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戴树贵-环境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绪论作业习题:l 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l 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讨论习题:l 如何认识现代环境问题的发展过程?思考题:l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作业习题:l 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和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l 请导出总酸度、酸度、无机酸度、总酸度、酚酞酸度和苛性酸度的表达式作为总碳酸量和分布系数()的函数。l 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若用强碱进行碱化,又需要加多少碱?(1.07mmol/L,1.08mmol/L)l 具有2.0010-3mol/L碱度的水,pH为7.00,请计算、和的浓度各是多少?(4.4910-4mol/L、2.0010-3mol/L、9.3810-7mol/L和1.0010-7mol/L)l 若有水A,pH为7.5,其碱度为6.38 mmol/L,水B的pH为9.0,碱度为0.80 mmol/L,若以等体积混合,问混合后的pH值为多少?(pH7.58)l 溶解1.0010-4mol/L的于1L具有防止发生固体沉淀作用所需最小浓度的水中,假定溶液中仅形成和,而没有形成。请计算平衡时该溶液中、和pH。=6.2410-5mol/L、=2.9210-5mol/L、=8.4710-6mol/L、pH =2.72l 请叙述天然水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l 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l 用Langmuir方程描述悬浮物对溶质的吸附作用,假设溶液平衡浓度为3.0010-3mol/L,溶液中每克悬浮物固体吸附溶质为0.5010-3mol/L,当平衡浓度降至1.0010-3mol/L时,每克吸附剂吸附溶质为0.2510-3mol/L,问每克吸附剂可以吸附溶质的限量是多少?1.0010-3mol/(Lg)l 请叙述水环境中促成颗粒物絮凝的机理。l 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请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的溶度积为7.910-27)。(6.810-20mol/L)l 已知Fe3+与水反应生成的主要配合物及平衡常数如下:请用pcpH图表示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与pH的关系。 , , , , l 已知。溶液中存在、和等形态,且忽略和离子强度效应,求1.010-5mol/L的溶液在25时的pH值。(pH4.7)l 在pH7.00和的介质中。HT2-与固体PbCO3(s)平衡,其反应如下:问作为HT2-形态占NTA的分数。(2.99)l 请叙述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l 什么是电子活度pE,以及它和pH的区别。l 从湖水中取出深层水,其pH7.0,含溶解氧浓度为0.32mg/L,请计算pE和Eh。(pE13.2,Eh0.78V)l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4和35的CO2,请计算pE和Eh。l 在一个pH为10.0的体系中(25),其反应为:已知其标准自由能值(kJ/mol):-742.0,:12.6,:-237.2,水溶液中质子和电子的值为零。(1)请给出该体系的pE0。(pE04.25)如果体系化合物的总浓度为1.010-4mol/L,那么请给出下图中、和和的关系式。(当pEpE0,;当当pEpE0,)l 解释下列名词:分配系数;标化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生物浓缩因子;亨利定律常数;水解速率;直接光解;间接光解;光量子产率;生长物质代谢和工代谢。l 某水体中含有300mg/L的悬浮颗粒物,其中70为细颗粒(d50m),有机碳含量为10,其余的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5。已知苯并a芘的Kow为106,请计算该有机物的分配系数。(K4.6104)l 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8.4,T25水体中,90的有毒物质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a0,碱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Kb4.910-7L/(dmol),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h1.6d-1,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l 某有机污染物排入pH8.0,T20的江水中,该江水中含悬浮颗粒物500mg/L,其有机碳含量为10。(1)若该污染物分子量为129,溶解度为611mg/L,饱和蒸汽压为1.21Pa(20),请计算该化合物的亨利定律常数(),并判断挥发速率是受液膜控制或气膜控制。(KH2.610-1,受气膜控制)(2)假定Kg3000cm/h,求该污染物在水深1.5m处挥发速率常数(Kv)。(Kv0.05d-1)l 某有机污染物溶解在一个含有200mg/L悬浮物、pH8.0和T20的水体中,悬浮物中细颗粒为70,有机碳含量为5,粗颗粒有机碳含量为2,已知此时该污染物的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h0.05d-1,酸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Ka1.7L/(mold),碱性催化水解速率常数Kb2.610-6L/(dmol),光解速率常数Kp0.02h-1,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3.0105,并从表中查到生物降解速率常数KB0.20d-1,忽略颗粒物存在对挥发速率和生物降解速率的影响,求该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总转化速率常数。(KT1.76d-1)l 某河段流量Q2160000m3/d,流速为46km/d,T=13.6,耗氧系数K10.94d-1,复氧系数K21.82 d-1,BOD沉浮系数K30.17 d-1,起始断面排污口排放的废水约为10104m3/d,废水中含BOD5500mg/L,溶解氧为0 mg/L,上游河水BOD50 mg/L,溶解氧为8.95 mg/L,求排污口下游6km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BOD520.0mg/L,DO=3.7 mg/L)讨论习题:l 向某一含有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问:总酸度、总碱度、无机酸度、酚酞碱度和酸度,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l 请叙述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l 请叙述氧化物表面吸附配合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与溶液中配合反应的区别。l 请说明胶体的凝聚和絮凝之间的区别。l 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l 请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l 请叙述有机物水环境归趋模式的基本原理。思考题:l 什么叫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l 请叙述水中颗粒物可以哪些方式进行聚集。l 有一个垂直湖水,pE随湖的深度增加将起什么变化?l 请说明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第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作业习题:l 何谓大气温度层结?l 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l 何谓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如何用其判断大气稳定度?l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l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其来源如何?l 叙述大气中转化为的各种途径。l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可发生哪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l 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和特征。l 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l 何谓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如何将有机物按反应活性分类?l 简述大气中氧化的几种途径。l 说明酸雨形成的原因。l 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是什么?l 论述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l 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l 说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以及污染物对大气颗粒物组成的影响。l 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存在状态以及危害性如何?l 何谓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讨论习题:l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l 太阳的发射光谱和地面测得的太阳光谱有何不同?为什么?l 论述液相氧化的重要性,并对各种催化氧化过程进行比较。l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含氮化合物?说明它们的天然和人为来源及对环境的污染。思考题:l 碳氢化合物参与的光化学反应对各种自由基的形成有什么贡献?l 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作业习题:l 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l 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l 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l 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l 比较DDT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并举例说明其原理。讨论习题:l 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并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l 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思考题:l 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转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l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作业习题:l 在试验水中某鱼体从水中吸收有机污染物质A的速率常数为18.76h-1,鱼体消除A的速率常数为2.3910-2h-1;设A在鱼体内起始浓度为零,在水中的浓度可视作不变。计算A在该鱼体内的浓缩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定浓度95时所需的时间。(788.2,5.24d)l 在通常天然水中微生物降解丙氨酸的过程如下,在其括号内填写有关的化学式和生物转化途径名称,并说明这一转化过程将对水质带来什么影响。l 已知氨氮硝化数学模式适用于某一河段,试从下表中该河段的有关数据,写出这一模式的具体形式。河段设置的端面流经时间(h)氨氮浓度(mg/L)被硝化的氨氮浓度(mg/L)02.8602.372.040.638.770.152.65l 解释下列名词概念:被动扩散;主动转运;肠肝循环;血脑屏障;半数有效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助致癌物;促癌物;酶的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剂。讨论习题:l 在下列微生物降解烷基叔胺过程的括号内,填写有关的酶名、化学式或转化途径名称。l 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l 在水体底泥中有下图所示反应发生,填写图中和有关光分解反应中所缺的化学式或辅酶简式。图中的转化对汞的毒性有何影响。思考题:l 比较下列各对化合物中微生物降解的快慢,指出所依据的定性判别规律。l 用查阅到的新资料,说明毒物的联合作用。l 试简要说明氯乙烯致癌的生化机制和在一定程度上防御致癌的解毒转化途径。(提示: 环氧氯乙烯在氯乙烯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第六章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作业习题:l 砷在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形态有哪些?其主要转化途径有哪些?l 为什么Hg2+和在人体内能长期滞留?举例说明它们可形成哪些化合物?l 简述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主要分布、迁移与转化规律。讨论习题:l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什么?l 根据多环芳烃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多环芳烃产生与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思考题:l 试述PCDD是一具有什么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并说明其主要污染来源。第七章 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作业习题:l 举例说明有害废物的判定原则。l 已知土壤中废物三氯乙烯的起始浓度为0.005g/cm3,其蒸汽通过土壤的扩散系数约为0.039cm3/s。试估算在土壤干燥而可忽略土中毛细管作用的传输情况下,土内三氯乙烯向大气挥发的日损失量。(3.3g/cm2)讨论习题:l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为1620年,试计算:的衰变常数();求此核素100年后剩余的百分数,那时,它的放射性水平实际上有无变化。(4.2810-4a-1,95.6)思考题:l 代表性核工业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含的主要核素有哪些?思考题、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2、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征、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环境化学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型科学。其内容主要涉及: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用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环境化学的特点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目前,国界上较为重视元素(尤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主要化学污染物有:1.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3.有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5.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6.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7.有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噁瑛;8.有机硫化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9.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4.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有:(1)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2)天气和地理地势的影响;(3)污染源本身的特性。7.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由基?其来源如何? 大气中主要自由基有:HO、HO2、R、RO2 HO的来源:O3的光解:O3r 2 O+H2O 2HO HNO2的光解: HNO2 +r HO +NO H2O2的光解: H2O2 +r 2HOHO2的来源: 主要来自醛特别是甲醛的光解 H2CO +r H + HCO H + O2 + M HO2 + M HCO + O2 +M HO2 + CO + M 亚硝酸酯的光解:CH3ONO +r CH3O + NO CH3O + O2 HO2 + H2CO H2O2的光解:H2O2 +r 2HO HO + H2O2 HO2 + H2OR的来源:RH + O R + HO RH + HO R + H2OCH3的来源:CH3CHO的光解 CH3CHO +r CH3 + CHO CH3COCH3的光解 CH3COCH3 +r CH3 + CH3COCH3O的来源:甲基亚硝酸酯的光解 CH3ONO +r CH3O + NO 甲基硝酸酯的光解 CH3ONO2 +r CH3O + NO2RO2的来源:R + O2 RO29.叙述大气中NO转化为NO2的各种途径。 NO + O3 NO2 + O2 HO + RH R + H2O R + O2 RO2NO + RO2 NO2 + RORO + O2 RCHO + HO2 (R比R少一个C原子)NO + HO2 NO2 + HO13.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烷烃可与大气中的HO和O发生摘氢反应。RH + HO R + H2ORH + O R + HOR + O2 RO2RO2 + NO RO + NO2RO + O2 RCHO + HO2RO + NO2 RONO2另外:RO2 + HO2 ROOH + O2ROOH +r RO + HO稀烃可与HO发生加成反应,从而生成带有羟基的自由基。它可与空气中的O2结合成相应的过氧自由基,由于它有强氧化性,可将NO氧化成NO2,自身分解为一个醛和CH2OH。如乙烯和丙稀。CH = CH + HO CH2CH2OHCH3CH = CH2 CH3CHCH2OH + CH3CH(OH)CH2CH2CH2OH + O2 CH2(O2)CH2OHCH2(O2)CH2OH + NO CH2(O)CH2OH + NO2 CH2(O)CH2OH CH2O + CH2OHCH2(O)CH2OH + O2 HCOCH2OH + HO2CH2OH + O2 H2CO + HO2稀烃还可与O3发生反应,生成二元自由基,该自由基氧化性强,可氧化NO和SO2等生成相应的醛和酮。光化学反应的链引发反应主要是NO2的光解,而烷烃和稀烃均能使NO转化为NO2,因此烃类物质在光化学反应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 答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 大气中NH3的含量及其对酸性物质的中和性。(3) 大气颗粒物的碱度及其缓冲能力。(4) 天气形势的影响。20答 (1)依据大气颗粒物按表面积与粒径分布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并用它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即爱根核模,积聚模,粗粒子模。爱根模:Dp0.05M积聚模:0.05Dp2M粗粒子模:Dp2M。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P195)4. (1) 查表知pH = 6.5时, = 1.710CT = 碱度 = 1.61.710 mmol/l = 2.736mmol/l 。设加入的Na2CO3为n mmol/l查表知:当pH = 8.0时, = 1.018 CT = CT + n -(1) CT = 碱度 -(2) 碱度= 1.6 +2 n -(3)由 (1)、(2)和(3)解得:n = 1.07 mmol/l 。(2)加入NaOH后CT不变 碱度的增加值就应是加入的NaOH的量。A = 碱度 碱度 = 2.688 1.6 = 1.088mmol/l5. 解:当pH = 7.00时,CO3-的浓度与 HCO3-的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查表pH = 7.00时, = 1.224,则HCO3- = 碱度 = 2.0010-3mol/l/l。H+ = OH- = 10-7 mol/l。HCO3 = H+HCO3-/K1 = 1.0010-72.0010-3/(4.5510-7) = 4.4910-4mol/l。CO3- = K2HCO3-/H+ = 4.6910-112.0010-3/(1.0010-7) = 9.3810-7 mol/l。6.解: 查表 pH = 7.5时, 1 = 1.069, pH = 9.0时, 2 = 0.9592;CT1 = 碱度1 = 6.381.069 = 6.82 mmol/lCT2 = 碱度2 = 0.800.959 = 0.767 mmol/l; 查表知pH = 7.587.解:由题意知 Fe3+ + Fe(OH)2+ + Fe(OH)2+ = 1.0010-4 mol/l; (1) Fe(OH)2+H+/Fe3+ = 8.910-4 (2) Fe(OH)2+H+2/Fe3+ = 4.910-7 (3)查表知Fe(OH)3的KSP = 3.210-38代入(1)得H+ = 1.910-3mol/l (pH =2.72)Fe3+ = 3.2104H+3 = 3.21041.910-33 = 6.2410-5 mol/l; Fe(OH)2+ = 4.910-7Fe3+/H+2 = 4.910-7 KSPH+/ KW3 = 15.6810-31.910-3 = 8.4710-6mol/l; Fe(OH)2+ = 8.910-4Fe3+/H+ = 8.910-4 KSPH+2/ KW3 = 28.48(1.910-3)2 = 2.9210-5mol/l。19.解:Hg2+ +2H2O = 2H+ + Hg(OH)2 lg K= -6.3 得: K = 10-6.3 得 (1)由物料守恒得:Hg2+ + Hg(OH)20 = 1.010-5 mol/l (2)由电荷守恒得:H+ + 2Hg2+ = ClO4- + OH- Hg2+水解体系显酸性,OH-10-7,与ClO4-的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可得:H+ + 2Hg2+ClO4- = 210-5 (3)(1)、(2)、(3)联立求解得:H+ = 10-4.7;则pH = -lgH+ = -lg10-4.7 = 4.7。21.解:已知 PbCO3(S) + HT2- = PbT- + HCO3- K = 4.0610-2 (1);由(1)可得: (2)25.解:水中的溶解氧为:0.32mg/l,故其pO2 = 0.32105 Pa天然水的pE = 20.75 + lg( pO2/1.103105)0.25 H+= 20.75 + lg(0.32105/1.103105)0.25 1.010-7 = 20.75 + (-0.547) = 13.21。氧化还原式:1/2O2 + 2H+ (10-7mol/l)+ 2e = H2O E0 = 0.815V根据Nernst方程式,上述反应可写成:在湖中H2O可看作是常量,lg(Red/Ox),在方程中为1。得:F = 2.303RT/0.059,将E0 = 0.815和F = 2.303RT/0.059代入Nernst方程式得:Eh = E0 0.059/2 = 0.815 0.03 = 0.785V 27.解:(1)SO42- + 9H+ + 8e = HS- + 4H2O(t) G0 = 12.6 237.24 + 742.0 = 194.2 ( kj)又 G0 = 2.303nRT(pE0)lgK = lgHS- lgSO42- lgH+9lge8又lgK = npE08 pE0 = lgHS- lgSO42- + 910.0 + 8pE lgHS- lgSO42- + 8pE = 84.25 90 = 56 HS- + SO42- = 1.010-410 当 pEpE0 时,溶液给出电子的倾向很高。 HS- C总 = 1.010-4 mol/l。 lgHS- = 4.0 由(1)得lgSO42- = 52 + 8 pE。20当 pEpE0 时, 溶液接受电子的倾向很强。 SO42- C总 = 1.010-4 mol/l。 lgSO42- = 4.0 由(1)得lgHS- = -60 pE。29.解:已知苯并a芘 Kow = 106Koc = 0.63Kow = 0.63106 = 6.3105Kp = Koc0.2(1f)XSOC + fXfOC = 6.30.2(10.7)0.05 + 0.700.10 = 4.610430.解:已知 Ka = 0, H+ = 10-8.4 Kn = 1.6 Kb = 4.910-7Kh = KaH+ + Kn + KbKw/H+ = 0 + 1.6 + 4.910-710-5.6 = 1.6 (d-1)32.解:Koc = 0.63Kow Kp = Koc0.2(1f)XSOC + fXfOC = 0.633.01050.2(10.70)0.02 + 0.700.05 = 6.84103Kh = Kn +w(KAH+ + KBOH-) = 0.05 + 0.42(1.710-8 + 2.610610-6) = 1.14 (d-1)KT = Kh + Kp + KB = 1.14 + 240.02 + 0.2 = 1.82 (d-1)。33.解: 由Tomas模型知:L = L0exp-(k1 + k3)x/u = 22.12exp-(0.94+0.17)6103/4.6103 = 19.14mg/l。查表知: 13时,C饱和 = 10.60mg/l ; 14时,C饱和 = 10.37mg/l。由间插法计算13.6时的C饱和。(1)10.60(10.6010.37)6/10 = 10.46 (2) 10.37+(10.6010.37)4/10 = 10.46D0 = C饱和C0 = 10.468.55 = 1.91(mg/l)D = D0exp(- k2x/u )k1 L0/(k1+k3-k2)exp- (k1+k3)x/uexp(- k2 x/u ) = 1.91exp-(1.826)/46(0.9422.12)/(0.94+0.171.82)exp-(0.94+0.17)6/46exp(-1.826/46)= 3.7mg/l。第五章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1.在试验水中某鱼体从水中吸收有机污染物质A的速率常数为18.76h-1,鱼体消除A的速率常数为2.3810-2h-1;设A在鱼体内起始浓度为零,在水中的浓度可视作不变。计算A在该鱼体内的浓缩系数及其浓度达到稳态浓度95%时所需的时间。(788.2;5.24d)解:A在鱼体内的起始浓度为零,且在水中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相当于t时,BCF = Cf/Cw = ka/ke BCF = ka/ke = 18.76/2.3810-2 = 788.2; 稳态浓度为 得:0.95 = 1 exp(-2.3810-2t) 0.05 = exp(-2.3810-2t) 两边取ln得:-2.996 = - 2.3810-2 t ,解得:t = 125.88(h) = 5.25(d)。 2.(1) CO2 ;(2) CH3COOH ; (3) NH3; (4) CoASH; (5) H2O; (6) CH3COSCoA ; (7) HOOCCH2-COCOOH ;(8) H2O ; (9) CoASH ; (10) CH2COOH ;(11)三羧酸循环;(12) NO2- ;(13)硝化。 HOCCOOH CH2COOH1.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壤胶体和土壤微生物。2.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3. 即合称为双电,决定电位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通常叫做热力电位,在一定的胶体系统内它是不变的; 4.在非活动性离子层与液体间的电位差叫电动电位,它的大小视扩散层厚度而定,随扩层厚度增大而增加。 5. 由于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能都很大,为减小表面能,胶体具有相互吸引、凝聚的趋势,这就是胶体的凝聚性。 6. 在土壤溶液中,胶体常常带负电荷,即具有负的电动电势,所以胶体微粒又因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电动电位越高,胶体微粒呈现出的分散性也越强。 7. 影响土壤凝聚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胶体的电动电位和扩散层厚度, 8. 在土壤胶体双电层的扩散层中,补偿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相同电荷的离子以离子价为依据作等价交换,称为离子交换9.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10. 胶体具有吸附性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的分子与该物体内部的分子所处的条件是不相同的。物体内部的分子在各方面都与它相同的分子相接触,受到的吸引力相等;而处于表面的分子所受到的吸引力是不相等的,表面分子具有一定的自由能,即表面能。物质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也越大。吸附性能越强11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有一部分为致酸离子,则这种土壤为盐基不饱和土壤。 12. 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13. 细胞壁对金属离子的固定作用不是植物的一个普遍耐性机制14.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15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根系根毛细胞的作用积累于植物茎、叶和果实部分。由于该迁移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污染物可能停留于细胞膜外或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16. 污染物由土壤向植物体内迁移的方式主要包括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两种。 17. 现已证明,MT是动物及人体最主要的重金属解毒剂。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