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1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2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3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4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窦性心动过速,任朝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临床现象,是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加快导致的心率超过10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为窦速。 临床上也有人在没有明确病因时直接给予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甚至去乙酰毛花苷等治疗,造成了延误诊治。 窦速可能是病情危重的前兆,需要尽早明确病因、针对病因尽早处理。,窦速病因,1.缺氧性疾病:低张性缺氧,多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肺栓塞、慢性肺疾病、肺炎等;血液性缺氧,如一氧化碳中毒、贫血等;组织性缺氧,如代谢性酸中毒、全身感染等;器官耗氧过大,如发热、抽搐等;循环性缺氧:容量不足、低血压和休克。(血氧正常的缺氧:心排量减少,贫血,急性心梗,一氧化碳中毒,高代谢状态)。 2.心脏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缺血和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肌炎。,窦速病因,3.内分泌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嗜铬细胞瘤、甲亢、低钾血症。 4.植物神经系统:疼痛、焦虑、使用兴奋类物质(尼古丁、咖啡因、苯丙胺类)、停用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临床表现,多表现出原发病的症状或体征(如,疼痛、发热、呼吸急促等)。 多数窦速本身并不直接引起症状,可能诉心悸。 心动过速过快可能导致: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可能导致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症状。,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主要发生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年轻女性。患者往往在采取直立位时出现症状,可能包括心悸、乏力、头晕目眩或运动不耐受。定义为体位转为直立时心率增加30bpm(12-19岁者增加40bpm)而无直立性低血压(指收缩压下降20mmHg)。POTS属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窦性心动过速只是其表现之一。,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IST,也称为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发生于无明显心脏病和窦性心动过速其他原因(例如甲亢或发热)的个体,一般为排除性诊断。IST是指静息心率100bpm(24小时平均心率90bpm)且有严重心悸症状。大多数IST患者为年轻女性。,确诊窦性心动过速,、导联的直立P波表示心动过速为窦性起源。然而,当心率140bpm时,P波往往与前面的T波重叠而不易辨认此,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另一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 迷走神经刺激动作(如,按摩颈动脉窦、Valsalva动作)或静脉用房室结阻滞剂(如,腺苷、维拉帕米) 法:减缓窦性心率以明确辨认窦性P波;暂时阻断房室结,从而使得伴2:1传导阻滞的房扑(波形 3)或房性心动过速变得明显;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是起自窦房结以外、频率固定100bpm的规则房性心律。如果房性心动过速的激动点靠近窦房结,例如起自界嵴上端的房性心动过速,则P波形态接近窦性P波,给人以窦性心动过速的印象。心电图监护仪上不适当的突然出现心动过速可以帮助鉴别两者。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突发突止的阵发性折返性心律失常,与窦性心动过速不同。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或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往往只能在电生理实验室完成。 房性心动过速一般可以凭借其突发突止的特点被辨认,而窦性心动过速恰好相反,心率往往缓缓增加再缓缓下降。,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窦速会在治疗基础病因后改善或消失。 在某些情况下适合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例如,急性心肌缺血时使用受体阻滞剂)在其他情况下可能是禁忌(例如,低血容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