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阴阳五行与不寐.ppt_第1页
课件:阴阳五行与不寐.ppt_第2页
课件:阴阳五行与不寐.ppt_第3页
课件:阴阳五行与不寐.ppt_第4页
课件:阴阳五行与不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阳五行与不寐,内 容,五 行 学 说,一、五行的哲学含义,1.五行始见于尚书.洪范,即“五行:一曰水,二 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人类生活的五种基本物质资料。,2.一气分五行,五行同一气。,3.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二、五行的医学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形态,属多元结构联系的整体思维形态。,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属木。,一、五行各自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属火。,土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属土。,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属金。,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 象,属水。,二、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五行与自然、人体对应表,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五行相生: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难经: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内经: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相乘:相乘为过度的克制 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相乘和相侮发生的条件: A.某一行太强;B.某一行太弱 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传变 (1)母病及子:病变从母脏传到子脏。肝肾阴虚 (2)子病及母:病变从子脏传到母脏。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传变 (1)相乘 肝气犯脾(木乘土) (2)相侮 肝火犯肺(木侮金),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四)协助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病证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药物的颜色、气味 2.控制疾病的传变 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确定治则和治法 (1)治则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相克抑强扶弱 (2)治法,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相生关系 确立的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肝肾阴虚,益火补土法:脾肾阳虚,培土生金法:肺脾两虚,金水相生法:肺肾阴虚,肝旺泻心法:心肝火旺,肾实泻肝法:相火妄动,封藏失职,利水祛痰法:肺肾同病,痰壅咳逆,心火泻胃法:胃热熏心,神志不宁,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相克关系 确立的治法,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肝气犯脾(胃),培土制水法:脾虚水泛,佐金平木法:肝火犯肺,泻南补北法:肾阴不足,心火亢盛,不 寐,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 足,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 后不能再寐,文献摘要,病因: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病名: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治疗: 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诊断依据,范 围,神经官能症 更年期综合征 慢性消化不良 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症,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酿生痰热,痰热上扰,胃失和降,情志失常,暴怒伤肝五志过极喜笑无度暴受惊恐,脏腑功能失调,邪扰心神,劳逸失调,劳倦思虑太过伤脾,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病后体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阴阳亏虚,心肾不交,心神不宁,不寐,病因 (病因病机示意图),病机,病机关键,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痰,火,瘀,虚,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阴虚不能纳阳 阳盛不得入于阴,心神失养 邪扰心神,病位及涉及脏腑,病理因素,病位,病位主要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 肝火内扰急躁易怒而不寐 胃腑宿食痰热内盛脘闷苔腻而不寐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 脾虚不运,心神失养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心烦不寐 心胆气虚触事易惊,病性及转归,实证,肝郁化火,横逆犯脾 脾胃虚弱,肝肾阴亏,虚证,虚证,心虚胆怯,心脾两虚,脾失健运,食滞内停,虚实夹杂,阴虚火旺,久病入络,淤血阻于心脉,心火炽盛,痰火内扰,日久失治,癫狂,病证鉴别,证治分类,肝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证,不寐辨证论治简表,治疗原则,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实证:泻其有余疏肝泻火,清化痰热, 消导和中; 虚证: 补其不足益气养血,健脾补肝 益肾。 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 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五行学说在治疗不寐中的运用,不寐的不同症状表现,辨表里、寒热、阴阳、虚实,辨脏腑,根据相应所属五行补虚泻实,五色在不寐中的运用,木系房间,火系房间,土系房间,水系房间,金系房间,五音在不寐中的运用,五脏相音理论见诸于 黄帝内经 ,已经失传 2000 多年。五脏相音理论认为五脏具有不同的声音 ,五脏脾、 肺、 肝、 心、 肾相应于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可以根据人们声音的变化 ,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提示应当进行何种经络调理和饮食调理 ,最终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素问 五脏生成篇第十 曰: “夫脉之大、 小、滑、 涩、 浮、 沉 ,可以指别;五脏之象 ,可以类推;五脏相音 ,可以意识;五色微诊 ,可以目察。能合色脉 ,可以万全。 ” 素问 金匮真言论第四 、,文献摘要(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曰: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审清浊 ,而知部分;视喘息 ,听音声 ,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 ,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和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等均提及五音所对应的五脏:宫音对应脾、 商音对应肺、 角音对应肝、 徵音对应心、 羽音对应肾。五脏位于里 ,属阴 ,与六腑相表里 ,互为阴阳。是以知辨别声音是传统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但是以耳朵分辨声音 ,对个体素质的要求极高 ,可能是五脏相音诊疗技术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摘要(二),黄帝内经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藏主冬 ,冬刺井;色主春 ,春刺荥;时主夏 ,夏刺输;音主长夏 ,长夏刺经;味主合 ,秋刺合。是谓五变 ,以主五输。”“病在藏者 ,取之井;病变于色者 ,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 ,取之输;病变于音者 ,取之经;经满而血者 ,病在胃 ,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 ,取之于合 ,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阴阳二十五人相应于二十五音 ,即宫、 商、 角、 徵、 羽五音 ,每音再分五个音 ,则为五五二十五音 ,与阴阳二十五人相应 ,可见声音是区分阴阳二十五型人的一个鉴别参数。,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几乎全篇都谈到二十五音与经络调理、 饮食调理的关系 ,并指出二十五音的名称。,在2000 多年前的 周礼 天官冢宰 中 ,也记载了医师以声音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 “疾医 ,掌养万民之疾病 ,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 ,夏时有痒疥疾 ,秋时有虐寒疾 ,冬时有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 ,两之以九窍之变 ,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 ,分而治之 ,死终 ,则各书其所以 ,而入于医师。 ” 从另一侧面证明五脏相音理论和技术的存在。可惜的是 ,2000 多年来 ,只有经典记载 ,没有详细的描述和应用方法。记载的也不完全 ,乃至有错。,五脏相音理论已经失传两千多年,1625年 ,张介宾在 类经 中谈到 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时 ,指出有六处与医义不符 ,而且 “但前节言调者十二条 ,后节言同者九条 ,总计言角者十二 ,徵者六 ,宫者八 ,商者八 ,羽者七;有重者 ,如左手阳明上 ,右足太阳下 ,右足阳明下 ,右足少阳下;有缺者 ,如左手阳明下 ,右手阳明上 ,右手阳明下 ,左足太阳上 ,左足太阳下。且有以别音互入 ,而复不合于表里左右五行之序者。此或以古文深讳 ,向无明注 ,读者不明 ,录者不慎 ,而左右上下大少五音之间 ,极易差错 ,愈传愈谬 ,是义多难晓 ,不敢强解 ,姑存其文 ,以俟后之君子再正。 ” 这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大遗憾。,五音内容,角,徵,宮,商,羽,五音相关临床研究(一),本研究经济实惠、 方便诊疗、 有明确临床疗效 ,收费均在 各地医疗保险收费范围:中医电脑分析系统和穴位敷贴 ,每周只 需一次 ,每次只需 20 分钟左右 ,无痛、 无创、 无任何风险。真正体现了传统医学的诊疗特色。,五音相关临床研究(二),本研究发明的经络调理磁疗贴 ,依据二十五音分析仪所检测的结果 ,按黄帝内经提示的各音所应当调理的经络进行调理 ,对肝病、更年期综合征、 肥胖症、过敏性鼻炎、慢性疲惫等病症有明显疗效。资料正在进一步整理。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肯定 ,应用两周以上的使用者 ,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有不同程度的面色红润的表现 ,以及食欲增进(肥胖症治疗者除外) ,体力恢复等自觉症状缓解的主诉。,成功案例(一),初诊记录 胡X 女 55岁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退休 就诊时间:2010年4月16日 主诉:失眠1月。 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卵巢颗粒细胞瘤行子宫卵巢全切术后,出现担心报怨情绪;1月前因生活事件导致情绪障碍加重,伴食后腹胀、嗝气,无反酸,善叹气,全身发热,并逐渐引起失眠,甚彻夜不寐。就诊时纳差、口干,腹胀,二便调,情绪焦虑,心烦,头顶空感,背部怕冷,近1月体重下降。 既往史:无 查体:神清言晰,瘦高体型,面色青黄,舌质淡胖,苔白黄厚腻,脉细弱略数。,诊断: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 辩证:肝郁气滞 处理意见: 1、针灸治疗:治法:宁心安神、清心除烦、健脾除湿 2、取穴:双侧四神聪、风池、四关、足三里、天枢照海、申脉,留针25分钟 3、背部膀胱经刮痧一月1次,烧鬼眼隔日一次 4、五音疗法:选角调音乐,音量中等,患者感觉舒适为度。 5、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告之心理疏导意义后进行。,复诊记录 患者治疗3次后患者情绪好转,渐有食欲。第4次针灸配合音乐治疗同时患者无法控制的哭泣,哭后自觉腹胀消失,情绪好转。治疗7次后心情舒畅,食欲佳。后因外出旅行停止治疗。,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多种多样,其病机总属阴阳失调,心神不安。任何原因引起阴阳失调都可导致失眠。本例患者病史先有卵巢颗粒细胞瘤,古称积聚。景岳全书积聚:“皆聚之类其病多在血分,皆积之类其病多在气分”。气滞血瘀为发病的基础。后由情志内伤引起失眠,张志聪素问集注刺热病篇注:“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肝主情志,情志障碍可以引起肝疏泄失常,全身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一方面卫气不能顺利入营阴中,另一方面影响肝藏血功能,营血不能归肝而不寐。因此,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是治疗的关键。肝郁克脾土出现纳差、腹胀等脾失运化的症状,辅以健脾和胃除湿。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针灸、音乐疗法、心理疏导三者结合来治疗此类身心疾病。针刺用导师自创安神调肝针法,取穴神庭、四关、三阴交,三组配穴有既可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又能调节心脑、安神镇静1;神庭与四神聪交替,安神助眠,又缓解焦虑情绪,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健脾和胃,丰隆健脾化痰除湿。灵枢云:“针之不为,灸之所宜。”针刺同时配合烧鬼眼,鬼眼即鬼穴之双少商、隐白,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最早记载鬼穴,主要治疗情志病,今跟导师将其运用治疗身心疾病有良效。,分析(一),现代身心疾病多有心理症结,患者往往由心理因素导致情绪焦虑、抑郁,进而出现身体不适,此时应该身心同时。针灸通调经络气血,疏肝理气,侧重身体的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和五音疗法,则侧重心理的治疗。心理疏导的成效与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素质和技术相关,临床治疗个体差异性大,费用较高;五音疗法简便易行,与针灸配合更能调畅情志,荡结心脉,解开心结。中医认为天有五音,角徵宫商羽;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音疗法正是通过五音影响与其分别相关的脏腑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本案例在辩证施乐的指导思想下,对于七情过极所致的肝郁气滞,肝脾不调之证,可用“顺其脏腑施乐法”选取角调,以角音为主音,属木,主生发,通于肝,应春季。其性柔和,舒缓,具有疏理肝气,促进体内气机伸展条达、舒畅情志之功。代表乐曲有春之声野鸟情歌等。患者针刺同时聆听应肝之音,音律之波更能荡涤心脉,以助疏肝解郁,患者在某次治疗过程中出现无法控制的哭泣,肝郁得到疏泻,才能哭泣,之后情绪归于平和,脏腑功能平衡后患者病症渐消。内经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音疗法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的音乐类型调节脏腑气血和机体的阴阳,阴阳平衡,心神得安,睡眠则佳。,分析(二),成功案例(二),初诊记录 卜X X 女 13岁 学生 就诊时间:2009年6月6日 主诉:强迫动作、强迫思维9月,失眠2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与同学发生争吵,受到老师指责,后害怕去学校。 9月前常妄想自己及家人被坏人伤害,自知不会发生,但不能控制思想。注意力不集中,每次收拾东西默想数数,反复收拾东西,患者自知反复收拾东西没有必要,但仍会继续。华西心理卫生中心诊断:强迫症。2月前失眠,入睡困难,头重着感,常头痛,纳差,时腹胀,大便排出不爽,时干时稀,小便排出慢,情绪急躁,至今未来月经。 既往史:无 个人史:患者出生时早产,生活条件优越,性格直率,进取心强,自尊心强。 查体:舌红,苔薄黄,诊断:1、强迫症 2、失眠 辩证:肾虚,肝胆火旺 处理: 1、针灸治疗:风池、神庭、四关、丰隆、侠溪、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 2、五音疗法 3、心理疏导(由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复诊记录 患者治疗数次后,入睡容易,情绪急躁减少,一个月后头痛、重着感消失,胃口好转,无腹胀症状,大便正常,配合心理治疗和音乐治疗后患者认识到妄想是不合理的,反复强迫动作也得到改善。随访2月后患者月经来潮。后返回到校园学习生活。,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动作仪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有悖于正常但不能自控,无法摆脱,并因此感到焦虑和痛苦2 。强迫症的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后。祖国医学对强迫症通过辩证论治,分属情志疾病。患者突然遭受剧烈的精神刺激, “过怒伤肝”超过了患者生理所能调节的限度,就会导致引起肝失疏泻,人体气血阴阳失调,经络功能紊乱,失眠发生。肝与胆互为表里,肝旺引起胆病,胆主决断,强迫症患者肝胆有热,表现急躁易怒,为反复思考,重复动作,注意力不能集中,而自知没有必要,犹豫不决,舌红,苔薄黄,。肝旺乘脾出现纳差、腹胀,大便排出不爽。患者月经延迟不至,小便排出慢,常恐惧害怕与肾虚有关,内经中所言:“肾在志为恐,肾虚则恐惧不安”。因此治疗原则行气疏肝,清肝胆热为主,补肾为辅。针灸治疗选取安神调肝针法,取穴神庭、四关、三阴交,三组配穴有既可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清又能调节心脑、安神镇静,对患者反复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疗效好;丰隆清热除湿、侠溪清胆热,太溪肾经原穴补肾疗效好。任主胞宫,与月经来潮相关, 选取任脉一穴,催月经来潮。,分析(一),另本例辅以五音疗法,在辩证施乐的原则下选择相应音乐治疗。该患者辩证是肝胆火旺,肾虚,病机虚实夹杂。泻肝胆之火可用“以情胜情施乐法”;补肾可用“虚者补其母”施乐法。今患者肝胆火旺,金能克木,肝旺需金克才能平衡,所以选取属肺的商调之音乐;肾虚,金生水,同样选择属肺金之商调音乐。商调其性清肃,具有高亢、优美、悲切等特点,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黄河大合唱等。具有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之功,既可助肺金克制肝火,又能金水相生,肾水得济。患者每次听到商音,急躁的情绪转为安宁,内心平和,觉得生活美好。针灸同时配合音乐疗法增强疗效,患者针刺后很快入眠,在治疗不久后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结束2月后月经来潮。随访半年患者生活学习状态佳。可见五音疗法可以成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在临床操作中值得注意的以下几点:根据病人的病情、身心功能状况和治疗目的,辩证后选择适当的乐曲听赏;集中在音乐治疗室治疗。音量一般控制在30分贝左右,在静坐或静卧状态下听赏,保证无噪音干扰;每次3060分钟,每天23次,1015天为一疗程;听赏过程中如心情不佳,则另选合适的音乐或终止。,分析(二),运用传统医学方法如针灸疗法,治疗不寐取得了满意效果,且副作用小,经济效益高。查阅大量文献针刺方式包括体针、头针、芒针、腹针、滚针、杵针、扁针、耳针、梅花针,据报道称针灸治疗失眠有效率70%-100%不等,临床针灸医生单独针刺或配合中药、灸法、推拿、认知干预疗法、等,治疗失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于此同时根据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方法治疗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不寐的其他中医治法,特色针刺疗法:在肝俞穴采用“龙虎交战”手法,“十三鬼穴”按时辰开穴治疗。,通过毫针行针过程中反复左右交替捻转针体,达到治疗作用的针刺方法。首载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该手法有调和阴阳、疏通经气、疏通营卫气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疼痛类疾病。我们将其用于肝郁气滞型失眠的治疗,且在前期临床预试中取得很好疗效,扩大了“龙虎交战”针法的适应症。随着临床研究方法学得发展,需要对经验医学认为得有效的方法采用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案进行客观评价。本研究选择伴有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针刺组作为对照组,采用肝俞穴“龙虎交战”针法,以匹兹堡睡眠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表观察失眠焦虑情绪障碍的疗效,探索“龙虎交战”针法为主对失眠患者的身心调冶作用,为临床运用该针法治疗身心疾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龙虎交战”针法,嘱病人俯卧,暴露肝俞穴,施术者站于患者一侧, 消毒肝俞穴处皮肤,用指切进针法,直刺进针,将l寸毫针刺入一侧肝俞穴,刺入深度约0.4-0.8寸(体型偏瘦得患者针刺宜浅),提插捻转摧气使患者得气后,用左手拇指紧按针旁皮肤以守气,右手拇食指紧握针柄,拇指向前左捻转针,如此左捻转(行龙)9次;再拇指向后右捻转针,如此右捻转(行虎)6次,此为一度,病人有强烈针感后紧按针旁皮肤1分钟守气后出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若病人针感不强烈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出现强烈针感为止。再换另一侧肝俞穴,方法同上。以上针感均以病人耐受为度。,肝俞穴龙虎交战针法具体操作方法:,十三鬼穴,“十三鬼穴”最早见于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凡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十三鬼穴中,督脉三穴,任脉二穴,心包经二穴,肺、大肠、脾、胃、膀胱经各一穴,经外奇穴一穴。,十三鬼穴所属经脉及别名,鬼穴是穴位中的一类特定穴,具有调节情志、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神智类疾病,如失眠、癫狂、郁证等。这类穴位的使用早在唐代千金方中,就有相关记载。运用鬼穴治疗失眠,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中鬼魂与睡眠的关系作为依据制定的相关治法。 临床常用鬼穴包括孙真人十三鬼穴、鬼眼穴等。鬼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易惊醒、且醒后难以继续入睡、多噩梦,同时伴有情绪不佳,精神不振,易怒易激动等情绪问题。此外还用于治疗一部分特殊人群的睡眠障碍,如更年期睡眠障碍、老年性睡眠障碍等。,站式八段锦功法,预备势 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左右开弓似射雕 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两腿徐缓屈膝成马步,两手开弓(呼)。收脚还原:身体重心右移,抬起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划弧(吸),左脚并步伸直;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右开弓的呼吸方法同左开弓。 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调理脾胃须单举 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左掌上托至头上,掌心朝上;同时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吸)。左上撑,右下按,力达两掌根,舒胸展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