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法补充题库.doc_第1页
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法补充题库.doc_第2页
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法补充题库.doc_第3页
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法补充题库.doc_第4页
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法补充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补充题库-1单项选择题(200题) 02-32多项选择题(150题) 33-55判断题(200题) 56-68问答题(30题) 69-73单项选择题(200题)1.下列食品标准类别中,对指标的要求最严格的是( )。(D)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2.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B)A.欧盟食品安全标准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C.国际食品安全标准D.我国国情3.我国标准的编号是由( )、顺序号和年代号构成。(B)A.英文字母B.标准代号C.食品类别代号D.阿拉伯数字4.推荐性标准是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 )采用的一类标准。(A)A.自愿B.强制C.推荐D.参照5.( )、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A)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药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6.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要求“起草单位应根据所起草方法的技术特点,原则上选择不少于( )家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实验室间验证。”(C)A.3B.4C.5D.67.对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 )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B)A.五个工作日B.七个工作日C.十个工作日D.十五个工作日8.违反食品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 )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C)A.三年B.五年C.十年D.终身9.食药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每年接受标准相关培训的时间建议( )。(B)A.不低于12学时B.不低于24学时C.不低于36学时D.不低于48学时10.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B)A.食品药品监管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管部门D.农业行政部门11.除食品安全标准外,( )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B)A.未经批准不得制定B.不得制定C.可以制定D.特殊情况下可以制定12.对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 )处理,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B)A.内部食堂使用B.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C.销售给职工D.重新包装上市13.下列各项,不属于厂房和车间划分的区域的是( )。(A)A.生活区B.清洁作业区C.准清洁作业区D.一般作业区14.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应当使用( )或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D)A.石油B.煤油C.工业润滑油D.食用油脂15.当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单件预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应按( )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计算。(B)A.最迟到期B.最早到期C.其中一个时间D.平均时间值16.我国的检验方法类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是( )标准。(A)A.强制性的B.推荐性的C.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推荐性的D.以上均不正确17.下列关于复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十二小时内申请复检B.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C.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D.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18.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规定。(D)A.国家卫生计生委B.质检总局C.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9.( )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B)A.食品检验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B.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C.检验人D.食品监督管理部门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规定的是食品营养强化剂的( )。(A)A.添加量B.终产品含量C.标示量D.既可以是添加量又可以是终产品含量21.下列不属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管理范围的预包装食品类别是( )。(C)A.饼干B.方火腿C.婴幼儿配方食品D.调味品22.下列属于营养标签比较声称用语的是( )。(B)A.高钙B.减钠C.脱脂D.无糖23.下列哪个营养成分在营养成分表中不要求强制标示( )。(C)A.能量B.蛋白质C.糖D.钠24.关于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某营养成分的含量标示值符合含量声称或比较声称的要求和条件时,可使用营养成分功能声称B.进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选用标准中列出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C.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可以标示在标签的任意位置D.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字号可以大于食品名称和商标25.食品产品标准的前言部分一般规定了( )。(C)A.标准的起草人、起草单位B.标准的英文名称C.替代标准、与被代替标准的相比主要变化D.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26.以下各项不是食品产品标准中对感官要求的通常表述的是( )。(B)A.无正常视力可见霉斑、外来异物B.在显微镜下观察无外来异物C.无异味D.具有产品应有的形态27.食品产品标准中某限量指标规定为“”,则该指标的规定为( )。(C)A.不得检出B.限量值为0C.不作规定D.以上说法均错误28.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 )非致病性微生物的状态叫作商业无菌。(B)A.也不含有任何的B.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C.但可以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D.但可以含有少量的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 )的标准。(B)A.推荐执行B.强制执行C.自愿执行D.参考执行30.( )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A)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C.食品安全风险分析D.食品安全风险管理31.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B)A.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B.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C.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2.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行业协会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当立即向( )报告。(A)A.卫生行政部门B.质量监督部门C.食品药品监管部门D.农业行政部门33.下列日期的标示方式中,形式不规范的是( )。(D)A.2010年3月12日B.20100312C.12日3月2010年D.03/12/201034.下列各项,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相关配料具体含量的是( )。(C)A.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B.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较低时C.仅在食品名称中提及的某种配料D.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无时35.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 )时,不需要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C)A.15%B.20%C.25%D.30%36.关于食品标签上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下列表述是错误的是( )。(C)A.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通常是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B.若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品分类名称有多个时,可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或不引起歧义的等效的名称C.为了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或制作方法,不可以在食品名称前或后附加相应的词或短语,如干燥的、浓缩的D.在没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37.下列赠送装或促销装预包装食品净含量的标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D)A.净含量500克、赠送50克B.净含量500+50克C.净含量550克(含赠送50克)D.净含量500克(不含赠品)38.下列属于我国需要按照污染物管理的物质是( )。(D)A.锌B.铜C.铁D.铅39.食品中污染物定义,是指食品在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 )的化学性危害物质。(C)A.天然存在B.人为添加C.非有意加入D.非法添加40.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时,在( )方面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A)A.使用的生鲜乳B.产品配方C.运输车辆D.产品外包装41.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向( )注册。(C)A.国家质检总局B.国家工商总局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中心42.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时,不允许的做法是( )。(B)A.不同企业不得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B.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C.同一企业不得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D.不同企业不得生产同一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43.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 )应当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B)A.生产负责人B.备案人C.企业法人D.企业授权人44.不属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目录的是( )。(D)A.保健食品B.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C.婴幼儿配方乳粉D.速冻食品45.( )卫生行政、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A)A.省级人民政府B.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46.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 )。(B)A.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47.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A)A.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质量监督部门C.农业行政部门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48.( )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B)A.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家工商总局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49.食品检验机构名录由( )与认证认可的机构共同公布。(D)A.农业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以上都是50.国家规定用( )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C)A.逐个检测法B.随机检测法C.快速检测法D.出厂检测法51.( )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C)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卫生计生委C.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D.海关稽查处52.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 )注册。(B)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海关稽查处53.食品安全法规定( )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D)A.经销商B.零售商C.批发商D.进口商54.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 )。(C)A.出口国标准B.国际标准C.进口国标准D.行业标准55.( )应当收集、汇总下列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A)A.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海关稽查处56.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 )制定。(D)A.各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B.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D.国务院组织制定5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事故举报,应当立即向( )通报。(C)A.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B.上级地方人民政府C.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务院58.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现( )信息,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A.生产企业偷税漏税污染B.与食品安全相关C.工业污染D.食品生产企业停产5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 )进行责任约谈。(C)A.当事人B.直接责任人C.主要负责人D.管理人员60.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理信息和国务院确定需要统一公布的其他信息由( )统一发布。(B)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家工商总局D.国家新闻发布部门6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统一公布本法相关信息时,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立即报告给( )。(C)A.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国家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6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有权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B)A.卫生行政部门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税务行政部门63.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 )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C)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食品检验机构D.工商管理机构64.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费用由( )负责。(C)A.生产厂商B.经营者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样品提供者65.发现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 )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通报。(B)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C.国家卫生行政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66.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中文标签上无须标明的是( )。(D)A.原产地B.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C.中文名称D.执行标准67.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是( )。(B)A.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三个月B.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C.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一年D.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二年68.不需要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实施信用管理,建立信用记录,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的是( )。(D)A.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B.进出口食品的出口商C.出口食品生产企业D.进口食品的经营者69.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 ),防止事故扩大。(D)A.召回产品B.停止销售C.停止生产D.以上都对70.新食品安全法规定,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 )的责任。(D)A.有关监督管理部门B.有关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C.有关食品检验机构D.以上全部都是7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 )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D)A.卫生行政部门B.质量监督部门C.农业行政部门D.以上都正确7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报告的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向( )报告。(C)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73.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 )报告。(B)A.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7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A)A.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质量监督部门C.农业行政部门D.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75.( )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A)A.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部门B.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76.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的根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B.风险评估结果C.食品安全管理制度D.食品安全状况77.不参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的部门是( )。(D)A.本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本级质量监督部门C.本级农业行政部门D.本级卫生行政部门7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 )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D)A.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B.对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C.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D.以上都是79.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照( )进行检验。(B)A.行业标准规定B.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C.国家标准规定D.国际标准规定8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 )保证食品安全,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D)A.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B.食品生产经营者记录许可颁发情况C.食品生产经营者日常监督检查结果D.以上都是81.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通报( )。(D)A.投资主管部门B.证券监督管理机构C.有关的金融机构D.以上都是82.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 )。(C)A.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B.食品生产企业重点监控名单C.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D.不受欢迎食品生产企业名单83.( )发现食品安全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以及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可以向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D)A.食品生产经营者B.食品行业协会C.消费者协会D.以上都是84.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做到( ),避免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D)A.准确B.及时C.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D.以上全是85.( )应当相互通报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D)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督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以上全是86.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应当符合( ),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D)A.食品安全法的规定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C.行政法规的规定D.以上都是8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执法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专业知识与执法能力等的培训,并组织考核。不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的,应做出( )。(B)A.记过处理B.不得从事食品安全执法工作的处理C.通报处理D.开除公职8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其目的是( )。(D)A.接受咨询B.接受投诉C.接受举报D.以上都是89.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需要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在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作为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A)A.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临时限量值和临时检验方法B.行业标准C.生产标准D.国际标准90.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将下列( )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D)A.添加行为B.按照注册或者备案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情况C.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D.以上都是91.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 )。(D)A.鲜奶运输过程B.鲜奶杀菌过程C.成品灌装过程D.以上全部正确92.生产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企业,应当向( )提交自查报告。(B)A.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协会93.以下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表述不正确的是( )。(B)A.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不得免检B.进行抽样检验,可以购买抽取的样品C.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D.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94.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负责制,由( )负责。(B)A.工商管理部门B.食品检验机构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卫生管理部门95.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 )提出复检申请。(B)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质量监督部门96.食品安全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B)A.物理检测法B.快速检测法C.化学检测法D.生物检测法97.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由( )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A)A.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局9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进行审查,认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符合食安法的规定。(B)A.决定直接适用国际标准B.决定暂予适用,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C.决定直接适用相关国家标准D.决定适用我国行业标准99.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向我国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 )的要求。(D)A.食品安全法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C.行政法规的规定D.以上都是100.发现进口食品有( )情形的,进口商应当立即停止进口。(A)A.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B.产品标签模糊不清的C.不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D.以上都是101.( )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时需要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D)A.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B.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的代理商C.进口食品的进口商D.以上都是102.预包装食品在( )的情况下不得进口。(D)A.没有中文标签B.没有中文说明书C.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D.以上都正确103.( )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A)A.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家卫生行政部门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D)A.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B.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C.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相关产品,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D.以上都正确105.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中的( )。(D)A.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B.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C.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D.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106.下列生产经营中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是( )。(D)A.从事食品生产B.从事食品销售C.从事餐饮服务D.从事销售食用农产品107.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应当在( )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A)A.技术B.资金C.能力D.生产工艺108.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 )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进行修订。(B)A.技术可行性B.技术必要性C.技术创新性D.食品安全工艺109.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 )的要求。(D)A.企业利益B.推荐性标准C.食品安全行业标准D.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10.根据食品安全法,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相关产品( )的监督管理。(D)A.经营情况B.产品服务C.生产情况D.生产活动111.国家应当建立( )。(A)A.食品安全全程追溯B.食品安全半程追溯C.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追溯D.责任追溯112.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的( )机制。(A)A.全程追溯协作B.根源追溯C.协同合作D.监管监督1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 )和连锁经营、配送。(A)A.规模化生产B.差异化生产C.专业化生产D.单一化生产11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 )。(C)A.连锁经营B.连锁配送C.连锁经营、配送D.直营、配送115.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 )全面负责。(C)A.员工人身安全B.企业固定资产C.食品安全工作D.食品质量116.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的( )管理制度。(A)A.健康B.保险C.安全作业D.卫生117.从事接触( )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A)A.直接入口B.间接入口C.食品相关产品D.食品添加剂118.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 )控制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A)A.原料B.半成品C.成品D.食品源头119.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 )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D)A.运输控制B.交付控制C.销售渠道控制D.运输和交付控制120.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 )进行检查评价。(D)A.食品保质期B.食品包装C.食品生产器械D.食品安全状况121.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 )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B)A.继续进行B.立即停止C.在一日内停止D.在三日内停止122.国家鼓励( )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C)A.食品生产企业B.食品经营企业C.食品生产经营企业D.餐饮服务单位123.食品安全法中预包装食品是指( )。(D)A.预先定量包装B.制作在包装材料中C.制作在包装容器中D.以上都是124.未按规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处罚。(D)A.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B.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C.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D.以上都是125.对食品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的,由( )决定暂停销售该食品,并向社会公布。(B)A.县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26.食品检验机构( ),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B)A.当事人对检验结果存在异议B.出具虚假检验报告C.在规定时限内未能完成检验工作D.检验结果与其他检验机构的结果不同127.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B)A.3年B.5年C.10年D.终身128.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 )因违反本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B)A.2次B.3次C.4次D.5次129.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未取得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做出( )。(D)A.没收违法所得B.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C.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D.以上都正确130.以下情况,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发生事故的单位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的是( )。(A)A.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B.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C.造成严重后果的D.以上都包括13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发现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至( )。( A )A.公安机关B.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卫生行政132.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 )作出调整。( C )A.企业管理体制B.公司管理体制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D.经济体制133.生产经营者不得生产经营的食品有( )。( D )A.被包装材料污染的B.被容器污染的C.被运输工具污染的D.以上都包括134.食品洗涤剂和消毒剂的用途有( )。( D )A.直接用于洗涤或消毒食品、餐具、饮具B.洗涤或消毒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C.洗涤或消毒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D.以上都正确135.以下终身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有( )。( D )A.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到刑事处罚B.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C.受到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D.以上都包含136.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C)A.洗涤剂B.消毒剂C.防腐剂D.干燥剂137.生产经营者不得生产经营( )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D)A.农药残留B.生物毒素C.重金属D.以上都包括138.食品检验实行( )负责制。(D)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139.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 )备案。(B)A.卫生部门B.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C.工商行政部门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40.食品广告的内容应符合( )。(D)A.真实B.合法C.不得夸张虚假D.以上全正确141.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 )。( D )A.对婴幼儿无害B.对老人无害C.对成人无害D.对人体安全,无害142.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 )标识。( B )A.英文B.中文C.法文D.拼音标识143.对于确认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按规定主动召回的,有关监督部门应当( )。( C )A.当众销毁B.要求召回C.责令召回D.要求销毁144.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 )的原料生产加工食品。(D)A.过期变质B.陈化回收C.非食用D.以上都包括14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C )A.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C.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D.消费者要求146.当( )出现不安全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B)A.食品生产设备 B.食品添加剂C.食品重量 D.食品包装147.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其主体单位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 )。(A)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国务院司法部门C.国务院民政部门 D.国务院水利部门148.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时,消费者首要措施是( )。(A)A.停止食用或者使用B.去医院检查C.向政府报告D.向企业索赔149.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根据( )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A)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B.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结果C.食品安全国际环境D.食品安全民众舆情150.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 )公布(C)A.公众公布B.公民公布C.社会公布D.企业公布15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必要时,应当就( )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C)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B.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结果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D.食品安全国际环境15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和( )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D)A.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协会 B.消费者以及新闻媒体C.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杂志D.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153.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应当以保障( )为宗旨。(B)A.企业盈利B.公众身体健康C.国家税收D.社会安定154.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和( )。(B)A.公开透明B.安全可靠C.逻辑严谨D.客观公正155.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 )。(B)A.与食品销量有关的质量要求B.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C.与食品销量有关的设计要求D.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设计要求156.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对其他标准的规定是( )。(A)A.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B.企业根据需要制定补充性标准C.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标准D.科研机构可以指定专家标准157.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禁止使用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 )等污染物质危害身体健康。(B)A.致病性微生物、钙铁锌金属元素、农药残留、生物毒素B.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C.钙铁锌金属元素、兽药残留、垃圾分解物、生物毒素D.钙铁锌金属元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元素158.食品安全标准对添加剂的要求不包括( )。(A)A.品牌B.品种C.使用范围D.用量159.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与( )有关。(A)A.农业行政部门B.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审计部门D.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160.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与食品安全有关的( )。(A)A.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B.食品检验方法与流程C.食品查询方法与规程D.食品查询方法与流程1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 )。(C)A.国家标准流程B.国家标准规格C.国家标准编号D.国家标准文号161.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充分考虑( ),并广泛听取意见。( C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商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B.食品安全风险检验结果、商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D.食品安全风险检验结果、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1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 )审查通过。(A)A.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B.食品安全审查人大会C.食品安全常驻专家组 D.食品安全方面的中科院院士1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生物、环境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 )、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组成,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审查。(D)A.工商部门B.审计部门C.水利部门D.有关部门165.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进行( )。( A )A.备案B.考核C.审批D.研究166.食品安全法中,针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执行( )标准。(B)A.企业B.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C.行业协会制定D.无标准167.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制定和备案的食品安全的( ),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B)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B.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专家标准C.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专家标准D.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68.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给予指导、解答。(B)A.乡级B.县级C.市级D.省级169.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农业行政等部门,分别对食品安全的( )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B)A.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B.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C.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D.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17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场所和( )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D)A.食品清洁、包装、运输B.食品加工、清洁、包装C.食品清洁、贮存、运输D.食品加工、包装、贮存171.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 )交叉污染。(D)A.半成品与成品B.半成品与原料C.原料与废料D.原料与成品172.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 )。(D)A.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B.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C.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D.以上全是173.食品安全法中规定明确规定食品被( )污染后不能使用。(D)A.生物毒素B.农药残留C.放射物残留D.以上全是174.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制作时要遵守( )的原则。(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