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某电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某电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某电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某电镀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急预案编号: 福建省南安市宏盛电镀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安市宏盛电镀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宏盛电镀有限公司 版 本 号 HS-2013-001 实施日期 发发 布布 令令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 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及污染,有效地组织抢险和 救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预案等相关文件,并结合我司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 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修订了我公司福建省南安市宏盛 电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现予以发布实施。 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做好 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 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福建省南安市宏盛电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1 总则总则1 1.1 编制目的.1 1.2 编制依据.1 1.3 事件分级.2 1.4 适用范围.3 1.5 应急工作原则.3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3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4 2.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4 2.2 外部指挥与协调.7 3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8 3.1 预防.8 3.2 预警.9 4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11 4.1 先期处置.11 4.2 响应分级.11 4.3 应急响应程序.12 4.4 应急处置.14 4.5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7 4.6 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17 5 应急终止应急终止17 5.1 应急终止条件.17 5.2 应急终止程序.17 5.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8 6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18 6.1 善后处置.18 6.2 调查与评估.18 I 7 应急保障应急保障19 7.1 人力资源保障.19 7.2 资金保障.19 7.3 物资保障.19 7.4 医疗卫生保障.19 7.5 交通运输保障.19 7.6 通讯与信息保障.19 7.7 科学技术保障.19 8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20 8.1 应急预案演练.20 8.2 宣教培训.21 8.3 责任与奖惩.22 9 附则附则23 9.1 名词术语.23 9.2 预案解释.23 9.3 修订情况.24 9.4 实施日期.25 10 附件附件25 10.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25 10.2 应急通讯录36 10.3 标准化格式文本.38 10.4 厂区地理位置图.43 10.5 厂区周边环境示意图及紧急疏散图.44 10.6 厂区周围 3KM范围内敏感目标分布图.45 10.7 电镀车间平面图及污水管线图.46 10.8 集控区雨水管线图47 10.9 集控区污水管线图48 10.10 应急响应流程示意图.49 10.11 应急物资配备一览表50 II 10.12 各种制度、程序、方案等.50 10.13 预案编制人员清单.55 10.14 现场处置预案.55 剧毒化学品仓库现场处置预案55 危险化学品仓库现场处置预案56 10.15 公司风险防范措施相关照片58 0 1 总则总则 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本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 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主席令 200887 号,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4.2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修订;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 (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2011 年 12 月 1 日起施 行) ; (10)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 第 1 号) ; (11) 剧毒化学品目录(2012 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8 部门公告 2003 第 2 号) ; (12)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 号) ; (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0113 号) 。 1 1.2.2 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 (1) 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 (4)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 (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 (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2010) ; (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2.3 相关资料文件相关资料文件 (1) 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 (2) 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3) 泉州市环境污染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预案 ; (4) 南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5) 南安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6) 水头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7) 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8) 福建省南安市仑仓宏盛电镀厂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009 年 11 月) ; (9) 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方案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2009 年 7 月) ,华侨大学,泉环站验【2009】书 16 号; (10)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闽环保 应急【2013】17号) ; (11) 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全省“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年”活动的通知 (闽环 保应急【2013】25号) 。 1.3 事件分级事件分级 根据潜在环境事故分析,项目主要环境事故隐患主要包括生产线上电镀槽及污水 管线、化学品仓库、危废场所及废气处理设施。为更好对环境事故的预警及响应,参 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突发环境事件,立足本公司突发事件的严重 性和紧急性,将事件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重大环境事件) 、二级(较大环境事件) 、 2 三级(一般环境事件) ,具体分级指标见表 1-1。 表表 1-1 公司突发事故分级公司突发事故分级 事件分级分级标准 一级(重大环境事件) 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围堵难度大; 发生火灾爆炸及伴生/次生事故,公司已无力进行控制;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发生泄露; 发生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丢失事件的。 二级(较大环境事件) 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较大,易于进行围堵收容处理; 发生可控制火灾及伴生/次生事故; 镀槽破裂,电镀液泄露。 三级(一般环境事件) 车间污水收集管道破裂,废水发生泄漏; 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 1.4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厂区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公司所在 集控区内污水处理厂及电镀集控区内其他企业运营过程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应急 响应和应急处置。 1.5 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原则 (1)平常遵循“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的原则; (2)事故发生遵循“就近应急,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1.6 应急预案关系说明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本公司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范围编制本应急预案福建省南安市 宏盛电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包括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预案,二者之间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完善。与本公司尚未编制的其他应急预案相互 衔接,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等。 本公司预案同时与南安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南安市环保局处置突发环 境污染事件应急实施方案 、 水头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周边企业应急预案等相衔接。当本公司发生需要上级力量帮 助救援的突发环境事件时,本预案与上级应急预案衔接,并与上级应急联动。 (1)与上级政府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衔接 当突发的环境事故超出公司应急能力时,即发生一级突发环境事件时,应急总指 挥应向南安市人民政府、南安市环保局、水头镇政府请求支援,由上级政府启动其相 3 关应急预案,公司应急小组便是其中一部分应急力量,配合上级政府应急调度和指挥。 (2)与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突发应急预案的衔接 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生产污水经分质分流后接入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当公司发 生突发性环境事故时,特别是电镀槽、污水管线等泄漏导致大量污水混排进入污水厂 时,应及时向污水厂应急办公室汇报泄漏的情况,由电镀集控中心应急指挥部启动 南安市电镀集控中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反之,若电镀集控中发生突发环境 事故时,电镀集控中心应急指挥部应立即通知企业停产,关闭污水管道阀门。 (3)与周边电镀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 当公司出现应急能力不足时,如应急物资、装备、人员等,可向周边企业发出求 助,请求支援,联合周边其他电镀企业的应急力量共同进行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行动。 反之,若周边其他电镀企业出现应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公司的应急力量也接受其 他企业的支援请求,加入周边企业应急行动行列中。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指挥中心、环境应急办公室、应急工作组组成。总 具体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10.2。 2.1.1 应急指挥中心构成及职责应急指挥中心构成及职责 2.1.1.1 构成构成 应急指挥中心是根据公司的管理结构特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的特点和实际 需要而成立的非常设机构,为公司应急组织的最高指挥机构。为了便于向上级报告、 求援和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在应急反应中的各项行动,应急指挥中心成员由公司主要 负责人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1)总指挥:郑云英,电话: (2)副总指挥:黄奕顺(兼任现场总指挥),电话 : 2.1.1.2 职责职责 1、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统一安排、组织救援预案的实施; 4 2、下达公司应急预案启动及关闭命令,同时负责事故抢险救援指挥工作,根据 抢险救援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积极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3、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 请求。随时和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救援指令; 4、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 5、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1.2 应急办公室构成及职责应急办公室构成及职责 2.1.2.1 构成构成 环境应急办为应急组织日常机构,设办公室主任一名。 环境应急办的组成人员如下: (1(主任:马贵地,电话: (2)成员:黄华山,电话: 2.1.2.2 职责职责 1、接受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并迅速做出应急反应; 2、负责应急组织的日常工作; 3、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行动的信息发布工作; 4、负责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应急演练、记录及总结工作; 5、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订; 6、负责与外援救援队伍协调工作。 2.1.3 应急工作组构成及职责应急工作组构成及职责 2.1.3.1 构成构成 应急工作组由通讯联络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事故调查组等 6 个小组组成。 2.1.3.1 职责职责 (1)通讯联络组职责)通讯联络组职责 日常职责: 5 1、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建立对内、对外通讯网络系统,及时更新应急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的联系 方式。 应急职责: 1、事故状态下,负责联络各个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及成员;负责与外界救援机 构保持联系; 2、负责将应急总指挥的命令传达给相关责任人,及时将应急反应信息反馈给总 指挥。 (2)抢险救援组职责)抢险救援组职责 日常职责: 1、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 2、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 挥作用。 应急职责: 1、接到通知后,配戴个人防护用品和抢险救援物资,迅速赶赴现场,根据应急 指挥中心的指令,切断事故源,有效控制事故,以防扩大; 2、负责对事故现场转移出来的伤员,实施紧急救护工作,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 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3、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派出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尽可能减少损失; 4、在发生重大事件后,配合外援相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组职责)警戒疏散组职责 日常职责: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 应急职责: 1、负责具体实施抢险抢修过程中现场警戒、维持好现场,禁止非专业应急人员 进入现场,做好交通管理工作; 2、负责应急抢险工作中现场急救、伤员运送工作; 3、当需要疏散时,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 (4)后勤保障组职责)后勤保障组职责 日常职责:做好日常后勤物质的储备、保管工作;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6 应急职责: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 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 (5)善后处理组职责)善后处理组职责 日常职责:做好员工及周边群众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应急职责: 1、事故终止后,做好污染物处置和生产恢复工作; 2、负责受污染区域人员的安抚工作,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 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 (6)事故调查组职责)事故调查组职责 日常职责: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及环保设施操作规程等。 应急职责: 1、保护事故现场。 2、负责查找或协助查找事故原因。 3、找出整改措施,提出整改建议和预防措施。 应急指挥中心 现场应急指挥部 应急工作组 通 讯 联 络 组 抢 险 救 援 组 警 戒 疏 散 组 后 勤 保 障 组 善 后 处 理 组 事 故 调 查 组 图图 2-1 应急组织结构图应急组织结构图 应急办公室 7 2.2 外部指挥与协调外部指挥与协调 本公司与南安市环保局、南安市消防大队、南安市安监局、南安市华源集控中心 等部门之间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这些部门介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时,各应急小 组将无条件听从调配,并按要求和能力配置应急救援人员、队伍、装备、物资等,提 供所需的用品。 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向南安市环保局、南安市消防大队、 安监局、南安市华源电镀集控中心等外部单位联络汇报。外部救援机构见附件 10.2。 3 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 3.1 预防预防 为进一步预防突发环境事件,通过加强风险物质、风险单元管理,落实设备维护 管理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及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定期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有效防范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1)危废风险防范措施 公司建立危废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进行管理,对危废储存种类、数量进行台账 管理。危废经收集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地面已按要求进行防腐防渗处理, 并于门口设立明显标识。 (2)危险化学品风险防范措施 公司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对危险化学品 储存种类、数量进行台账管理;剧毒化学品储存在专门的仓库内,实行双人双锁制度, 并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仓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于盐酸、硫酸等危险 化学品储存场所地面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并设置围堰。 (3)生产废水风险防范措施 本公司废水按“清污分流、分类分流、分质处理”的要求,分成 6 类废水后由 各单独的污水管收集,并接入厂房外电镀集控中心对应的废水分类收集管道,经园区 污水收集管网汇入电镀集控中心的污水处理厂处理。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因电镀槽的破裂可能引起的电镀液的泄漏。电镀车间配有 5 个备用桶(3 个容量 20 吨,2 个容量 5 吨)用于转移泄漏的电镀液。同时公司在生 8 产线周边设置围堰,用于收集镀槽发生泄漏和“跑、冒、滴”的生产废水,且地面采 用防腐、防渗漏材料,有效防止跑漏的污水渗入地下。 公司厂区内没有设置应急池,主要依托华源集控区事故应急池。华源集控区已 建设两座事故池,一座是地面废水事故池,另一座为其它废水事故池,容积分别为 1422m3 和 2242m3,总容积为 3664m3,两座事故水池设置有连接阀门。 (4)设备维护管理 在日常生产中,采用定期检查及巡查的方式,加强公司环保各设备的管理及维护, 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异常状况的设备,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废气处理设施维护 定期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检查,检查风机运转是否正常,集气系统连接处是否密 封,吸收液的量和浓度是否正常,喷嘴及吸收液喷淋管道是否畅通;在日常生产中发 现集气系统出现异常时,及时检修,必要时暂停生产。 污水管道维护 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泄漏、堵塞,保证污水畅通,一旦发现受损或老化,立即进 行修补或更换。 (5)环境风险源监控 在各生产作业点安装视频监控,实行在线监控; 剧毒化学品仓库采用双人双锁 制度,并安装自动报警装置 。 (6)应急物资及器材管理 按设计规范要求配备消防、环保、监控等安全环保物资及器材;指定专人管理应 急物资及器材,对过期的物资按管理规定报废处理;对灭火器等器材定期送检;加强 对各放置应急物资、器材的位置进行检查,保证标示清晰、物资及器材完好;根据需 要及时向公司申请补充及添加应急物资及器材。 (7)定期培训和演练 定期进行人员专业知识、应急技能培训,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及意识; 岗位操作严格穿戴劳保用品,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或根据上级要 求进行协同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3.2 预警预警 3.2.1 预警条件预警条件 9 应急办公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 大,应及时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污染处理设施异常,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 (3)通过对视频监控,发现生产线周边废水大幅增多时;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5)危险化学品出现泄漏时; (6)出现其他有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 3.2.2 预警分级预警分级 参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按照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进行分级的原则, 同时结合本项目现状,本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为重大环境事件、 二级为较大环境事件、三级为一般环境事件,依次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警决定,预警分级 见表3-1。 表表3-13-1 预警分级情况预警分级情况 级别预警条件 应急响应范 围 解除情况记录 红色预警 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围堵难度大; 发生火灾爆炸及伴生/次生事故,公 司已无力进行控制;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发生泄露; 发生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丢失事件 的。 全公司及社 会力量参与 应急办公室做 红色预警记录 黄色预警 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较大,易于进行 围堵收容处理; 发生可控制火灾及伴生/次生事故; 镀槽破裂,电镀液泄露。 全公司或电 镀车间 应急办公室做 黄色预警记录 蓝色预警 车间污水收集管道破裂,废水发生 泄漏; 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 电镀车间 设备正常 或已维修 完好,事 故现场得 到控制, 评估不会 造成环境 污染事件。 应急办公室做 蓝色预警记录 3.2.3 预警措施预警措施 10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发布预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安排环境应急办公室通知各应急工作组组长进 入备战状态,组长立刻安排当班的小组成员按照各自职责进入待命状态,抢险救援 组、警戒疏散组立刻赶赴现场开展先期处置,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封 闭可能受到危害的场所,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 3.2.4 预警解除预警解除 当 3.2.1 中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解除预警。 4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4.1 先期处置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当班人员及工段、车间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以 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并及时向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危化品泄漏 发生盐酸、硫酸泄漏时,将破损的容器置于托盘内,采用苏打灰对泄漏于车间地 面的盐酸、硫酸进行混合;氰化钠、氰化亚铜泄露要佩戴防毒口罩与手套直接扫起。 槽体破裂 发生槽体破裂时,关闭进水开关,将槽液抽至备用桶。 发生火灾 切断电源,拔打119报警,采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污水管道破损 关闭污水管道出水开关。 废气处理设施故障 发生废气处理设施故障时,立即报告电镀车间负责人,按照生产线操作规程停止 生产。 4.2 响应分级响应分级 根据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对事件的可控能力,对突 发环境事件进行响应分级,分为三级。 一级应急响应:对于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公司可控制范围, 需请求外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执行;根据严重程度, 11 通报南安市环保局、南安市消防大队、南安市安监局、水头镇镇政府、华源电镀集控 中心等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决定启动相关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若政府 部门到达现场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时,公司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移交政府指挥部人员指 挥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二级应急响应:对于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污染可控制在公司区域范围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由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调集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级应急响应:对于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事故的 有害影响局限在车间或某个岗位内,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由车间 或某岗位负责人 负责应急指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4.3 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 4.3.1 内内部部接接警警与与上上报报 公司当班人发现异常或事故时,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当班组长、 车间负责人,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设立 24 小时应急电话(马贵地, ) 。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公司应急办公 室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应急总指挥,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 即开展自救。公司应急响应流程程示意图见附件 10.12。 4.3.2 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外部信息报告与通报 (1)根据事故现场总指挥对事件进行确认,按事件级别进行汇报:一级突发环境 事故时应在 30 分钟内向南安市环保局、水头镇镇政府报告;二级突发环境事故时应 在 1 小时内向电镀集控区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三级突发环境事故时应在 2 小时内及 时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型、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简要经过; 污染物泄漏的估计量及进一步泄漏的可能性; 泄漏污染威胁的地区,可能波及范围; 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措施。 (2)若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总指挥应立即根据附件 10.2 中各单位的联系方式与 其取得联系。 12 (3)若发生事故可能波及周边企业或村庄,总指挥应立即根据附件 10.2 中各单 位的联系方式与其取得联系,通知其及时撤离。 4.3.3 启动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调度指挥,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工作 组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 4.3.4 应急监测应急监测 公司未设置监测室,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可配合南安市监测站或有相关监 测资质单位展开应急监测。根据事故中可能产生污染物种类和性质,安排监测项目, 并将应急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对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应急评估,为指挥中 心做出撤离、疏散范围、控制范围决策提供依据。 4.3.4.1 监测方案监测方案 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由公司抢险救援小组负责调查了解事故发生产生的污染 物种类、性质、数量、污染范围及影响程度。现场采样与监测、实验室分析,由公司 委托南安市监测站或有相关监测资质单位负责监测,公司抢险救援小组配合提供事故 现场相关资料信息并配合展开监测工作。 4.3.4.2 监测方法和标准监测方法和标准 监测方法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实施,监测方法 和标准如下: 表表 4-14-1 监测方法和标准监测方法和标准 项目方法标准 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 总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 总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2-1989 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 总氰化物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 版) 总铬火焰原子吸收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3 pH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铬酸雾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硫酸雾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氯化氢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4.3.4.3 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监测项目、布点和频次 污染监测因子、监测点位及监测频次见表 4-2。 表表 4-24-2 监测点位及频次一览表监测点位及频次一览表 事故类型监测点位应急监测频次监测项目 事件发生地 初始加密(6 次/天)监测, 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 降低频次 事件发生地周围居民区等 敏感区域 初始加密(6 次/天)监测, 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 降低频次 事件发生地下风向 4 次/天或与事件发生地同频 次(应急期间) 环境空气污染 事件 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3 次/天(应急期间) 氯化氢、硫酸雾、铬 酸雾 水污染事件事故排放口 初始加密(4 次/天)监测, 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 降低频次 pH、总氰化物、总铜、 总铬、六价铬、总镍、 COD 4.4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4.4.1 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水环境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有:电镀槽破裂导致废水泄漏;车间排污管线破裂导致 废水泄漏;火灾事故处置过程产生的消防废水。 (1)电镀槽破裂 车间工人发现电镀槽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闭进水阀门,停止生产,并报告应急 办公室, 将电镀液抽入备用桶中暂存,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通知华源电镀集控中心应急办(黄伟平:0595-,)做好应急准备。 (2)排污管破裂 14 车间工人发现排污管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闭纯水进水阀门,停止生产,并报告 应急办公室。 对损坏的管道进行更换。 通知华源电镀集控中心应急办(黄伟平:0595-,)做好应急准备。 (3)火灾事故处置产生的消防废水 使用消防水灭火后会产生消防废水,消防废水可通过地面冲洗水管道进入南安市 集控中心进行处置。 4.4.2 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电镀车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酸性、中和、镀碱铜、活化、镀铬等工序产生的 废气,主要污染物是氯化氢、铬酸雾、氰化氢等。一旦酸雾净化设施发生故障或停电 时,所排放的废气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公司废气突发环境事件按如下步骤 进行处置: (1)车间工作人员立即关闭风机,并通知车间负责人,必要时停止生产。 (2)抢险救援组组织人员穿戴防护器具对酸雾净化设施进行检查维修。 (3)现场人员防护措施: 呼吸防护:车间现场人员应利用纸或衣物浸湿捂住口鼻。及时带上防护口罩。 皮肤防护:尽可能带上手套,尽量用衣服遮住裸露的皮肤。 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等。 洗消:撤退到安全地点后,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 别是裸露的部位。 (4)人员隔离、疏散措施 整个电镀车间为现场隔离区,出入口设置警戒线。当发生可能危及人的生命的紧 急情况,由指挥中心实施紧急疏散、撤离计划。事故区域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紧急疏散、 撤离命令。总的原则是:向处于当时的上风方向撤离到安全点。 4.4.3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 (1)盐酸/硫酸泄露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手 套、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 泄漏发生于仓库内时,由于盐酸/硫酸桶置于围堰内,盐酸/硫酸溶液泄漏于围 15 堰内,通过更换破损的盐酸/硫酸桶,对泄漏在围堰内的盐酸/硫酸直接回收。 泄漏发生于仓库外时,将泄漏的盐酸/硫酸桶置于托盘内进行更换储存容器, 对泄漏在车间地面的盐酸/硫酸采用苏打灰进行吸收中和,小心扫起、收集在塑料容 器内运至废物处置场所处置。 (2)氰化钠/氰化亚铜泄露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按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手 套、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3)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 危化品名称急救措施 盐酸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或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 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10 分钟或用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硫酸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 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氰化亚铜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彻底冲洗至 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 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 酸异戊酯,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 钠溶液洗胃。就医。 氰化钠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彻底冲洗至 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 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 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16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 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4.4.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总指挥统一调度和指挥,突发环境事故时,由应急小组组长 下达救援命令。 应急救援物资由后勤保障组负责分发给各应急小组。 4.5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伤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扎紧的衣服,仔细检查病人 的病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冷静,注意安全。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继发性损害;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尽快联系附近中心卫生院。到医院就诊后,由医师根据病情进行救治。 4.6 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配合有关部门应急响应 当南安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南安市环保局等)或其他上级主管部门介入公司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部及其下属的各应急工 作组将给以全力配合,全面贯彻执行政府部门的应急指令。当政府应急指挥人员到达 现场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或收取指挥人员应及时报告目前应急响应状况,说 明需要支持的项目等等,并协助上级进行统一指挥,提供所有需要使用的应急装备和 物质。 5 应急终止应急终止 5.1 应急终止条件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急反应即可终止: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的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 17 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5.2 应急终止程序应急终止程序 (1)现场抢险抢修组确认终止时间,报应急领导小组批准; (2)应急领导小组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5.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在现场应急总指挥的安排下,由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保护、清洗净化等工 作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物资,由善后处理小组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进行妥善安排; (2)由应急指挥办公室通知公司各部门、周边企业及居民危险已解除。 (3)现场应急总指挥负责整理应急处置情况上报应急指挥中心; (4)应急终止后,继续配合南安市环境监测站或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污染物的 跟踪监测,直至恢复正常或达标。 6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善后处置 (1)对应急处置人员用过的器具进行清洗消毒;对损坏的设备、仪表、管线 等进行维修;对应急过程中使用的应急物资、损耗的器材进行补充,使之重新处于 应急状态;对受灾人员进行妥善安置,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积极对事故过程中的死伤人员进行医院治疗或发放抚恤金,做好情绪的安 抚,消除员工的恐慌不稳定心理。 (3)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置。 (4)对于此次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 训,指挥部要将事故情况进行登记、整理和存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记录和突发环境 事件后的交接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5)组织有关专家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做好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清除、 生态恢复等工作。 18 6.2 调查与评估调查与评估 (1)应急结束后,事故调查组应组织技术鉴定,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 损失情况、主要责任人,提出事故意见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写 出事故责任调查报告; (2)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结束的同时,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应对应急处置工作进 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并尽快将评估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事件发生后,应总结经验 教训,并研究和制定改进措施。 7 应急保障应急保障 7.1 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保障 现场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为:通讯联络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 组成。其中抢险救援组主要承担控制污染源、抢险抢修等相关工作,后勤保障组主要 负责伤员急救,后勤保障等项。救援队伍由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兼事故现场总指挥) 领导,其相应职责可见第二章。 7.2 资金保障资金保障 设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项经费,从年产品销售额中列支一定费用。应急专项经 费专门用于应急物资的采购等专项开支,任何与环境应急无关的不得动用。 7.3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详见附件 10.13。应急办公室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定期 对消耗的应急物资进行补充。 7.4 医疗卫生保障医疗卫生保障 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落实与地方医疗卫生、职业病防治部门的应急医疗救援协议 的签订;后勤保障人员负责急救药箱药品的保管与更新。 7.5 交通运输保障交通运输保障 应急救援需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由环境应急办(马贵地, )根据公司制定的车辆 管理制度执行。 19 7.6 通讯与信息保障通讯与信息保障 为保障信息畅通,公司采用移动电话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手机 24 小时开机, 确保及时沟通信息。公司应急小组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10.2。 7.7 科学技术保障科学技术保障 公司依托泉州市应急专家库设立咨询顾问小组,为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 动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8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 8.1 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 8.1.1 应急演练的类型应急演练的类型 (1)桌面演练:按着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采取的行动,应急指挥中心和救 援小组各个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参加。 (2)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行动举行演练活动,一般可在事故应急指挥 中心进行,也可现场演练。 (3)全面演练:针对本预案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小组应 急行动能力。 8.1.2 应急演练的内容应急演练的内容 (1)单项演练 由负有应急救援责任的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参加,按照各自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担 负的责任就某一模拟紧急事件进行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二次演习。具体如下: 车间污水收集管道破裂,废水发生泄漏事故; 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事故。 (2)综合演练 由厂内各部门共同参加,就某一类型或者几种类型的模拟紧急事件的组合进行演 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习。具体如下: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发生可控制火灾及伴生/次生事故; 镀槽破裂,电镀液泄露事故。 20 8.1.3 应急演练的参加人员应急演练的参加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的人员。 (2)控制人员:控制时间进度的人员。 (3)模拟人员:演练过程中扮演或代替应急组织和部门的人员。 (4)评价人员:对演练进展情况予以记录的人员。 (5)观模人员: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及观众。 8.1.4 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确定演练日期、目标、范围、方案、确定演练现场规则,指定 评价人员,安排后勤工作,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培训评价人员,讲解方案。 (2)实施阶段:演练过程中记录参演小组的表现。 (3)总结阶段:评价人员访谈参演人员,汇报演练结果,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参演人员自我评价,举行会议通报不足项,编写总结报告,提出整改补救措施。 8.1.5 演练结果评价演练结果评价 (1)通过演练观察识别出应急准备缺陷。 (2)查出需要整改项。 (3)改进应急项目不足部分。 8.1.6 演练注意事项演练注意事项 (1)在演练过程中,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 与。 (2)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 构公布; (3)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 查, 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人员是否安全撤离; 应急救援小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1 8.2 宣教培训宣教培训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企业员工、 周边居民等)能力和素质的分析结果,制定对应的宣传培训计划,并对培训进行考核。 8.2.1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1)培训内容:应急响应程序、现场警戒、火灾扑救、堵漏操作、消防设备使 用,监测设备的使用,中毒人员的救护、现场处置方法等内容; (2)培训方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综合讨论等。 8.2.2 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员工培训 (1)培训内容:环境污染事故的报警程序、紧急处理、个体防护、逃生、疏散、 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2)培训方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综合讨论等。 8.2.3 应急指挥人员培训应急指挥人员培训 (1)培训内容:突发环境事故的指挥、决策、各部门、各应急小组配合等内容; (2)培训方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综合讨论等。 8.2.4 运输司机培训运输司机培训 (1)培训内容:突发环境事件下的车辆行驶路线、自身防护措施及其他注意事 项; (2)培训方式:口头宣传、发放宣传册等。 8.2.5 外部公众的培训外部公众的培训 (1)宣传培训内容:什么情况下要疏散、如何疏散,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培训方式:口头宣传、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等。 8.3 责任与奖惩责任与奖惩 8.3.1 责任责任 公司全体应急人员应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应急抢险过程中,应 22 该勇敢、科学、冷静、果断,而不武断盲目,惊慌失措,救援过程中服从指挥。 8.3.2 奖励奖励 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成绩显著的; (2)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的,实施效果显著的; (3)发现重大险情,并及时报告处理,避免更大事故发生的; (4)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8.3.3 惩罚惩罚 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1)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2)因个人操作失误导致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 (3)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临阵脱逃的; (4)阻碍应急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9 附则附则 9.1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 (1)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 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 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2)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 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 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3)危险物质: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 易爆物品。 (4)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居民集中区、饮用水源地、国家重点野生植 物与自然保护区等。 (5)应急准备: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 23 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6)应急响应: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7)应急救援: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 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8)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 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9)应急演练:是指在事先虚拟的事件(事故)条件下,应急指挥体系中各个 组成部门、单位或群体的人员针对假设的特定情况,执行实际突发事件发生时各自职 责和任务的排练活动,简单地讲就是一种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的应对演习。 9.2 预案解释预案解释 本应急预案最终解释权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