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doc_第1页
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doc_第2页
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doc_第3页
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doc_第4页
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帅:西藏驱龙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 2012.6学校代码:10491 本科生学号:20091001266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姓 名:张 帅学 号:20091001266班 级:020091院 系:资源学院指导老师:李艳军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前言4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41.1大地构造位置41.2地层51.3 构造61.4岩浆岩61.4.1冈底斯花岗岩基71.4.2 火山活动7第二章 矿区地质72.1 地层72.2 构造82.3 岩浆岩92.3.1 早侏罗世侵入岩92.3.2 中新世侵入岩9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113.1矿体形态、产状、空间分布113.2 矿石类型及空间分布133.3 矿石结构构造133.4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13第四章 地质找矿方法144.1 控矿因素144.1.1 地层因素144.1.2 构造因素144.1.3 岩浆岩因素154.1.4 区域地球化学因素164.2 地质找矿标志174.2.1 氧化露头174.2.2 围岩蚀变17第五章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185.1 矿区景观特点195.2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95.2.1 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195.2.1 加密水系沉积物测量195.3 渗湿土测量225.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235.5 水地球化学测量25第六章 地球物理找矿方法26第七章 遥感找矿方法287.1 地质构造解译287.2 蚀变提取297.2.1 比值法307.2.2 光谱角法307.2.3 主成分分析法31第八章 矿床成因分析328.1 成矿物质来源328.1.1 成矿岩浆来源及成矿动力学328.1.2 成矿物质来源338.1.3 成矿流体来源348.2 成矿物质的搬运、迁移与沉淀368.3 区域快速隆升对成岩成矿的控制36结束语37参考文献37前言西藏墨竹工卡县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东段的拉萨日多弧内局限盆地的南部边缘,是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2007年已探明Cu资源量为7.1Mt。驱龙铜矿是一个产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与大洋俯冲无关的新型斑岩铜矿,是研究碰撞造山带型斑岩铜矿的典型代表。矿区内岩浆岩发育,多期多次侵入,构造简单,矿体多产于斑岩体内及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具有典型的斑岩铜矿蚀变分带,以斑岩体为中心面状、环带分布。查明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对于指导该类矿床的寻找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概括总结,以及对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遥感方法等应用于矿床寻找的具体分析,加深对综合勘查技术方法找矿应用的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分析矿床成因,加深对该类矿床的理解。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1.1大地构造位置驱龙铜矿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东段的拉萨日多弧内局限盆地的南部边缘,拉萨地体南部,属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图1-1)。西藏冈底斯构造带处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中心部位,南北介于雅鲁藏布江碰撞结合带与班公错怒江碰撞结合带之间,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中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图1-1 喜马拉雅西藏构造造山带构造格架(a)及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简图(b) 1.2地层冈底斯带地层分为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两大部分,及结晶基底时代为中元古代早寒武世,奥陶纪以后为沉积盖层。依据沉积建造、岩石组合、岩相特征与构造活动,冈底斯带可划为三个构造地层单元:1)前奥陶系构造地层单元:分布于冈底斯带北侧当雄一羊八井一雪古拉一线,称为念青唐古拉群,地层出露不全,为一套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变质岩石。2)石炭系古近系沉积构造地层单元:以滨海一浅海相沉积为主,下部碎屑岩、碳酸盐岩一中基性火山岩交替出现,上部以碎屑岩沉积为主,顶部以火山沉积岩为主。其中古近系林子宗火山岩在矿区所处的拉萨地体南缘广泛分布,厚达5000m,呈近水平、面积性分布,区域不整合地覆盖整个冈底斯二叠一白垩系地层之上,但因后期抬升和剥蚀,仅在若干火山盆地出露。林子宗火山岩可划分为三个岩性组,由老至新分别为典中组、年波组和帕那组,分别以安山质、英安质和流纹质火山岩为主体。3)新近系第四系构造地层单元:以松散的碎屑堆积为土,在湖泊和沼泽盆地有多种盐类化学沉积,尚有少量的火山岩分布。1.3 构造冈底斯构造带属多岛弧碰撞造山带,多条火山岛弧一深成岩浆带与多条不同时期形成的弧一弧碰撞结合带呈条带状镶嵌,构成了本区的主导性区域构造格架和至关重要的构造一岩浆成矿活动的前提条件(图2)。拉萨地体自晚三叠世从印度板块分离以来,相继经历了侏罗纪岛弧造山、白至纪陆缘弧叠加、古近纪碰撞造山及碰撞后地壳变形等构造事件,形成了现今厚达 70-80kln的巨厚地壳和长达1500km的冈底斯岩浆带。在上述构造事件中,古近纪碰撞造山及碰撞后地壳变形等事件,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形成关系密切;特别是以大规模逆冲推覆系统、冈底斯岩基快速抬升剥露、东西向伸展、南北向裂谷等发育为特征的碰撞后地壳变形事件,直接诱发或控制冈底斯带含矿斑岩的形成。其中碰撞造山过程可划分为主碰撞、晚碰撞和后碰撞三个阶段。主碰撞变形(6541Ma) 以地壳增厚、同碰撞剪切和逆冲推覆断层的发育为特征,形成了东西长达数千公里高海拔的喜玛拉雅和广阔的青藏高原;晚碰撞变形 (4026Ma)以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和逆冲推覆系统的发育为特征;后碰撞变形 (25Ma至今)以岩石圈地慢对流减薄、大规模拆离系统、大量SN向正断层及裂谷发育为特征。图1-2 冈底斯带构造简图1板块结合带2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3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带4火成岩5断层1.4岩浆岩冈底斯带的岩浆事件包括与洋底扩张有关的基性一超基性岩浆活动和与印度、亚洲两大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及火山作用。在此仅简要介绍中、新生代花岗岩浆活动事件及其相关的火山作用。1.4.1冈底斯花岗岩基冈底斯带出露中、新生代花岗岩,构成巨大的花岗岩基,是青藏高原中、新生代花岗岩主要分布地区。冈底斯花岗岩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长2000公里,宽100公里。由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类岩基和小侵入体组成。在冈底斯山主脊线以南到雅鲁藏布江沿岸分布为连续的巨大的岩基,主脊线以北为不连续的小岩株。岩性主要由闪长岩一二长岩一花岗岩组成。依据岩石类型及侵位时代,又常可将冈底斯花岗岩基分为南带和北带:南带主要由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的I型闪长岩组成;而北带则主要由早白垩世S型花岗岩组成。岩浆侵入具有多期侵入的特点,岩浆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20一20Ma之间,与火山作用时间基本同步。在1020Ma之间,有一系列沿南北向裂谷带分布的中酸性小斑岩体,岩性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它们形成于碰撞后的陆内伸展环境,这类小斑岩体与区域上的斑岩铜矿具有密切的联系。1.4.2 火山活动冈底斯发育大面积的火山岩,空间上与冈底斯岩浆岩密切伴生,冈底斯带火山岩主要是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与俯冲活动有关的火山作用;古新世一始新世与碰撞作用有关的火山作用(6540Ma)和晚始新世一中新世碰撞后火山作用(约40Ma以后),其中与碰撞有关的火山岩最为发育。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多样,有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凝灰岩、安粗岩、钾玄岩和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在SiO2(K2O+Na2O)图解中,多位于亚碱质区,岩石为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普遍具有高钾特征。第二章 矿区地质2.1 地层叶巴组地层在矿区出露面积最大,约占矿区总面积的60%以上(图2-1),整体呈近EW向,主要由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夹少量沉积岩夹层,厚近3km。形成于中侏罗世(174Ma),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产物。按其岩性不同又可细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段以安山质晶屑凝灰岩、熔结晶屑凝灰岩及英安岩为主,凝灰岩角岩化较为强烈,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矿区内出现的侵入岩主体就位其中;第二段以中薄层泥质板岩为特征,夹少量砂岩及薄层灰岩,绿帘石化非常发育;主要分布于叶巴组一段的北部,但在其南部也有出露,如驱龙矿区南部的知不拉铜矿,即为中新世斑岩(或闪长纷岩)侵位到该段薄层灰岩中产生的夕卡岩矿化;第三段主要为安山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主要产于矿区北部。图2-1 驱龙铜矿床地质图(a)及典型剖面(b,c),其中,X斑岩因岩枝太窄,目前的钻孔密度无法控制其三维走向,图b、c中展布规律具有推断性,为示意图。2.2 构造本区构造较为简单,研究程度较低,主构造线方向为EW向,为区域性的逆冲推覆断裂构造,地层总体上为北倾的单斜构造,此外,矿区发育近SN向正断层(或裂隙带),区域上发育NW向断裂以及NE向盆缘深断裂。区内小型裂隙构造发育,主要呈陡倾角产于斑岩体顶部。区内褶皱不发育,但也有人认为区内叶巴组地层是一个较大的、枢纽为EW向的背斜,并遭受到后期剥蚀,起控岩控矿作用。2.3 岩浆岩矿区岩浆岩广泛分布,发育有早侏罗世和中新世的各期侵入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2.3.1 早侏罗世侵入岩西部斑岩:指产于矿区中西部,侵位于叶巴组火山岩中,即原、号斑岩体(图3)。西部斑岩出露面积较大,约为1.5km2。斑岩的斑晶主要以石英(1015%)、钾长石(810%)为主,斑晶总量约为1525%;基质为长英质,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钾长石,黑云母很少(2%)。石英斑晶以聚斑为主,由多个小的石英颗粒组合而成;钾长石斑晶为半自形,多发生了粘土化及石英一绢云母化。与东部斑岩相比,西部斑岩岩石颜色发白,暗色矿物明显减少。斑岩蚀变以石英绢云母化为主,局部可见绿帘石化。花岗闪长岩:总体呈近EW向不规则条带状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及北部地区,出露面积约为 2km2,侵入于叶巴组地层之中,被中新世各期斑岩所侵入,以仓日拉岩体为代表。岩石呈浅灰一灰白色,它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局部呈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545%、角闪石2025%、石英1520%、黑云母10%、钾长石5%,副矿物磷灰石少量。矿区中西部的岩石发生了中等程度蚀变,主要为绿帘石一绿泥石化、粘土化、钠黝帘石化等。2.3.2 中新世侵入岩花岗闪长岩:位于矿区的中部,呈近EW向产于叶巴组一段晶屑凝灰岩中,出露面积约为 10km2,造成了围岩的强烈角岩化。岩石呈灰白色,矿区东部以中粗粒花岗结构为主,矿区西部则以似斑状结构为主,岩性变化于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之间,主体为花岗闪长岩。矿区东部的花岗闪长岩主要以斜长石(3540%)、钾长石(2530%)为主、石英(1520%)、黑云母(510%)次之,见少量角闪石(5%),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错石、檐石及金红石等。斜长石晶形较好,颗粒大小多变化于38mm之间,主要为钠长石一更长石,具有明显的聚片双晶、卡钠复合双晶及环带结构,内部常含有大量的长柱状磷灰石;钾长石结晶较差,多呈它形充填于斜长石颗粒之间,其颗粒主要变化于35mm之间;石英颗粒大小变化于35mm之间,呈它形充填在斜长石颗粒之间;黑云母颗粒大小多变化于0.53mm之间,呈书本状,黄褐色,多色性明显。矿区西部的荣木错拉岩体则主要以似斑状产出,斑晶主要为斜长石(20%)、石英(10%),另含少量黑云母(5%)及钾长石(5%)等;斜长石呈半自形自形板状,具有明显的聚片双晶、卡钠复合双晶及具环带结构,颗粒大小介于37mm之间,主要为钠长石更长石,常发生绢云母化及粘土化;石英颗粒呈它形半自形粒状,具强烈波状消光,颗粒大小介于0.43mm之间;钾长石呈半自形厚板状,多发生粘土化。基质为长英质,呈花岗结构;矿物颗粒大小介于0.21mm之间。靠近斑岩附近的荣木错拉岩体由于受到后期斑岩侵位的影响,发生了强烈的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和粘土化。强烈的蚀变造就了荣木错拉复式岩体大量矿化,统计显示,该岩体容纳了驱龙约70%的铜钼矿体,是驱龙铜矿最主要的含矿主岩。另外,在荣木错拉花岗闪长岩体中常可见闪长质包体,包体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含有一定量的黑云母,同时可见一定量浸染状的黄铜矿。东部斑岩产于矿区的中东部,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为二长花岗斑岩,是矿区的成矿母岩。根据切穿关系明显分2期,即早期东部斑岩(P斑岩)和晚期东部斑岩(X斑岩)。P斑岩呈岩株状侵位于花岗闪长岩之中,出露面积约为0.2 km2,为矿区出露面积最大、最主要的中新世斑岩(图3a)。岩石为浅灰白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以斜长石(15%)、石英(5%7%)、钾长石(3%5%)为主,含少量黑云母(3%),总量约25%;基质以石英、钾长石为主,结构因侵位深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就位较浅的P斑岩基质更细。长石斑晶以板状为主,少量呈港湾状,粒度多介于15 mm之间,少量可达810mm;石英斑晶边部较为圆滑,明显发生了融蚀现象,大小多介于25 mm之间,黑云母斑晶呈片状,解理明显,其颗粒多小于2 mm。该期斑岩蚀变较强,即使弱蚀变的样品其斑晶也已发生明显蚀变,如斜长石、黑云母斑晶发生了石英-绢云母化,钾长石斑晶多发生了绢云母化及粘土化。另外,P斑岩中不规则状石英脉较为发育。X斑岩主要呈细小的岩枝产出,地表未见出露,目前勘查工程揭示出来的规模较小,该斑岩明显切穿了花岗闪长岩。岩石为浅灰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以斜长石(约8%)为主,含少量钾长石(约3%)、石英(约3%),但黑云母含量较P斑岩明显增大,约为3%5%,斑晶总量约15%20%。该斑岩近切穿了花岗闪长岩体中的石英黄铜矿脉及石英-钾长石-辉钼矿脉,其内偶尔可见被突然截断的石英-辉钼矿脉角砾,明显晚于引起主成矿事件的P斑岩。细晶岩当P斑岩呈细小的岩枝侵位于围岩中时,因过冷或流体快速逃逸,常发生淬火形成细晶岩。岩石灰白色,细晶结构,矿物颗粒呈砂糖状,主要由细粒他形石英和钾长石组成,两者含量相当,占岩石总量的98%以上。细晶岩中常可见一定量的浸染状磁铁矿。闪长玢岩为矿区发现的最晚的岩浆单元,呈岩脉(宽26m)产于东部斑岩附近,切穿了花岗闪长岩及东部斑岩。岩石灰黑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以斜长石(5%)为主,见有少量石英(2%3%)、板状角闪石(1%)、黑云母(6km,由铜质(孔雀石、铜蓝等)沉淀形成的蓝绿色河床,其规模之大为国内斑岩铜矿中罕见,河流内引人注目的绿色孔雀石化是最初吸引人们注意该区的主要原因,这条河流也被成为“孔雀河”。4.2.2 围岩蚀变在驱龙斑岩铜矿形成的同时,在斑岩体内外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蚀变,调查发现,驱龙矿床水平方向上的蚀变规模,已接近20 km2。同世界典型斑岩铜矿床类似,驱龙铜矿也显示出早期钾硅酸盐化蚀变(钾长石-黑云母化)、青磐岩化蚀变(绿帘石-绿泥石化)、以及随后的长石分解蚀变(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粘土化),空间上,钾硅酸盐化位于斑岩体及其周围地区,青磐岩化位于钾硅酸岩化外侧。后期形成的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了早期钾硅酸盐化,介于钾硅酸盐化与青磐岩化之间(如图4-2)。图4-2驱龙铜矿代表性剖面蚀变分带(剖面位置参考图3)钾硅酸盐化蚀变 钾硅酸盐化是驱龙铜矿最早的蚀变类型,以钾长石、黑云母等含钾矿物的发育为特征,同时伴随广泛的硬石膏、碳酸盐等矿物的发育。可分为钾长石化与黑云母化,两者并没有完全套合在一起,整体上,钾长石化略早于黑云母化。其中,钾长石化主要位于东部斑岩体内部及荣木错拉花岗闪长岩中,其蚀变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弥漫状、细脉状及脉体晕的形式。以钾长石化为主的钾硅酸盐阶段,仅在脉体中见有极少量的浸染状Cu矿化,未见明显的Mo矿化。晚期的钾硅酸盐化以黑云母化为主,Cu矿化在此阶段开始大量沉淀,特别是花岗闪长岩中的浸染状至不连续细脉状黄铜矿矿化,多数形成于此阶段,Mo矿化此时也开始发生沉淀,但规模不大。青磐岩化蚀变 驱龙铜矿具有较发育的青磐岩化带,据围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2类:一类以侏罗纪叶巴组凝灰岩、砂板岩的青磐岩化为代表,主要表现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较弱;另一类以花岗闪长岩中的青磐岩化为代表,主要表现为较弱、但广泛的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化。两类青磐岩化蚀变均不发育硫化物。长石分解蚀变 长石分解蚀变(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粘土化)叠加在新鲜岩石及早期蚀变组合上。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高岭土、黄铁矿,以及少量金红石、硬石膏、磷灰石等。蚀变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弥漫状和脉体晕的形式。强长石分解蚀变主要发育在P斑岩及其附近的花岗闪长岩中,以弥漫状蚀变为主;弱长石分解蚀变位于强长石分解蚀变带的外侧,主要产于荣木错拉复式岩体及叶巴组火山岩中,以弱弥漫状及以蚀变晕的形式产出。长石分解蚀变强烈叠加了钾硅酸盐化,它影响了所有的斑岩类型,包括成矿后的闪长玢岩。长石分解蚀变在矿床浅部以白云母化发育为特征,进入矿床深部绿泥石化明显增强,岩石颜色明显发绿,次生绿泥石多因交代黑云母而形成,交代的残余结构清晰可见,同时,伴随着绿泥石化的增强,黄铜矿化也明显增强。在钾硅酸盐化蚀变向长石分解蚀变转换阶段,为驱龙矿床Mo矿化主要阶段,同时还伴有大量Cu矿化的形成。晚期的长石分解蚀变阶段,也有大量的Cu、Mo的产出。总的来说,铜矿化主体形成于黑云母化蚀变阶段,转变阶段(黑云母化-长石分解蚀变)及长石分解阶段也有大量铜的形成;钼主要形成于转换阶段,长石分解蚀变阶段也有产出。查明矿化与蚀变的时空关系,对于矿床评价与勘查是十分重要的。第五章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驱龙矿床的发现以及勘查评价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19861988年,西藏区调队在开展120万拉萨幅区域化探扫面时,于驱龙地区圈定出拉-27号区域化探异常,随后安排的异常三级查证工作证实该异常为矿致异常,从而开始了对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的勘查工作。5.1 矿区景观特点驱龙试验区分布在冈底斯山东段,年均降水量400500 mm,属高原亚干旱大区藏南亚干旱分区。区内海拔4200 m以上,工作区海拔4800 m至5500m,山势起伏较大。水系发育,水系明显受季节性影响,初夏水量充沛,秋季水量较小,冬春河道冰封,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化。区内植被较发育,属高山垫状矮半灌木、草本植被和温带高寒草甸类型。主要生长蚤缀、点地梅、园叶柳、藏嵩草等植物。在一级水系上源或较开阔一级水系,草甸发育,部分地段被草甸覆盖,无明显流水线。5.2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5.2.1 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在120万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中,驱龙矿区和巴嘎雪地区共同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Cu区域异常,总体呈北西转北东向展布,面积261.2km2。平均浓集系数10.78(相对冈底斯成矿带Cu平均值),有3个三级浓集中心,两个主要浓集中心分别就是巴嘎雪(号)、驱龙和知不拉(号)。区域异常以Cu、Mo为主,Ag次之。Cu、Mo异常强度高且面积大,Ag异常强度稍弱。伴有W、Bi、As、Pb、Zn、Cd、Au的中弱异常。伴生元素异常主要出现在Cu号浓集中心部位,其它区段异常弱或不明显。Cu异常号浓集中心(为驱龙拉-27异常)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南部与、异常浓集中心构成断续北西向展布。驱龙矿区异常浓集中心以Cu、Mo、Ag异常为主,其中Cu、Mo异常具有5级浓度分带,Ag异常具有3级浓度分带。其他元素基本上都是中、弱异常。显示出驱龙矿区引起异常的矿化以Cu-Mo为主,伴有多种矿化组份。依据驱龙区域异常整体分布形态分析,驱龙地区引起异常的矿化主要受北西西和北北东向两组构造控制,其交汇部位为矿化岩体的侵入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空间,形成了强大的驱龙异常。5.2.1 加密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驱龙矿区及其外围,加密水系沉积物测量控制面积232 km2,采样密度1点/km2,采样粒级-10+60目。测量结果在驱龙研究区圈出了十分清晰且有规律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异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在斑岩铜矿勘探区及其南侧,出现以Cu为主的异常;在斑岩铜矿勘探区东北部的处翁迭色布浦一带,出现以Au为主的异常(如图5-1)。下面重点介绍驱龙斑岩铜矿勘探区异常。在驱龙斑岩铜矿勘探区,圈出了一个以Cu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Cu异常范围约50 km2,呈似长方形,整体北西向,为研究区内最主要的Cu异常。异常有两个浓集中心(见图5-1中CuI-1,I-2);中心Cu最高浓度分别达到8294g/g和528g/g。以目前铜矿勘探区的浓集中心(CuI-1)的面积最大、强度最高,呈北东向展布。向北东方向,在勘探区下游水系中,出现大面积铜异常浓集中心。其原因是该地段水系中砂砾石表面普遍沉淀有孔雀石,此Cu异常浓集中心主要为表生沉淀孔雀石所引起。同时不排除在该地段深部存在较大Cu矿化体的可能。在勘探区东南侧见一强度较弱铜异常浓集中心(CuI-2),中心Cu最高浓度达到528g/g。与目前铜矿勘探区大规模铜异常相伴,在铜异常内见有Mo、W、Ag、Pb、Bi、Au异常(图5-1)。Mo异常范围较Cu偏小,但浓集中心明显,具4级异常分带,中心Mo最高浓度达到38.42g/g;W异常范围与Cu大体相当,但异常偏弱,浓集中心W最高浓度为6.53g/g;在Cu异常中心分布有中等偏弱的Au、Ag、Bi、Pb异常,浓集中心最高含量分别为:Au 8.32 ng/g、Ag 762 ng/g、Bi 1.97g/g、Pb182g/g;它们的异常范围与Cu异常大体相当。同时,在勘探区还出现Zn、Hg、As、Sb等元素异常(图8 )。这些元素异常呈半环状或卫星状环绕在Cu异常外围,与Cu、Mo、W、Au、Ag、Pb、Bi等组成了十分清晰的异常空间分带。依据异常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其空间分带(从中心向外)依次为(Mo、W、Bi、Cu)(Ag、Au、Pb)(Zn、Cd、Sb、As、Hg)。显示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元素分带特征。图5-1西藏驱龙研究区加密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图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在矿化体形成过程中,各元素依据自身的理化性质及成矿环境条件(温度、压力、构造空间等),在适当部位淀积,形成明显的异常分带现象。在驱龙异常中,以Cu为主体,异常规模当属Cu最大,Mo、W、Bi异常相对较小,在Cu异常中心地段见有中等或偏弱的Ag、Au、Pb异常。Cu异常浓集中心分布有二长花岗斑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等含矿岩体,显示出矿致异常的明显特征。依据驱龙异常的元素组合分带特征认为,含矿岩体矿化作用时间长、矿化供给源充足、矿化分异性良好。对照国内其它主要斑岩型Cu、Mo矿床元素分带特征,当Cu异常中心出现Pb、Ag、Au的中等异常时,该异常显示的矿化体属浅剥蚀。据此推断,在驱龙铜矿勘探区,已经出露的Cu-Mo矿化体应为矿化体头部,主矿化体仍在地下深部。同时,矿床前缘指示元素As、Sb、Hg、Cd等呈卫星状或半环状,形态较完整,亦反映出矿化体已出露地表、而主矿体仍然隐伏在深部的特点。其后矿区钻探结果证实了上述推断。在斑岩铜矿勘探区东南侧出现的CuI-2浓集中心,伴有Mo(-2)、W、Au(-1)、Ag(-2)、Cd、Bi、Zn、Pb、As、Hg、Sb等多元素异常(图8)。这些异常的浓集中心基本上套合在一起。在该多元素浓集中心西侧分布有知不拉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点,虽然该Cu矿点分布在Cu等多元素组成的异常区内,但与多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偏离,表明此异常浓集中心还存在新的矿化体。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不仅在大范围内迅速有效地圈定找矿靶区,在较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还可以初步确定矿化类型、确定浓集中心及矿化中心、评价可能的矿化强度及规模、判断剥蚀深度、在矿区外围寻找新的矿化异常区等,这些工作对于在矿床勘察起着重要作用。5.3 渗湿土测量渗湿土测量在驱龙斑岩铜矿勘探区进行,测量控制面积20 km2,测区包含了知不拉Cu-多金属矿点和曲隆亚加Cu矿化点。采样密度6.4点/km2,采样粒级-20目。测量结果发现:驱龙矿区仍然被圈定在一个大而强的渗湿土Cu异常之中(图5-2中I号Cu异常);异常有6个强度不同的浓集中心,面积最大(约3.5km2)、强度最高的浓集中心出现在特哥沟脑野外驻地一带(见图5-2中CuI-1),中心Cu最高含量达到2032g/g;将地表圈定的和号铜矿体圈定在其中。其次一个浓集中心出现在戎母错拉-76号点一带(见图5-2中CuI-2),横跨戎母错大沟东西两侧,面积近1 km2,中心Cu最高含量为796g/g,将地表圈定的、号铜矿体圈定在其中。CuI-3浓集中心向南未封闭,中心Cu最高含量为929g/g,是知不拉铜多金属矿点的反映。同时,在曲隆亚加南出现一个小Cu异常(见图5-2中II号Cu异常),浓集中心Cu最高含量为1649g/g。将曲隆亚加铜矿化点圈定在其中,这是一个远离岩体接触带、受断裂控制的热液型铜矿化点。Mo、Ag、W、K2O异常主要反映的是驱龙矿区(见图5-2)。其中Mo只有一个浓集中心,最高含量为138.45g/g;出现在勘探区东部,将、号铜矿体和号铜矿体的东半段圈定在其中;40g/g的高含量出现在I、IV、V号铜矿体分布地段,与CuI-2号浓集中心基本上吻合。Pb、Zn、As、Sb、Co、Mn、Na2O诸元素异常基本上呈“卫星状”出现在驱龙矿区的周边,Au、Bi异常总体上呈北东向和北西向展布,与120万区域化探异常相似;反映着区域后期热液活动的方向,两组热液活动在驱龙勘探区交汇。加密水系沉积物和渗湿土测量圈出的以Cu为主的综合异常主要分布在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上方;Cu等多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主要出现在黑云二长花岗岩体内的石英斑岩、流纹斑岩和岩体与中侏罗统叶巴组的内外接触带分布地段。表明黑云二长花岗岩体及其后期小斑岩体是引起异常的主要源地,其中小斑岩体和接触带可能是Cu、Mo矿化的产出部位。Cu、Mo、Ag等十余元素的异常强度高、范围大。有十分清晰的异常元素组合分带,Ag、Pb、Cu等矿体头部晕和As、Sb、Hg等前缘晕发育或较发育。这种元素分带特征在加密水系沉积物和渗湿土中均出现。证明异常区中的Cu量足够丰富。反映出引起异常的岩体及矿化组分分异较好,矿化范围和规模巨大;推测该区段矿体刚出露地表,为浅剥蚀,图5-2 西藏驱龙矿区渗湿土测量异常图 地表圈定的已知矿体向深部将延伸较大,矿体规模巨大,可望达到超大型。勘探区CuI、II矿体在见矿钻孔深500600m范围内,铜品位变化不大,矿化较均匀。矿体中Cu、Ag、As、Sb具有较强异常,Pb、Zn、W、Mo、Bi等含量随钻孔深度无明显变化。Cu/Mo值仍显示从开孔至600m终孔均为矿体头部特征。因此,推断勘探区含矿岩体自地表向下至少有1000m延伸。5.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矿区横切号矿床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沿矿化体布置一条长2.8 km的剖面,点距50m。分析Cu、Mo、Au、Ag、Sb、Bi、Hg、Pb、Zn、Co、Ni、Mn、B、K、Na元素。异常特征 从各异常元素的含量曲线(图5-3)中可以发现,所分析元素均有不同强度的异常出现,但异常峰值和范围并不完全重合,显示清晰的水平分带现象。其特征如下。(1)主成矿元素Cu、Mo异常形态大体相近,峰值基本对应。Cu、Mo异常宽度达800 m左右,范围大于铜钼矿化带。Cu异常最高含量2 10010-6。Mo异常最高峰值60010-6。显示两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在异常部位的钻探工程证明,从地表向下连续数百米的铜钼矿化表明矿床具有相当大的成矿远景。(2)Ag异常范围与Cu、Mo异常基本相似,是矿床的主要伴生元素。(3)Au、Hg、As、Sb、Bi、B异常出现在主矿体南北翼,异常宽度在50100 m;南侧与Cu、Mo异常部分叠加,属于矿床伴生元素异常。另外Au、As、Sb、Bi、B(Pb)在矿区北侧距矿体约400 m展示出一组互相叠加的异常,以Bi、Sb、Pb和Ag更明显一些,异常出现在流纹斑岩体内,此处见铁染现象,还有石英脉穿插,显示后期低温矿化作用,为另一矿化活动区。其前景有待进一步的查证。图5-3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床5线岩石地球化学异常(4)Mn、Co、Zn和Ni异常比较特别,矿化体部位呈现低值,异常主要出现在矿化体的两端。(5)K2O、Na2O属于亲石元素,是斑岩铜钼矿的主要蚀变组分,在矿化体部位两者的分布特征完全不同,显示高K2O低Na2O特点。w(K2O)4%的含量在矿化体呈现出正的异常(4%7.48%),异常宽度范围比铜钼矿化体略大些。Na2O的异常正好相反,在矿化体部位为负异常,w(Na2O)3%含量范围基本处于w(K2O)4%的异常内。反映铜矿区为强钾贫钠化蚀变。这与国内一些出露斑岩铜矿的蚀变特征是相近的。为进一步查明异常特征,计算了各异常元素的特征值,从表中可看到,Mo的标准化线金属量值最大,其次是Cu、Pb和As、Bi、Sb、Hg、Au,相对弱的是Zn、Ag、Mn、B、Co、Ni。显示矿床主要为Mo、Cu,主要伴生Pb、Zn、Au、Ag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分带 由异常特征显示,各元素异常与主成矿元素Cu、Mo异常既有叠加共生套合关系,又显示出另一种异常组合的特点,表现在以矿化蚀变带为中心向外,元素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分带现象:Cu、Mo、Ag异常位于矿化活动的部位,主成矿元素Au、Bi、Pb、As、Sb、Hg在Cu、Ag、Mo异常边部叠加,而且向外有一些延伸,属近程异常元素,B-Co、Ni-Mn-Zn的异常更远,属远程元素异常。从矿化体为中心各元素的异常向外分布和延伸的距离可看到,具体异常元素的水平分带是:Cu、Ag、Mo-Au、Bi、Pb-As、Sb、Hg-B-Co、Ni-Mn-Zn,这种元素组合及元素水平分带特征与国内的一些大型同类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是大体相似的。该矿区元素组合多,异常元素各指标值高,且标准化线金属量大,分带性明显。表明矿化体已出露地表,同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剥蚀,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的前景高。铜矿区具贫Na2O富K2O的成矿环境,富Cu、Ag、Mo,伴生Au、Bi、Pb、As、Sb、Hg、B、Co、Ni、Mn、Zn多元素组合,元素组合与分带特征与我国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十分相近,进一步证明该矿床是斑岩铜矿的成矿类型。在该区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能有效地圈定了矿化带的范围,查明矿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