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九章环境与风险.ppt_第1页
社会学第九章环境与风险.ppt_第2页
社会学第九章环境与风险.ppt_第3页
社会学第九章环境与风险.ppt_第4页
社会学第九章环境与风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大连理工大学 通识核心课程,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社会学教学团队 主讲人:姜春林 2013 年 4 月,教学内容,第1章 社会学及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 第3章 人的社会化 第4章 家庭与亲密关系 第5章 性与社会性别 第6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第7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8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9章 现代社会中的教育 第10章 环境与风险,内容提要,第一节 作为社会学问题的环境 第二节 我们共同的环境 第三节 风险、技术与环境,引例,地下水污染事件 中国癌症村,第一节 作为社会学问题的环境,环境是一个社会学的议题吗? 为什么环境应该是社会学的一个关注点呢? 我们不是在谈论纯粹是科学家或技术人员领域内的问题吗?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不是一个由工业生产的现代技术引发出来的物理问题吗? 确实如此,但是,现代工业和技术已经与一定的社会制度连在了一起。 我们对环境影响的起因是带有社会性的,因此,它的许多后果也是带有社会性的。,人类对自然世界的影响,自从农业活动在几千年前开始以来,人类已经给自然界留下了印记。 在现代工业发展之前,自然始终支配着人类的生活而不是相反。今天人类对自然的进攻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几乎没有未受人类行为影响的自然过程。 仍然在全球扩张的现代工业,已经导致了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急剧上涨。但是世界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是有限的,如果全球消费不受到限制,一些重要资源将被耗尽。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甚至连世界的气候都可能受到了全球工业发展的影响。,20世纪世界著名的“十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 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3年-1956年 日本骨痛病事件 1955-1972年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美国三里岛核站泄漏事故 1979年3月28日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 1984年12月3日 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7,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无法扩散 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8,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 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 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9,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大雾,冬季燃煤取暖,煤烟粉尘积聚。 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10,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11,日本水俣病事件,1949年起,日本氮肥公司,使用汞作为催化剂,废水排放到了水俣湾。 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 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直至死亡。 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被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水俣病患者,12,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的神冈矿山,现代化开采铅、锌矿。 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从1931年到1968年,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13,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当年610月,有4家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至1978年,确诊患者累计达1684人。 九州食用油工厂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米糠油中混入了化学物质,黑油被用作饲料。,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初10年是日本的经济复苏时期。发展重工业、化学工业,追赶欧美强国。 日本人陶醉于日渐成为东方经济大国。 20世纪发生的世界10件重大公害事件中,日本就占了3件。,日本二战后严峻的环境状况,15,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管理混乱,操作不当。 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爆炸外泄。45吨毒气。 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恶搞美国元首恶意制造全球污染 There are people dying, And we dont care about ! We try to make a better world, For me. and me.,16,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11月,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 剧毒农药随着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 流经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 莱茵河“死亡”了1020年。,17,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辐射能量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200多倍。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 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 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18,霍金的预言,2001年,在阅读了世界保护濒临灭绝生物基金会的一份报告后,霍金预言:按照当前如此快速的灭绝速度,动物灭绝后就轮到人了!人类不出两千年也将面临灭绝的厄运! 2010年,霍金说:“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 因此霍金又把地球的寿命大大缩短,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斯蒂芬霍金 科学思想家 理论物理学家,第二节 我们共同的环境,一、是否有增长的极限? 上世纪60 年代,绿色运动在西方兴起,1972年由西方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等知识界人士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公布了一份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对人类的困境提出警告:鉴于“世界环境在量方面的限度及超越限度的悲剧”,全球只能有几十年的增长,为此必须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甚至社会组织。 背景资料:四倍跃进,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原始生态化社会的发展观: 崇拜自然、恐惧自然、直接利用自然 人与自然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协调关系。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有大禹的话: “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 以成鱼鳖之长。”,古代农牧化社会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对立的“黄色道路”。,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战国时代,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顺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近代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对立的“黑色道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观。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节约资源、控制污染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道路”,贫困使得全球人口增长面临不平衡危机,世界人口危机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贫困。 贫困与高出生率之间的相关性,在世界各地都有据可查。 贫困的折磨消失时,人口的指数增长也停止或放缓了,这称为人口转型。 使地球上每一处都完全成这种转型,关系到人类重要的长期利益。,三、消费、贫穷与环境,美国贫困人口达15% 年老多病无家可归者,开着车去领救济美国特色,英国无力购买而缺少三件必需品的家庭,英国贫富差距达到10年来最高点,澳大利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资产达百万澳元的家庭数量平均每4年翻一番,跃升9倍,达到近18万户,约为总人口的1%弱。 底层10%的人口越来越穷,几乎一无所有,人均净负债1000澳元。,拥有高教以上学历、年龄55-59岁的普通家庭平均财产60万澳元,为无学历家庭财产的一倍以上。但养老基金和福利制度使低薪阶层生活无虞。 占退休人口10%的顶层退休人士人均资产60万澳元,而最底层10%的退休者仅在退休基金中存有1000澳元。,世界上占人口1/5最富有的人消费全球商品和服务总量的86%,而1/5最穷的人仅消费1.3%,人口1/5的富人消费全球肉鱼类总量的45%、能源总量的58%,电话总线的74%,汽车总数的87%。 3个最富有者拥有的财产大于48个最不发达国家GNP的总和,中国:石灰孩子,四、威胁之源,1 污染物与废弃物 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2 资源的耗竭,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面临减产的危险。 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 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水,土壤沙化与沙漠化,滥伐森林,第三节 风险、技术与环境,全球性风险之一:全球变暖,推荐影片:美国奥斯卡奖大片 不合时宜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全球性风险之二: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技术是个争议巨大的话题: 支持者(政府、跨国粮商、转基因技术专家) 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难题;,反对者(绿色和平组织、科学家、公众) 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2008年,我国设立“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与大飞机研制并列。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国历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项目。 目的:研制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 国家战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10年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既然转基因产品风险巨大,为什么得到了诸多政府的官方认可?为什么其商业化进程在中国如此轰轰烈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发展学院周立博士曾形象地将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内在利益驱动机制表述为“一箭七雕”,即至少有七股力量凝聚成一个利益相关者同盟,使转基因技术在中国形成一股貌似势不可当的大潮。这七股力量形成的利益联盟是 跨国粮商得利润; 外国政府得战略; 地方政府得政绩; 中资公司得好处; 科研院所得经费; 国家部门得租金; 种粮农民得轻闲。,孟山都公司 (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也是转基因(GE)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占据了多种农作物种子70%100%的市场份额。 从长远来看,这七种力量是否真正获益?(跨国粮商得利润;外国政府得战略;地方政府得政绩;中资公司得好处;科研院所得经费;国家部门得租金;种粮农民得轻闲。) 科技政策最终的利益主体应该是谁? 国家政治利益? 提升国际竞争力 经济利益?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贸易顺差、偿还外债、跨国粮商的巨额利润 科学家的利益?充足的科研经费、合理分配的科技资源 公众利益? 公民的社会福利、生活品质、 食品安全 视频: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评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几乎没有人确信转基因作物没有风险。 基因代码高度复杂,把新的基因加入植物或生物可能产生意料不到的疾病或其他有害的后果。 技术是未知的,不断有新的研究结果和新的发现,速度惊人 在2000年5月,英国政府承认成千上万英亩过去种植的传统含油种子油菜事实上已被转基因物质污染。数星期后,德国出版的研究报告声称,通常用于改变含油种子油菜的基因跃过物种的障碍进入了蜜蜂的内脏。 其间,孟山都公司自己承认了它的转基因大豆一种为了商业目的已得到十分广泛种植的GMO含有未预料到的基因碎片,但先前并没有查出。,案例讨论:谁有吃的权利?,1. 如果你面前的餐桌上有野生动物,你会怎么做?你会去吃它吗? 2. 我们到底有没有吃野生动物的权利? 3. “你可以吃,但是不能浪费”,你同意吗? 4.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 视频:谁有吃的权利?,本章要点,“增长的极限” 是指工业的增长和发展与地球资掘的有限性相抵触。可持续发展坚持认为,应该有增长,但其方式应当是通过循环利用资掘,而不是耗尽资源 世界范围内消费模式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一种反映,但它们也破坏了环境资源,并加剧了全球不平等。 使环境受到威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与释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与废弃物有关,包括空气污染、酸雨、水污染和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绝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与风险密切相关,因为这些问题是科学与技术扩张的结果。转基因作物通过对植物基因组合的操纵而生产出来。 全球变暖是指大气当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浓度上升,导致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全球变暖的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