今天喜羊羊开着快乐列车从青青大草原来了,他将与我们一道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在快乐列车上有算式,你们还会算吗?2、填空。6个十是( ) 16个十是( ) 30个十是( ) 56个十是( )二、探新知(一) 揭示课题(教学单元主题图)1、出示单元主题图。 引入:我们乘着喜羊羊的快乐列车,与喜羊羊一起从青青大草原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提问:仔细观察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又有什么数学问题?2、全班集体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所获得的数学信息。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板书: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的口算。(二)教学例1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思考:从这幅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3、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4、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5、即时练习,巩固提高。304 408 5606、独立完成题目,同桌交流口算算理。7、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8、归纳整理,小结提升。三、教学例2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信息:有两堆小正方体,每堆有13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1)、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2)、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算理。 3、完成“试一试”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一)完成教科书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二)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2题。(三)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4题。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203=60(个) 132=26(个)想:2个十乘3得6个十。 想:13=10+3,102=20,32=6,20+6=26。答:一共有60个鸡蛋。 答:一共有26个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3,课堂活动4、5题及练习二第6题。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说明估算方法的简单思路。3、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经历估算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一)课件出示丰收果园情境图,果园里苹果树上挂着许多算式,你会算吗?50 6= 9 70= 4 50= 8 60= 32 3= 12 2= 24 2= 22 3=(二)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选几道题目说出算理。二、探新知(一)观察情景,收集信息。1、课件出示例3图片。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理解题意。思考:“这一筐梨重32千克”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筐梨重32千克,估一估其它5筐梨每筐重多少千克吗?(二)引导思考,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小明的话“6筐梨大约”。提问:小明看到这6筐梨,他有什么样疑问呢?你能把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课题:一位乘两位数的估算)2、解决问题: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1)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2)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解决问题: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4、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桌交流说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5、全班集体汇报、交流、说估算思路。6、即时练习,巩固提高。课件出示:下面的数和几十最接近?28( ) 41( ) 36( ) 62( ) 89( ) 73( ) 7、小结:在估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看作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一)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4题。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算出准确数(二)完成教科书第11页“课堂活动”第5题。(三)3、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第6题。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503=150(千克) 306=180(千克)48接近50,把 48看作50 32接近30,把32看作30 答:6筐梨大约重180千克。 答:3袋化肥大约重150千克。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练习二13题、5题、79题及补充题。教学目标:(一)进一步体验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的过程,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及估算的方法。(二)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进一步感悟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及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估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课题(一) 口算1、完成练习二第3题。全班集体交流反馈。2、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算理。提问:(选一、二道题)说说怎样口算与估算的?过渡:今天喜羊羊又要带我们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继续参观,可是,灰太狼在去美丽的大森林的路上设置了四路关卡,你们能闯过这四路关卡吗?二、基本练习,巩固方法第一关:做一做。(一)完成练习二第1题。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反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口算的?(二)完成练习二第2题。(1)独立完成。(2)观察这些算式,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第二关:练一练。(一)完成练习二第5题。1、提问:你能看懂题目中的表格吗?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反馈。(二)完成练习二第7题。1、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解决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交流解题思路。第三关:想一想。1、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解题思路。3、集体汇报交流。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第四关:做一做,说一说(一)完成:一个书包32元,李阿姨带150元钱买5个这样的书包,够吗?(二)出示:同桌交流课堂中、教室里、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乘法口算与估算的问题。五、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教学反思:第4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三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2、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体验计算方法多样性,并优化算法。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学会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2、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不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1口算50 6= 7 60= 5 20= 30 6= 23 3= 31 3= 42 2= 2 34=2、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二、探新知(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例1)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交流口算方法,同桌讨论,全班交流。3、自主探索,学习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你们能用乘法竖式来计算124吗? 4、学生尝试做,全班集体完成。方法一: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10得40,写在第一次乘的积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8+40=48结果就是48。方法二:先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48。3、比较分析,优化算法。思考:在这两种竖式的写法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4、回顾计算过程,交流互动,规范书写教师板书。5、谁能把计算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指名说,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124时,先用2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个位写;再用104,乘得的积对着因数的十位写。)提问:最后的乘积是多少?(48)(主要引导学生看书上竖式写法)(二)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P13页“试一试”。2、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3、小结:写竖式时,先把两位数的因数写在上面,一位数的因数写在下面,两个因数的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上。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一)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1题。(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2题。(三)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算理。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8(个)10440 248 40848 1 2 4 (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4 8教学反思:第5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5,课堂活动第2、3题及练习三第3、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1、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从而得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2、能正确地笔算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计算:233= 234=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整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二、探新知 (一)教学例5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5玩具图。思考: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3、尝试口算,交流算法。预设:243=72(个) 24=20+4,203=60,43=12, 60+12=72。3、尝试笔算。议一议: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思考:先算个位上的43=12,在屏幕的玩具图上是指哪些玩具?在竖式上怎样表示12个呢?下一步算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除了要把乘出来的积写在十位上,还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乘出来的6个十与刚才进上来的1个十加起来,一共是7个十。观察情景,收集信息。)2 4 13 7 2 4、同桌互相说说竖式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说一说:先用3乘个位上的4得12,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再用3乘十位上的2得6,加上个位进上的1得7写在十位上,结果就是72。5、完成“试一试”。6、全班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进一步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7、归纳整理,小结提升。思考:今天计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与上次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要注意什么? (注意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一)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1、2小题。(二)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3题。(三)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3题。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4372(个)20360 4312 601272 2 4 1 3 7 2教学反思: 第6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例6,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三第6、7题。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理解笔算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笔算:23 4= 5 31= 4 22= 15 4=集体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2、过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又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板书课题)二、探新知(一)教学例61、观察情景,收集信息。出示例3的乘车情景图,分析问题并列式。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每辆车最多载客35人,9辆这样的车最多可以载9个35人。求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估算:请同学们估一估9辆客车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3、学生独立估算,再与同桌交流估算思路。4、全班交流。5、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交流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先用9乘个位上的5得45,向十位进4,个位上写5;再用9乘十位上的3得27,加上个位进上的4得31个十,在十位写1,在百位上写3,结果就是315。思考:把你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比一比。6、比较一下,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一位数乘个位上的数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位;乘十位上的数也满十了,还需要加上个位进上的数,向百位进位。)(二)即时练习,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456,825,699。2、全班交流,说明白“乘的积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一)完成教科书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三)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第7题。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359315(人)3 5 4 9 3 1 5答:最多可以载客315人。教学反思:第7课时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第5题,810题及补充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 进一步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1、笔算:454 376。抽生板演,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2、今天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消灭狼堡里的灰太狼,可是,灰太狼在自己的狼堡前设置了三路关卡,只有闯过这三路关卡,才能把可恶的灰太狼消灭。你们能闯过这三路关卡吗?二、基本练习,巩固方法第一关:做一做。(一)完成练习三第8题。1、出示题目。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先交流计算过程,再说说发现了什么?(只要言之有理的都给予鼓励)3、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二)完成练习三第9题。1、出示题目。2、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交流: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多种比较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评价哪种方法较好。)三、综合练习,整体提高第二关:练一练。(一)完成练习三第5题。(二)完成练习三第10题。四、拓展练习,促进发展第三关:想一想。刚才我们用前面学习的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前面两关,打退了灰太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灰太狼又设立了什么关卡?(一)完成练习三思考题。(二)课件出示:5 8 2 5 3 4 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注意算法的多样性,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五、课堂总结,内化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反思:第8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1、例2,第19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1920页练习。教学目标:1、探索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3、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口算的习惯和根据现实情境需要估算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2、在口算、估算方法探索过程中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算理,培养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估算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口算转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入1、口算。304 206 312 1232、张叔叔在自家院内种了8棵桃树,每棵桃树大约能摘桃91kg,这8棵桃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桃?(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二、探新知(一)教学例11、课件呈现采松果情境。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提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个300是多少,可以用连加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3、自主计算并汇报,小结口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完成试一试:7008 4005 6600 5、完成课堂活动。(二)教学例2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2情境。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96比较接近300,把296看做300来算,所以:3003=900(米),也就是说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900米。4、试一试: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3个204”的估算方法。5、比较“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和“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6、课堂活动:完成课本19页第3题。三、巩固深化(一)口算。教材19页练习四第1、2、3题。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二)估算。教材20页练习四第4、5、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估算;估算方法)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 口算、估算 296接近300,把296看作300 3004=1200 3003=900(米)答:略。 答:略。 204教学反思:第9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3,第2122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24页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数学能力。4、在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算法与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1、能将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推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理解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1、笔算:754= 673= 546=2、抽生板演,全班齐练。 3、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546计算过程。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1、出示21页课堂活动第1题。要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133)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求3个21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讨论主要的两种方法。 4、同桌互说笔算过程。 5、观察,初步小结方法。 (二)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1、出示例2情景图,观察信息。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列出:7583并说出算式的意思。 2、学生尝试计算。请同学们用刚才掌握的计算方法试着算一算,看在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问题?你怎样解决的?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抽两个不同的学生板演。 3、交流汇报,发现方法。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指导学生说说连续进位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表达相机引导,让学生明白因数3乘758的每一位数的乘积在竖式中该怎么写?为什么?例如3乘十位上的5得15个十,加上个位进的2个十,是17个十,7个十在十位写7,10个十是1个百,所以向百位进1。追问:为什么十位上是7?为什么百位是是2不是1呢?4、提问:这道乘法计算与前面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5、试一试:买4个电饭煲要多少钱?(列式:3684)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算法。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第2小题。 2、课堂活动第2题。3、课堂活动第3题。4、教材24页练习五第2题。 四、总结提升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方法、注意力、书写习惯等)板书设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2133639 7583=2274(元)2 1 3 7 5 8 3 1 2 36 3 9 2 2 7 4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例4、例5,第2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5页练习五68题。教学目标:一、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运用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二、在学习活动中巩固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三、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计算的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竖式计算。1242 2186 3567 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 二、探新知 (一) 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提问:鱼缸有几条鱼?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引导学生说出:鱼缸里没有鱼,可以用数0来表示。) 2、课件出示:两个鱼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没有鱼。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应该怎么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列式为:00=0)如果列成乘法,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回答:2个0相加,可以列式为02=0或者20=0 3、课件接着出示:3个、4个、5个鱼缸。引导学生分别列式为:30=0 40=005=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列式?结果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 或1000=0观察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再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例5) 1、出示例1情景图,列式,揭示课题。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帮小朋友算一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列式:1023)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生板演自己的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比较,揭示课题 4、试一试:3204 4012 4067提问:这三道题都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在计算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深化 1、教材24页课堂活动第1题。 2、学生独立计算。 3、议一议,每一竖列的两个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表现如何?板书设计: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20=0 30=0 1023306 40=0 05=0 1 0 2 4 0 1 4 0 6 3 2 7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3 0 6 8 0 4 2 8 4 2教学反思:第11课时 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6,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5、26页练习五911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2、经历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3、在计算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209 2、引入课题: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三位数有什么不同?(末尾有0)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一) 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教学例6) 1、学生独立计算。 2、算法展示。选有代表性的算法展示,边展示边介绍自己计算的思路,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梳理完整的计算方法。提问:方法二在算出12个十乘9等于108后,为什么要在后面添0?提问:这里算出的108表示108个十,所以要在108后面添0,不然就是108个一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3、比一比,说一说。观察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二)试一试。用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2303 3702 5604 1、学生独立计算,学生板演, 2、集体交流订正。 3、小结: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三位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深化 1、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 2、教材26页练习五第11题。 3、教材26页练习五第10题。 4、独立完成教材25页练习五第9题。 四、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 12091080(人) 1 2 0 1 2个十 1 2 0 9 9 9 1 0 8 0 1 0 8个十 1 0 8 0教学反思: 第12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6页练习五第35题、第12、13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计算能力与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计算与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在练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熟练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引入今天我们对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进行练习和运用。(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 二、基本练习 (一)口算。3004 2006 720 8300504 8003 9600 609独立口算后,集体订正评价。 (二)笔算。4857 1086 5206 75001、不计算,说说他们的积是几位数?积的末尾有几个0?2、独立笔算前面3个小题。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4、师生选取代表性的资源针对易错点进行讲评。 三、综合练习大家的计算很棒,不但计算准确,而且速度快,你们能运用这些计算解决问题吗?我们来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1、练习五第3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引导学生间交流评价。 2、练习五第4题。学生独立解决后,引导学生间交流评价。 3、练习五第5题。(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学习小组内交流批改评价。(3)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全班展评。 4、练习五第12题。谈话课件出示:(1)从图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分工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检查分工完成情况。 (3)小组展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评价。 5、练习五第13题。 6、小结。刚才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环节,你表现得怎样,给大家分享分享。 四、拓展提高教材26页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五、课堂总结升回顾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成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 问题解决(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1,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829页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1、课件出示情境,学校会议室一共能坐多少人?学生独立列式解决。2、课件出示例1情境。:画面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吗?比较: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交流:比较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感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复杂一点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二、探新知(一)学习例1。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合作交流:大家有了自己的想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听听同桌说的和你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一样的地方?3、集体交流。思考方法:要求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用主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不知道,要用每排坐的人数排数。(板书:主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会议室一共坐的人数)4、提炼分析。大家分析的有条有理,同学们真会思考,综合大家的分析,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要几步,是哪几步?小结:1、主席台下可以坐多少人?2、台上台下一共坐多少人?5、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评价。139117(人) 1176123(人)(二)回顾。1、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过程,总结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2、小组代表交流。小结:先要熟悉条件和问题,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想该怎么做,然后解答;先想要求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知不知道3、试一试。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1题。三、巩固深化教科书第2829页练习六1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展示,展示时重点聚焦于分析思考过程方法,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经历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大家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 第14课时 问题解决(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例2,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9页练习46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掌握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一)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观察: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装修房子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2。1、提问:图中有哪些已知信息和问题?2、分析解决问题。3、独立思考:根据已知的条件信息和问题想一想,问题该怎么解决?学生思考后独立解决。4、合作交流:把你对解决问题的想法给小组内的说说。5、集体展评:请一个小组把你们组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全班同学展示,不但要说怎么解决的,还要说说为什么这么解决,其它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后做补充评价。小组展示,教师重点在估算法、笔算法两种方法的道理、思考方法上引导全班学生补充评价。估算法:30051500(块)把285看作300估算,把因数看大了,准确结果比1500小,所以1500块地砖够铺。笔算法:先算出5间教室一共需要28551425(块),14251500,所以1500块地砖够铺。问题的过程,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势?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估算法简便快捷但不一定准确,笔算法不简便但准确,它们各有优势,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思考问题的大致结果,再用笔算准确解决,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为所用。 (二)议一议:下面的问题怎么解决?(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2题。)1、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怎么解决。2、学生独立解决。3、交流展评,重点在思考过程方法上引导学生表达、补充、评价。三、巩固深化教科书第29页练习六46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展示,重点引导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所解决的问题,它们的解决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归纳其共同点都是通过先计算再比较解决问题的。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反思: 第15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整理复习,教科书第30页14题, 31页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 1、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对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整理,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与复习,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渗透计算策略的选择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意识和能力。 3、在计算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意识和计算习惯。教学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梳理(一)看书回顾。交流: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些什么数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