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_第1页
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_第2页
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_第3页
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_第4页
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开五色胶印机标准化操作规范一、前言本规范是针对产品在对开五色胶印机台生产中的过程,进行规范化控制。以获得最佳效果。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制定规范时是从现实出发,注重操作的适用性,并做好生产计划协调,工艺规划和机台操作工作。在实施本规范时应认识到它是一个包括制定、实施、分析改进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把改进措施纳入规范之中,使之不断完善。本规范可以作为设备操作人员的入厂培训和机台操作培训资料。并作为日常工作中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二、目录1.对开五色机印刷产品质量标准2.设备操作及保养规范3.安全注意事项4.现场管理规范三、细则一产品质量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胶印印刷品的自检、巡检和转序检验。2 引用标准GY/T5-1999 平板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CY/T 3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 质量要求3.1、阶调值3.1.1、暗调密度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色 别印刷品实地密度黄(Y)0.851.10品红(M)1.251.50青(C)1.301.55黑(K)1.401.703.1.2、亮调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面积。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3.2、层次: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3.3、套印: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正背套印允许误差1.0mm。3.4、网点: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精细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0%。3.5、相对反差值(K值):K值应符合下表要求: 色 别精细印刷品的K值 黄0.250.35 品红、青、黑0.350.453.6、颜色: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0.15;黑(K)0.20;黄(Y)0.10;颜色符合付印样。3.7、外观3.7.1、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无皱折、无油腻、无墨皮。3.7.2、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3.7.3、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3.7.4、套印准确,网点饱满、墨色均匀。不偏色,不带脏。4 检验方法:4.1、检验条件:作业环境呈白色;作业环境防尘、整洁。作业温度235,相对湿度(60+1560-10)%,观样光源符合CY/T3的规定。4.2、检验形式: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4.3、检验仪器或工具-密度计(具体要求见CY/T5-1999附录A)。-3050倍读数放大镜。-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符合规定的计量工具。-网点增大的计算方法(见CY/T5-1999附录B)。-相对反差值(K值)的计算方法(见CY/T5-1999附录C)。-控制条(见CY/T5-1999附录D)。-对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2.20ISO视觉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4.4、检验方法4.4.1、测量法:用规定的仪器和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印刷品应放置在符号要求的黑色底衬上,如果印刷承印物透光程度很高,则应使用白色底衬。4.4.2、计算法:用专门的数学模型检验印刷品质量。4.4.3、目测法:目测或借助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4.4.4、比较法:以常规条件印刷的色标、梯尺和测控条为参照物,检验印刷品质量。4.4.5、专家鉴定法:由出版、设计和印刷专家检验印刷品质量。5 判定及检验要求:5.1、判定:每有一处未达到第3款的有关条款规定即判该印张不合格。5.2、机长自检:必须随时对所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挑出其中的不合格产品加以标识,分开摆放。5.3、车间和公司质检员对每个印件坚持每印3000张抽检一次,并做好抽检记录。5.4、质检员每天保证90%的工作时间在生产现场进行巡检。5.5、印件在转序前要按规定进行半成品检验,合格者方可转序,不合格的不放行,并按不合格品进行处置。5.6、填写产品交接单、半成品转序记录,包括印品名、版数、数量、损耗等。 二设备操作及保养规范标准设备操作规范印刷流程规范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开机前首先应检查一下机器,尤其是在操作长时间未开的机器或接开别人的机器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主要检查的地方是滚筒与滚筒中间的接合处、滚筒的缺口部位等,如果有杂物应及时清除。水斗和墨斗辊也是检查的一个重点,一是检查中间是否有杂物,二是检查墨斗辊和墨斗刀片之间是否过紧,空转机器时需把墨斗打开。此外再检查一下一些重要部件(如递纸牙,收纸链条等)是否有松动现象。另外也不能忘记着油标,尤其是那些不带油压检测的设备,更应把住这一关。输纸板上、墨路两边的墙板上、收纸部位的盖板上、脚踏板上等如有不安全的物品应及时清除。 经过上述检查后,用手盘车,如在一周内受力不均匀,则应详细检查有关部位,然后点动机器,如有异常则应停机检查。待这些工作做好后,方可开机运转。 2.开机运转。开机之前应首先按铃,以便机器周围的人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人员比较多,铃声时间应长一些,为了确保安全,还应周围观察一下。按运转开关之前,另一只手应放在紧急停车开关上,如有异常,则应紧急停车(此判断通常是以机器的声音为依据)。通常上版、上橡皮布或清洗滚筒表面时都应先空转机器,其目的是使轴承、齿轮、凸轮、链轮等表面有足够的润滑油存在。 3上水、上墨。上水、上墨量依据具体印品而定,一般应使水量和墨量比实际需要略大一些(通过经验估计,也可通过近似计算给出所需要的量)。上水时应注意不要把水倒在水箱或水斗的外面,以免水滴到机器上,造成机器部件表面生锈。上墨时应使墨尽量靠在墨斗刀片和墨斗辊之间的最下部,不宜弄得整个墨斗上到处都是。上水、上墨一般都应在停车时进行。如果是开机时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上墨时应将墨桶里的墨皮及杂质清除掉。 4上版、上橡皮布。橡皮布一般都应事先安装好。橡皮布安装的是否合适,可通过手弹听其声音来判断。用手指上中部弹橡皮布,如果声音比较清脆,则表明橡皮布比较紧;声音沉闷,表明橡皮布比较松。左右都应仔细检查。 印版的安装应在合压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使印版紧靠在滚筒上。上版前应对印版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参前所述。 5匀水、匀墨。开动机器,使水、墨进入水、墨路,并打匀。如果墨量上的不足,可采用压墨斗的办法使其快速上墨。待水、墨全部打匀后,再把靠版水辊靠到印版上,使印版表面先上水,基本上匀后(通过表面反光可观察上水状况),再放下靠版墨辊。这时印版表面的理想状况应是看不见水的反光,同时也无糊版现象。如果有水的反光,表明水大,则应减小水量;如果有糊版,则表明水小,应加大水量。总之应使水、墨处于平衡状态。 6.对规矩线。这时用的纸应是找规矩用的纸,通常的办法是在废印张里找一些白纸。注意过轮纸应和待印的白纸基本上一致(幅面、定量、类别),直到规矩对准为止。如果规矩不准,可通过拉版、借滚筒、借规矩等措施使规矩准确。 找规矩时有两点要注意:版动时,纸不动,即将版向前拉,则图文在纸张上的位置向前移动(方向一致);纸动时(规矩动),版不动,即纸张向前运动时,图文向纸张的后面移动(方向相反)。 规矩的准确指的是图文与纸张的前口及纸张的侧口(拉规边)平行,而且整个图文在纸张表面上都能印出来,左右基本上处于居中位置。 判断规矩线与前四是否平行有两种办法:一是将纸张对折,令其规矩线重合,看纸张前口的相差程度;二是将纸张的前口对齐,看规矩线的相关程度。初学者把纸张折好后,可用按钉将纸的两边口按在一起。 判断图文与纸张的前口是否一致,可通过规矩线的相差程度来观察。通常做法是把一打纸以叼口边为基准闯起,然后将其向一侧捻开,目测其相差量。如果基本上看不出差别,则可认为合格;如有明显差别,则需详细分析原因(这种问题多半是由规矩调节不当造成的)。 判断侧规矩是否准确多半采用划线的办法。根据印张上图文距纸张边缘的位置,在印版上(拉规边),用划针划出两条线(相距1mm左,使这两条线在印张上刚好能印出来,其中造边上的第一条线正好印在纸张的边缘上。如果这条互没有印上,则说明侧规没有拉到位,且通过第二条线大概能估计出误差的大小。如果不划线,也可采用点点的方法,但这种记号不易观察。要注意的是:划完线后应圈一下墨(即用墨涂在划线处,然后用油布将多余的墨擦去),正常印刷时应经常察看规矩线,如果规矩不准,将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对于单色套印来说,可以完全按上面所述进行。对于多色套印来说,应从各色的规矩线中首先选一个基准,使调节量最少,又不会带来其它问题。选定基准后,再拉动其它印版,使其规矩线与基准的规矩线重合,然后通过借前规使规矩达到规定的要求。不过比较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将所有的规矩线都达到单色套印的要求,然后通过印版滚筒整体的周向和轴向移动使各色版的规矩线重合。这种方法在实际过程中是这样进行的:先进一个最接近单色规矩线要求的色版为基准,通过拉版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拉动其它色版与此规矩线靠近。如果规矩线中有与基准规矩线平行的,则可通过滚筒的整体移动使规矩线重合。双面套印也应按此方法找正,即以一面为基准,另一面和基准面套印。 7.套印精度分析。套印精度是评价印品质量的一个最重要套印精度受到机器精度、原材料的性能、操作人员的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达到理想的套印是不可能的。通常以人们所能接受的套印精度为准,粗糙的活,套印度代一些;普通的活,套印精度中等;精美产品,套印精度高一些;证卷等产品,套印精度最高。双面套印比单面套印要低一些。整个版面的套印精度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地方高,如人的眼睛;有的地方低,如背景色等。因此找规矩时应首先保证版面的重点部位套准,同样兼顾次要部位,当然如都能套准是最好的。 8.找墨色。墨色要均匀一致,调整墨色的常用办法是改变给墨量。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按照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调整墨斗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使印张上的油墨和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然后增大墨斗辊的转角,使墨层厚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当然通过两次调墨就满足要求,那是不可能的,通常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 9.正式印刷。正式印刷时应首先校对样张,并把印出的样张交给有关责任人审查,如同意则开机印刷。印正品之前,还要放一些过轮纸,这些过轮纸的作用主要是打匀墨色。进入正品印刷时,应经常抽取样张,观察水、墨的平衡状况。如有墨皮,应用刮板刮或停机用古布将墨皮清除掉。如发现有糊版的,应加大水量;对于花版的,应减小水量。但应防止出现“水大墨大”的恶性循环。糊版容易出现在暗高部位,花版则容易出现在高光部位,但五成点处对糊版和花版最敏感。 要勤搅墨斗,因为油墨时间长了会硬化,造成上墨量不足。如发现上墨量少时应快速压墨斗。要勤看水斗,如局部出现水量过大,则用刮板向下刮水。如发现整个版面墨量过大,可关掉传墨辊,即使其停止上墨;如墨量太大,则可用刮墨器刮墨或用纸张把墨路里面多余的墨去除掉。 如果整个版面的水量过大,则可暂停传水辊的摆,使其不传水,待水量减小到合适的程度后,再使传水辊恢复摆动。 印刷时还应经常观察水、墨辊的转动状况,如果其内外圈同时转,则应停机检查。如有异常声音,应停车检查。 喷粉装置的使用主要根据印品表面油墨的分布状况而定。一般是暗调部位用粉量多,高光部位用粉量少。判断粉量用的是否合适通常采取如下做法:用手在抽出的样张上轻轻地按一下,如果手上基本无墨,则粉量合适;如果手上墨量较大,则应加大喷粉量。如果手上都是粉子,说明喷粉量太大,应减小喷粉量。为了促使印品快速干燥,通常是把印品分打存放。 刚印完的印张不宜用手翻动,因为油墨未干,容易蹭脏。当干燥两个小时左右时,可用手翻动,使印品内部因油墨氧化,而产生的热量扩散出去。翻面印刷时应关闭平纸器,否则有可能使已印完的那面蹭脏。 注意走正品时应打开计数器。为了避免纸张数量不够,上纸前应先数一下纸张(如果可能的话),不够应及时补上。印废的纸也应整理好,印完后可以核对印张的数目。中途走过轮纸时应停止计数,待过轮纸走完后,再重新计数。每次印新产品前,应将计数器清零。如印品数量比较大,则每班应把计数器开始的数和最终的数计当下来。 10.配墨。配墨是操作人员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墨技术,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是靠经验配墨。因而有经验的人就干得快、干得好,无经验的人就干得慢、干得差。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快速通用的配墨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掌握配墨的规讹操作工艺。 首先看一下墨色的叠加规律:黄+品红=红 品红+青=蓝 青+黄=绿 黄+品红+青=黑(灰) 墨色越混合,颜色就越深,所以深色墨各种成分都多,而浅色墨各种成分都少。由于墨色存在着色偏,所以等量的三原色墨混合后并不能得到理想的中性灰。通常是黄墨和品红墨差不多,而青墨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应按中性发曲线配墨,但实际过程中难以实现,因而通用的标准做法是按色谱配墨。色谱上每一色块都是按网点面积的百分比给定的,但由于油墨的比重基本上一致,所以可把每种油墨网点的百分比划成油墨重量的百分比,这给投色谱配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实际上可用天平称量每一份油墨,然后将其混合到一起,均匀搅拌,即能得到所需要的墨色。如金红墨为百分之百的黄和百分之百的品红混合而成,通过比例可以看出黄墨和品红墨的比例为11,即1kg黄墨+1kg品红墨=2kg金红墨。假如配置一种由20的黄墨,40的红墨,40的青墨组成的专色墨10kg,可以看出其墨量的比例为244,则每份墨量应为: 黄墨20 102kg 品红墨40 104kg 青墨40 104kg 配墨时有几点要注意的是: (1)所选用的色谱应和油墨的型号一致,一般都直选用油墨厂家提供的色谱。 (2)不同厂家的墨不宜混用,因为每一厂家的墨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3)选色块时,应把待印色块放在一起,这样便于比较观察。 (4)取少许配完的墨放在和色谱(或样张)接近的纸张上。用刀片轻轻利一下,然后和色谱(或样张)上的色块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看和那个色块相近,通过色块下面的标注可看出哪种墨不足。 (5)把混合在一起的墨分开是不可能的,所以配墨时墨量不宜过大,只要略有节余即可,墨的用量可通过经验或近似计算估计出来。每次配的墨应把其比例记住,以防墨量不够时,重新补墨用。 (6)注意纸张对墨色的影响。 (7)浅色墨的配置可使用添加撤淡剂的方法对原墨进行稀释。 (8)要控制燥油,调墨油,亮油等辅助材料的用量。 (9)配墨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如PS版等。 11.晾纸。晾纸是消除纸张国上机遇水产生的纸张变形,减小因纸张所造成的套印不准。铜版纸一般无需晾,通常需要晾的都是1009以下的胶版纸。晾纸时每一打纸不要夹得太多,以免风吹不开。晾纸机应装在印刷车间内,这样可与环境的温、湿度基本上一致。 12.补墨色。有时印品会出现某些色印得不足,如果不补印的话,印品的质量将受到影响。出现这种现象应再印刷一次,即把所缺的墨补上。缺一色,补一色;缺两色,补两色。补墨时,墨斗应重新调节。 13.印实地。印刷机上要印出高质量的实地是比较困难的,通常的做法是印两次,这样可使实地密度有较大的提高。这时实地应是单独的,如果实地和图文连在一起,则不宜这样做。 上面几节详叙了机器规范化操作的一般方法,但是对不同的机器来说,其操作方法是有所差别的,尽管如此,它们操作的指导思想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只要掌握了上述这些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思想,经过短期的培训,对绝大多数印刷机都能够直接进行操作。 要掌握印刷设备的规范化操作,必须详细阅读随机带来的说明书。随机说明书一般都能够较详细阐述日常操作的必备知识。所以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把说明书吃透。当然,单靠机器说明书不能够完全掌握机器的规范化操作,如有可能的话,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操作人员的身边也应备有印刷方面的有关资料,以便业余时间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调整要求1.给纸台的规范化操作。给纸台的规范化操作就是使输纸堆处于自由状态。要使其处于自由状态,首先要检查给纸台板的水平度。如果其不水平,则应通过调节给纸台板使其处于水平(通过台板下面的螺丝或键节的移动来调节),此外要检查纸张的裁切情况。接印刷标准要求纸张应裁为矩形,但由于裁切技术、裁对精度等原因,有时裁出的纸不能满足要求,这时需要重新栽切。由于里刀口和外刀口裁出的效果不一样,印刷用纸一般都使用里刀口,即应把里刀口做为呵口边(或规矩边)。由于外刀口处一般纸毛都比较多,因此我完的纸最好能将纸毛抖干净,从而避免纸毛进入印刷单元。另外,还应仔细检查所闻的纸中有无残纸或其它杂物。对纸张的平整度也要进行检查,如果其平整度不能满足要求,则印刷时会出现墨色不匀,重影等故障。因此印刷用的纸张一般都不宜开包太早,最好是打包的纸即刻印刷,以免纸张受潮变形。对已开包但不需即刻印刷的纸,最好能用塑料布罩住。如果是翻面或套色印刷,由于纸张印刷后,其表面会出现不平整,尤其是边、角部位表现最严重,这时应用手将其反向搬平(俗称敲勒)。具体作法如图81所示,在图上虚线部位把纸折起来,然后用手沿折线拨任。每次敲勒的纸不宜太多,一般应为一、二百张。太多了,敲勒效果不好;太少了,效率太低。港压的力不宜太大,太大会在纸张上边形成死印,影响印刷品的美观。纸张的边、角部位是进行破勒的重点,通过激励使纸张的挺度增加,从而有利于纸张分离并向前传送。对于常用的凸版纸和新闻纸等类薄纸,必须进行敲勒操作。 闯纸时最好能使用靠塞挡板,这样可保证纸张的规矩边整齐(误差最小),否则如果闻纸技术不高的话,很难保证纸张的规矩边整齐。闯纸时,应使纸张内部进入足够量的空气,保证所有的纸张都分开,这样闯纸时,不齐的纸张才能闯齐。 闯完一打纸后,应用手在中间得一下,使纸堆中间形成一定的负压,这样后面的纸往上放时不会出现相对滑动。闻纸时,如发现中间某一张纸间的不齐,可将其抽出来放到纸堆的上面(在原位是很难闻齐的)。每间一打纸,都应检查其平整发,有不平整处需及时处理,否则等纸张闻完后再校正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找规矩等其它原因,一般都要使用过轮纸,这时应把这轮纸放到纸堆的最上面。不过选用过轮纸时一定要注意:应使其和待印的纸张幅面、定量一致,这样可避免反复调飞达。 2.飞达的规范化模作。飞达的规范化操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遵循对称原则,二是要使压脚、吸纸分嘴和纸张之间处于最佳配合,三是使递纸吸嘴、挡纸舌和接纸辊之间处于最佳配合。 (1)飞达的对称原则是保证飞达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其上面的对称部件主要包括递纸吸嘴、分纸吸吮、压刷、压片和吹嘴等。首先要检查它们的位置对称状况(上下、前后、左右),如不对称可松开其上面的紧固螺钉进行调整。然后再检查它们的吸气量,如吸气量不一致间通过更换橡皮垫来调整。如果飞达整体左右不对称,可松开支承轴上面的紧固螺钉进行调整。 (2)压刷、分纸吸吮、吹嘴和压脚之间的最佳配合 吹嘴吹松最上面的几纸张。分纸吸嘴吸起吹嘴吹起的纸张,而且只能吸起一张纸,并使吸起的纸张尾部处于张紧状态,便于压脚下压。压脚压住第二张纸,而且尽量多压,以恰好不和第一张纸的后边缘相互干涉为准。要保证没有双张或多张出现,还应把压刷、压片和压块等部件调好,使它们能起到分纸的作用,但不能阻止第一张纸的运动。 (3)递纸吸嘴、档纸舌(压脚的高低)、接纸馄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合。 递纸吸嘴只吸起一张纸(可通过改变橡皮垫的大小或高低来调整)。档纸去要齐平,且在递纸吸嘴往前传纸时要倒下让纸。档纸舌的舌尖比纸张表面要高出5mm左右(可通过压脚的高低来调节人纸张的前四要齐平。递纸吸嘴和接纸辊之间要保证准确交接。 由于大部分飞达的递纸吸嘴都为两个,当印刷大幅面的纸张时,纸张前日两边角下垂的幅度比较大,向前传送的过程中容易和接纸辊表面相撞,致使纸张歪斜、早到或晚到。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两边角处下面垫楔子,使两角升高。这是一种消极做法,因为楔子有时会和纸张一起进入输纸板,造成机器故障。积极的做法是改变递纸吸嘴左右位置,这样可使两边角下垂的幅度减少。不过在进行此操作之前应把递纸吸嘴的初始位置记住,这个位置是能够保证绝大部分纸张通过接纸辊的。 飞达部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检查纸堆状况,如纸尾部参差不齐,应重新闯纸;如果尾部差在5mm以上。应将纸分打网齐,一般应短的在上,这样对分纸有利。将飞达移到纸堆的尾部,使压脚在纸堆上有5mm左右的压量即可。纸张切的或间的不齐,压量可大一些。有些设备上飞达的压脚有标记线(如海德堡系列胶印机),压脚的压量不宜超过此标记线(红线)。调节各吸嘴的吸气量,将纸张放在吸嘴下面3_5mm左右,如果吸功能将纸张吸起,则气量调节正确;如果吸不起来,则应换大橡皮垫或换新吸嘴(如果吸嘴漏气),如果吸嘴不吸气,则应检查气路是否堵塞或手盘车(有可能气阀位置不对);如果纸张被吸进橡皮垫里面,应减小气量或换成小橡皮垫。通常厚纸使用大橡皮垫,薄纸使用小橡皮垫。调节飞达的高度,使纸堆最上面低于挡纸舌5mm即可。打开气泵,手盘车检查压脚下压时是否与吸嘴吸起的纸相碰。如果相碰,则可调节吸嘴或压脚的高度(升高吸嘴,降低压脚),对于国产的早期单、双色机,调节吸嘴的翻转角度往往很有效(在分纸吸嘴连杆的中部有一调节螺丝可用来调吸嘴翻转的角度)。调节递纸分峻的高度,使其底面距纸张23mm。调节送纸吸嘴的前后和高低位置及气量大小,使其能吹松最上面的几张纸。调节压剧及压片的位置,一般应使其比吸嘴吸纸时的最低位置高23mm。调节压决的左右位置,应使其有利于压差形成,又不妨碍纸张分离。 通过上面这些操作,飞达部分的调节基本上就完成了。对于一些进口设备,给纸台两面还装有侧吹风装置,它们的位置及风量大小也应准确调节。对于国产的早期单、双色机,间完纸后,应把侧面靠塞移开(通常是向上移动到某一位置锁紧)。 3.路纸板的规范化操作。 (1)接纸辊和其上面的压纸轮的规范化操作接纸辊是传送飞达送过来的纸张用的。理想的状态应是两边同时接纸,同时放纸,而且两轮的位置应对称分布。如不符合要求,可通过其上面的靠塞螺丝调接纸时间,其压力大小可通过其上面的顶丝来调节。接纸辊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带动场纸有带运转,因而要求其接触面的粗糙度比较高,且输纸布带的张紧力要合适。 (2)接纸堤上面的压纸轮和输纸布带上面的压纸轮之间的最佳配合纸张在输纸板上面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如果不受控,则定位关系就会被破坏。因此接纸辊上面的压纸轮在抬起之前,应把纸张交给输纸有带上面均伍绍轮。为了保证纸张准确进入输纸布带上的压纸轮,在输纸板上这段部位装了一些挡纸杆。档纸杆的作用就是把纸张的前日向下压,使其在进入输纸布带上的压纸轮之前就已基本上和输纸布靠在一起,这样可保证交接过程的顺利进行。挡纸杆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纸张的整平作用(这些部件对第一张纸的影响最大)。 (3)输纸板的规范化操作输纸板主要起到平整纸张的作用,目前进口设备的输纸板大部分都采用钢制的,因而其平整度和衔接关系都能够准确保证。国产设备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木板,由于其衔接关系做得不好,往往会使纸张的前边口钻到输纸板的接缝里。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不得不把一些纸条或PS版条放在输纸板上做过桥用。只要是表面光滑的薄片都可做过桥板,它们的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输纸板两端都衔接不好,可把过桥板做得长一些,使其在两端都能起到过桥的作用。使用过桥板时一定要注意其对纸张平整度的影响,一般不应使其厚度大于输纸布带的厚度。 (4)输纸布带的规范化操作输纸布带是保证纸张向前传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因而对其要求也很高。首先输纸有带要张紧在输纸板上,使其和输纸板基本上不存在相对滑动,但也不能太紧,一般应使其能用手向上提起23cm。输纸布带分为传送带和过桥带两部分,带有压纸轮的输纸布带即为传送带,不带有压纸轮的布带为过桥带。当纸张幅面较大时,可通过增加输纸布带的条数来保证纸张平稳传送。此外输纸布带还可左右移动,从而可根据不同的纸张福面调整输纸有带的位置。输纸有带中间的联接口应布置难确。 (5)输纸布带上任纸轮的规范化操作输纸布带上压纸轮的作用就是把纸张准确地从接纸辊传送给规矩,因而对其在输纸板上的布置有特别的要求,即必须始终保持纸张处于受约束状态。 一般输纸板上都有三排压纸轮,一排是和接纸辊上面的压纸轮之间进行配合,由于此衔接不因纸张幅面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常此然压纸轮一旦调好就不再变动。另一排是保证纸张可靠地传给规矩部分,但又不能影响纸张的定位,所以一般都把它放在距纸尾1cm的位置,最后一排放在前面两压纸轮的中间,起中间传纸的作用。 压纸轮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纸张表面的平整度,往往有时会使印品起贸,这一点在调节时尤其要注意(可使压纸轮略往外斜,成喇叭形)。 (6)输纸板上其它部件的规范化操作输纸板上的压纸杯是起纸张整平作用的,因此应尽量低一些。压刷和毛刷轮都是用来防止纸张在定位过程中回张用的,因此它们一般也都放在纸张的尾部,印厚纸时用,印薄纸时不用。毛刷轮与纸张之间的压力要调节准确,以免其与纸张表面形成较大的摩擦力,影响定位精度。 4.规矩四分的规范化操作。 (l)前规一般应置于零位,这样可保证纸张的叼口均匀一致。由于上版或晒版误差等原因,需通过前规的位置变化来校正规矩,这种方法原则上不宜采用。如果非采用不可,只允许其微量改变位置。尤其是纸张前日向前移动时,纸张的叼口增大,容易撕破纸张。 前规的高低应根据纸张厚度来定,一般应为纸厚+0.2mm。通常的做法是用叠在一起的两到三张纸(100gm2以下的纸三张,100gm2一200gm2之间的纸用两张,200gm2以上的纸在其本身的基础上再加一张150gm2的纸即可),放在前规与输纸板之间来检测其高度,以稍带拉力即可,同时要注意前规的左右高度要保持一致。 (2)侧规的位置随纸张幅面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应使其拉纸量为58mm,这样可保证绝大部分纸张能够准确定位,例规的拉纸力可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调节,实在调不了,可更换其里面的弹簧。例规压板的高低和前规的高低调节相似,也为纸厚+0.2mm。 (3)递纸牙的规范化操作递纸牙垫的高低应随纸张的厚度变化重新调节,但通常在常用纸张范围内可不必调节,其牙垫距规矩板的高度也应为纸张的厚度+02mm(下摆式的递纸牙不存在这个问题)。 (4)递纸牙、前规、例规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合 前规定位完毕后,侧规开始定位。测规定位完毕后,递纸牙开始在输纸板上咬纸。递纸牙刚开始咬纸,侧规就开始抬起。例规抬起后,前规开始下摆,递纸牙开始叼纸离开输纸板。前规、例规和递纸牙距输纸板表面的距离都为纸厚+02mm。递纸牙叼纸时不应有半牙存在,可通过侧规位置的变化改变递纸牙咬纸的位置。如果时间配合不准确,可通过调凸轮或偏心轮的位置来补偿。要注意前规板的平整度应以递纸牙的牙垫为准来校正。 规矩板上面还有一些压片,是用来整平纸张用的,要调节合适,以免被递纸牙咬住或前规帽压住。不能把它们调的太低,否则会影响套印精度。 5.压印滚筒的规范化操作。压印滚筒的牙垫应齐平,咬纸力要均匀,可用纸张的压痕来判断咬力的大小,压印滚筒的表面要清洁,不用时表面要擦上防锈油。要防止异物掉进机器里面,造成滚筒表面损伤。压印滚筒的开闭牙时间要准确,时间不对可调开闭牙凸轮。 6.后传动滚筒的规范化操作。后传纸滚筒的牙排及表面操作同压印滚筒,不同的就是其上面防蹭胜布的操作。防蹭脏布是利用其弹性变形的原理实现防蹭脏的,一旦其弹性变形失效,即不再具备防蹭脏的作用,应及时更换。防蹭脏市应每日清理,用刷子将其表面的墨渣清刷掉。防蹭胶布的安装应以其在滚筒上能提起23cm为准。防蹭脏布可用一般的豆包布或绸布来代替。 7.收纸链排的规范化操作。收纸链排的牙垫应齐平,牙片的咬力应一致,开闭牙时间准确,在与压印滚筒交接时,咬纸量不宜太大。收纸链排应处于张紧状态,检查的方法因机器而异。国产的机器以能用手提起2一3cm为准,海德堡机以用手能提起smm为准(在拆掉一根滑道的情况下)。 8.平纸器的效范化操作。件面印刷时,一般都使其处于工作状态,翻面印刷时则使其木工作,其表面应定期用刷子清理。 9.喷粉器的规范化操作。喷粉面积可随纸张福面的变化重新调整,左右调整可通过喷粉嘴的开关来完成,前后位置可通过收纸链轮上面的凸轮来控制。喷粉的原则是:墨少的地方少喷,墨多的地方多喷,无墨的地方不喷,套印或翻面印刷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粉子的用量。下班后应将喷粉管里面的粉子清洗干净,以免粉予受潮堵塞喷粉孔。 10.减速装置的规范化操作。 (1)制动辊的规范化操作低速对,吸气量小一些,高速时,风量大一点。如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2)开牙权的规范化操作低速时开牙晚一点,高速时开牙早一点。应注意在新的位置要处于销紧状态。 (3)风扇的规范化操作风扇吹风的大小应随纸张幅面的变化而变化,使其利用率最高。低速时,风量小一点;高速时,风量大一点。 (4)开牙板、风扇、制动辊和纸张之间的最佳配合风扇、开牙板和制动辊都是起减速作用的,理想的状态应是使纸张平整地落到收纸台上,并在收纸堆上面保持静止,因而必须使三者处于最佳配合。风扇和制动辊主要是利用压差使纸张减速的,开牙板则是控制纸张开始减速的时间。一般来说,制动辊的吸风量不宜太大,开牙板开牙的时间可根据速度的高低来调节,风扇风力大小的调节可根据纸张的漂浮情况而定。 11.齐纸机构的规范化操作。前齐纸机构应有足够量的挡片,而且这些挡片应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纸张应以略微大于零的速度接近投片,通过接片的回弹使纸张前口齐平。例齐纸机构是一个主动机构,要使其推纸量最小,实地面越大,越要注意这一点。齐纸机构是通过纸张在收纸堆上面的位置变化来实现纸张整平的,如推纸量太大会造成印张背面增胜,所以一定要将齐纸机构调到最佳位置。 12.收纸器的规范化操作。收纸台本身应平整,否则纸堆容易滑倒,如果不平,可通过其下面的螺丝来调整。印张上面实地面较大时,应用木板将印张分打来放,这样可使印张得到良好的通风,避免粘胶。要注意的是木板一定要放牢。 13.牙排交接的规范化操作。牙排交接的好坏与印品质量密切相关。牙排交接包括如下几顿内容: (1)交接位置。交接位置一般在出厂前已经调好,如果机器要进行大修,这时应校验滚筒的交接位置,以牙垫面相互平行交接为最优。 (2)交接速度。交接应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如果不是处于相对静止下交接,那表明,牙垫的位置变化了,应重新调节其牙垫的高度。 (3)交接时间。交接时间一定要合适,一般控制在11.5左右,交接时间的长短可通过开闭牙凸轮来控制。 (4)交接长度。交接长度(即咬口的大小)一定要合适,一般叼口都控制在58mm之间。 (5)交接厚度。交接厚度即两排对应牙垫之间的距离,理想的交接厚度为一张纸厚,但是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一般应使其厚度接近三张纸厚。因而厚纸交接困难,使用厚纸时,要减小咬口。 (6)交接宽度。纸张在牙排上的横幅面称为交接宽度,应避免纸张的两边角在交接时出现半牙现象。水、墨路的规范化操作水、墨路的规范化操作和印品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调节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印品质量的高低,因此它的规范化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墨斗和墨斗辊的规范化操作。 (1)墨斗刀板的规范化操作墨斗刀板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供墨量的调节,因此要保证墨斗辊表面不受损伤,同时应保持其表面清洁。不印活时应将墨斗打开,印活时无图文部位不要将间隙堵死,应能保证在墨斗辊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墨膜。 (2)上墨或下墨时的规范化操作上墨时首先应检查墨的质量,如果墨斗里有墨皮之类的杂质应及时去除掉。印数少,尽量用小墨盒,这样浪费较少。印数大时可用大墨桶,大墨桶的墨比较多,一次用不完应将剩下的墨用墨刀压平,然后用纸罩住,这样可阻止油墨与空气接触。在墨桶上面料上水也可以,但水和墨长时间接触会造成油墨乳化。从墨斗里取下的墨一般不宜放回原墨桶,最好放到新叠的墨盒里,完后也应将其用纸罩住。上墨时将最上面的纸取下,用墨刀刮干净,墨桶底上的墨也应想办法刮出来,尤其是对红墨要求更严。对带有墨皮的残墨不应随意扔掉,应用压墨机压一次,供印粗糙产品用。墨刀伸到墨桶里取墨时,应将墨刀反复转几次,这样可保证墨刀上的墨不易在途中掉下来。当然为了防止墨在中途中摔下来,应使墨桶靠墨斗最近,不过要注意安全。 墨斗里面的墨量应根据印数多少而定,但应略有节余(主要是过轮纸用的墨和墨辊上残留的墨)。如果用墨量很大,则每次装的墨量不宜超过墨斗容量的三分之二。墨斗里面的墨大多时,容易造成墨量控制困难。印刷时应经常搅墨,否则时间长了,油墨会硬化。不过搅墨时要求墨刀两角是圆的。如果是尖的应磨圆了再用。印活时应经常观察墨斗里面的墨量,尤其是墨量较少时更应该这样做,以防局部出现墨量不足(实际上也是匀墨的作用)。不搅墨时,墨刀应放在机器上面指定的位置处。 印完活后,应将墨斗刀片和墨斗辊上的墨清洗干净,以防油墨结皮,尤其是要防止残墨和空气中的粉尘粘合到一起,造成墨斗刀片和墨斗辊蘑损。墨斗刀片如果磨损严重,可松开其上面的紧固螺钉,将刀片向前移动;墨斗辊如果磨损严重,则需更换。 (3)供墨量调节的规范化操作供墨量调节的基本准则是:墨斗刀片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墨斗辊的转角尽可能大。但对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对于粘度大的油墨,间隙的控制可放松要求,但最好是使其能小则小,墨斗辊的转角尽量大;对于粘度小的油墨,转角的控制可放松要求,但也应使其尽量大,间隙尽量小。 印铜版纸时,间隙可小一点,转角大一点;印胶版纸或套色时,间隙要适当大一点,转角尽可能大。使用压墨机压出的墨,供墨的调节方法同胶版纸的一样。严重缺墨时,可快速压墨斗;墨量多时,可用刮墨器往下刮或把铜版纸放到墨路里往外取墨。 2.传墨辊的规范化操作。传墨辊与墨斗辊和串墨辊的接触应保持均匀、一致,所以应定期对其接触状况进行检查,可用压墨线或塞尺来检测压力的大小。洗墨路时,令传墨辊摆动,则可将墨斗辊上的残墨一同导人墨路,这时应使墨斗辊的转角最大。墨量大时,可使传墨辊停止樱动,待墨量减少后再使其恢复传墨。 3.串墨辊的规范化操作。串墨辊的串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油墨粘度和印品质量的要求而定,一般的网目活都将其串动量置为最大。从原理上分析,暗调的串动量应大一点,高光的串动量可小一点。所以印实地活时,其串动量应最大。如果用同一色组同时印几种颜色,则应使串动量为零。 串墨辊的位置不同时,串墨量的大小也不一样。因此应使其串动量最大的地方对应着印品上暗调,串动量较小或为零的地方对应着滚筒的后拖梢或缺口的地方,串墨量的准确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串墨辊表面应具有良好的亲油、斥水性,因此应防止酸碱等溶液落到其上面,造成表面腐蚀。 4.匀墨辊的规范化操作。匀墨辊的作用是打匀油墨,同时还具有缓冲吸振的作用,因此应定期检查墨辊表面的弹性,如果弹性失效则应更换,注意不要用不易挥发的物质清洗墨路,否则会造成胶辊表面老化。 匀墨辊的转动是靠摩擦带动的,因此一定要使其与串墨辊之间可靠接触。匀墨辊的位置是由墙板上的墨辊架确定的,如果位置不合适,则会造成墨辊振动,从而造成匀墨不良。实际上匀墨辊始终处于动平衡位置(自调心)。 5.重辊的规范化操作。重辊的作用是保持匀墨辊可靠接触,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收赃。墨路里面的绝大多数杂质都是亲水的,容易吸附在重辊表面,因此应经常清洗重辊,使其表面保持清洁,防止杂质重返墨路。最上面的重辊还可用作拍墨用。需添补少量墨时,则可从此位置输入。 6.着墨辊的规范化操作。着墨辊的压力调节是最关键的,应调节准确,通常可用打墨线或塞片的办法来检测。一般是先调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后调着墨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但由于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短时间内不会变化太大,所以通常只是调着墨辊和印版之间的压力,不过要使压力尽可能均匀一致,否则会出现墨杠。着墨辊和印版之间接触时,它们之间的墨层是最厚的,因而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网点严重变形,所以要准确控制其压力。目前胶印机一般都用四根着墨辊,其每根辊子上的上墨量是有所差别的,通常前两根辊的压力稍大一点,后两根辊的压力小一点,尤其是最后一根压力可控制在前两极的一半左右(可通过墨线的宽度来判断)。 7.清洗墨路的规范化操作。刮墨器的安装是清洗墨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到墨器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清洗墨路的质量和效率。刮墨器和串墨辊之间的压力不宜太大,如果太大,则刮墨器前口的橡皮垫会弯曲,从而使油墨和清洗剂滞留在橡皮垫和串墨辊之间。如果压力太小,则不能均匀刮墨。刮墨器的位置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一般直使其上面的橡皮垫和串墨辊之间处于相切的位置。但应注意的是到墨器和串墨辊的接触状况应均匀一致。如果橡皮垫磨损,则可将整个刮墨器向前移动;如果磨损严重,则应更换。刮墨器安装的是否合适可通过刮墨的效果来观察,如果墨层均匀向下流动,则安装合适,否则应重新调整。国产机器的刮墨器每次安装都需重新调节,而海德堡机器的刮墨器一次校准后,可很长一段时间无需调整,使用方便。刮墨器刮墨时可往里面放一些古布,这样从墨路流下来的混合液可沾到古布上,便于刮墨器自身的清洗。刮墨器的安装一定要可靠,即两边都要放入墙板上的靠塞里,否则有可能引起意外事故。 清洗液的使用是墨路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清洗液一般以汽油为主,但现在也有专用的清洗液。清洗墨路时首先将清洗液注入墨路中最上面的单墨辊上(左右均匀注入)。为了使墨斗辊也同时得到清洗,应使墨斗辊的转角最大,并使传墨辊处于工作状态。当发现墨路中的油墨已清洗完毕后,则应打开刮墨器。如果油墨未清洗干净,则应继续加清洗液。如果刮墨器和串墨辊之间处于干磨状态,则会发出异常的声音,这时应紧急打开刮墨器或向墨路里立即注入清洗液。注意勿将清洗液酒到两边的墙板上,否则会使墙板上的润滑部位受到影响。 如果墨路在反复使用清洗液后仍未清洗干净,这时应将墨路中的墨辊(传墨辊、匀墨辊、重辊和着墨辊)皆拆下,逐个清洗。如果墨路有纸毛等杂质,可用拍墨的方法清洗。先往墨路最上端的重辊上拍墨,油墨由此进入墨路,将墨路中的杂质粘在一起,随清洗液一同进入刮墨器。 更换油墨时,应先将墨路中油墨清洗一次,然后再将待用的墨拍入墨路,并加清洗液再清洗一次。一般是经过这两次清洗后,即可使用新墨。但如果是要求特别高的产品,则应将墨辊拆下,逐个清洗。 8.水斗和水斗辊的规范化操作。 (1)供水箱的规范化操作一种供水方式就是酒精润湿,通过一个水箱将润版液送到各个色组,要注意酒精和水的混合比例,一般此比例为13.515.5%,同时应注意室内温度不能太高,否则酒精挥发严重。 (2)水斗和水斗辊的规范化操作 水斗里的水可以由水箱加入,上水应控制在0.5bar。也可由手工直接加入,但后者的劳动强度要大一些,水斗里的水不宜过多,否则高速时有可能溢出,水斗里的水也不宜过少,否则缓冲能力太弱。润版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46左右。要注意水斗的安装位置及上下水管的布置状况,如果安装不合适或水管不畅通应及时调整。 上水量的大小是通过改变水斗辊的转速实现的。水斗辊的回转是通过水辊电机带动的,不过印活时要经常观察水斗里面的水量及水斗辊与计量辊工作状态,防止传动齿轮润滑不到位而转速不匀或停转。 印版上脏时,需采取紧急上水方式,可双击收纸部位的紧急上水装置。局部上水可调节水斗辊与计量辊的压力解决。 当水量超出正常需求时,可通过减小水斗辊的转速或转角使供水量减小。如果是局部水大可安装使用吹嘴使水量减小。 9.计量辊的规范化操作。计量辊调整的关键是要保证两边压力一致,且不宜过大,水斗辊与计量辊的压力为10mm,在开机前应先上水,后上墨,这样可保证水路良好的斥墨性。 10.串水辊的规范化撒作。串水辊的规范化操作和串墨辊相似,所不同的就是其表面要亲水、斥墨,如果表面有油性物质应及时清除。 11.着水棍的规范化操作。着水辊的调节同着墨辊。与印版的压力为68mm,与串水辊的压力为56mm,与中间水辊的压力为3mm。12.水、墨辊起落架的规范化操作。印刷时水、墨辊合上,即靠到印版滚筒上,不印刷时,则需使水、墨辊离开,这个过程都是通过水、墨辊的起落架实现的。水辊的起落架有手动的,也有电动的,目前手动的比较多,印刷时先用手将水辊的起落架放下,再合压上墨。如果忘记合水辊,则会糊版。墨辊的起落架以自动为主,即合压时自动上墨,但在不合压时,也可手动操作使其离合。墨辊的起落架还可以锁死,这样可使其与离合压机构脱开,使该组墨路停止上墨。 水、墨辊的起落架还控制了着墨辊和着水辊与印版之间的距离。有一部分机器上装有水、墨辊的调节靠塞,可用它们来控制水、墨辊与印版之间的最大和最小距离。 13.印版的规范化操作。 (1)印版的滚筒体要保持水平可用水平仪进行检测,但是当设备安装完毕后,不能采取这种做法。通常的做法是以橡皮滚筒为基准核印版滚筒的水平,可用压保险丝、拉纸条或压墨杠的方法来检测。 (2)印版滚筒体表面要保持清洁,表面清洁才能保证接触压力的均匀性,因此每次安装印版时都应将滚筒体表面的油墨等杂质清洗干净。 (3)印版下面的衬垫要平整,应略带可压缩性所以不宜用铜版纸做衬垫用,可选用胶版纸、布纹纸、专用垫版纸等。实际上只要是表面平整并略带可压缩性即可,如可选用涤轮片基做印版衬垫。由于印版衬垫和印版及滚筒体之间存在着相对滑动。因而会使衬垫表面磨损,破坏其表面的均匀性。另外由于印刷压力的作用,印版衬垫的可压缩性也越来越小,因此衬垫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应更换。衬垫的层数应越少越好。衬垫的厚度应用千分尺来测量,以技术说明书上的数据为准。值得注意的是衬垫表面不平时,不能垫补,只能更换。 (4)印版表面的图文、文字要出的齐全,而且要均匀一致,层次分明,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版面着墨均匀,此外印版表面应无脏。如有脏应及时用去脏剂去除,如大面积带脏,可用显影液擦洗。要满足上面这些条件,应对晒版有严格的要求,曝光时间、真空度及显影液浓度都应标准化。 印版去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