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_第1页
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_第2页
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_第3页
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_第4页
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刺法灸法,针灸技术操作方法,【目的与要求】,1.了解常用针具及操作方法; 2.了解灸法的内容、作用及适应证。,【索引】,一、毫针刺法 二、灸法 三、拔罐法 四、其他针灸技术,一、毫针刺法,(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针尾:针柄的末端。是温针灸安置艾绒的部位,针柄:以铜丝或银丝将针的一端缠绕而成,是持针着力之处,针根:针柄与针身的交界处,针身:针尖与针柄之间,是刺入人体的部位,针尖:针前端锋锐部分,又叫针芒,是刺入腧穴的前锋,长短规格,粗细规格,(一)毫针的结构和规格,1.5寸 40mm,1寸 25mm,3寸 75mm,临床常用针,(二)针刺练习,目的:指力、手法、灵活、协调、专注 方法: 1.纸垫练针捻转与指力 2.棉团练针进针、行针、手法、透刺 3.自身练针适应、体验 步骤:短(粗)长(细)针 目标: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优良针具:针根无松动,针身光滑 挺直 ,无锈蚀及无弯曲, 针尖锋利无勾曲。,(三)针刺前准备针具选择,合适型号:根据患者体质状况、年龄、耐受性、形体肥胖、 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型号。,(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穴位,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和四肢(前侧面)穴位,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穴位,(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前头、面部、颈前的穴位,(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俯伏坐位 适宜于头项和背部的腧穴,(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侧头、面颊、耳部的腧穴,(三)针刺前准备体位选择,(三)针刺前准备穴位揣定,选择依据 中医学、针灸学取穴原则,定位依据 经络腧穴定位方法,(三)针刺前准备清洁消毒,医生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四)针刺操作持针法,二指持针法,多指持针法,(四)针刺操作进针法,针刺时可单手或双手进针,临床上多采用双手配合,协同操作的双手进针法,一般是右手持针,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按压腧穴皮肤或夹持针身以辅助进针,称为“押手”。,常用进针方法,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四)针刺操作进针法,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指切进针法,(四)针刺操作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本法适合于2寸以上长针的进针,夹持进针法,(四)针刺操作进针法,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针从捏起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进针。,提捏进针法,(四)针刺操作进针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褶皱部位,如腹部进针,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四)针刺操作进针法,按腧穴分布部位:保证安全 按经脉循行方向:迎随补泻 按病情实际需要:气至病所,(四)针刺操作针刺的方向,直刺:垂直进针,使针身与腧穴皮肤成90直角,直刺最常用,有利与施行各种行针手法; 斜刺:针身与皮肤成45角斜向刺入,斜刺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疤痕组织不宜直刺的腧穴; 平刺:针身与腧穴皮肤成15角沿着皮肤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腧穴。,(四)针刺操作针刺的角度,(四)针刺操作针刺的深度,(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行针,又名运针,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 医者 指下亦有一种沉紧,鱼头钩饵的反应 患者 酸、麻、胀、重、蚁行感、传导感等,基本行针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 辅助行针手法:刮法 震法 循法 弹法 摇法 搓法 飞法,(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上提 下插的操作方法,提插法,多用于四肢穴位,提插法,(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捻转法,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捻转法,(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刮动针柄,增强针感,刮针法,刮针法,(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 作,结合左右捻转,使针身产生 轻微的震颤。,震颤法,(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得气的意义 取得针刺疗效的保证 了解患者虚实的依据 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 气至效至,气不至而不治! 不得气的原因 取穴不准 针刺不当:角度、方向、深度、行针手法 患者体质虚弱或病情危重,经气虚衰 治疗次数过多,穴位迟钝,(四)针刺操作行针与得气,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四)针刺操作针刺补泻,凡是能补益正气,使虚弱的功能状态得到恢复的针刺方法称为针刺补法。 凡是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称为针刺泻法。,疾徐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 迎随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平补平泻法,疾而徐之 徐而疾之,揉按针孔 摇大针孔,迎而夺之 随而济之,呼进吸退 吸进呼退,均匀提插捻转,提插补泻法 重插轻提 轻插重提,捻转补泻法 小、慢、轻 大 、快、重,补法,泻法,(四)针刺操作针刺补泻,(四)针刺操作留针与出针,留针: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使针留置在体内。在留针过程中还可作间歇行针,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一般留针2030min。 出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注意清点针数,避免漏针。,间 歇 行 针,指切 夹持 舒张 提捏,补泻手法 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 疾徐补泻 开阖补泻 呼吸补泻 迎随补泻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留针,行针,补泻,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提插法 捻转法 刮针法 震颤法,(四)针刺操作毫针刺法操作总结,消毒,间 歇 行 针,进针,得气,留针,行针,补泻,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不当,手法过强 现象 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闷、汗出 肢冷、脉微弱;血压下降、不省人事 处理 出针,平卧,保暖,艾灸,结合现代医学 抢救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晕 针,(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手法操作正确,滞 针,(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现象 针身弯曲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弯 针,(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 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处理 保持原体位,用手或者镊子拔出或手术取针 预防 检查针具;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断 针,(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刺伤血管 现象 出血,皮肤肿胀、青紫 处理 先冷敷,再热敷或轻轻按揉 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熟悉解剖,血 肿,(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行针和出针手法过重 现象 出针后酸胀疼痛不适 处理 局部热敷,灸治 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后遗感,(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针刺角度 、深度不当 现象 外伤性气胸多见:胸痛、胸闷、心慌, 重则呼吸困难,紫绀 处理 轻:可镇咳,抗感染 重:胸腔穿刺抽气 预防 熟悉解剖,手法正确,刺伤内脏,(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哪些病人或哪些状态不宜针刺?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针刺; 体质虚弱的患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取卧位; 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五)针刺注意事项,妇女妊娠三月内,下腹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妊娠三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的腧穴均不宜针刺。 整个妊娠期三阴交、合谷、至阴、气海、关元等容易引起流产的腧穴均不宜针刺。 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针刺头顶腧穴;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等部位的腧穴,不宜针刺。,2、哪些区域不宜针刺?,(五)针刺注意事项,胸部、腹部、背部、头部的腧穴因深处有重要内脏,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不可深刺; 眼区的睛明等腧穴,项部的风池等穴要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不宜提插,只能小幅度捻转。,3、哪些部位要注意针刺角度和深度?,(五)针刺注意事项,用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针,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已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三棱针法。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现代称“放血疗法”。 操作方法: 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一)、三棱针法,二、特种针具刺法,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 操作方法: 循经叩刺 穴位叩刺 局部叩刺,(二)、皮肤诊法,二、特种针具刺法,耳针疗法,65,耳针疗法,概述:耳针是在耳廓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达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枢 五邪篇就有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唐代干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 历代医学文献也有介绍用针、灸、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及以望、触耳廓诊断疾病的记载,并一直为很多医家所应用。这些说明,我国利用耳穴诊治疾病的历史已相当悠久。,耳针疗法,66,外耳廓表面图,耳针疗法,67,耳廓表面解剖,一、耳轮耳:廓卷曲的游 离部分 1. 耳轮脚 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2. 耳轮尾 耳轮向下移行至耳垂的部分 3. 耳轮结节 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 4. 对耳轮 与耳轮相对呈“Y” 字型的隆 起部。包括对耳轮体、对耳轮 上脚、对耳轮下脚,三部分。,耳针疗法,68,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形 成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屏:耳廓前方呈瓣状的隆起部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 陷。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 瓣状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 凹陷。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 的凹陷处。 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的部分。,耳针疗法,69,耳甲 包括部分耳轮、对耳轮、对 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 以耳轮为界,分成耳甲艇、 耳甲腔两部分。 1.耳甲艇 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2.耳甲腔 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3.外耳门 耳甲腔前方的孔窍。,耳针疗法,70,耳穴的分布规律,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 1.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2.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 3.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 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 下脚。 4.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 耳甲。,耳针疗法,71,一、耳轮区穴位,耳轮区有12耳穴。 耳轮脚1区:耳中穴 从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 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3 等份。 自下而上。2区直肠 、 3区尿道、 4区外生殖器。 5区肛门: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下缘之间。 耳尖6、7区交界处:对耳轮上脚下缘到耳结节上缘之间耳尖端。,耳针疗法,72,耳轮区穴位,结节:8区 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 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 4等份,自上而下依次为 轮:耳轮9区 轮:10区 轮:11区 轮:l 2区,耳针疗法,73,耳轮12穴区主治,耳针疗法,74,耳轮穴区主治,耳针疗法,75,二、耳舟穴区: 6穴位,将耳舟分成6等分, 从上往下依次为 1区指:耳舟的上方 2区腕:指区的下方 风溪: 1、2区交界处 3区肘:腕区的下方 45区肩:肘区的下方 6区锁骨:肩区的下方,耳针疗法,76,耳舟6穴区主治,耳针疗法,77,三、对耳轮穴区、穴位,将对耳轮分为13区。 一、将对耳轮上脚分为 上、中、下3等份。 下1/3为对耳轮5区髋 中1/3为对耳轮4区膝 二、再将上1/3分为: 上1/2和下1/2。 下1/2为对耳轮3区踝 三、将上1/2分前1/2和后1/2。上后1/2为2区趾 上前1/2为1区跟,耳针疗法,78,二、将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份, 3 个 穴位 。 1.坐骨神经6区中、前2/3 部 2.臀后1/3为7区 3.交感6 区前耳轮内缘处,耳轮体部穴位8 区13 区,一、将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份。 二、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前1/4和后3/4两部分。 1.前上2/5为8区腹 2.后上2/5为9区腰骶椎 3.前中2/5为10区 胸 4.后中2/5为11区胸椎 5.前下1/5为12区颈 6.后下1/5为13区颈椎,耳针疗法,79,凶,耳针疗法,80,对耳轮的13区、穴位主治,耳针疗法,81,耳针疗法,82,四、三角窩穴位,一、将三角窝为前、中、后3等份。 中1/3为三角窝3区:角窩中 二、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份,上1/3为三角窝1区:角窩上 , 中、下2/3为2区内生殖器 三、再将后1/3分上、下2等份,上1/2为三角窝4区神门,下1/2为三角窝5区盆腔,耳针疗法,83,三角窩5穴区、穴位主治,耳针疗法,84,五、耳屏穴位划分成4区,一、将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1/2为1区上屏下1/2为2区下屏 二、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1/2为3区咽喉,下1/2为4区内鼻 屏上切迹前外耳 耳屏外侧面中点外鼻 耳屏游离缘上尖端屏尖 耳屏游离缘下尖端肾上腺 屏间切逆前屏间前,耳针疗法,85,耳屏区穴位主治,耳针疗法,86,耳屏区穴位主冶,耳针疗法,87,六、对耳屏穴位,一、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 二、将对耳屏外侧面分成前、中、后3区。 前为对耳屏1区:额 中为对耳屏2区:颞 后为对耳屏3区:枕 三、对耳屏内侧面为4区:皮质下 四 个 点 :对屏尖、缘中 脑干、屏间后,耳针疗法,88,对耳屏区穴位主治,耳针疗法,89,对耳屏区穴位主治,耳针疗法,90,耳甲穴位18个,一、标点、连线 A点:耳轮内缘的耳轮脚切迹和 对下脚间的中、上1/3交界处。 D点:在耳轮脚末端至对耳轮的耳甲缘交点处。 B点:耳轮脚末端至对耳轮的耳甲缘交点处连线的中、后1/3交界处。 C点:外耳道口后缘的上1/4与 下3/4交界处。 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耳 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 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耳针疗法,91,耳甲穴位:一、耳轮脚下缘处,将BC线前段,耳轮脚下缘以耳轮脚末端至耳轮脚切迹处的耳申分成3等份 前1/3为耳甲1区:口 中1/3为耳甲2区:食道 后1/3为耳甲3区:贲门 ABC线前方至耳轮脚末 端处为耳甲4区:胃,耳针疗法,92,耳甲穴位:二、耳轮脚上缘处,将AB线前段下缘与耳轮脚上缘的耳甲分成3等份。 1.后1/3为5区:十二指肠 2.中1/3为6区:小肠 3.前1/3为7区:大肠 阑尾:小肠与大肠交界处,耳针疗法,93,耳甲穴位:三、对耳轮脚下缘,对耳轮体,将AB线上缘与对耳轮下脚下缘之间的耳甲分成3等份 1.前1/3膀胱:耳甲9区 2.中1/3肾:耳甲10区 3.输尿管:膀胱与肾交界处 4.后1/3胰胆:耳甲11区 5.肝:胰胆之后耳甲12区 6.脾:耳甲13区 二、从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 7.线前方为艇角:耳甲8区,耳针疗法,94,耳甲腔穴位,一、以外耳门的最低点,向对耳屏耳甲缘中点作一相连 二、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该圆形区域为心区:耳甲15区。 三、过心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向外耳门后壁两作条切线。 两切线之间为气菅:耳甲16区 15、16区周围为肺:耳甲14区 四、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的连线以下的耳甲腔分为上、下 2等份。 上1/2为三焦:耳甲17区 下1/2为内分泌:耳甲18区,耳针疗法,95,八、耳垂穴位,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线之间,划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上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区。 1.上部由前到后为牙:耳垂1区、舌:2区,颌:3区 2.中部由前到后为 垂前:耳垂4区、眼5区、 内耳:6区; 下部由前到后为偏桃体:耳垂7、8、9区,耳针疗法,96,九、耳背穴位,一、将耳背分为5区。以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在耳背的对应点、和轮屏切迹在耳背的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 上部为耳背心:耳背1区 下部为耳背肾:耳背5区 二再将中部分为 内、中、外3等份: 内1/3为耳背2区:耳背肺 中1/3为耳背3区:耳背脾 外1/3为耳背4区:耳背肝,耳针疗法,97,耳根穴位,上耳根:在耳根最上部 耳迷根: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下耳根:在耳根最下部,耳针疗法,98,耳穴示意图,二、灸法,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 弥补针药之不足 阳气衰微,沉寒痼冷 特殊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特 点,(一)艾灸疗法的概念,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 艾叶 易燃,渗透 艾 药源丰富,价廉 艾绒 芳香;易燃,温和;使用方便 其他,(二)灸法所用材料,防病保健,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 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温经散寒,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保健灸 (针灸聚英) 扶阳培元, “卫外而为固”,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 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扶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瘰疬、 瘿瘤等,消瘀散结,“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 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引热外行,(三)灸法的作用,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 隔姜灸 间接灸 隔蒜灸 隔盐灸 艾灸类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灸法 悬 灸 雀啄灸 回旋灸 艾卷灸 (条)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 非艾灸类 灯草灸 天 灸,灸 法 分 类 表,(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艾炷灸,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 制作 规格:大、中、小,(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1)无瘢痕灸,1、直接灸,操作: 燃剩2/5 凡士林艾炷 红晕 37壮 适应证:虚寒证,操作: 燃尽 23天 1周 56周 蒜汁艾炷 膏药 化脓 灸疮 瘢痕 79壮 适应证:慢性顽固性、反复发作 (哮喘、慢性胃肠炎、体虚),(2)瘢痕灸,(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操 作: 适应证: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未溃疮疖等。,艾炷灸,操 作: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1)隔姜灸,(2)隔蒜灸,隔蒜片灸,隔蒜泥灸,2、间接灸,(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操作:神阙灸,适应证: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等;亡阳虚脱证。,(4)隔附子饼灸,操作:,适应证:疮疡久溃不敛,虚寒性外科阴证; 阳痿、早泄、遗精等命门火衰证。,2、间接灸,(3)隔盐灸,(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艾卷(条)灸,艾卷(艾条) 纯艾条(清艾条) 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艾卷灸,悬 灸,实按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慢性病,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急性病,范围较大病痛,痹、痿 虚寒,(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温针灸,操 作,适应证,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温灸器灸,(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天灸又称冷灸、自然灸,属于灸法中的非火热灸法,是采用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或患处皮肤表面,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红赤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四)灸法的种类与应用天灸疗法,(一)施灸的顺序,上 下 背 腹 左右对称 头身 四肢 依次施灸 少、小 多、大,(二)艾灸补泻法,灵枢背俞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等待)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傅,拊)其艾,须其火灭也。”,(四)灸法的注意事项,(三)施灸的剂量,(四)灸法的注意事项,(四)施灸的禁忌,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 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