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_第1页
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_第2页
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_第3页
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_第4页
课件:儿科护理学第二章生长发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生长发育,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第 一 节 生 长 发 育 规 律 及 影 响 因 素,生长发育规律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一 生 长 发 育 规 律,生长发育连续性和阶段性。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二 影 响 生 长 发 育 的 因 素,遗传:人类遗传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其它如体形、身高、外貌等均与遗传有关,应重视遗传因素及遗传咨询。 环境: 营养 孕母情况 生活环境 疾病,第 二 节 小 儿 体 格 生 长 发 育 及 评 价,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 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 体格生长的评价,一 体 格 生 长 常 用 指 标,体重、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一)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体重反映了机体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 是判断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临床工作中计算药物剂量、输液量和热卡供应等的主要根据,因此十分重要。,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新生儿体重: 初生体重与母亲营养状况、胎次、婴儿性别等有关,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男婴平均为3.3公斤,女婴平均为3.2公斤。,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新生儿体重: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 、水分丧失及排出胎粪,体重可暂时性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一岁以内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儿第一个月体重增长可达11.5Kg,因此,3个月小儿的体重为初生的2倍。1岁体重为出生的3倍约9公斤。2岁体重为出生时的4倍,约为12公斤。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缓慢,年增长值约2Kg。,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正常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16月体重(kg ) 出生时体重( kg )+月龄0.7 712月体重(kg ) 6+月龄 0.25 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kg ) =年龄2+7(或8),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正常小儿体重计算公式 312月 体重 (月龄 9) / 2 16岁 体重 年龄(岁) 2 8 712岁 体重 年龄(岁) 7 5 / 2,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二)身长: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足月初生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 身长增长的规律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增长最快,全年约增长25厘米,因此一岁时身长约为75厘米,一岁后增长减慢,全年增长10厘米,因此2岁小儿身长约85厘米,2岁以后增长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至青春期出现第个身高增长加速期。 21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高()年龄(岁) + 7,胎儿时期至成人时期身躯的比较,小儿身长是头、脊柱及下肢的总和,但三者的发育速度是不平衡的,如新生儿头长约占身长的1/4,成人则占1/8,是因为长骨增长较快所致,见图。,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三)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岁时坐高占身长的%。,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7%,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1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53%。,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四)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出生时平均3236 一岁时约46 岁时约48 较小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超常可能提示脑积水。,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五)胸围:指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出生时约32 岁时头围、胸围相等 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二 出生至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规律,(六)上臂围: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发育水平。 评估标准: 13.5为营养良好 12.513.5 为营养中等 12.5 为营养不良,三 青春期体格生长特点,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 女孩每年平均增高; 男孩平均每年增高10 。,四 体格生长的评价,体格生长评价的内容 发育水平 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的评价较发育水平更能真实反映小儿生长情况 匀称程度,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骨骼的发育 牙齿的发育 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 生殖系统发育,一 骨骼的发育,(一)头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以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于生后周闭合。,2019/8/20,26,可编辑,一 骨骼的发育,(二)脊柱的发育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柱骨的生长 第个弯曲:个月左右颈椎前凸 第个弯曲:个月胸椎后凸 第个弯曲:岁时腰椎前凸,一 骨骼的发育,(三)长骨的发育 评价骨龄最简单的依据是X线片所显示的骨化中心的数目及大小。,一 骨骼的发育,(三)长骨的发育 腕骨骨化中心出现顺序: 正常小儿1岁时出现钩骨及头状骨的骨化中心,3岁时3个,6岁时7个,10岁出齐,共10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岁数加1。 骨龄延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二 牙 齿 的 发 育,小儿乳牙一般多于410月开始萌出。 乳牙共20颗,最晚于2岁半出齐,若2岁半乳牙仍未出齐也属异常。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 乳牙数=月龄 6 恒牙于6岁时开始萌出,12岁时萌出第二恒磨牙,1718岁萌出第三恒磨牙。612岁乳牙逐个被恒牙替换。 出牙时一般不伴随任何症状,有的小儿可有暂时流涎、烦躁不安或低热。,二 牙齿的发育,三 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四 生殖系统发育,第四节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一 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时小儿即具有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和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二 感知的发育,(一)视感知的发育 初生儿的视觉器官已相当完善,且发育迅速,生后几天就能辨别光亮和黑暗,新生儿期已能辨别红色及兰色。 一个月左右能注视物件, 34个月头眼协调较好,喜看自己的手。 7月可随物体上下移动。 18个月能够区别各种形状 5岁能够区别各种颜色 6岁视深度充分发育,二 感知的发育,(二)听感知的发育: 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37天听觉已相当良好,34个月头可转向声源,能辨别母亲(或保姆)的声音。79个月能够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二 感知的发育,(三)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嗅觉:3个月小儿对强烈气味有反应。 味觉:新生儿味觉反应较敏感,出生数日就能辨别甜与苦,并对不同味的食物能作出不同的反应。45个月对味道改变很敏感。,二 感知的发育,(四)皮肤感觉的发育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二 感知的发育,(五)知觉发育 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的萌芽 岁能辨上下 岁辨前后 岁开始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岁有时间概念,能区别早上、晚上、今天、明天、昨天 岁能区别前天、后天、大后天,三 运动的发育,(一)平衡和大运动 抬头 翻身 坐 匍匐、爬 站、走、跳,三 运动的发育,(二)精细动作,四 语言的发育,发音阶段 理解语言阶段 表达语言阶段 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听觉器官也很重要,若学话以前丧失听力,就会影响语言发育而为哑,称聋哑病。,五 心理活动的发展,注意的发展 记忆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想象的发展 情绪情感的发展 意志的发展 个性和性格的发展,以下几个神经精神发育的正常标志,临床上常用作判断婴幼儿智能是否异常的参考指标,应予记住: 抬头2-3个月; 会笑2-3个月; 独坐6-7个月; 初语8-10个月; 独走12-15个月; 小儿智能发育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开发小儿的潜在智能,合理营养、早期教育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第五节 儿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艾瑞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