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2 浙教版.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2 浙教版.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2 浙教版.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2 浙教版.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新的跨越教案2 浙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的跨越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消息报道的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的方法。 2.学会5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能读懂消息的内容。 3.感受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摘录一条近日国内外重大消息,并口头向同学介绍。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了解有关航天知识,特别是火箭的资料。 2.相关课件。 3.教室里可适当张贴相关航天知识介绍图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文中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4.初步感知火箭发射成功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示课题 1.叶欣荣获南丁格尔奖章是一则-消息,消息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文字简短,报道及时。内容真实,报道及时,所以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文字简短是因为消息不像记叙文,很少用描写和形容。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消息报道。(板书课题:新的跨越) 请你叙述性地读一读题目-,再自豪地读一读题目- 二、学习字词 课文比较简短,请你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a.出示下列词语: 跨越 自行研制 捆绑 摩天大楼 矗立 乳白色 一跃冲天 醒目 忙碌 撤离 烈焰 庞大 苍穹 天际 重型卫星 b.你能一口气把这些词读准确吗? c.挑三五个自己新理解的词义说给同桌听。 d.还有需要帮助理解的吗?教师相机指导。 三、初读感知 1.新的跨越这则消息距今已有15年了,让我们搭乘时光返回器,返回到15年前的8月14日。请大家再次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这则消息,这次读我们可以带着读消息的方法,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读消息的方法:读消息,一要认真读标题。标题往往概括了消息的要点。二要仔细读开头。消息的开头一段,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要读完后想想,发这条消息有什么作用。 3.你已经读懂这则消息的哪些内容? 【预设1】标题-新的跨越 跨越是什么意思?(学生的层面理解即可,如很大的进步,很快的发展等) 是什么有了新的跨越?(板书:航天技术) 中国的航天技术在1992年有了怎样前所未有的跨越?(相机出示单体式火箭与捆绑式火箭的对比图,初步了解新的跨越的意义。) 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请你再自豪地读一读标题。 【预设2】导语-开头一段 这段介绍了时间-1992年8月14日北京时间7时,这个时间出现在哪儿?(引出本文与前一篇开头标志的不同:前一课的消息刊登于报纸,而本课的消息是电传;同时感受消息报道的及时性:这个事件是在当天就以电传的形式发出的。) 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称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 事件-我国采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美国为澳大利亚制造的通信卫星准确、顺利地送入预定轨道。 能用自行研制的火箭把外国人的卫星送入太空,你有何感想? 这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欣喜,令外国人刮目相看的喜讯,请你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开头一段。 【预设3】结尾(学生点到既可,下一课时再作深入) 澳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新的跨越 说明了-中国已具有发射重型卫星的能力 四、作业 1.搜集有关航天技术的资料。 2.表格形式搜集一条近日国内外重大消息。 标题 报道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火箭发射过程,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2.进一步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感受航天技术取得的巨大成就。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992年8月14日北京时间7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在亿万人民的翘首期盼中,撕破大漠长空,直刺苍穹,飞向天际。 二、学习2-6自然段 1.你想了解15年前那个壮观的场景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同桌一起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 时间发射过程 清晨 6时30分 7时整 7时44秒 11分钟后 20多分钟后 2.请你再读一读这个发射过程,说说有什么新的感想?(感受发射过程必须准确无误) 3.老师收集了几幅当时长征二号E发射时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部分图片) 这些图片,在我们课文里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描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a.51米长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 这是写火箭的什么?(外形)火箭外形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雄伟高大)有多高?我们教室的高度是3.5米,相当于有几个教室的高?这句话中你还能从哪个词感受到这一点?(矗立)这么高大的火箭一现现,于是见到它的人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欢呼-火箭露出来了! b.乳白色的箭体,中国航天四个蓝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顶端还印有中、美、澳三国国旗。 这是火箭外形的第二个特征,你觉得这是一枚怎么样的火箭?(绚丽漂亮:乳白色的箭体 蓝色的大字 三国国旗 凝聚着三国的智慧和心血)全班再读这一句,这么绚丽的火箭一出现,人们不禁欢呼- c.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准备一跃冲天。 读完这一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请同桌或前后同学合抱演示两米多的大小,感受火箭的威武、雄伟。还有哪些词语也体现了这个特点?(巨人 一跃冲天)我们就这样抓住关键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d.山谷里亮起一道闪电,滚来一阵雷鸣。长征二号火箭喷射出八道烈焰,缓缓离开地面。庞大的发射架被火箭喷出的烈焰染成了暗红色。 听你的朗读,我似乎看到了那道闪电,听到了那阵雷鸣,告诉我,那道闪电是什么?那阵雷鸣是什么?你现在真正地感受到火箭的威力了吗?这里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八道烈焰 暗红色)让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一起来读一读。 e.44秒钟后,火箭冲破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飞向东南天际。 你能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吗?谁也来读一读,说说感受? 4.同学们,这样壮观的场景已定格成一幅幅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再把它展现出来,齐读第2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第1句。 三、情感升华 1.这喜讯标志着- 说明了- 你认为还在赞扬- 还在表达- 2.让我们再次聚焦标题新的跨越,你认为跨越就是什么?(非自行研制到自行研制,威力小到威力大,单体式到捆绑式,发射小型卫星到重型卫星等) 四、适度拓展 1.事隔15年,今非昔比,我们亿万炎黄子孙实现了航天史上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点击神五、神六的图片内容介绍。 教师学播音员的样子,点击介绍图片有关信息,既使学生感受消息的巨大魅力,又感受中国航天史上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高气寒,碧空万顷,中国神州六号,在全球注目下,锣鼓紧密声中,一声计时号令,直奔太空,将中国顶尖太空科技,及十三亿骄傲之心,随之带入宇宙太虚之中,与日月相映,普照大地。五日后,完成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