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1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2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3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4页
生产实习课教案课题二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实习课教案机电一体化专业0304班主讲:卢瑶光共 6 页课题名称总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授课主要内容1、原理图2、工作原理3、安装步骤4、工艺要求5、注意事项授 课课 时 12需用课 日 2分课题 2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起止日期 2005年5月13日-17日课题要求技术理论知识1、工作原理2、安装步骤3、工艺要求4、注意事项实际技术操作安装线路设备、工、量具准备验电器、螺钉旋具、钢丝钳、尖嘴钳、断线钳、剥线钳、电工刀、活动扳手、接触器、组合开关、按钮、热继电器材 料准 备BLV-2.5mm2的导线。示范操作准备验电器、螺钉旋具、钢丝钳、尖嘴钳、断线钳、剥线钳、电工刀、活动扳手、接触器、组合开关、按钮、热继电器产 品 名 称是否生产产品图号件数定 额 工 时余(缺)工时安排备注学 生合计自锁正转控制线路否3-1282828作业车间实习课题实习结束小结审阅者 年 月 日课题二 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一、 检查学生人数(迟到、未到或请假),巡查其穿戴等劳动保护是否符合要求。二、 复习提问1、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3、引入正题: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中,由FU作短路保护,由KM作欠压和失压保护,但还不够若长期负载过大,或启动操作频繁,或缺相运行等原因,都可能使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增大,超过其额定值此时,熔断器往往并不熔断,从而使定子绕组过热,若温度超过允许温升,会使绝缘损坏,缩短M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烧毁M的定子绕组。故还须采取过载保护。三、 讲新课(入门指导): 重点难点:1、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2、 工作原理:先合上电源电源开关QS。启动: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M启动运转自锁触头闭合自锁停止:按下SB2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 电动机M失电停转KM自锁触头分断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QS。3、特点:在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中增加了一个FR,并把其热元件串接在三相主电路中,把常闭触头串接在控制电路中。四、示范操作:元件安装、布线、查线路、通电试车。五、分配工作岗位:2人一个工作位。强调岗位纪律:轮流实操,协调合作,不得越俎代庖,不得争抢吵闹。强调安全事项:严守操作规程,不得私拆、损坏电度表。 工 时:2 小时六、技能训练 1、 目的要求掌握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2、 训练内容:具有过载保护的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3、 工具、仪表、器材 电工工具、FR、KM、SB、FU、QS、万用表一块。4、 元件明细表代 号名 称型 号规 格作 用数量M三相异步电 动 机Y112M-44KW、380V、8.8A接法、1440r/min带动机械1QS组合开关HZ10-25/3三极、I额=25A隔离电源1FU1螺旋式熔断器RL1-60/25500V、60A、配熔体额定电流25A作主电路的短路保护3FU2RL1-15/2500V、15A、配熔体额定电流2A作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2KM交 流接触器CJ10-2020A、线圈电压380V其主触头控制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1FR热继电器JR16-20/3三极、20A、热元件11A、整定值8.8A过载保护1SB按 扭LA10-3H保护式、按钮数3(代用)控制KM线圈的得电1XT端子板JX2-101510A、15节、380V连接导线1BV和BVR导 线1.5mm2黑 色主电路用BV1mm2红 色控制电路用BVR0.75mm2按钮用BVR1.5mm2黄绿双色接地线用木螺丝钉1.51.5紧固元件25枚编码套管编号器材 控制板一块(500mm400mm20mm)导线规格:主电路用BV1.5mm2和BVR1.5mm2(黑色) 控制电路用BV1mm2(红色) 接地线用BVR1.5mm2(黄绿色) 按扭线用BVR0.75mm2(红色)注:1类导线也可用于出现极小弯曲的场合,条件是截面积小于0.52mm25、 安装步骤与工艺要求识读电路图,明确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工作原理。配齐元件并检查。 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 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KM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 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安装元件,并贴文字符号 QS、FU的受电端子在板外侧,且FU的受电端子为底座的中心端。 位置:整齐、匀称,间距合理,便于更换元件。 紧固:用力均匀,紧固适当。易碎品一手按住轻摇,一手旋紧对角螺钉,摇不动时再稍紧即可布线,套编码管。 通道宜少,同路并行时,主、控分类集中,单层密排,紧贴板面。 同一平面时,高低一致,前后一致,不能交叉。非交不可时,接线端子引出,水平架空跨越,且须走线合理。 横平竖直,分布均匀。拐角垂直。 不损线芯与绝缘。 顺序:以KM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到高,先控后主,不妨后线。 两端剥削绝缘层,套上编码。导线连续,中间无接头。 不反圈、不压胶、不露芯过长。 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导线间距保持一致。 元件接线端子只接二根导线。端子板只接一根导线。检查布线的正确性。(根据电路图)安装电动机连接M与SB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板外导线。自查从电源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 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接触应良好,免闪弧查通断:(选倍率,校零,防短路)断主查控表棒分搭在U11、V11线端上,读数应为“”;按下SB时,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断控查主有无开路、短路(手动代替通电) 查热继电器的整定值 用兆欧表查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交验(11)通电试车教师监护,学生操作(先查是否有不安全因素) 学生合上QS后,用电笔测FU出线端,亮则有电。 按下SB,观察KM是否符合线路功能要求; 观察M是否运行正常; 观察元件动作是否灵活,有无卡阻及噪声过大。 M运行平稳后,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有故障,学生独立检修。完毕:停转,断电,拆线(先源后机)6、 安全注意事项 M、SB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至M的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或用坚韧的四芯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进行临时通电校验。电源进线接在RL1的下(低)接线座上,出线接在上(高)接线座上低进高出。 SB内接线时,不可用力过猛,防螺钉打滑。 FR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头应串接在控制电路中。 FR的整定电流应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自行调整。绝对不允许弯折双金属片。 一般地,热继电器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若须自动复位,可将复位调节螺钉顺时针向里旋足。 M过载,FR动作后,须待热元件冷却后,FR才能复位,才能再次启动M。一般自动复位时间不大于5min;手动复位时间不大于2min 不得对线路接线的正确与否进行带电检查。若有异常,即刻停车。若带电检修(或再次试车),须教师监护。 停转,断电,拆线(先源后机) 启动M时,在按下SB1时,须同时按住SB2确保故障时,能立即按下SB2停车。防事故扩大。 接点要符合要求不压胶,不露芯,不反圈,尽量不交叉。 注意仪表的正确使用。注意安全用电,人身安全。6、技术要求:元件布局合理,大方,安装牢固,便于操作;同一高度进出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接线正确,走线平直,拐角符合要求;接点牢固,不露芯过长,不压胶,不反圈,不交叉,不损线芯,不损绝缘。七、作业: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 3、写出元件明细表。 4、写出实训步骤5、写出安装接线的注意事项和工艺要求八、巡回指导(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九、成绩评定(如下表)项目内容配分评 分 标 准扣分得分装前检查5漏查或错查元件,每处扣1分安装元件151、不按布置图安装,扣15分2、不牢固,每个扣4分3、不整齐、不匀称、不合理、每只扣3分损坏元件,扣15分布线401、不按电路图接线,扣25分2、 不符合要求,主每线扣4分 控 23、接点不合要求,每个扣1分4、损伤线芯或绝缘,每线扣5分5、编码套管套装不正确,每处扣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