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_第1页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_第2页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_第3页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_第4页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报告摘要: 本文首先阐明了绿色建筑的内涵,而后结合专家调研的结论分析了影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各个群体对绿色建筑认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在观念层面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关键字:绿色建筑 现状与趋势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评估 全生命周期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 s the conno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first, then in conbination with the result of experts survey, analyzes the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green building developement in China, the commonality & varying to green buildings concept of different groups. Finna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China green building movement.Keywords: green build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life cycle包括绿色建筑运动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运动首先代表着的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如何理解绿色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不仅影响人们对于这一命题的态度,更直接关系到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建立什幺制度、应用并发展怎样的技术,并最终影响整个运动的发展进程。调查并了解当前业内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是试图通过专家的视角,从更高的层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对绿色建筑概念的认知程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为建立对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判断奠定基础。1 绿色建筑的内涵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以及其它相似概念)的定义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早期更侧重于建筑的环保性与节能性,到逐步认识舒适与健康的价值,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包含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考量的综合概念。通过我们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工程实践,以及本次调研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绿色建筑的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在考察绿色建筑的内涵时,还需要兼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立足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审美要求和道德、伦理价值观;(2)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立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和现代的技术体系,用现代的技术来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满足现代生活产生的需求;(3) 发展绿色建筑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的考虑绿色建筑的价值,即充分考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运行费用的降低,甚至对人体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做出全面、客观评估。图1 中国在世界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定位在本次访谈调研中,中国的专家们对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这些不同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目标说和过程说两类。持“目标说”观点的专家,将“绿色建筑”看作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目标,现在也许不能达到,但是我们实践努力的方向。“目标说”为我们总结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保护建筑物的环境、建筑物能够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它资源、重视室内空气质量、尊重地方文化传统、追求建筑造价与使用运行管理费用经济的整体合理,既不能单纯强调低建造成本,使建筑付出高昂的使用代价,也不应为一个过高的目标付出不切实际的初投资。“过程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定义绿色建筑。对某个具体的建筑个体而言,“绿色建筑”是一个伴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对于特定区域的绿色建筑而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绿色建筑又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条件的约束,而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和面貌。对于绿色建筑的不同理解来自着眼点的不同,如果说,“目标说”是从一个静态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绿色建筑的不同方面的话,“过程说”则从动态的方面为我们指出了绿色建筑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对“绿色建筑”的这两种认识,实际共同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蓝图:“绿色建筑”是一个目标,但它并不遥远,在实践的不同阶段中,这个目标可以被分解为有针对性的分目标,不同的经济水平、文化传统、资源条件下的实践都有各自不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绿色建筑理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每一个切实可行的分目标的梯次完成,因此绿色建筑应该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目标。当然从调研结果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于绿色建筑比较关注的各领域受访专家,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也还存在许多不全面的地方,这体现在以下两点: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性关注度最高,对于节地的关注度最低,而在某些专家看来,节地恰恰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别于国外类似标准的一个重要特征,毕竟人多地少,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终出台将对统一人们的认识大有裨益。许多专家仍然将人的需求定义为舒适和健康,而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已经将其定义为“健康、适用和高效”,凸显了“适度”的概念,从而为“舒适”加以界定,使这一概念更加贴近中国的普遍要求,我们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提倡适度舒适是我们关于绿色建筑概念认识的一大进步。在地区差异巨大的中国,如何解决存在于绿色建筑概念中的长远与短期、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辩证地认识目标与实践的关系,对于协调、统一人们的思想,推动绿色建筑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至关重要。2 影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应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2.1 有利因素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政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建筑运动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进行生态重构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它在整个可持续发展运动中所起作用的一个缩影。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动,政府可以在税收、激励补贴、建立交易配额、资助基础性绿色建筑科技研究等方面,规范、引导、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成熟与完善。目前政府在推动力度上的加大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宣传力度空前、中央指导性政策与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地方政府有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动力等方面。2)社会推动力量正在形成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绿色环保民间组织相继成立,标志着大众环保意识从觉醒走向实践推动,随着这些组织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他们的行动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两年颇具影响的“26度空调行动”就很好地体现了NGO们的特殊作用。在绿色建筑领域,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如各地相继建立的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促进会等)在绿色住宅评估、绿色建材使用、绿色建筑设备推广等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具备必要的基础以2004年建成的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和2005年建成的清华超低能耗示范楼为代表,中国在搭建高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平台方面,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包括双层玻璃幕墙、真空玻璃、太阳采光系统、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像这样大集成度的、以真实建筑为尺度的实验性建筑本身,即使在国外的先进国家中也非常少见,为我们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消费者的绿色建筑消费意识逐步增强随着中央对环保节能宣传力度的加大,结合近年来有关能源紧张的切身感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绿色建筑产品,节能、健康、环保正成为市场的普遍呼声,这可以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获取的一组有关绿色节能新地产,在销售业绩方面的数据得到印证1:以科技地产为主题的当代Moma系列建筑产品,尽管房价高却卖得不错,退房现象也很少。我们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看到,2004年11月28日,当代万国城POP Moma以2小时50分快速结束了10号楼全部认购,12月6日开盘销售当天390套房签约358套,成交均价为13942元/平方米,只有1套退房,退房率仅为0.26%。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高科技地产的卖点、恒温恒湿的理念分不开。2005年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万科深圳某楼盘进行了有关绿色消费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区的居民:对泛绿色产品(指的是节能电器、节水器具、可再生产品等)的关注度正逐步提高,绿色消费的观念初步形成,相当数量的受访者将生态价值上升为购房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1%-10%的价格涨幅可以被普遍接受。各方的数据显示,中国普通人群对于绿色建筑的态度,正处在从认识向接受并进而主动要求的快速转变阶段。2.2 不利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加之中国建筑量大质低、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建设正处于加速期等多方面特殊的国情,使得我们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本课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听取不同领域专家的意见和进行网络调查,初步理清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所在,为提出有针对性的绿色建筑发展策略提供依据。1)观念问题是首要障碍首先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一般分为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两大类,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观念问题是当前中国发展绿色建筑面临的主要障碍。政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开发商关注的都是短期效益,对于绿色建筑这样的关注长期效益的项目,政府必须通过政策引导,让这些群体的关注点能够发生某种转变。从这点看,绿色建筑在当前的中国(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它要通过教育、政策引导和激励带动整个市场去接受这个观念,形成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良性市场环境和机制。技术的发展和跟进、技术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良性的环境和机制形成后,很多时候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教育: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建筑教育在绿色、生态方面花的时间、占的比例非常小,有些院系的教学体系定位还是把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培养,当然教育和社会需求也是分不开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教育的倾向。“绿色建筑对建筑院校有一个核心要求,要抛掉简单的设计思想,要关注一些现代化条件的下技术研究、技术成果、技术专利和技术手段。现在我们的青年人有一个不好的就是来追求形式,追求一种缥缈、虚无的思想。”当然观念问题与技术问题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观念问题会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而技术问题往往也观念问题的出现或解决的诱因。专家们的分析与我们正处在绿色建筑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是相吻合的,由于“问题不可能在造成它们的精神状态中得到解决”(爱因斯坦),作为扭转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努力一部分的绿色建筑运动,其所倡导的许多原则,都与我们长期以来司空见惯的基本逻辑和判断相左,因此一些消极的传统观念不可避免成为初期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首要问题。2)节能产业完整的价值链有待形成在绿色建筑从策划、设计、建造、使用、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政府、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建设单位、产品供应商、消费者乃至媒体作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那在这些环节中,哪里是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所在呢?对这一问题,我们在“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上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自由参与式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主要障碍是“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缺乏认识”的占9.46%、“大众的绿色建筑消费需求不旺盛”的占9.91%,“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力”的占29.28%、“建筑师和工程师不熟悉绿色建筑的设计”的占8.56%、“施工建设单位对绿色建筑的实现存在困难”的占4.05%、“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太大”的占9.91%、“绿色建筑技术、产品还不成熟”的占19.82%、“绿色建筑的长期经济效益目前看来并不明显”的占9.01%,可见将近三成的投票者认为“政府的政策导向不力”是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障碍,政府在绿色建筑发展初期的不作为,成为大多数人诟病的主要目标。网络调查显示施工单位的操作困难被排在了主要矛盾的最次要位置,这与我们现在的绿色建筑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是相互关联的。从以上统计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在绿色建筑起步阶段,以政府的政策为核心的制度要素和以技术的产业化为核心的技术要素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开发商的认识、大众的绿色建筑消费需求、设计机构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力、绿色建筑的初投资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的制约因素群,它们或许会成为起步阶段完成后,绿色建筑发展需要面对的主要障碍。当然,需要看到的是,第二层次的制约因素与当前的主要制约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随着政策导向力度的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和教育的普及,开发商的认识、大众的绿色建筑消费需求问题都有可能迎刃而解。而且,随着制度体系的健全、技术产业化的完成,绿色建筑的初投资将回落,绿色建筑的长期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设计机构的设计能力也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预见随着制度和技术两大主要制约因素的突破,当前看起来各种纠结在一起的困难与障碍都有可能随之解决,这也许也是大多数专家对于绿色建筑在中国发展表达乐观预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同群体对于绿色建筑推进障碍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以建筑师群体为例,在TopEnergy论坛进行的投票结果显示:认为主要障碍来自设计周期太短的占13.61%,认为是设计费用太低的占4.76%,对相关设计原理仍然缺乏了解的占12.93%,觉得设计过程繁琐的占11.56%,认为绿色建筑需要进行过程跟踪有些力不从心的占6.12%,而认为最大障碍来自没有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支持、由于成本太高无法说服甲方、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的则分别占到了17.69%、15.65%、17.69%,由此可见,出于建筑师群体自身的困难并不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恰恰是技术支持、政策支持、甲方的认可等三个外部性因素(总比例超过五成,达到51.03%)成为制约建筑师进行绿色建筑操作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国情背景,政府在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主导性作用依然非常明显,消费者的意向、地产开发机构的决策,甚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都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政策和制度是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在操作层面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3 绿色建筑认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政府、行业协会、地产开发机构、科研机构、设计机构、产品供应商、媒体等利益群体,因为处于绿色建筑产业链条的不同位置,基于各自不同的工作范围与内容,显示出对绿色建筑概念理解的差异,这些差异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年内绿色建筑行业呈现出来的面貌。限于篇幅,本文略去了关于该部分的详尽分析,详情参考调研报告。认识的差异与群体的社会分工呈现相关性,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差异本身也引起我们许多思考,比如对绿色建筑概念的认识,科学、严谨的追求往往容易令概念显得非常复杂,多重界定不利于概念向普通大众进行推广,我们或许可以批评“26度空调行动”的简单化、“恒温恒湿高舒适度”的不科学,但不可否认它们都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市场效果。如何将科学的概念用普通大众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表述,是科研机构进行有效科普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追求概念的易懂性和可操作化也要把握科学的尺度,不能流于表面化和简单化,如“锋尚”的广告语从起初的“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变为更准确的“告别传统空调暖气时代”,就是一个颇为成功的例子。因此,绿色建筑观念的普及需要抱着一种“深入浅出”的态度,对其内涵要“深”挖,而在表达和沟通时则一定要显浅。有效的沟通有利于不同群体间共识的达成,有助于协同机制的形成,从而更为顺畅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4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对于前景,大部分专家表达了乐观的估计,并认为绿色建筑在中国兴起最多只需两三年的时间,并且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流。做出这样估计的原因来自:(1) 总体而言,绿色建筑是必由之路,这是基于全局的判断;(2) 经济发展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互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包括建筑在内的各行业的可持续转型,而绿色建筑的有效推动也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更高的要求,只能停留在人们的理想之中。(3)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弯路不可避免,但只要以实践为依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理论和技术,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主流。5 结论关于中国绿色建筑观念发展现状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