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四章糖代谢.ppt_第1页
课件:第四章糖代谢.ppt_第2页
课件:第四章糖代谢.ppt_第3页
课件:第四章糖代谢.ppt_第4页
课件:第四章糖代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糖代谢,第一节 概述,一.糖的生理功用 1.氧化产能 2.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3.参与形成具有特殊生理功用的糖蛋白:如激素、受体等 4.参与形成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如ATP、NAD+、DNA等 二.糖代谢概况,第二节 糖的无氧氧化,一.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 机体在缺O2情况下,葡萄糖(glucose .G)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生成丙酮酸,再进一步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并生成少量能量ATP,整个反应过程在细胞 液中进行。,二.反应过程: 分二阶段:(一)G分解产生丙酮酸常称糖酵解途径 见P91 图4-1 (二)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乳酸是缺O2时G分解的必然产物。 反应过程小结: 1.整个糖酵解过程,基本是可逆的,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分别由己糖激酶(hexokinase)、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 PFK-1)及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催化。这三个酶的活性高低控制着整个糖酵解过程的速度,称它们为糖酵解过程的限速酶。 其中最主要的是: 6-磷酸果糖激酶-1,2.有二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反应过程直接由ADP磷酸化成ATP) (1)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PEP),ADP,ATP,磷酸甘油酸激酶,ADP,ATP,丙酮酸激酶,3.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成2分子ATP(共生成4分子,反应过程中消耗2分子) 4.有一次脱H反应,生成NADH+H+,在缺O2时,使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因此,乳酸是糖无O2分解时的必然产物 5.生醇发酵,三.调节(主要的) 糖酵解有三个限速酶,其中主要是6-磷酸果糖激酶-1 1. 6-磷酸果糖激酶-1,它是变构酶 F-6-P F-1,6-BP ATP AMP、ADP 柠檬酸 F-1,6-BP、F-2,6-BP,6- P 果糖激酶-1,_,+,2.丙酮酸激酶 PEP 丙酮酸 ATP F-1,6-BP E- P(失活),丙酮酸激酶,磷酸化,脱磷酸化,_,+,3.己糖激酶 G G-6-P,己糖激酶,_,四.生理意义 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在缺O2时迅速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酵解反应后净生2分子ATP,其供能作用表现在: 1.机体特殊急性生理缺O2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如短跑运动员腿部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2.某些组织即使在供O2充足的情况下,也仍然依靠糖酵解获得能量,如RBC、WBC、视网膜、神经细胞等 3.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时,组织缺O2,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此时产生大量乳酸,产生乳酸酸中毒。,第三节 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一.概念 机体内糖在有氧情况下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大量能量ATP的过程。整个反应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糖的有氧氧化是生理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二.反应过程:分三阶段 (一)由G 丙酮酸:即糖酵解途径(前述) (二)丙酮酸从细胞液进入线粒体内,经氧化脱羧反应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HS-coA 乙酰coA,NAD+,NADH+H+,CO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三种酶及五种辅酶: 三种酶: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五种辅酶:TPP(含B1)、硫辛酸、FAD(含B2)、NAD+(含PP)、oA(含泛酸) 这三种酶及五种辅酶催化丙酮酸 乙酰oA的分子机制是(P94.图4-4),(三)乙酰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1.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的概念 由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开始,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四次脱氢,两次脱羧等反应过程。生成四分子还原当量及二分子CO2,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最后生成草酰乙酸,它又可第二次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循环,因为是从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的,故称TAC,也称krebs循环,2.TAC反应过程(P98.图4-5) 小结:(1)每一次TAC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等反应过程,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乙酰CoA (2)一次TAC有四次脱H,其中三次脱H由NAD+接受生成三分子NADH+H+(三分子还原当量),一次脱H由FAD接受,生成一分子FADH2(一分子还原当量),它们都能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后述:一分子NADH+H+ 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2.5分子ATP; 一分子FADH2 还原当量经氧化磷酸化生成1.5分子ATP ),(3)TAC过程,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琥珀酰coA 琥珀酸 (4)一分子乙酰CoA经TAC彻底氧化分解后,可生成10分子ATP (5)TAC过程有三个限速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6)TAC的中间物能与其它物质经行相互转变,因此,它们能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如 草酰乙酸 天冬AA -酮戊二酸 谷AA,Pi+GDP,GTP,coA-SH,琥珀酰coA合成酶,三.糖有氧氧化及TAC的生理意义 (一)氧化产能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主要依靠糖有氧氧化获得ATP,满足机体需要。一分子G经糖有氧氧化彻底氧化后,可净生32或30分子ATP。 (二)糖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它不仅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AA、糖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代谢的共同最终途径。(P223) (三)糖的有氧氧化途径,尤其是TAC,是糖、脂肪、AA(蛋白质)三大物质相互转变、相互代谢联系的共同枢纽。,四.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一)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它是变构酶,也是修饰酶 1.变构酶 丙酮酸 乙酰CoA 乙酰coA AMP DADH+H+ ATP,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_,2.修饰酶 (E1、E2、E3) (E1、E2、E3)- P (有活性 ) ( 无活性) 乙酰coA NADH+H+,ATP,ADP,激 酶,+,(二)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三)巴斯德效应的调节 有氧时,糖有氧氧化对糖酵解的抑制,称巴斯德效应(Pasteur) 缺氧时,糖酵解增强,有氧氧化减弱,称反巴斯德效应,NADH/NAD+,ATP/ADP,第四节 葡萄糖的其它代谢途径,一.磷酸戊糖分解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一)反应过程:分二阶段 1.由G-6-P氧化分解产生磷酸戊糖及NADPH+H+(P102) 2.由多个磷酸戊糖经转酮醇基、转醛醇基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及3-磷酸甘油醛,然后进入糖酵解途径(P103),反应过程小结: (1)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 (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 (3)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的唯一反应,(二)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在于产生5-磷酸核糖及NADPH+H+,从而发挥重要功用。 1. 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 这条代谢途径是体内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反应,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核酸)的原料,因此,生长、更新快的组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得也就比较旺盛。如肝、创伤组织恢复期等。,2.这条途径是体内生成NADPH+H+的唯一反应, NADPH+H+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表现在: (1) NADPH+H+是体内合成一些重要物质的供H体。如脂肪酸、胆固醇等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NADPH+H+提供H。 (2) NADPH+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从而表现多种功用: 参与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RH+O2+NADPH+H+ ROH+H2O+NADP+ 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3)维持谷胱甘肽在还原状, 从而保护体内的巯基酶、 巯基蛋白及生物膜免遭氧化。当RBC内G6PD缺乏时,NADPH+H+生成减少,RBC膜、Hb易受氧化损伤,在服用蚕豆,某些药物后能诱发急性溶血,称蚕豆病(黄)或者药物性溶血。,2GS,NADPH+H+,2GSH,NADP+,二.糖醛酸循环(glucuronate pathway) (一)反应过程(P104) G-6-P G-1-P UDPG UGPGA 5-磷酸木酮糖 磷酸戊糖途径,UTP,PPi,H2O,2H,(二)意义: 1.生成活性葡萄糖醛酸(UDPGA),其作用: (1)它是蛋白聚糖、透明质酸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肝脏生物转化的重要物质 (P417.427) 2.生成UDPG是糖原合成过程所需要的 (P105),第五节 糖原合成及分解,一,糖原(glycogen)合成 (一)由G转变成糖原(Gn)的过程,称糖原合成。主要部位在肝脏及肌肉组织。糖原合成不是从头产生新的糖原分子,而是使原来已有的小分子糖原的分子增大。 (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 1.G-6-P的生成(前述) 2.G-1-P的生成 3.UDPG的生成 4.糖原生成: Gn+UDPG G(n+1)+UDP 5.分支酶的作用,糖原合成酶,小结: (1)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是糖原合成过程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降低,脱磷酸化后活性增高。 (2)糖原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糖原分子上每增加一个G单位,需消耗2分子ATP。,二.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一)概念:由糖原(Gn)分解成G的过程称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时才能产生G,而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 (二)反应过程(P105.图4-10) 1.G-1-P的生成 2.G-6-P的生成 3.G的生成 G-6-P+H2O G+H3PO4 4.脱支酶的作用,葡糖糖-6-磷酸酶,小结: (1)磷酸化酶(phosphorylase)是糖原分解的限速酶。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脱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2)葡萄糖-6-磷酸酶,肝脏中丰富,而肌肉中缺乏此酶。因此,肝糖原分解时才产生G,肌糖原分解时不能产生G (3)糖原分解时不消耗能量,第六节 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一.概念:由非糖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AA等,转变成G或糖原的过程,称糖异生作用。主要部位在肝脏。 二.反应过程:糖异生过称基本按照糖酵解的逆向经行,但有三步反应不可逆,需由另外的酶催化来绕过这三个不可逆反应:,(一)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PEP 草酰乙酸 丙酮酸,G,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羧化酶(生物素),ATP,ADP+Pi,CO2,PEP羧激酶,GTP,GDP,CO2,(二)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6-磷酸果糖。 F-6-P F-1,6-DP (三)G-6-P,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来绕过不可逆反应,生成G G G-6-P,H2O,Pi,果糖二磷酸酶-1,ATP,ADP,6-磷酸果糖激酶-1,Pi,H2O,葡萄糖-6-磷酸酶,ATP,ADP,己糖激酶,因此,糖异生作用时,要绕过三个不可逆反应,需要经四个酶的催化: 丙酮酸羧化酶、 PEP羧激酶、 果糖二磷酸酶-1、 葡萄糖-6-磷酸酶 称这四个酶为糖异生过程的限速酶,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参与维持空腹或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2.补充恢复糖原的储备,特别在空腹或饥饿时更为重要。 3.参与维持酸碱平衡:酸中毒时【H+】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强,有利于H+的排出。酸中毒时PEP羧激酶活性增加.,第八章 血糖及其调节,一.血糖(blood sugar)的概念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之为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二.血糖的的来源及去路 来源:(1)食物消化吸收 (2)肝糖原分解 (3)糖异生作用 去路: (1)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及ATP (2)糖原合成: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 (3)转变成脂肪及AA (4)转变成其他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5- 磷酸核糖、4C、5C、7C糖等 (5)肾排出:血糖浓度大于肾糖阈值时 (8.9mmol/L),三.血糖浓度调节 (一)器官调节:只要是肝脏的调节, 此外,还有肌肉的调节。 (二)激素调节:(1)胰岛素:使血糖 (2)胰高血糖素:使血糖 (3)肾上腺素:使血糖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