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七章理气类食物.ppt_第1页
课件:第七章理气类食物.ppt_第2页
课件:第七章理气类食物.ppt_第3页
课件:第七章理气类食物.ppt_第4页
课件:第七章理气类食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理气类,一、理气类食物,一、薤白 别名小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 .李时珍说:“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根色白,作药用,名薤白。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肺、胃、大肠经。 【养生】为温通理气养生食品。 【食疗】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1、生则辛散,熟则甘补。故凡气结中寒、胸痹刺痛、下焦冷滞,宜微煮带生;中虚脾阳不足、食少难化、久痢冷泻、虚呃干呕,宜煮极熟进食。2、气虚无滞及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适宜冠心病,心绞痛,胸闷不舒之人食用;适宜急慢性肠炎痢疾,小儿疳痢者食用。 凡是气虚体弱之人忌食 忌与韭菜同,二、橘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养生】日常食之可调畅气机、燥湿化痰、解腻、去鱼蟹毒。 【食疗】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1、常用量干品为39克。2、有实热津伤者不宜食用。,三、玫瑰花 【性味归经】甘、微苦,气香,温。归肝、脾经。 【养生】为调畅气血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气血、爽神悦志。适于气滞血淤体质者以及妇女产后和日常调畅气血食用。常用养生方如玫瑰粥。 【食疗】疏肝理气,和血调经。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1、常用量为36克。2、诸养生不忌。,玫瑰花茶性质温和、男女皆宜。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补血气,美颜护肤、对肝及胃有调理的作用、并可消除疲劳、改善体质 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因而可减肥,最适合因内分泌紊乱而肥胖的mm,调气血,调理女性生理问题;最重要的是它的养颜美容功效,常饮可去除皮肤上的黑斑,令皮肤嫩白自然,防皱纹也有帮助。肝郁气滞型的减肥可多喝,有助于减肥;有丰胸调经之效;还可润肠通便。美容养颜瘦身的佳品。,由于玫瑰花茶有一股浓烈的花香,治疗口臭效果也很好,长期饮用还可改善睡眠。 玫瑰花茶的味道清香幽雅,饭后饮用效果最好。因玫瑰花有收敛作用,如有便秘者不宜过多饮用; 孕妇应避免服用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适合搭配满天星、薄荷、紫罗兰花茶、菩提子、金盏花、迷迭香、桂花、马鞭草。 玫瑰花的泡法及喝法:取约810克的玫瑰花,倒入350500cc的热开水,浸泡35分钟即可饮用(可回冲),四、茉莉花 【性味归经】辛、甘,温。 【养生】为芳香理气养生食品。适用于气滞体质及日常调畅气机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茉莉茶。 【食疗】理气和中。 【应用】主要用于下痢腹痛。可单用泡茶饮,或煮粥食。 【选方】 【食法】内服:煎场,31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宜忌】1、常用量为36克。2、诸养生不忌。 3、茉莉花辛香偏温,火热内盛,燥结便秘者慎食,抗菌消炎。茉莉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外用,可治疗目赤,疮疡,皮肤溃烂等炎性病症。 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 治续筋接骨止痛,把茉莉根捣碎,酒炒,包患处。 治鹏齿,用茉莉根研末,熟鸡蛋黄调匀,塞龋齿内。 治失眠,用茉莉根1.5克,磨水服。,保健食谱,1茉莉花鸡片 生鸡脯肉120克,茉莉花24朵,鸡蛋2枚。鸡蛋去黄留清;鸡脯肉剔去筋,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凉水内泡一下,捞起用干布压净,放盐及湿淀粉、鸡蛋清,调匀,拌鸡片;茉莉花择去蒂,洗净;火烧开,锅离火,把鸡片逐片下锅,再上火略氽,捞出;烧开鸡清汤,用盐、味精、胡椒粉、料酒调好昧,盛热汤把鸡片烫一下,捞人汤碗内,放入茉莉花,注人鸡清汤即成。此汤菜具有补虚强体的功效,适用于五脏虚损而具有虚火之人食之,尤适于贫血,疲倦乏力者。健康人食之能防病强身。,2茉莉玫瑰粥 茉莉花10克,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别去杂洗净,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为文火煮成粥。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慢性肝炎后遗胁间痹痛,妇女痛经等病症。,3茉莉花糖饮 茉莉花5克,白砂糖适量。将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毫升煎好,去渣饮用。此饮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气,止痢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胸胁疼痛,下痢腹痛,疮疡肿毒病症。,4茉莉银耳 银耳25克,茉莉花24朵。将银耳放碗内用温水泡发,择洗干净,泡人凉水中;茉莉花蕾去蒂。洗净;锅中加清水、精盐、味精烧开,撤去浮沫,倒人汤碗中,撒上茉莉花即成。此汤气味芳醇,具有疏肝解郁,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化火伤肺所引起的咳嗽,咯血,胸胁痛等病症。,5茉莉金桔饮 茉莉花5克,金桔饼10克,粳米100克。将茉莉花研为细末,金桔饼切成丁状;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成稀粥,再人金桔饼煮二三沸;于粥中调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腹胀腹痛,痢疾等病症。,五、荞麦 荞麦又称为三角麦、乌麦、花荞 。彝族称为“额”,古代亦写成莜麦或乌麦。四川省习惯叫荞子。又叫“胡荞麦”。 【性味归经】甘,凉。归脾、胃、大肠经。 【养生】有“净肠草”之称,为下气洁肠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下气通肠、清洁肠胃、去除污浊。适于喜嗜肥腻、肠胃不洁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荞麦萝卜粥。 【食疗】下气宽肠,消食导滞。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茎叶: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 种子:健胃,收敛。用于止虚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敛止汗,消炎。,六、刀豆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养生】为温中补肾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温补脾肾、通利肠胃。适于脾肾虚寒体质、肠胃气机不畅以及老年人和无病强身者食用。常用养生方如刀豆炖肉。 【食疗】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素体热盛者不宜食用。,种子:温中,下气,止呃,补肾。用于虚寒呃逆,呕吐,肾虚,腰痛,胃痛。 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 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七、豌豆 各地又名麦豌豆、寒豆、麦豆、毕豆、麻累、国豆等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养生】为调理脾胃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理脾胃、调中气,产妇食之并能通乳汁。适于脾胃气滞体质者及产妇食用。常用养生言如豌豆羊肉汤。 【食疗】理脾胃,利小便,通乳汁。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1。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的功效; 2。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和饲料。,1. 豌豆可作主食,豌豆磨成豌豆粉是制作糕点、豆馅、粉丝、凉粉、面条、风味小吃的原料,豌豆的嫩荚和嫩豆粒可菜用也可制作罐头。 2. 豌豆粒多食会发生腹胀,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豌豆适合与富含氨基酸的食物一起烹调,可以明显提高豌豆的营养价值。 3. 许多优质粉丝是用豌豆等豆类淀粉制成的,在加工时往往会加入明矾,经常大量食用会使体内的铝增加,影响健康。 4. 炒熟的干豌豆尤其不易消化,过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 5. 应用于消渴:豌豆适量,淡煮常吃;应用于气血虚弱;豌豆、羊肉各适量,炖吃。,八、芜菁 蔓菁、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 、圆根、盘菜 【性味归经】辛、甘、苦,平。 【养生】为开胃下气养生食品。 【食疗】下气宽中,清利湿热。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2019/8/23,41,可编辑,九、木香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 【养生】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 【食疗】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1、常用量为25克,不宜久煮。2、有阴虚燥热者不宜食用。,十、白梅花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胃经。 【养生】为调畅气机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调畅气机、开胃生津、清神益思。适于气滞体质及无病强身者食用。 【食疗】疏肝解郁,和胃化痰。 【应用】 【选方】 【食法】 【宜忌】常用量为36克。 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二、理气类药物,1、橘红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外层果皮,属于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效】理气,散寒,燥湿,消痰。 【应用】1、风寒咳嗽,喉痒痰多。 2、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用量】煎服,39克。,2、青皮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应用】1、肝气郁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及疝气疼痛。 2、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3、气滞血瘀,癓瘕积聚、久疟癖块。 【用法用量】煎服,39克。醋灸疏肝止痛力强。,3、枳实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幼果,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应用】1、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呕恶,不思饮食。 2、湿浊中阻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倦怠,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3、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大量可用至30克。炒后较平和。,枳壳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其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用法用量同枳实,孕妇慎用。,4、佛手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应用】1、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胸胁胀痛,脘腹痞满。 2、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恶食少。 3、湿痰壅肺,久咳痰多,胸闷作痛。 【用法用量】煎服,39克。,5、香橼 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属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应用】 1、肝郁气滞,肝胃不和,胸胁胀痛,脘腹痞满。 2、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恶食少。 3、湿痰壅肺,久咳痰多,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39克。,5、香附 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应用】1、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胀痛、脘腹胀痛,疝气疼痛。 2、肝气郁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39克。醋灸止痛力增强。,三、理气养疗方,凡以具有理气作用的食品或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功效,用于气滞或气逆病证的养疗方剂,称为理气养疗方。 “百病生于气也”,情志失常,或寒温失调,或饮食失节,或劳倦太过,均可使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或气逆等病症。治疗时应遵循“逸者行之”、“结者散之”,“木郁达之”等原则,选用行气或降气治法,分别用于气滞证、气逆证等。 气滞证以肝郁气滞和脾胃气滞为主,以胀、痛为主要特征,宜行气治之,常用小茴香、砂仁、橘皮、梅花、甘松、佛手、肉桂、青皮、荜茇、薤白、香橼等组方。气逆证则以肺气上逆或胃气不降为主,以咳喘、呕逆及嗳气为主要表现,宜降气治之,常选用丁香、杮饼、竹茹等组方。,1、橘皮粥:橘皮,粳米。 2、梅花粥:白梅花,粳米。 3、甘松粥:甘松,粳米。 4、小茴香粥:小茴香,粳米。 5、白术猪肚粥:白术,槟榔、生姜,猪肚,粳米。 6、香橼露:香橼。 7、薯蓣半夏粥:山药,半夏。 8、丁香梨:大雪梨,公丁香。 9、橘茹饮:橘皮、竹茹、柿饼,生姜。,1、橘皮粥 【组成】橘皮15克(鲜者30克),粳米30克。 【制法与用法】橘皮煎取药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片刻。每日2次,每100毫升,温热服用。 【功效】理气和胃。 【应用】脾胃气滞。症见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膈满闷,苔薄白,脉弦。 【方解】橘皮,本草纲目言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具有理气、除燥、利湿、健脾、和胃等功效;粳米健脾和中,与橘皮共为药粥,得其辛散而行气滞,故有理气和胃之功。,2、梅花粥 【组成】白梅花10克,粳米30克。 【制法与用法】常法用粳米加水煮粥,煮至米开汤未稠时,加入白梅花,改文火共煮至稠汤即可。每日2次,分早晚食用,空腹温服为佳。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开胃。 【应用】肝胃气滞。症见胸闷不舒,嗳气频频,食欲减退;或咽中异物,咳之不出,吞之不下,舌苔白或白腻,脉弦。 【方解】梅花能疏肝理气,百草镜言其气“清香,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古今医家多谓其“理气而不伤阴”;粳米健脾和胃。因此梅花粥气香味甜,疏肝理气,健脾开胃。,3、甘松粥 【组成】甘松5克,粳米30克。 【制法与用法】甘松取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甘松药汁,共煮片刻即可。每天2次,空腹温服。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益胃。 【应用】脾虚气滞。症见心下痞满,气闷腹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嗳气呕吐,舌淡苔白,脉弦细。 【方解】甘松,又名香松,味甘而气香,本草纲目言其“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而粳米能健脾益胃和中。两者共煮为粥,有香甜气味,能行气止痛,健脾益胃。 【使用注意】甘松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发热病人不宜服用。,甘松:性味:味辛;甘;性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主治:脘腹胀痛;不国民饮食;牙痛;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感想末敷;或泡水含漱;或煎汤外洗。 出自纲目。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本草汇言:“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主心腹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如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本草正义:“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专治转筋,为霍乱转筋必须之药。颐自定霍乱酒方,合姜、附、萸、连诸味,治真寒霍乱、转筋入腹危急重症,即有捷效,知此物温运,活络通经,无出其右。”,4、小茴香粥 【组成】小茴香10克,粳米30克。 【制法与用法】先水煎小茴香汁,去渣,入粳米煮为稀粥。或用小茴香5克研为细末,调入粥中煮食。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早晚空腹温服。本方可连服35天;若需再服,可间隔35天为宜。 【功效】暖肝散寒,行气止痛。 【应用】肝胃虚寒。症见下腹胀痛,睾丸肿胀偏坠如小肠疝气;或胃寒呕吐,食欲减退,得温则舒,舌淡,苔白,脉弦。 【方解】小茴香辛温气香,暖肝散寒,理气止痛,又能温脾开胃;粳米能健脾和中。二者共煮为粥,既可发挥暖肝散寒、行气止痛之效,又能温补脾胃,故可用于养疗肝胃虚寒所致病症如小肠疝气、胃寒呕吐等,正如本草纲目所载“茴香粥和胃治疝”,5、白术猪肚粥 【组成】白术30克,槟榔、生姜各10克,猪肚1只(约250克),粳米100克,葱白10克(切细) 【制法与用法】诸药捣碎粗筛,猪肚洗净去涎滑,纳药于猪肚中缝口,以水煮猪肚令熟,取汁;将粳米及葱白共入汁中煮粥,加入少量食盐调味。每日12次,可早晚空腹温服。本方可连服35日;若需再服,可间隔3天为宜;病愈即可停服。 【功效】健脾,疏肝,理气。 【应用】肝郁脾虚。症见妇人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或伴胁肋胀痛、胸闷、易怒,脘腹胀满,舌淡,脉弦而虚。 【方解】白术健脾益气;槟榔理气破气,行气止痛,疏肝郁滞;猪肚能补虚损、健脾胃;粳米健脾和中。合而用之,可收健脾、疏肝、理气之功。,6、香橼露 【组成】香橼500克。 【制法与用法】香橼加水浸泡2小时,入蒸馏器内蒸2次,收集芳香蒸馏液。每日2次,每次30毫升,温服。 【功效】疏肝理脾,和中化痰。 【应用】肝脾不和。症见心烦易怒,胁肋胀痛,呕吐嗳气;或见痰饮咳嗽,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脉弦。 【方解】香橼能理气舒郁,消痰利膈,临床多用于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胃痛胀满、呕哕少食、痰饮咳嗽气逆等症,如本草拾遗谓之“去气,除心头痰水”。,7、薯蓣半夏粥 【组成】山药30克,半夏15克,白糖5克。 【制法与用法】山药去皮,压成细末;半夏用温水淘洗数次,去尽其矾味后,加清水200毫升,中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熬煮20分钟,倒出药液,再以200毫升清水煎煮一次,合并两次药液;药液中加入山药拌匀,加适量清水煮35分钟,粥成,加入白糖,即可服用。以上为1次用量,每日12次。35日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和中,降逆止呕。 【应用】脾胃虚弱,痰阻气逆。症见心下痞硬,反胃恶心,呕吐不止,或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诸药不愈,舌淡,苔白或白滑,脉弦。 【方解】薯蓣,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能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