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doc_第1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doc_第2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doc_第3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doc_第4页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村民自治背景下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内容提要: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庄领袖经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民众认同成为确定村庄领袖、形成村庄权威的基本准则和最高标准,村庄领袖大致可以分为连任型村庄领袖与过客型村庄领袖两类。村庄领袖取得民众认同主要依赖村庄治理环境和治理模式等外在性社会因素,以及财富、能力、人品、社会关系等内在性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因素是村庄领袖取得民众认同,特别是持久性认同的决定性因素。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权威是一种法理魅力型权威。关键词:村民自治;民众认同;村庄领袖;权威村庄领袖的产生方式和权力生成基础与乡村治理体制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实现了乡村治理体制的根本性转换,对村庄领袖形成了深刻影响。在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民主选举逐渐成为产生村庄领袖的基本方式,民众认同成为村庄领袖权威生成的基础。一、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庄领袖产生方式的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讲,凡有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的存在,势必需要公共权力,并要求有人执掌公共权力,那些执掌公共权力的人也就成为了公共管理活动的领袖。村庄作为社会的最基层单位,客观存在着一系列的公共事务,需要开展大量的公共活动,势必要有自己的领袖执掌和行使村庄公共权力,对村庄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然而,村庄领袖作为基层社会的管理者,显然受国家乡村治理体制影响。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村庄领袖的产生方式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委派和任命。解放以前,村庄领袖是国家治理农村的代理人,一般由官府任命或委派。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以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农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人民公社制度下,村庄领袖主要由上级政府任命或委派,代表党和国家领导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管理。通过这类方式产生的村庄领袖,其权力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的授予,因而就其权力生成方式来看,具有较明显的自上而下性和外在性。另一类是民主选举。历史发展表明,当国家制度将村庄领袖视作村民和村庄社会的代表时,村庄领袖大多采取民主选举的产生方式。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村庄领袖,其权力主要来源于村民的委托,因而就其权力生成方式来看,具有较明显的自下而上性和内生性。民主选举的村庄领袖主要包括:解放初期的农会干部和实行村民自治后的村委会和党支委。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主张由村民自己管理村庄事务,即群众自治。其实质就是将管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权力下放或者说归还给农民。然而,村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村民自治并不意味着每个村民都直接参与每一件村务的管理,而主要指由村民推选自己的村庄领袖,代表村民执掌和行使村庄公共权力,领导村民共同治理村庄。因而,首先将村庄领袖的选择、决定权交归村民,由村民直接民主选举产生。村民自治制度重新建构了村庄领袖的产生方式,实现了村庄领袖由人民公社时期的委派、任命到民主选举的根本性转换。随着国家关于村庄领袖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和干部的观念不断更新,村民民主素养和政治技能日益提高,村庄领袖的民主选举发生了显著变化:(1)民主选举的范围逐步扩大。在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影响下,各地村级党组织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民主选举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村支委的民主选举是在村委会民主选举的示范下逐渐推进的。(2)选举中的民主性、竞争性日益增强。民主选举村庄领袖的社会实践是最好的民主训练活动。随着三年一届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周期性运行,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技能日益增强,村庄领袖选举过程的民主性逐渐提高,选举中的竞争日趋激烈。(3)选举过程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前,村庄领袖的民主选举几乎无法可依,村庄领袖的选举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部门和村民的自主实践。随着村级民主选举的发展,各级政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制定和完善应对性规范,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村庄领袖民主选举的规范化。(4)地方政府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在过去的村庄领袖选举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地方政府过多介入和不当干预的情况。随着农村社会形势的发展,中央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有力推动,农民民主意识和技能的提高,以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经验积累,地方政府逐渐实现了角色转换,由以往选举的操纵者、不当干预者逐渐转变为公正选举的组织者、指导者、监督者。总之,经过二十多年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后,农村已经基本确立了民主选举产生自己领袖的授权新模式,实现了村庄领袖由官定到民选的根本性转换,村民的民主和自治权力首先在村庄领袖选择上得到了体现。村民逐渐通过民主选举这样的形式实现了自身权利的转让,将部分法律赋予的村务管理权力委托给村庄领袖。民众认同成为了确定村庄领袖、形成村庄权威的基本准则和最高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选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村庄领袖民众认同和选择淘汰机制。根据现有国家法律规定,村支委和村委会任期三年,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村民每三年都有一次重新选择村庄领袖,委托村务管理的权利和机会。通过投票,让那些在过去治村实践中证明能够较好地行使自己转让的权力,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村庄领袖留下来,继续担任新一届村庄领袖。反之,让那些不能够胜任领导工作,无法很好地履行村务管理职责,难以实现自己的权力委托预期的原村庄领袖,在选举中落选。重新选择自己预期能够胜任领导工作,履行权力委托的人上台,担任新一届村庄领袖。借助这种机制,实现了村庄领袖的周期性流动,村干部的流动和变迁出现了新的景象。首先,村庄领袖呈现高流动性。在以选票表达村民认同,决定村庄领袖去留的民主选举机制下,村庄领袖总体上呈现出空前的高流动性。相当比例的村干部只担任了一届,而且一届性村庄领袖所占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这说明目前农村中相当部分村庄领袖经受不住选票的考验,不能如村民预期那样履行村庄领袖的职责,因此在换届选举中落选。同时,也意味着当下农村中人才队伍正在逐渐扩大,在民主选举过程中,村民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选择作为村庄领袖的候选对象众多,表明当下农村村庄领袖职位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次,部分村庄领袖长期任职,呈现高稳定性。与政府官员任期不超过二届的规定不同,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村两委的任期三年一届,但可以连选连任。因此出现了一些村民多届连选连任,甚至长期担任书记和主任等村庄领导职务的现象。与村庄领袖总体的高流动性相对,村庄领袖中的部分成员任职表现为高稳定性。这说明无论村庄领袖的竞争多激烈,只要干得好,就会得到村民的认同。在现有制度背景下,得到民众认同者即可长期任职,成为村民信赖的村庄领袖。二、民众认同视角下的两类村庄领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的提升,村民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村庄领袖理当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民主选举中的村民投票具有两种内涵:1.对非在任的村庄领袖候选对象的预期认同。主要是村民依据某个非在任村庄领袖候选对象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个人能力以及人格等因素,所做出的一种能够胜任村庄领袖岗位的预期性肯定评价。既然是预期判断,至多是一种假设,而不是事实。客观的事实可能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选的村庄领袖符合村民预期,胜任村庄领导职位;第二,当选的村庄领袖未能如村民所愿,不能胜任村庄领导职位,但可能适合其他村庄领导岗位;第三,当选的村庄领袖没有达到村民的预期,不能胜任村庄领导职位。根据初任村庄领袖三年任期中的实际能力和施政成绩,村民会做出评价和事实判断,并在换届选举中决定是否再次选其为村庄领袖。2.对在任的村庄领袖候选对象的事实认同。主要是村民依据在任的村庄领袖候选对象过去的当政行为和施政成绩等,所做出的胜任村庄领袖岗位的事实性肯定评价和认同。据此,我们对村庄领袖的选举做长时段的动态性考察,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一部分村庄领袖能够连选连任,长期担任村庄领袖,特别是村支书和村主任;另一部分村庄领袖能够在民主选举中连续当选为村两委成员,但其领导岗位不断地更换;还有一部分村庄领袖当选一次,担任一届村庄领袖后不再继续连任。由此我们可以甄别出两类村庄领袖连任型村庄领袖与过客型村庄领袖。连任型村庄领袖,主要指能够经受住选票考验的村庄领袖。即获得连选连任的村干部,特别是那些多届连任的村两委干部。从某种角度讲,选举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机制。在村庄领袖民主选举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根据连选连任的次数和选举中得票的高低,区分连任型村庄领袖在村民中的认同度。由于认同度高,不少村庄领袖为其能够多次连选连任特别是长期担任村书记和村主任,以及高票当选为村干部而感到自豪。村民也表达了对这些村庄领袖的信任和肯定。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类村庄领袖确定为真正获得民众认同的村庄领袖。而过客型村庄领袖指那些只在民主选举中当选了一次,在担任一届村干部后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即落选。由于这些村庄领袖的施政行为和实际成绩与村民的预期相背离,在民主选举的机制下被村民所抛弃。对于这类村庄领袖,同在一个熟人社会中生活的村民一般不会行使法律赋予的罢免权,更多地选择在换届选举时实施纠错,在秘密写票间里行使其否决权、投反对票,不再选举他们担任新一届村庄领袖。三、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社会基础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在他看来,人民拥有的公意(generalwill)是政治合法性的唯一基础,是当权者应当忠于的最终价值,谁没有公意,谁就是非法的统治者,反过来,谁掌握了公意,谁就可以成为合法的统治者。转引自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人民主权学说为现代民主国家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在人民主权背景下,民众的认同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统治者要长久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把强力转化为权利,把被统治者的服从变成义务。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页。从某种意义上说,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真正确立了村民在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主权地位,村民成为了村庄治理和村务管理的主体。在农村基层社会群众自治的制度环境下,村民的公意和民众的认同构成了村庄治理的合法性基础。特别是民主选举机制的嵌入,促使村庄领袖的产生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解决了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庄领袖如何确定的问题。此后,通过投票方式表达的民众认同度成为了选择村庄领袖的基本标准。然而,民主选举实质上只是解决了村庄领袖的民众认同如何表达的问题,并没有回答和解决村庄领袖何以取得民众认同的问题。那么,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宏观地分析,村庄领袖能否取得民众认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影响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外在性社会因素。民众认同怎样的村庄领袖与村庄治理环境和村庄治理模式密切关联。换句话说,村治环境与村治模式构成了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外在性社会基础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村庄治理环境是影响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基本外在性因素。简言之,村庄治理环境,是指对村庄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作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的背景及周围事物的总和。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构成村庄治理环境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不同的环境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均会作用于村庄治理的运作过程,并对村庄领袖的民众认同产生影响。应当说,村庄治理环境对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这主要是由村庄治理环境的极端复杂性所决定的。不同地区、不同村庄都有不同的治理环境,并对村庄领袖的民众认同产生多样性的影响。其二,村庄治理模式是影响村庄领袖民众认同的重要外在性因素。村庄治理是国家与村庄社会互动的过程。尽管国家给予了每个村庄相同的制度供给,但一体化的制度输入村庄后势必与村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内生力量发生互动,形成特定的村庄治理模式。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是非均衡发展的,而且各个村庄具有不同的历史遗存和现实基础,由此决定了中国农村村庄治理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曾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对村庄治理模式进行分类研究。笔者也曾将农村社会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