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第7章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pt_第1页
发酵工程第7章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pt_第2页
发酵工程第7章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pt_第3页
发酵工程第7章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pt_第4页
发酵工程第7章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发酵过程控制,本章内容,一、概述 二、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三、 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四、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五、 CO2和呼吸商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六、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补料控制 七、泡沫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八、自动控制技术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四)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1. 引起溶解氧变化的因素 2. 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3. 溶解氧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4. 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控制 5. 溶解氧控制实例,氧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在25,1105Pa条件下,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26mmol/L,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更低(0.25mmol/L)。在28氧在发酵液中的100%的空气饱和浓度只有7mg/L左右,比糖的溶解度小7000倍。 在对数生长期,即使发酵液被空气饱和,若此时中止供氧,发酵液中溶氧可在几分钟之内便耗尽。 在好氧深层培养中,氧气的供应往往是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1. 氧在微生物发酵中的作用 (好气性微生物),呼吸作用 直接参与一些生物合成反应,只有溶解状态的氧才能被微生物利用,2.微生物需氧量的表示方式,呼吸强度QO2(比耗氧速率) :单位质量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 摄氧率(耗氧速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QO2和的关系,概念:临界溶氧浓度 Ccr,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CL有一个最低要求,即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浓度,以Ccr表示。 CL Ccr,QO2 保持恒定 CL Ccr, QO2 大大下降,对于微生物: CCr: 115%饱和浓度,例:细菌和酵母, 3%10% 放线菌, 5%30% 霉菌, 10%15%,定义: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饱和溶氧溶度,发酵行业用空气饱和度(%)来表示DO含量的单位,3. 培养过程中细胞耗氧的一般规律,培养初期: QO2逐渐增高,x较小 在对数生长初期:达到(QO2 )m,但此时x较低, 并不高 在对数生长后期:达到m, 此时 QO2 (QO2 )m, xxm 对数生长期末:S, OTR, QO2 而(QO2 , x , OTR), 虽然x=xm,但 QO2、 OTR 占主导地位,所以 培养后期:S0,QO2 , ,影响微生物耗氧的因素,微生物本身遗传特征的影响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 碳源种类 耗氧速率:油脂或烃类葡萄糖 蔗糖 乳糖 培养基浓度 浓度大, QO2 ; 浓度小, QO2 菌龄的影响:一般幼龄菌QO2大,晚龄菌QO2小,发酵条件的影响 pH值 通过酶活来影响耗氧特征; 温度 通过酶活及溶氧来影响耗氧特征:T , DO 代谢类型(发酵类型)的影响 若产物通过TCA循环获取,则QO2高,耗氧量大 若产物通过EMP途径获取,则QO2低,耗氧量小,4. 溶解氧控制的意义,溶解氧浓度对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须了解生长期和生产期的最适需氧量 氧传递速率已成为许多好气性发酵产量的限制因素 目前,在发酵工业上氧的利用率很低,因此提高传氧效率,就能大大降低空气消耗量,从而降低设备费和动力消耗,且减少泡沫形成和染菌的机会, 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25,1106Pa下,空气中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仅0.25mol/m3 好氧发酵中,若菌体浓度1015个/m3,呼吸强度QO2=2.610-3mol/(kgS),则每立方米发酵液中菌体的需氧量约187mol/(m3h) 即:1m3发酵液中每小时需要的氧是溶解量的750倍,7.2 氧传递方程,在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氧的传质速率(气液传质的基本方程式)为 在气液传质过程中,通常将KLa作为一项处理,称为体积溶氧系数或体积传质系数,7.3 发酵过程耗氧与供氧的动态关系,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传递特征(发酵罐传递性能) 若需氧量供氧量,则生产能力受设备限制,需进一步提高传递能力; 若需氧量供氧量,则生产能力受微生物限制,需筛选高产菌:呼吸强,生长快,代谢旺盛。 供氧与耗氧至少必须平衡,此时可用下式表示:,对于一个培养物来说,最低的通气条件可由式求得: kLa亦可称为“通气效率”, 可用来衡量发酵罐的通 气状况,高值表示通气条件富裕,低值表示通气条 件贫乏。,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内某瞬间溶氧浓度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在稳态时,2. kLa的影响因素,7.4 影响氧传递的因素,1. 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可知,影响氧传递速率的因素(即影响供氧的因素)有:,影响比表面积a的因素 影响液膜传递系数kL的因素,1.影响推动力的因素 1) 温度,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01105Pa和温度在433的范围内,与空气平衡的纯水中,氧的浓度可由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t温度, T ,Cw* ,推动力,2) 溶质,电解质 1)对于单一电解质 Ce*氧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mol/m3 Cw*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mol/m3 CE电解质溶液的浓度,kmol/m3 KSechenov常数,随气体种类,电解质种类和温度变化.,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2) 溶质,2)对于几种电解质的混合溶液: 式中 hi第i种离子的常数, m3/kmol 离子强度, kmol/m3 Zi第i种离子的价数, 第i种离子的浓度, kmol/m3,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2) 溶质,B. 非电解质 式中 Cn*氧在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m3 CN非电解质或有机物浓度, kg/m3 k非电解质的Sechenov常数, m3/kg,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2) 溶质,C. 混合溶液(电解质+非电解质):叠加 Cm*氧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 mol/m3,溶质 , Cm*,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3)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 氧在一些有机化合物中溶解度比水中为高。,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4) 氧分压,提高空气总压(增加罐压),从而提高了氧分压,对应的溶解度也提高,但增加罐压是有一定限度的。 保持空气总压不变,提高氧分压,即改变空气中氧的组分浓度,如:进行富氧通气等。,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2.影响KLa的因素,发酵罐的形状,结构(几何参数) 搅拌器,空气分布器(几何参数) 通气:表观线速度Ws 搅拌:转速N,搅拌功率PG 发酵液体积V,液柱高度HL 如影响发酵液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离子 强度、菌体量,设备参数, 操作条件,发酵液的性质:,综合三类影响因素,有 其中 d搅拌器直径,m ; 搅拌器转速,s-1 ; 液体密度,kg/m3; 液体粘度,Pas ; DL扩散系数, m2/s ; 界面张力,N/m; Ws 表观线速度,m/s ; g重力加速度, 9.81m/s2,以小型罐中牛顿型流体测定的结果为例: 合并化简得:,0.06,KLa=0.06,A. 设备规模的影响,单位体积的液体的搅拌功率的指数随培养装置的规模而相应变化 如: 小试 9L=0.95 中试 500L=0.67 生产规模 27T54T=0.50,可见, 在放大过程中, KLa在相同条件下会减小.,设备参数,kLa的影响因素,B. 设备形状结构的影响,如20T的伍式发酵罐: =0.72, =0.11,设备参数,kLa的影响因素,C. 搅拌器形式的影响: 、数值不同,对于值:弯叶平叶箭叶 对于值:弯叶箭叶平叶 但是破碎细胞能力: 平叶箭叶弯叶 翻动流体能力: 箭叶弯叶平叶 此外,搅拌器的直径大小、组数、搅拌器间距以及在罐内 的相对位置等对KLa都有影响.,设备参数,kLa的影响因素,平叶,箭叶,弯叶,设备参数,kLa的影响因素,A. 搅拌对KLa的影响,转速NPG KLa 搅拌作用(影响KLa原理) aKLa溶氧 搅拌产生涡流,延长气泡在液体中的停留时间,溶氧 搅拌造成湍流,减小气泡外滞流液膜的厚度,从而减小传递过程的阻力,KLa溶氧 搅拌有利于固液传递中接触面积的增加,使推动力均一;同时,也减少菌体表面液膜的厚度,有利于氧的传递。,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搅拌对KLa的影响,N并不是越大越好 剪切力, 对细胞损伤,对形态破坏 PG,发酵期间搅拌热,增加传热负荷,N,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B. 通气对KLa的影响,在通气量Q较低时, QWs KLa,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C. 通气、搅拌的关联对KLa的影响,从公式上看, PG, Ws, KLa, 但Ws的增加是有上限的, 当Ws (Ws)m, 会导致PG严重下降. Ws (Ws)m, PG ,KLa ,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当通气量超过一定上限时, 搅拌器就不能有效地将空气泡分散到液体中去, 而在大量气泡中空转, 发生“过载”现象, 此时搅拌功率PG会大大下降, KLa也会大大下降。 只有Q,N同时提高,PG才不会大大 下降,KLa。,C. 通气、搅拌的关联对KLa的影响,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表观空气速度与KLa的关系,操作条件,kLa的影响因素,A.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气液界面厚度, 1/kL, kL 气泡变小, a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时,以a为主, KLa 添加至一定量时, kL降至最低, KLa下降显著 再继续增加时,kL维持最低水平不再下降,而a,此时KLa从最低点有所回升,表面活性剂的浓度,KLa受两种趋势影响,发酵液的性质,kLa的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磺酸钠(NaLSO4)浓度对KLa、KL和da的影响,发酵液的性质,kLa的影响因素,B. 离子强度对KLa的影响,电解质溶液浓度,则气泡变小,a, KLa; 有机溶质浓度,则气泡变小,a, KLa 电解质溶液浓度,传氧特性好(KLa),溶氧特性C*E 差.具体的,离子强度I影响KLa公式中的,k值. I=00.4时, =0.40+0.862I/(0.274+I), 且I,常数k. I0.4时, =0.9, k值不再变化. 也随I增大而增大,但I对的影响较小,在0.35 0.39之间变化,不如变化大.,发酵液的性质,kLa的影响因素,C. 菌体浓度,细胞浓度 x,KLa(),菌丝浓度对KLa的影响,发酵液的性质,kLa的影响因素,小结 引起溶解氧变化的因素 (1)影响溶解氧(DO)的因素,供氧 耗氧,两大类,以关系式表示: 影响供氧的因素: 影响耗氧的因素:,C*- CL,温度、溶质、溶剂、氧分压,KLa,设备参数、操作参数、发酵液特性,菌种特性、培养基成分和浓度、菌龄、培养条件(T、pH)、代谢类型,2. 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1)溶解氧对生长的影响,临界氧浓度(CCr): 当 时, 当 时, 对生长应满足 , 但并不是越高越好,呼吸抑制,呼吸不受抑制,指不影响菌体呼吸所允许的最低 氧浓度。,(2)溶解氧对产物合成的影响,溶氧浓度对产物合成有一个最适范围,CL过高或过低,对合成都不利。 e.g.卷须霉素:1270h之间,维持CL 在10%比在0或45%的产量要高。,生长阶段要求CL CCr,生产阶段满足CLCm。,实际上,呼吸临界氧值不一定与产物合成临界氧值相同。 产物合成临界氧浓度并不等于其最适氧浓度。 在培养过程中并不是维持溶氧越高越好。过高的溶氧对生长可能不利。,(3)呼吸临界氧浓度与产物合成临界氧浓度,3. 溶解氧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发酵异常指标,发酵中污染杂菌,溶解氧发生异常变化。 对于好气性杂菌,溶解氧会一反往常在较短时间内跌到零附近,跌零后长时间不回升。 对于厌气性杂菌,溶解氧升高。 污染噬菌体或其它不明原因引起 发酵液变稀,此时溶解氧迅速上升。 操作故障或事故分析,谷氨酸正常发酵和异常发酵的溶解氧曲线 正常发酵溶解氧曲线 -异常发酵溶解氧曲线 异常发酵光密度曲线,(2)补料控制指标,中间补料是否得当可以从溶解氧的变化看出。 发酵过程中出现“发酸”现象,氨基氮迅速上升,DO很快下降。,(3)代谢方向控制指标,测量溶解氧可以确定CCr、Cm值 通过溶氧测量可以掌握由好气转为厌气培养的关键时机 e.g.天门冬酰胺酶发酵:45%饱和度 在酵母以及其他微生物菌体的生产中,溶氧值是控制其代谢方向的最好的指标之一 。,(4)设备性能、工艺合理性指标,评价设备性能、工艺合理性的最终指标:发酵单位 设备反映供氧性能: 搅拌桨形式 叶片形式 搅拌器直径d 搅拌档数m和搅拌器间距s 档板宽度w和档板数z 通气:空气分布器的类型和位置 n,P/V 设备操作参数 罐压 WS或VVM,(4)设备性能、工艺合理性指标,工艺条件反映耗氧和供氧特征 菌种性能 RQ 培养基性能 温度 表面活性剂,改进工艺:控制补料速度、T 的调节、中间补水、 添加表面活性剂等等,工艺的改进是否有效可通过溶解氧水平进行评价: P/V的改变对溶解氧和产量的影响 e.g.利福霉素发酵:5080h波谷阶段,P/V,KLa,供氧;3W/L比1 W/L批号的发酵单位增加约900u/ml 搅拌转数n 对溶解氧和产量的影响 e.g.赤霉素发酵:15 50h期间,n从155 提高至180r/min, 赤霉素单位,4. 发酵液中溶解氧的控制 (1)溶解氧控制的一般原则,生长阶段: 即可 产物合成阶段: 即可 过高的溶氧水平反而对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