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八劳动保护精.ppt_第1页
课件:八劳动保护精.ppt_第2页
课件:八劳动保护精.ppt_第3页
课件:八劳动保护精.ppt_第4页
课件:八劳动保护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劳动保护,2,学习要求: 1、掌握化学灼伤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2、理解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3、掌握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4、了解辐射的危害与防护措施。,3,第一节 灼伤及其防护,一、灼伤 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操作,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灼伤。,4,化学灼伤:由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灼伤。 热力灼伤:由高温造成的烫伤或低温造成的冻伤。 复合性灼伤:由化学灼伤和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 伤害,或化学灼伤兼有中毒反应。,5,二、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发现化学烧伤后,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 被强酸或强碱灼伤,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半小时,然后按酸、碱两类不同物质作如下处理:酸类灼伤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类灼伤用醋酸溶液冲洗或撒以硼酸粉。 凡溶于水的化学药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水洗涤,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属碱类灼伤,则用2的医用硼酸溶液淋洗;如属酸类灼伤,则用3的医用碳酸氢钠溶液淋洗。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对口腔的化学灼伤应迅速用蒸镏水或自来水漱口,然后酌情处理:如属碱类灼伤,用2%的硼酸溶液反复漱口;如属酸类灼伤,则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漱口。最后,都应用洁净水多次漱洗。,6,三、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采取有效防腐措施 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 加强安全性预测检查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7,1、采取有效防腐措施 在化工生产中,由于强腐蚀介质作用及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高流速等条件会对机器设备造成腐蚀,因而需加强防腐。,8,2、改革工艺和设备结构 物料输送实现机械化、管道化; 改变危险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保持工作场所与同道有足够的活动余量; 石油页面控制装置或仪表,实现自动控制;装设各种形式的安全连锁装置。 ,9,3、加强安全性预测检查 如使用超声波测厚仪、磁粉与超声探伤仪、X射线仪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或采用将设备开启进行检查的方法,以便及时发正确判断设备的损伤部位与损坏程度,及时消除隐患。,10,4、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所有贮槽上部敞开部分应高于车间地面1米以上,若与地面等高,其周围应设护栏并加盖。 为使腐蚀性液体不流洒在地面上,应修建地槽并加盖。所有酸泵和酸贮槽下部应修建耐酸基础。 禁止将危险液体盛入非专用的和没有标志的桶内。 搬运贮槽时需2人抬,不得单人背负运行。,11,5、加强个人防护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12,四、案例分析,案例01 某烧碱生产车间盐水工段,一名分析工(女)到化盐池提水。因室内蒸汽浓,加之盐池无盖,不慎掉入池内,重度烫伤,面积达80%。,13,事故原因 缺乏防护装置。对于化盐系统中采用地下设备需加置安全栅栏等防护设施,敞口化盐地下池等设备必须加盖,加强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地面打滑或操作不慎等突发因素,造成操作人员跌入热盐水中造成烫伤等。,14,案例02,2006年3月15日15时,某化工厂合成车间熔硫岗位操作工蒋某,在向熔硫釜内加入硫磺泡沫液过程中,发现压力升高,即开排清液阀门向回收池内排清液。此时,清液沉降槽正因清除沉碴而停用,排清液管口接着一节3m长的旧消防水带(此前,同岗位操作人员发现此消防水带存在不安全隐患,并特意对蒋某进行了提醒)。由于蒋某把排清液的阀门开得过大,接管的消防水带摆动出回收清液池外,蒋某不假思索地赶过去牵拉水带,想重新放入回收池内。不料,摆动的水带溅出的少量热清液(含碱)溅到他的面部和颈部,致其烫灼伤。在对蒋某受伤处进行一番清水冲洗后,为慎重对待,又将其送医院救治。,15,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蒋某在排放清液时,思想麻痹大意,阀门开得过大,致使牵入清液回收池的消防水带摆动出池外,溅出的热清液致其烫灼伤;蒋某违反了操作规程,冒险蛮干,不是先关小或关住排清液的阀门再去固定消防水带,而是在阀门开大、消防水带摆动剧烈的情况下去牵拉消防水带;蒋某没有按规定穿劳动防护用品,在不佩戴安全防护面罩和穿防护靴的情况下,就去处理正在摆动的排清液消防水带的异常情况。,16,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接清液管的消防水带未进行有效固定,致使排清液阀门开大时消防水带摆动过大,热清液乱溅。,17,管理因素: 1、清液沉降槽检修监护人和同岗位操作人员发现接清液管的消防水带存在不安全隐患,只是对蒋某进行了提醒,但未进行严格及时的纠正、整改和彻底消除。 2、合成车间放松了对员工的安全管理,致使出现了员工上岗操作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违章行为。 3、合成车间碱液预防烫灼伤预案培训不到位,操作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18,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 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19,第二节 工业噪声及其控制,噪声 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切令人不快或不需要的声音。,20,一、声音的物理量度,1频率 频率是指物体或介质每秒(单位时间)发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赫兹)。 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正常人耳可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 Hz的称为超声,低于20 Hz的称为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21,2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是介质因声波在其中传播而引起的压力扰动,声压的单位是Pa。 声压级,以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实测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平方的对数,单位是B(贝尔),通常以其值的110即dB(分贝)作为度量单位,即Lp=20P/P0 。,22,二、噪声,1分类 (1)连续宽频带噪声,如一般机械车间频率范围很宽的噪声; (2)连续窄频带噪声,如圆锯、刨床等声能集中在较窄频率范围的噪声;,23,(3)冲击噪声,如锻造、锤击等短促的连续冲击噪声,以及铆接、清渣等的反复冲击噪声; (4)间歇噪声,如飞机、交通、排气等产生的噪声。,24,2主要工业噪声源 (1)机泵噪声 泵类噪声主要来源于电机。一般83105 dB(A)。,2019/8/26,25,可编辑,26,(2)压缩机噪声 主要由主机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主机及辅机的机械噪声组成。一般84102 dB(A)。,27,(3)加热炉噪声 主要由喷嘴中燃料与气体混合后,向炉内喷射时与周围空气摩擦产生的噪声,以及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的压力波,激发周围气体发出的噪声所组成。一般101106dB(A)。,28,(4)风机噪声 主要由风扇转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机械传动噪声、电机噪声所组成。一般82101 dB(A)。,29,三、噪声的危害与评价,1噪声的危害 噪声会造成听力减弱或丧失。 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中,听力只能部分恢复,听力损伤部分无法恢复,会造成永久性0dB;中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4060dB;重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6080dB。,30,爆炸、爆破时所产生的脉冲噪声会造成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此即爆震性耳聋。 噪声最广泛的反应是令人烦恼,并表现有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在强噪声下,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对于复杂作业或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会受到干扰。噪声会影响大脑思维、语言传达以及对必要声音的听力。,31,噪声使电子仪器连接部位出现错动、引线抖动、元件偏移等;使周围建筑物受损。,32,四、噪声的预防与治理,1、基本原理 声 源 降低激发力、采用低噪设备、 改变操作程序、改造工艺等。 传 播 隔声、吸声、消声等。 对 象 人可佩戴耳塞、耳罩等 或将被保护对象置于隔声间内。,33,四、噪声的预防与治理,1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 措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 (2)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装配技术,校准中心,维持好动态平衡,注意维护保养,并采取阻尼减振措施等。 (3)对于高压、高速管道辐射的噪声,应降低压差和流速,改进气流喷嘴形式,降低噪声。 (4)控制声源的指向性。,34,35,2传播途径 (1)合理布局 应该把强噪声车间和作业场所与职工生活区分开;把工厂内部的强噪声设备与一般生产设备分开。也可把相同类型的噪声源,集中在一个机房内。 (2)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天然屏障 利用地形如山岗、土坡等,地物如树木、草丛及已有的建筑物等,可以阻断或屏蔽一部分噪声的传播。种植有一定密度和宽度的树丛和草坪,也可导致噪声的衰减。,36,(3)噪声吸收 利用吸声材料将入射到物质表面上的声能转变为热能,从而产生降低噪声的效果。 (4)隔声 在噪声传播的途径中采用隔声的方法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措施。把声源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37,3作用对象 护耳器的使用,对于降低噪声危害有一定作用,但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措施。更有效地控制噪声,还要依靠其他更适宜的减少噪声暴露的方法。耳套和耳塞是护耳器的常见形式。,38,第三节 辐射的危害与防护,一、辐射线的种类与特性 1种类 非电离辐射 指不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 电离辐射 指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如粒子、粒子、X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的辐射。,39,2紫外线 紫外线在电磁波谱中界于X射线和可见光之间的频带。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火焰和炽热的物体。紫外线辐射按其生物作用可分为三个波段: (1)长波紫外线辐射。波长3.201074.00107m,又称晒黑线,生物学作用很弱; (2)中波紫外线辐射。波长2.751073.20107m,又称红斑线,可引起皮肤强烈刺激; (3)短波紫外线辐射。波长1.801072.75107m,又称杀菌线,作用于组织蛋白及类脂质。,40,3射频电磁波 交变电磁场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辐射。当交变电磁场的变化频率达到100kHz以上时,称为射频电磁场。 射频电磁波按其频率大小分为中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六个频段。,41,4电离辐射粒子和射线 (1)粒子和射线 粒子 粒子 中子 X射线 射线 (2)电离辐射剂量 电离辐射剂量D是辐射量单位,指受辐射人体单位质量所吸收的放射能量值。,42,二、非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1紫外线的危害与防护 危害: 紫外线可直接造成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空气受大剂量紫外线照射后,能产生臭氧,对人体的呼吸道和中枢神经都有一定的刺激,对人体造成间接伤害。 防护: 在紫外线发生装置或有强紫外线照射的场所,必须佩带能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防护面罩及眼镜。 在紫外线发生源附近可设立屏障,或在室内和屏障上涂以黑色,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减少反射作用。,43,2射频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危害: 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体温明显升高。接触人员会出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神经兴奋性增强、失眠、嗜睡、心悸、记忆力衰退等。 在射频辐射中,微波波长很短,能量很大,对人体的危害尤为明显。 防护: 基本措施是,减少辐射源本身的直接辐射,屏蔽辐射源,屏蔽工作场所,远距离操作以及采取个人防护等。 在实际防护中,应根据辐射源及其功率、辐射波段以及工作特性,采用上述单一或综合的防护措施。,44,三、电离辐射的危害与防护,1电离辐射的危害 人体长期或反复受到允许放射剂量的照射能使人体细胞改变机能,出现白血球过多,眼球晶体浑浊,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和内分泌失调。 较高剂量能造成贫血、出血、白血球减少、胃肠道溃疡、皮肤溃疡或坏死。,45,在极高剂量放射线作用下,造成的放射性伤害有以下三种类型。 (1)中枢神经和大脑伤害 主要表现为虚弱、倦怠、嗜睡、昏迷、震颤、痉挛,可在两周内死亡。 (2)胃肠伤害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虚弱或虚脱,症状消失后可出现急性昏迷,通常可在两周内死亡。 (3)造血系统伤害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但很快好转,约23周无病症之后,出现脱发、经常性流鼻血,再度腹泻,造成极度憔悴,26周后死亡。,46,电离辐射的防护 (1)缩短接触时间 从事或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体受到外照射的累计剂量与暴露时间成正比。 (2)加大操作距离或实行遥控 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屏蔽防护 采取屏蔽的方法是减少或消除放射性危害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