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某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某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某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某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编 号:预案01-2012版本号:2012,第一版 成功针织制衣厂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成功针织制衣厂 颁布日期:二O一二年12月30日批准令经审核,同意批准实施本应急救援预案,编号为“预案-01-2012”,版本号为“2012,第一版”。批准人: 批准日期:二O一二年12月20日目 录1、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2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2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3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3、组织机构及职责63.1应急组织体系63.2指挥机构及职责64、预防与预警74.1危险源监控74.2预警行动74.3信息报告与处置85、应急响应95.1响应分级95.2响应程序105.3应急结束156、信息发布157、后期处置158、保障措施168.1通信与信息保障168.2应急队伍保障16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68.4经费保障178.5其他保障179、培训与演练179.1培训179.2演练1710、奖惩1811、附则1811.1术语和定义1811.2应急预案备案1911.3维护和更新1911.4制定与解释2011.5应急预案实施2012、附件说明2012.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2012.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2012.3相关应急预案名录2012.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21附件一:应急响应流程图22附件二:应急联系电话23附件三:应急物资和装备清单25附件四:应急事故通报26附件五:公司平面布置图27附件六:应急疏散图28附件七:疏散及引导作业方法29附件八:事故急救现场方法与基本知识30附件九:现场应急处理方案3835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控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公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44号);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362号);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8)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1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11)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13)机械加工设备 一般安全要求 (GB12266);14)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5226);1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产权范围内,可能发生火灾爆炸、职业中毒、危险化学品事故、生产性事故等比较重大的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有:1.4.1应急总预案,明确了事故处理的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以及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4.2现场处理方案,包括作业现场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初期火灾、压力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所制定的现场处理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本预案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实施原则。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成功针织制衣厂位于东莞市寮步镇汽车城内。公司周围没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设施,也没有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建筑。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00余人。主要经营范围: 品牌汽车、商用车零配件及有关汽车信息咨询服务。针对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设施,本公司在各个区域均配备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公司设置了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一旦发生事故,可通过发电、泵水进行消防灭火。同时,应对中毒、其他伤害等,配备了防毒口罩、医疗救护箱等急救设施。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本公司主要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车辆伤害、触电等。2.2.1火灾本公司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有:吸烟、焊接作业、临近单位火灾、其他明火等原因,均可导致火灾事故。火灾可能发生的主要部位:喷漆区、调漆区、焊接区、仓库、变配电房等。火灾事故发生时,由于疏散不利人员造成烧伤或窒息死亡,厂房烧毁倒塌。事故后果:公司发生局部或者大面积火灾,可危及周边厂矿与居住群的安危。2.2.2车辆伤害由于经营材料的运输主要靠车辆运输进出公司,在运输过程中驾车意外出现车辆损坏,制动失灵、路况缺陷、车况不好、司机违章操作、行人违章等情况,则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及建造物、设备损坏。2.2.3触电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或电气伤害。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于安全办公室:组 长:魏毅副组长: 王聪组 员:方文、龚平华、谢辉、王安富日常以安全办公室为联络指挥部,一旦发生灾害,即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3.2指挥机构及职责公司应急管理体系下设6个组织部门:应急指挥组、应急行动组、通讯联络组、防护救护组、工程保障组、安全保卫组。指挥机构及其职责见表3.2:表3.2指挥机构与职责序号部门职务所属部门和职务应急任务1应急指挥组总指挥主要负责人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指挥救援行动,向上汇报事故情况,在必要时,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2应急行动组组长及组员售后部及部内人员按预案要求,组织应急行动工作。3通讯联络组组长销售部及部内人员报告火警,迎接消防、救援车辆,与相关部门联络沟通,传达指挥组命令。4防护救护组组长及组员财务部及部内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引导人员,抢救重要物资;救护受伤人员,准备必要的医药用品。5工程保障组组长及组员销售部及部内人员负责应急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供突发事件所需设备、物资的保障。6安全保卫组组长保安队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维持现场秩序,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区域附近的贵重物资;把守安全通道,看护警区财物。组员保安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对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源的监控,采取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自动化报警装置,结合员工的手动报警为主要监控手段。对于可能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危险源,则采取有害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对于其他伤害,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则通过电话直接拨通指挥部。 4.2预警行动本公司的应急救援分级分为三级(见“5.1 应急响应”)。公司区域的事故应报告部门主管,同时按现场处置应急方案快速进行应急处置。事故一旦有明显上升势态、难以迅速控制时,部门主管应向应急管理指挥中心汇报,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二级响应)。当情况紧急、事态影响已超出了公司范围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并紧急寻求公司外的社会救援以有效控制事态。4.3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故时,任何发现事故或险情的当事人必须首先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发生应急险情,特别是发生二级、三级应急险情时,所在单位必须立即将情况报告至公司相关应急指挥部或当地政府有关应急指挥机构。A、信息报告与通知发现事故或险情,当事人应向上汇报。为一级事故时,拨打本车间、仓库办公室报告;为二级、三事故时,拨打应急管理指挥部或总指挥的电话。报警方式:a)按动就近的红色报警按钮进行报警;b)拨通总经理办公室电话进行报警;c)直接到生产办公室报警。应急管理指挥部电话(生产办公室): (总指挥电话): B、信息上报与传递发生三级事故时,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安监部门报告,同时迅速联络火警、医院、环保部门等,取得外部力量的支援,及时灭火、抢救伤员、处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必要时通知周边公司、民居进行紧急疏散与协助抢险工作。社会救援电话:寮步安监分局“” 火警“119”医院急救“120”环保报警“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险情或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范围及应急方式,公司内应急救援行动分为三种级别:5.1.1一级应急一级应急(预警):部门级应急处理;是指发生了影响公司安全、情况较为紧急且事态立即可控的异常事件,如员工受伤、特种设备一般事故、小型区域失火或轻微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一级应急主要以岗位人员或作业区域人员协作方式,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应急处理预案,快速进行应急处置。必要时,应启动公司级及公司级应急救援系统。5.1.2二级应急二级应急(现场应急):公司级应急处理;是指发生已影响公司重要单元且情况紧急的死亡、较为严重的火灾、爆炸、生产设备严重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但事态影响尚未超出厂界的严重事故。如在车间超过两个工位以上、或电房火灾事故、食堂火灾事故,厂内人员难以迅速扑灭的火灾事故;生产设备重大事故;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人员产生中毒症状等。二级应急要求公司应急救援系统全面启动。必要时,应启动公司及外部应急救援系统。5.1.3三级应急三级应急(全体应急):公司级应急处理;是指发生了情况十分紧急且事态影响已超出了公司范围的重大伤亡、严重火灾、爆炸和大面积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且需要关闭公司重要单元的重大事故。如火事故发生在超过一个车间或办公场所,火势较大、厂内人员难以解决的火灾事故;三级应急要求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启动,并紧急寻求公司外的社会救援以有效控制事态。5.2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结束和应急恢复等几个过程,响应程序流程图:如图5.2所示:图5.2 响应程序流程报警事故现场人员接警指挥人员低于最低响应级别现场指挥组响应级别判断不启动应急预案应急行动组判断响应级别为13级防护救护组通知各组响应级别宣布启动预案指挥中心安全保卫组工程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应急行动各小组事态得到部分控制,尚需继续救援报告上级事故扩大或升级状态判断指挥中心请求支援事故完全消除启动更高级别的预案应急结束应急恢复总结评审5.2.1应急先期处理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后,所在单位必须按照“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措施优先”的原则,迅速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集中抢险力量和未受伤的岗位员工,快速组织先期抢险与救援。对于一级应急险情,应通过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将其有效控制。先期处理要点:A、抢救受伤人员和在危险区的人员;B、堵漏、闭阀、停止设备运转、灭火、隔离危险区等;C、清点撤出现场的人员数量,必要时组织本单位人员撤离危害区;D、组织力量消除道路堵塞,为实施进一步的应急救援创造条件。5.2.2应急启动在接到应急险情报告后,公司相关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确定应急处理级别。达到二、三级应急险情时,应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行动要点:1)准确记录与通讯:A、准确记录险情或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B、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在规定时限内到达集中地点;C、根据事态的紧急程度,联络外部应急救援部门实施救援帮助。2)快速赶赴现场:A、接到各类险情报告后,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必须在10分钟以内到达现场,并立即组织先期处理。B、公司相关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二级、三级应急险情报告后,各单位必须在15分钟内、对近郊单位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以及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3)现场指挥决策:A、成立现场专业技术组。根据事故情况,指示装备、安全、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危害检测与危险性评估,判断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应急救援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部署,研究应急行动方案,供指挥组决策。B、开设现场指挥部临时办公场地和通讯设施,根据指挥组长的指令调动相关公司和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投入现场应急处理和防护行动。C、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事故险情和应急方案,提出需要外部救援支持的具体事宜。4)后勤保障:通知各后勤保障部门做好车辆、物资、通讯、器材、人员等后援准备。5.2.3现场救援现场救援是本预案的核心部分。当接警后,各现场救援小组应实施现场救援。各小组在应急行动中均应以应急预案为指导,当现场情况与预案不完全相符时,应听从指挥中心的指挥。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发生火灾事故时,需启动公司级、公司级应急预案时,通过拨打电话,请求公司内部及外部救援。A、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作出反应,向现场派出应急指挥,按照事故级别确定启动的预案,向各小组发出启动预案命令。如果为三级火灾、爆炸事故,或者不可控制的二级事故,应向外部救援组织求助。指挥中心随时根据现场的反馈情况对应急救援行动进行调整。B、工程保障组接到通知,立即准备好各应急设备,并向现场指挥、疏散、应急行动、救护等人员发放呼吸器。C、应急行动组接到启动二、三级火灾预案命令后,在安全状况下仍可使用现场灭火器,将无事故区域与事故区域隔离。火灾事故迅速切断事故现场上一级电源,并启动事故区域消防系统,通知全体组员就近取灭火器和消防水带进行灭火;工业气瓶燃爆事故,应迅速将未受热(或发热)的气瓶撤离现场,受热气瓶用水进行降温处理。D、确认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应急行动组的电工切断总电源。E、防护救护组按照“疏散及引导作业方法”(见附件七)和“事故现场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见附件八)的规定进行应急救援。2)生产性应急事故救援无生产性应急。5.3应急结束1)各个部门向指挥中心通报现场情况;2)指挥中心组织有关专家、部门进行现场评估,判断是否达到预定事故控制水平;火灾扑灭、无复燃危险存在、所有泄漏物质已被隔离和剩余气体被驱散、现场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时,方可宣布结束应急状态;由指挥中心负责应急结束;3)应急结束后,立即进行事故应急总结、评估,并提出应急救援改进建议。6、信息发布应急结束,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向安监部门、及其它关部门、镇区管委会、周边厂矿、新闻媒体(必要时)等通报事故信息。通报形式见附件四“应急事故通报”。7、后期处置应急结束后,保安部及事故单位负责本区域物品的清理和恢复工作;人事部部负责善后赔偿处理工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培训考核组、安全主任协同进行应急预案的评估与修订工作。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各应急小组成品名单及其联络方式见附件二“应急联络电话(1)应急通信联络电话表”。各应急小组人员划分均采用了两组轮值制,当值人员应在上班时间开通其联络电话,确保事故状况下能迅速联络应急小组成员;应急指挥组划分了总指挥与副总指挥,一旦总指挥不在场或难以及时赶赴现场时,由副总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工作。8.2应急队伍保障本公司设立义务消防队伍。义务消防队伍人员名单附件二“应急联络表(2)义务消防队名单”。本公司应急响应人力资源,当各部门的人员发生变化后,按照应急制度的规定及时补充。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本公司现有的应急救援物资有ABC干粉灭火器、手推式灭火器、消防栓、事故警铃(手动及自动兼用)、消防水泵、消防水池、消防沙、消防铲、呼吸器、应急药箱、担架等应急设施。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见附件三“应急物资和装备清单一览表”。8.4经费保障本公司设置应急专用经费,用于应急预案的修订、聘请专家、设备购置和维护以及演练等,由财务部统一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的分配。8.5其他保障紧急情况下,公司行政部门的运输车辆应随时准备调遣、协助应急事故交通运输。9、培训与演练9.1培训定期进行应急培训,由安全主任及保安部部长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组织培训的实施。除计划的正常培训外,对于演练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应进行强化培训。大型应急演练时,应通知管委会及周边居民,作好应急宣传工作。9.2演练专项分预案的演练每年必须举行一次,如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应急分预案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当关键岗位应急人员流动过大(标准由应急管理机构确定)时,应适时增加演练次数。大批新员工入厂阶段应加强现场应急处理方案的演练。演练中应安排非应急人员和培训考核组人员作为观察员,如实记录现场情况。当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估,组织相关人员讨论,根据现场记录,逐条讨论存在问题。将问题划分为:个人操作问题、相互配合问题、预案的不合理因素、其他未遇见问题等,并对问题分类处理。10、奖惩按照公司的安全奖惩制度,对违章操作导致严重安全事故者进行处罚;对事故过程中实施抢救,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有功人员或及时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A、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B、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C、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D、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E、恢复 recovery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1.2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应报安监部门及镇区管委会备案。11.3维护和更新通过定期培训和教育计划的实施,使应急处理人员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和处理方式,保持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响应。通达每年一次至二次的应急预案训练和演习,以测试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的有效性,确保应急处理人员熟知其职责和任务。本预案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一般每年组织一次评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11.4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的制定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权归应急指挥领导中心。11.5应急预案实施本应急预案以总经理批准颁布之日起实施。12、附件说明12.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不断进行更新,保持有效应用。应急联络方式有:附件一:应急响应流程图附件二:应急联系电话12.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本应急预案所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清单见附件三(应急物资和装备清单)。重要物资清单应按实际情况及时更新。12.3相关应急预案名录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应急措施有:疏散及引导作业方法事故现场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现场应急处理方案12.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暂无。附件一:应急响应流程图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报警事故现场人员接警指挥人员低于最低响应级别现场指挥组响应级别判断不启动应急预案应急行动组判断响应级别为13级防护救护组通知各组响应级别宣布启动预案指挥中心安全保卫组工程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应急行动各小组事态得到部分控制,尚需继续救援报告上级事故扩大或升级状态判断指挥中心请求支援事故完全消除启动更高级别的预案应急结束应急恢复总结评审附件二:应急联系电话(1)应急通信联络电话表序部门职务姓名联络电话1联络电话21应急指挥组总指挥副总指挥2灭火行动组组长组员3通讯联络组组长4防护救护组组员5安全保卫组组员6工程保障组组员(2)义务消防队名单序队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联络电话1联络电话21队长总指挥副队长副总指挥2队员附件三:应急物资和装备清单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一览表序名称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监管部门1ABC干粉灭火器(4KG)2ABC干粉灭火器(8KG)3手推式干粉灭火器(35KG)4消防栓5消防水泵6消防水池7消防沙8消防铲9呼吸器11应急药箱12担架13应急警铃附件四:疏散及引导作业方法疏散及引导作业方法防护救护组负责事故中引导人群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疏散。(1)定点引导防护救护组接到行动指令后,应立即到达预定的引导位置,示意出口位置。(2)流动引导注意疏散时非事故区人员不得向事故区流动,出口处人员不向内部流动。防护救护组人员应先疏散出口附近人员,清理事故外围空间,保证有足够的疏散空间后,疏散事故区人中,以免造成新的混乱和拥堵。(3)如果为三级事故,防护救护组或通讯联络组应派人到事故地点各出口处引导外部救援组织进入现场协助救援。附件五:事故急救现场方法与基本知识事故急救现场方法与基本知识当发生事故时,防护救护组负责事故期间的防护救护工作,按照事故级别及事故类型进行防护救护工作:(1)防护救护组人员接到行动命令后,到达指定地点负责指定区域的防护救护;(2)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3)寻找受伤者并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4)对抢救出的伤者尽快通过外部通讯将其转移至外部救援机构救护。在事故过程中如果出现人员受伤,尤其是遇到危及生命的严重现象时,必须当机立断,立即作紧急处理,千万不能等待,以致错失良机。以下为事故现场的急救方法与基本知识:一、事故现场急救基本原则事故现场急救,必须遵循“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疗伤”的原则,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救护者应作好个人防护事故发生后,毒烟会经呼吸系统和皮肤侵入人体。因此,救护者必须摸清毒烟的种类、性质和毒性,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首先要作好个体防护,选择并正确佩戴好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2、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后,应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切断毒物的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对已经逸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为进一步开展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3、迅速将中毒者(伤员)移离危险区迅速将中毒者(伤员)转移至空气清新的安全地带。在搬运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强抢硬拉,防止造成骨折。如已有骨折或外伤,则要注意包扎和固定。4、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护把患者从现场中抢救出来后,不要慌里慌张地急于打电话叫救护车,应先松解患者的衣扣和腰带,维护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去除患者身上的毒物,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检查,重点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障碍、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然后检查有无出血、骨折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尽快开展现场急救。5、尽快将患者送就近医疗部门治疗就医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就近医疗部门,以争取抢救时间。但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者,应选择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二、常用现场急救基本方法一个人因中毒而倒下后能否活下去,关键在于其进入濒死后的四分钟是否得到及时的抢救。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在他濒死的四分钟内给予他及时、正确的处理,就可能起死回生。因此,掌握必要的现场急救方法,对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显得十分重要。下面介绍几种现场急救常用的基本方法。1、人工呼吸法无论心跳存在与否,若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而致死,特别脑组织缺氧时间稍长,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当发现患者呼吸停止时,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间断供氧。常见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以下三种:(1)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除去假牙,清除病人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将患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将其口唇撑开,另一口手捏住患者的鼻吼;呼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口用力吹气,可见到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患者的口,同时松开捏鼻吼的手,对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吹气力量要适中,速度要均匀有规律,次数约1618次/min(成人)、1824次/ min(儿童)为宜。(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患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捂口,对着鼻吼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稍长一些。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应当注意:一定要捏(捂)住患者的鼻吼(嘴),防止空气从鼻孔(嘴)漏掉;吹气时,施术者的嘴一定要完全封堵住患者的嘴(鼻),否则让空气从嘴(鼻)周围漏掉,人工呼吸就会失败;吹气要快而有力,速度要均匀有规律,此时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胸部,如果患者胸部不鼓起来,就说明人工呼吸没有成功;患者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不要一直吹下去;对氰化物等剧毒物质中毒患者,不要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2、胸外心脏挤压法患者出现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缺,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绀,呼吸停止或喘等症状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操作方法如下:将患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患者一侧,面对患者,将右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端,避开剑突,左手掌交叉置于右手掌之上,双手肘关节伸直,上身前倾,以身体的重量垂直用车冲击下压胸骨下陷23cm,随后迅速将手腕放松,然后再挤压,直至患者自主心博恢复。挤压速度与心律相近,每分钟约6080次(成人)、100120次(儿童)。在进行胸外心脏时,应注意: 不要按错位置; 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肋骨骨折; 宜将患者头部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 压力、速度要均匀; 胸外心脏挤压要做较长时间,不要轻易放弃; 患者自主心博恢复后,还要密切注意观察,以便心跳再次出现停止时能及时再次施术。若患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4次胸外心脏挤压,做1次人工呼吸。可一人急救,也可以由两人同时配合进行,但要注意挤压与吹气不能在同一时间进行。3、中毒急救方法急救中毒往往发生急骤、病情严重。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及时抢救。抢救方法如下:(1)迅速将患者救离现场。这是现场急救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关系到下一步的急救处理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时还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平地抢救:二人抬或一人背;有肺水肿的患者,最好是二人抬或用担架抬。由下而上的抢救方法(如在地沟、设备、贮藏、塔内发生中毒时):用安全绳将患者往上吊,但应注意要有人保护,且在没有脱离危脸区域之前应给患者戴上过虑式或隔离式防毒面具;抢救人员须戴上空气(氧气)呼吸器并捆扎安全绳,如遇酸碱容器,救护人员还应穿戴好防酸碱护具,上边的救护人员应站在固定好的支架上,以防滑倒;上下过程应预先设好信号进行联系。由上而下的抢救方法(如在高空管架和塔顶发生中毒时):从走廊或爬梯上往下抬时,必须将患者的头部保护好,应采用脚在前头在后的方式;当用安全绳往下吊时,必须把安全绳悬挂稳固的支架上,用布带固定患者防止摔落,下面要有人接应。(2)、采取适当方法进行紧急救护。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紧身衣物、腰带及其他可妨碍呼吸一切物品,取出口中假牙和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条件时给氧。注意保暖、静卧,若有呕吐则应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同时,密切注意中病毒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不要轻易放弃。但对氰化物等剧毒物质中毒者,不要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皮肤接触强腐蚀性和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物质(脂溶性)时,要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肥皂彻底清洗。清洗时,要注意头发、手足、指甲及皮肤皱褶处。冲洗时间不少于15 min。但有一些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如四氯化钛、石灰、电石等,则不能立即用水清洗,应先用布、纸或棉花将其去除后再用水清洗,以免加重损伤。此外,也可以用“中和剂”(弱酸性和弱碱性溶液)清洗。眼睛受污染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沖洗。冲洗时应将眼脸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掉,同时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冲洗时间不少于15 min。口服中毒者,可按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采用催吐、洗胃或导泻等方法去除毒物。在催吐前给患者饮水500600 ml(空胃不易引吐),然后用手指或钝物剌激舌根部和咽后壁,即可引起呕吐。催吐要反复数次,直至呕吐物纯为饮入的清水为止。如食入的为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物质,则不能催吐,可让其服用牛奶或蛋清解毒,保护胃粘膜,此外,食入石油产品或出现昏迷、抽搐、惊厥未控制前也不能催吐。(3)迅速将患者送往就近医疗部门做进一步检查和冶疗。在护送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脉博等生命体征,某些急救措施,如输氧、人工心肺复苏术等亦不能中断。4、烧烫伤紧急救护(1)火焰烧伤发生火焰烧伤时,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服,并迅速卧倒,慢慢滚动而压灭火焰,切忌用双手扑打,以免双手重度烧伤;切忌奔跑,以免发生呼吸道烧伤。对中小面积的四肢创面可用清洁的冷水(一般在1020C,夏季35C)冲洗30 min以上,然后简单包扎,去医院进一步处理。(2)电击烧伤发生电击烧伤时,要将创口用盐水或新洁尔灭棉球洗净,用凡士林油纱或干净的毛巾、手帕包扎好,去医院进一步处理。(3)烫伤对明显红肿的轻度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几分钟,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即可。如果局部皮肤起水泡、疼痛难忍、发热,要立即冷却30 min以上,若患处起了水泡,不要自己碰破,应就医处理,以免感染。如果烫烧部位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不可用力擦洗,吸干水后,包上消毒纱布。包扎后局部发热、疼痛,并有液体渗出,可能是细菌感染,应马上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衣服与皮肤粘连,不可撕拉或用水浸湿,可将未粘的部分剪去,粘连部分留在皮肤上,尽快去医院治疗。5、碰撞伤紧急救护工作场所中,经常会发生碰撞,身体各部位出现碰伤、戳伤是常有的事,有时人们不太在意,如果有疼痛感或伤及筋骨,也需紧急处理:轻度的碰伤,可马上冷却受伤部位,这样会舒服许多;如果受伤部部位是身体活动较多的部位,可能会造成内出血,应注意静养;尽可能使受伤部位在一段时间内保护在高于心脏的位置,如果受伤部位不能动弹或不自然地弯曲,可能是脱臼或骨折,应立即去医院治疗;如果是手指发生戳伤,千万不可拽拉,应先在伤痛部位包上布,用冰冷却30 min,在垫板并和相邻手指用绷带缠上固定,尽快到医院治疗。(1) 手脚扭伤脱臼紧急救护扭伤和脱臼都是由于关节受到过大力量冲击引起的。关节周围的组织断裂或拉长是扭伤,关节处于脱位状态是脱臼。不论是处于哪种状态,千万不可试图自己使关节复位或强行扭动受伤部位使其复原。发生踝关节扭伤要静养,停止行走,尤其不要负重,同时可作如下处理:1)用冰袋或是盛放冰块的塑料袋放在毛巾上局部冷敷,可以减轻出血、肿胀;2)抬高下肢,患足最好垫高2cm;3)扭伤部位可外贴伤科药膏,并可内服七厘散、红药片、跌打丸等中成药;4)有陈旧性扭伤的患者,平时穿高腰鞋,以保护踝部;5)发生脱臼时,要用绷带和固定物固定受伤部位,到医院治疗,没有绷带和固定物时可用手绢、领带、长筒袜、撕开的衬衫、杂志、树村、纸箱等替代。(2) 骨折紧急救护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断裂或不完全断裂叫骨折。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局部有明显肿胀并出现明显变形。骨折的急救非常重要,应争取时间抢救生命,保护受伤肢体,防止加重损伤和伤口感染。出现骨折应采取:1)若伤口出血,应先止血,然后包扎,再进行骨折固定;2)固定伤骨可用木板、杂志、纸箱等作支撑物固定伤骨,不要试图自己扭动或复位。固定夹板应扶托整个伤肢,包括骨折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这样才能保证骨折部位固定良好;3)固定时,应在骨突发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磨破突出的骨折部位;4)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5)立即送医院骨科治疗。6、外伤紧急救护身体的某部位被切割或擦伤时,最重要的是止血,如果是小的割伤,出血不多,可用卫生纸稍加挤压,挤出少许被污染的血,再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即可。如果切割伤口很深,流出的血是鲜红色且流得很急,甚至往外喷,可判断为动脉出血,必须把血管压住(压迫止血点),即压住比伤口距离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止血点),才能止住血。如果切割的器具不洁,简单进行创面处理后,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同时注射抗生素,以防伤口感染。如果手指或脚趾全部被切断,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受伤的手或脚,或用手指压迫受伤的部位止血。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包扎,断离的手指、脚趾也要用无菌纱布包扎,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夏天,最好将断指(趾)放入冰桶内护送,但冰块不能直接接触及断指(趾),以防冻伤,绝对禁止用水或任何药液浸泡,禁止做任何处理,以免破坏再植条件。(1)穿刺伤紧急救护穿刺伤是开放性损伤常见的一种,是由尖锐而细长的致伤物如铁钉、木刺等锐器穿入人体组织所致。穿刺伤由于物品直径小,往往被凝血块所堵塞,易被忽略,此外,穿刺伤因伤口深,引流不畅,容易发生感染,还会引起败血症或破伤风,所以无论发生多小的刺伤,也不要慌张地用指甲去拔异物,而应使有消过毒的小镊子等工具进行处理:1)小而浅的伤口,可将异物拔除,压迫伤口周围,使细菌和血一起流出,清洁伤口后垫伤消毒纱布,用绷带缠好;2)对刺伤伤口深、污染重者最易发生破伤风,一定要注射破伤风预防针;3)刺伤深,估计会伤及血管、神经、同内脏时,刺入物不能随意拔除,要防止大出血等意外情况,应到医院治疗。4)穿刺伤较严重,肠管、网膜等器脏脱出,不应在现场复位,可有碗、盆等覆盖后包扎,急送医院;5)受伤后出血严重,如无人救护,伤者不要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