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doc_第1页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doc_第2页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doc_第3页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doc_第4页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 东 大 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 目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 _ 系 (院) 化学与化工系_ 专 业 应用化工技术_ 班 级 _ 学生姓名 _ 学 号 _ 指导教师 _ 职 称 讲师_ 2012 年 6 月 6 日 滨州学院化工课程设计 前言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一种操作,在化工、炼油等工业中应用很广。它通过汽、液 两相的直接接触,利用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汽相传递,难挥发的由汽相 向液相传递,是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过程。 精馏过程中,料液自塔的中部某适当的位置连续地加入塔内,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顶蒸汽 冷凝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回入塔顶,称为回流液,其余作为塔顶产品(馏出液)连续排出。 在塔内上半部(加料位置以上)上升蒸汽和回流液体之间进行着逆流接触和物质传递。塔底部 装有再沸器(蒸馏釜)以加热液体产生蒸汽,蒸汽沿塔上升,与下降的液体逆流接触并进行物 质传递,塔底连续排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塔的上半部分(加料位置以上)称为精馏段, 塔的下半部分包括再沸器(蒸馏釜)称为提馏段。 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或间歇的,有特殊物质的体系还可以用恒沸 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的方法进行分离。 精馏过程按操作过程可分为常压精馏、加压精馏和减压精馏。一般说来,当总压强增大时, 平衡时气相浓度与液相浓度接近,对分离不利,但对常压下为气态的混合物,可采用加压精馏; 沸点高又是热敏性的混合液可采用减压精馏。 精馏过程所用的设备及起相互联系总称为精馏装置,其核心为精馏塔。常用的精馏塔有板 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沿塔高安装了若干层塔板(亦称塔盘) ,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流向塔底,并在 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升 至塔顶。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直接接触完成热、质的传递,两相组成沿着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塔板是板式塔内汽、液接触的主要元件。塔板的种类很多,根据塔板结构特点可将板式塔分为: 泡罩塔、筛板塔、浮阀塔、浮舌塔、浮动喷淋塔等多种不同的塔型。 化工原理教材已对常用的板式塔,如泡罩塔、筛板塔、浮阀塔、喷射塔、多降液管塔、无溢流 塔等的形式、结构和优点作了介绍,从中了解到不同的类型各有其优缺点,各有其使用的场合。 塔总体结构包括塔体、裙座、封头、除沫器、接管、手孔、人孔等。 目录 滨州学院化工课程设计 - - 2 -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3 二、设计目的设计目的3 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3 四、设计内容四、设计内容4 (一)(一) 设计方案选定设计方案选定4 (二)(二)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精馏塔的物料衡算5 一、摩尔分率及摩尔质量的计算 .5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5 2.原料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5 二、物料衡算 .5 (三)(三) 精馏工艺条件计算精馏工艺条件计算6 一、乙醇气液平衡数据(101.3KPA)6 二、乙醇和水XY图,及精馏段操作线、提留段操作线.7 1、理论塔板数 NT 的求取7 2、实际板层数的求取.8 三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9 1、操作压力.9 2、操作温度.9 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10 4、精馏段平均密度计算.10 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11 (四)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四)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12 一、精馏段塔径的计算 .12 二、提馏段塔径的计算 .13 三、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14 1、精馏段的有效高度.14 2、提馏段的有效高度.15 (五)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五)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5 一、精馏段溢流装置的计算因塔径 .15 1、堰长 lw 15 2、溢流堰高度 hw15 3、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和截面积 Af.15 4、降液管底隙高度 h0.16 二、提馏段溢流装置的计算 .16 2、溢流堰高度 hw16 3、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和截面积 Af.17 4、降液管底隙高度 h0.17 三、塔板布置及筛孔数目与排列 .18 1、边缘宽度的确定.18 滨州学院化工课程设计 - - 3 - 2、开孔区面积计算.18 (六)(六).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8 一、精馏段 .18 1、塔板压降.18 2、液面落差.19 3、雾沫夹带.19 4、漏液计算.20 5、液泛计算.20 二、提馏段 .20 1、塔板压降.20 2、液面落差.21 3、雾沫夹带.21 4、漏液计算.22 5、液泛计算.22 (七)塔板负荷性能图(七)塔板负荷性能图22 一、漏液线 .22 二、雾沫夹带线 .23 三、液体负荷下限线 .23 四、液体负荷上限线 .23 五、液泛线 .24 六、负荷性能图 .24 七、有关该筛板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于表 9 25 (八)精馏塔的附属设备(八)精馏塔的附属设备26 一、换热器的计算 .26 1、塔顶冷凝器.26 2、再沸器.27 3、预热器 .28 二、离心泵的设计 .29 1、塔顶离心泵规格.29 2、提供预热器热水离心泵规格 .29 三、各接管尺寸的确定 .29 1、进料管.29 2、釜残液出料管.30 3、塔顶回流液管.30 4、塔顶上升蒸汽管 .30 5、塔底回流液管.31 (九)参考文献(九)参考文献31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4 一、设计题目 乙醇水连续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 二、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和相关选修课程的知识,联系化工生产的实际完成单元操作的 化工设计实践,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熟悉查阅资料和标准、正确选用公式,数据选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 思路和结果。 树立正确设计思想,培养工程、经济和环保意识,提高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原料: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乙醇水混合物。 处理量(料液) 年产量 100000 吨 生产制度 年开工 300 天,每天 24 小时连续生产 原料组成 28% (质量百分率,下同) 进料状况 含乙醇 28%,乙醇-水的混合溶液 分离要求 塔顶乙醇含量 78%,塔底乙醇含量 0.04 操作压力 5 1.01325 10 Pa 进料热状况 泡点进料 回流比 1.5 单板压降 0.7KPa 全塔效率 ET=38% 设备型式 筛板 建厂地区:大气压为 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 20的滨州市 四、设计内容 (一) 设计方案选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水乙醇混合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5 原料液由泵从原料储罐中引出,在预热器中预热至 88.07后送入连续板式精馏塔(筛板 塔) ,塔顶上升蒸汽流采用强制循环式列管全凝器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作为产品经 冷却至 25后送至产品槽;塔釜采用热虹吸立式再沸器提供气相流,塔釜残液送至废热锅炉。 1、精馏方式: 本设计采用连续精馏方式。原料液连续加入精馏塔中,并连续收集产物和排出残液。其优 点是集成度高,可控性好,产品质量稳定。由于所涉浓度范围内乙醇和水的挥发度相差较大, 因而无须采用特殊精馏。 2、操作压力: 本设计选择常压,常压操作对设备要求低,操作费用低,适用于乙醇和水这类非热敏沸 点在常温(工业低温段)物系分离。 3、塔板形式: 根据生产要求,选择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造价低廉的筛板塔,筛板塔处理能力大,塔 板效率高,压降较低,在乙醇和水这种黏度不大的分离工艺中有很好表现。 4、加料方式和加料热状态: 加料方式选择加料泵打入,经换热器加热达到露点后,采用泡点进料方式进行。 5、由于蒸汽质量不易保证,采用间接蒸汽加热。 6、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的安排: 塔底设置再沸器,塔顶蒸汽完全冷凝后再冷却至 65 度回流入塔。冷凝冷却器安装在较 低的框架上,通过回流比控制期分流后,用回流泵打回塔内,馏出产品进入储罐。塔釜产品接 近纯水,一部分用来补充加热蒸汽,其余储槽备稀释其他工段污水排放。 (二)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原料液处理量为 13888kg/h,(每年生产 300 天) ,塔顶产品组成 78%(w/w)乙醇。原料 28%(w/w)乙醇水溶液,釜残液含乙醇 0.04%(w/w)的水溶液。 分子量 M 水=18 kg/kmol;M 乙醇=46 kg/kmol。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6 一、摩尔分率及摩尔质量的计算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原料摩尔分数:xF= 0.28/ 46 0.1321 0.28/ 460.72/18 塔顶摩尔分数 : xD= 0.78/ 46 0.5811 0.78/ 460.22/18 塔釜残液的摩尔分数: xW= 0.0004/ 46 0.00016 0.0004/ 460.9996/18 2.原料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0.1321 46(1 0.1321) 1821.6988/ F Mkg kmol 0.5811 46(1 0.5811) 1834.2708/ D Mkg kmol 0.00016 46(1 0.00016) 1818.00448/ W Mkg kmol 二、物料衡算 原料的处理量 F= 13888 640.04/ 21.6988 kmol h 总物料衡算 640.04FDW 乙醇的物料衡算 解得: 塔顶采出量 640.04 0.13210.58110.00016DW 145.3625D 塔底采出量 494.6775W (三) 精馏工艺条件计算 一、乙醇气液平衡数据(101.3kPa) T/ 液相 xa/% 气相 ya/% T/液相 xa/%气相 ya/% T/液相 xa/%气相 ya/% 10000 88.36.938.1 82.42555.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7 99.30.22.5 87.97.439.2 81.630.657.7 98.80.44.2 87.77.940.2 81.235.159.6 97.70.88.8 87.48.441.3 80.84061.4 96.71.212.8 878.942.1 80.445.463.4 95.81.616.3 86.79.442.9 8050.265.4 95218.7 86.49.943.8 79.85466.9 94.22.421.4 86.210.544.6 79.659.669.6 93.42.924 861145.4 79.364.171.9 92.63.326.2 85.711.546.1 78.870.675.8 91.93.728.1 85.412.146.9 78.67679.3 91.34.229.9 85.212.647.5 78.479.881.8 90.84.631.6 8513.248.1 78.28686.4 90.55.133.1 84.813.848.7 78.1589.489.4 89.75.534.5 84.714.449.3 9594.2 89.2635.8 84.51549.8 100100 896.537 83.32053.1 (1) (2) 1、理论塔板数 NT 的求取理论板层数 NT 的求取 甲醇水属非理想体系,但可采用逐板计算求理论板数。 求得甲醇水体系的相对挥发度 =5.1016(详见附录一(1) ) 求最小回流比 采用泡点进料 0.1321 fq xx 则有气液平衡方程求得 0.4371 1 (1) f qf f x yy 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8 故最小回流比为 min 0.5811 0.4371 0.4721 0.4371 0.1321 dq qq xy R yx 可取操作回流比 R=1.5Rmin=0.70815 塔顶产品产量、釜残液量及加热蒸汽量的计算 0.70815 145.3625102.9385/LRDkmol h (1)(0.70815 1) 145.3625248.3010/VRDkmol h 248.3010/VVkmol h 102.9385640.04742.9785/LLFkmol h 求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1 11 n D n xR yx RR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1mmw Lw yxx VV 汽液平衡方程 (1) y x yy 逐板计算法求理论塔板数 = 1 y D x 1 0.5811 0.2138 0.5811 5.10161 0.5811 x 带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 0.708150.5811 0.21380.4288 1.708151.70815 y 2 0.4288 0.1283 0.42885.10161 0.4288 x 2 0.12830.1321 f xx 同理带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 2.9922 0.12830.00031880.3835868y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9 3 0.3835868 0.108718 0.38358685.10161 0.3835868 x 4 2,9922 0.1087180.00031880.324992y 4 0.324992 0.086236 0.3249925.10161 0.324992 x 5 2.9922 0.0862360.00031880.257722y 5 0.257722 0.063721 0.2577225.10161 0.257722 x 14 2.9922 0.000350570.00031880.000730232y 14 0.000730232 0.000143242 0.0007302325.10161 0.000730232 x = 44 14 1.43242 101.6 10x w x 总理论板层数 (括再沸器)N14 t 进料板位置 N2 f 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 N精=1 提馏段的理论塔板数 N提=12(包括进料版,不包括再沸器) 2.6.2 实际板层数的求取 精馏段实际板层数 N 精=1/0.38=2.633 提馏段实际层数 N 提=12/0.38=31.578932 2.7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2.7.1 操作压力的计算 塔顶操作压力 101.325101.325 D P 每层板的压降 P=0.7kpa 进料板压力 101.3250.7 3103.425 f p 塔底压力 101.3250.7 35125.825 w p 全塔平均压力 pm=(101.325+125.825)/2=113.57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0 精馏段平均压力 Pm=(101.3+103.425)/2=102.3625kpa 提馏段平均压力 Pw=(103.425+125.825)/2=114.625kpa 2.7.2 操作温度的计算(详见附录一(1)) 由内插法求得塔顶温度 td=79.6532 进料处温度 tf =84.9967 塔釜温度 tw =99.944 全塔平均温度(79.6532+99.944)/2=89.7986 精馏段平均温度 tm=(79.6532+84.996)/2=82.3250 提馏段平均温度 tm=(84.996+99.944)/2=92.4704 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1)塔顶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计算,由,查平衡曲线得:,则 1 0.5811 D xy 1 0.6888x 塔顶液相的平均摩尔质量: 0.6888 460.3112 1837.2864(/) LDm Mkg kmol 0.5811 460.4189 1834.2708(/) VDm Mkg kmol (2)进料板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由图解理论板得: 0.012034 F y 由平衡曲线得: 0.1283 F x 0.012034 460.987966 1818.336952/ LFm Mkg kmol 0.1283 460.8717 1821.5924/ VFm Mkg kmol (3)塔底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由逐板计算得:yw=5.5875 xw=0.447 4 10 4 10 Mvwm=5.587546+(1-5.5875) 18=18.015645kg/kmol 4 10 4 10 Mlwm=0.44746+(1-0.447) 18=18.0012516 kg/kmol 4 10 4 10 精馏段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 (37.2864 18.336952)/ 227.8117/LmMkg kmol (34.270821.5924)/ 227.9316/VmMkg kmol 提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Mvm = (21.5924+18.015645)/2=19.8040kg/kmol Mlm = (18.336952+18.0012516)/2=18.1691kg/ kmol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1 4、平均密度的计算 气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 精馏段vm= = =0.9674kg/ PmMvm RTm 102.3625 27.9316 8.314 (82.3250273.15) 3 m 提馏段vm=0.7468 kg/ PmMvm RTm 114.625 19.8040 8.314 (92.4704273.15) 3 m 液相平均密度方程计算 液相平均密度依下式计算,即 1/lm=i/i 塔顶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由 Td=79.6532,查手册得(A 水 B 乙醇) A=972.76kg/ B=736.76kg/ 3 m 3 m =0.7800 0.5811 46 0.5811 460.4189 18 ldm= = 1 0.5811/ B0.4189/ A 1 0.5811/736.760.4189/972.76 = 820.1064kg/ 3 m 进料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由 Tf= 84.9967,查手册得 A= 972.7341 kg/ B= 735.9381kg/ 3 m 3 m B=0.2733 0.1283 46 0.1283 460.8717 18 lm= = =888.05kg/ 1 B/ B+(1- B)/ A 1 0.2733/730.75+0.7267/966.275 3 m 塔底液相平均密度的计算 由 T w=99.944,查手册得 A=959.7469 kg/ B= 716.6650kg/ 3 m 3 m B=0.000040895 4 4 0.16 1046 0.16 10460.99984 18 lwm= = 1 B/ B+(1- B)/ A 1 0.000040895/716.665+0.999945/959.746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2 =959.674 kg/ 3 m 精馏段的平均密度 lm=(820.1064+888.05)/2=854.0782kg/ 3 m 提馏段的平均密度 lm=(888.05+959.674)/2=923.862kg/ 3 m 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液相平均表面张力依下式计算 lm=xii 塔顶平均液相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 Td=79.6532,查手册得 =15.02591mN/m =64.9880mN/m ldm=0.5811+0.4189 =0.5811 15.0259+0.4189 64.9880= 35.955mN/m 进料平均液相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 Tf=84.9967,查手册得 =14.1507mN/m =62.9661mN/m lfm=0.1283+0.7804 =0.1283 14.1507+0.8717 62.966=56.703 mN/m 塔底平均液相表面张力的计算 由=99.944,查手册得 w T =12.3591mN/m =58.9404mN/m lwm=0.00016+0.99984 =0.00016 12.3591+0.99984 58.9404=58.930mN/m 精馏段平均液相表面张力 lm=(53.955+56.703)/2=46.329mN/m 提馏段平均液相表面张力 lm=(56.703+58.930)/2=57.818 mN/m 液相平均粘度依下式计算,即 Lglm=xilgi 塔顶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由 Td=79.6532,查手册得 =0.3199mPas =35.8805mPas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3 lgldm=0.5811+0.4189 =0.5811 0.3199+0.4189 35.8805 ldm=2.3104 mPas 进料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由 Tf=84.9967,查手册得 =0.2828mPas =32.5181 mPas lglfm= 0.1283+0.8717 =0.1283 0.2828+0.8717 32.5181 lfm=17.6889 mPas 塔底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 由=99.944,查手册得 w T =0.2294mPas =28.6216mPas lglwm=0.16+0.99984 4 10 =0.160.2294+0.9998428.6216 4 10 lwm=28.6088 mPas 精馏段液相平均粘度 lm =(2.3104+17.6889)/2=9.9996mPas 提馏段液相平均粘度 lm =(17.6889+28.6088)/2=23.14885mPas 1(四)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一、精馏段塔径的计算 精馏塔的气,液体体积流率为 0.70815 145.3625102.9385/LRDkmol h (1)(0.70815 1) 145.3625248.3010/VRDkmol h 43 102.9385 27.8117 9.305 10/ 3600 854.67823600 Lm L Lm LM Vms 3 248.3010 27.9316 1.9914/ 3600 0.96743600 Vm V Vm VM Vms 由计算,其中的 C 由图 3-3 査取,图的横坐标为 V VL Cu max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4 114 22 9.304 10854.6782 ()()0.01389 1.99140.9674 mLL VmV V V 取板间距 HT=0.4m 板上液层高度 hL=0.06m,则 0.40.060.34 TL Hhm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105 图 5-1 得:C20=0.073,则 0.20.2 20 46.329 ()0.073 ()0.0864 2020 L CC max 854.67820.9674 0.08642.5667/ 0.9674 LV V uCm s 取设计的安全系数为 0.7,则空塔气速为: max 0.70.7 2.56671.7967/uum s 塔径: 44 1.9914 1.1882 3.14 1.7967 V V Dm u 按标准塔径圆整得:D=1.2m 塔截面积为: 222 1.21.1304 44 T ADm 实际空塔气速为: 1.9914 1.7617/ 1.1304 V T q um s A 二、提馏段塔径的计算 精馏塔的气,液体体积流率为 , D L R 0.70815 145.3625102.9385/LRDkmol h (1)(0.70815 1) 145.3625248.3010/VRDkmol h 248.3010/VVkmol h 102.9385640.04742.9785/LLFkmol h 43 742.9785 18.1691 40.589 10/ 3600 923.8623600 Lm L Lm L M Vms 3 248.3010 19.8040 1.8290/ 3600 0.74683600 Vm V Vm V M Vms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5 由计算,其中的 C 由图 3-3 査取,图的横坐标为 V VL Cu max 114 22 40.589 10923.862 ()()0.07875 1.82900.7468 mLL VmV V V 取板间距 HT=0.40m 板上液层高度 hL=0.06m,则 0.40.060.34 TL Hhm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P105 图 5-1 得:C20=0.073,则 0.20.2 20 57.818 ()0.073 ()0.0903 2020 L CC max 923.8620.7468 0.09033.1748/ 0.7468 LV V uCm s 取设计的安全系数为 0.7,则空塔气速为: max 0.70.7 3.17482.2223/uum s 塔径: 44 1.8290 1.0240 3.14 2.2223 V V Dm u 按标准塔径圆整得:D=0.6m 塔截面积为: 222 1.02400.8231 44 T ADm 实际空塔气速为: 1.8290 2.2221/ 0.8231 V T q um s A 三、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为了便于筛板塔的检修,塔壁上应开若干人孔。 开设人孔的位置为:塔顶空间、塔底空间各开一个,其他人孔的位置则根据 下列原则确定:物料清洁,不需要经常清洗时,每隔 68 块塔板设一个人孔;物 料脏物,需经常清洗时,则每隔 34 块塔板设置一个人孔。 设计时定位每 8 块板开一孔,则: 孔数 S=实际塔板/8=35/85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人孔,其高度为 0.8m 实际塔高可按公式计算: H=Hd+(N-1-1-S) HT+Hb+Hf+SHT H=(N-1-1-S) 0.40+0.6S+1.2+1.3+1.4 =(27-1-1-5)0.40+0.65+1.2+1.3+1.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6 =14.9 式中:H塔高(不包括封头和裙座高) ,m Hd塔高孔间高,m Hb塔底空间高,m HT板间距,m N实际塔板数(不包括再沸器) Hf进料孔处板间距,m S手孔或人孔数(不包括塔顶、塔底空间所开入孔) HT 开设手孔、人孔处板间距,m 其中,Hd 一般取 1.21.5m,不宜太小,目的是有利于液滴的自由沉降,减少 出场气体中液滴的夹带量。塔底空间 Hb 具有中间储槽的作用,一般釜液最好能在 塔底有 1015min 的停留时间。因此,Hb 可按残液量和塔径进行计算,也可取经 验值。常取 Hb=1.32m。进料孔处板间距决定于进料孔的结构形式及进料状况。 为减少液沫夹带,Hf 要比 HT 大,常取 Hf=1.2 1.4m。开设手孔、人孔处塔板间 距 HT ,视手孔、人孔大小而定,一般取 HT 600mm。 (五)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一、精馏段溢流装置的计算 因塔径 D=1.1882m,流体量适中,可以选取单溢流弓形降管。 1、堰长 lw 取 lw=0.66D=0.661.1882=0.7842m 2、溢流堰高度 hw 由 hW=Hl-h0W,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由下式计算,即 3 2 0 )( 1000 84 . 2 W W l V Eh 近似取 E=1,则 24 2/33 3 0 2.842.849.305 103600 ()1 ()7.5 10 100010000.7842 W W V hEm l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hL=0.06m,故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7 3 0 0.067.5 100.0525 WLW hhhm 3、 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和截面积 Af 由,得66 . 0 D lW ,0722 . 0 T f A A 124 . 0 D Wd 故 2 0.0722 1.13040.0816 f Am 0.124 1.18820.1473 d Wm 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停留的时间,即 4 0.0816 0.4 35.0775 9.305 10 fT L A H ss V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4、降液管底隙高度 h0 3600 0 0 ul V h W L 取 ,则smuo/07 . 0 4 0 3600 9.305 10 0.01646 36003600 0.7842 0.07 L Wo V hm l u mmhhW006 . 0 03604 . 0 01646 . 0 0525 . 0 0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二、提馏段溢流装置的计算 1、堰长 lw 取 lw=0.66D=0.661.024=0.6758m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8 2、溢流堰高度 hw 由 hW=Hl-h0W,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由下式计算,即 3 2 0 )( 1000 84 . 2 W W l V Eh 近似取 E=1,则 24 2/3 3 0 2.842.8440.589 103600 ()1 ()0.022 100010000.6758 W W V hEm l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hL=0.06m,故 0 0.060.0220.038 WLW hhhm 3、弓形降液管宽度 Wd 和截面积 Af 由,得66 . 0 D lW ,0722 . 0 T f A A 124 . 0 D Wd 故 2 0.0722 0.82310.0594 f Am 0.124 1.0240.127 d Wm 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停留的时间,即 4 0.0594 0.40 5.855 40.589 10 fT L A H ss V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4、降液管底隙高度 h0 3600 0 0 ul V h W L 取 ,则smuo/223 . 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9 4 0 3600 40.589 10 0.02693 36003600 0.6758 0.223 L Wo V hm l u 0 0.0380.026930.0110.006 W hhmm 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三、塔板布置及筛孔数目与排列 1 边缘宽度的确定 因 D800mm,故塔板采用分块式。查表(查化工原理及课程设计p154 表 83)得,塔板分为 3 块。 取 Wa=Ws=0.08m,Wc=0.06m 2 开孔区面积计算 开孔区 Aa 按下式计算, Aa=2x(r2x2)0.5+ r2/180sin-1(x/r) 其中 x=D/2-(Wd+Ws)=0.512-0.207=0.305m r=D/2-Wc=0.512-0.06=0.452m 故 Aa=20.305(0.45220.3052)0.5+ 0.4522/180sin-1(0.305/0.452) =0.8087 3 筛孔计算及其排列 所处理的物系无腐蚀性,可选用 =3.0mm 碳钢板,取筛孔直径 do=5.0mm。 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间距 t 为 t=3.0do=3.0*5.0=15.0mm 筛孔数目 n 为 n= =4151 个 2 1.155A t 2 1.155 0.8087 0.015 开孔率为 =0.907 =0.907=10.08% 2 0 () d t 2 0.005 () 0.015 气体通过阀空的气速为 提馏段 =22.4370 m/S 0 u 0 1.8290 0.1008 0.8087 S V A 精馏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0 =24.4292 m/S 0 u 0 1.9914 0.1008 0.8087 S V A (六).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一、精馏段 1 、塔板压降 (1)干板阻力 hc的计算 由式进行计算,由,查图得 c0=0.772,则)()(051 . 0 2 0 L V o c c u h 67 . 1 3 5 0 d 液柱 2 22.43700.9674 0.051 ()()0.04879 0.772854.0782 c hm (2)气体通过液层阻力 由 计算 L hh 01 1.9914 1.8987/ 1.13040.0816 s a Tf V um s AA 11 22 0 1.89870.96741.8675/() a Fuvkgs m 查得 气系数,则0.50 液柱 1 0.50 0.060.0300hm (3)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的计算 h 液柱 3 3 0 44 46.329 10 4.43 10 854.0782 9.8 0.005 L hm Lgd 液柱0.048790.03000.004430.08322 Pcl hhhhm 0.08322 9.8 854.0782696.550.7 PPL Ph gPakPa 2、 液面落差 对于筛板塔,液面落差很小,且本塔的塔径和流量均不是很大,故可以忽略液面落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1 影响。 3、雾沫夹带液沫夹带量由下式计算,即 2.52.5 0.060.15 fL hhm 3.23.2 33 5.7*105.7*101.9914 e ()*()46.329(1.13040.0816)*(0.40.150) v L Vs AtAfHthf =0.0809g 液/kg 气0.1kg 液/kg 气 故在本设计中液沫夹带量在允许范围内。 v e 4、漏液计算 对于筛板塔,漏液点气速可由 计算,则 VLL hhCu /)13 . 0 0056 . 0 (4 . 4 0min0 smsm hhCu VLL /6 .10/5590 . 9 9674 . 0 /0782.854)1043. 406 . 0 13 . 0 0056 . 0 (772 . 0 4 . 4 /)13 . 0 0056 . 0 (4 . 4 3 0min0 稳定系数,故无明显漏液现象。5 . 135 . 2 5590 . 9 4370.22 min 0 o u u k 5、液泛计算 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层高度应,一般可取,故)( WTd hHH5 . 0 mhH WT 22625 . 0 )0525 . 0 4 . 0(5 . 0)( 溢流管内的清液层高度,其中 Ldpd hhhH06 . 0 ,08322 . 0 Lp hh ,所以 42 0 10497 . 7 ) (153 . 0 uhd mHd1440 . 0 10497 . 7 06 . 0 08322 . 0 4 0.1440m0.219m 由此可知,即不会产生液泛。)( wTd hH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2 二、提馏段 1 、塔板压降 (1)干板阻力 hc的计算 由式进行计算,由,查图得 c0=0.772,则)()(051 . 0 2 0 L V o c c u h 67 . 1 3 5 0 d 液柱mhc0348 . 0 ) 862.923 7468 . 0 () 772 . 0 4370.22 (051 . 0 2 (2)气体通过液层阻力 由 计算 L hh 01 sm AA V u fT s a /3949 . 2 0594 . 0 8231 . 0 8290 . 1 )/(0694 . 2 7468 . 0 3949 . 2 2 1 2 1 0 mskgvuF a 查得 气系数,则5 . 0 0 液柱mh03 . 0 06 . 0 5 . 0 1 (3)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的计算 h 液柱m Lgd h L3 3 0 101088 . 5 005 . 0 8 . 9862.923 10818.5744 液柱mhhhh lcP 0699 . 0 0051088 . 0 03 . 0 0348 . 0 kPaPaghP LPP 7 . 08639.632862.9238 . 90699 . 0 2、 液面落差 对于筛板塔,液面落差很小,且本塔的塔径和流量均不是很大,故可以忽略液面落差的 影响。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3 3、雾沫夹带 雾沫夹带可以由公式: 2.52.5 0.060.15 fL hhm 3.23.2 33 5.7*105.7*101.8290 e ()*()57.8180.8231 0.0594)*(0.40.1) v L Vs AtAfHthf =0.0897g 液/kg 气0.1kg 液/kg 气 故在本设计中液沫夹带量在允许范围内。 v e 4、漏液计算 对于筛板塔,漏液点气速可由 计算,则 VLL hhCu /)13 . 0 0056 . 0 (4 . 4 0min0 smsm hhCu VLL /4307.24/8788.107468 . 0 /862.923)101088 . 5 06 . 0 13 . 0 0056 . 0 (772 . 0 4 . 4 /)13 . 0 0056 . 0 (4 . 4 3 0min0 稳定系数,故无明显漏液现象。5 . 10625 . 2 8788.10 4307.24 min 0 o u u k 5、液泛计算 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层高度应,一般可取,故)( WTd hHH5 . 0 mhH WT 219 . 0 )038 . 0 40 . 0 (5 . 0)( 溢流管内的清液层高度,其中 Ldpd hhhH06 . 0 ,0699 . 0 Lp hh ,所以 32 0 106085 . 7 ) (153 . 0 uhd mHd1375 . 0 106085 . 7 06 . 0 0699 . 0 3 由此可知,即不会产生液泛。)( wTd hHH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4 (七)塔板负荷性能图 1、漏液线 0,min0 4.4(0.00560.13) L L V uChh 由 得 23 4.4 0.772 0.1008 0.8087 36002.84 845.0782 0.00560.130.05251 ()0.00443 0.9764 10000.7842 s L 得 23 ,min 0.2769 6.919788.2646 Ss VL 在操作范围内,任取几个 Ls 值,依上式计算出 Vs 的值,计算结果见下表 3-3 表 3-3 由上表数据可做出漏液线 1 2、液沫夹带线 取雾沫夹带极限值 依式 0.1kg/kg v e 液气 5 3.2 5.7 10 () a v Tf u e Hh 式中1.0488 0.7850.044 SS aS Tf VV uV AA 2.5() fwOW hhh W h =0. 0525 Ls, 3 m s 0.00060.00150.00300.0045 Vs, 3 m s 0.3440.3570.3740.387 23 ,min00 2.84 4.4(0.00560.13() 1000 h L SW V W L VChEhA l 0.min 2 ,min 3 0 2.84 () 1000 S h Lwowow w VL uhhhhE Al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5 22 33 36002.8 1()0.77 10000.7842 s ows L hL 故 22 33 2.5 0.05250.770.1325 1.925 fss hLL 22 33 0.40.1325 1.9250.275 1.925 Tfss HhLL 5 3.2 66 3.2 23 3 1.04885.7 105.7 10 ()0.1 46.329 10 0.2675 1.925 aS v LTf S uV e Hh L 则 23 1.256 11.48 ss VL 在操作范围内,任取几个 Ls 值,依上式计算出 Vs 的值,计算结果见表 3-4: 表 表 3-4 由上表数据即可做出液沫夹带线 2。 3、液相负荷下限线 对于平直堰,取堰上层高度作为最小液体负荷标准。 0.005m OW h 取 2 3 3 3600 2.84 10()0.005 s OW W L hE l 1E 0.7842 W lm 23 3 ,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